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氏荣华-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大事者怎能瞻前顾后?”林传不赞同的道:“先祖们来苏州时不也艰难万分,但不也创下了这番基业?且我们比先祖强了不少,大不了回家嘛。”
  林仲俩人不答应,劝他道:“六弟,我看我们还是在苏州挑担卖些就可以了,我们不是算过收益吗,其实也能赚不少了。就算最后买不起店铺,家里的日子也会好过许多的。”
  林传抿嘴,“大好的机会,这次若错过了,下次还不知要等到何时呢,虽然冒险些,但我还是想去杭州。”
  堂兄弟三人谈不拢,当着林清婉的面就要绝交。
  林清婉坐在墩子上撑着下巴看着,见三兄弟就要打起来,总算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我可以借给你们路费。”
  三兄弟“唰”的一下扭过头来。
  “不过你们得给我利钱,”林清婉笑眯眯的补充了这句。
  林仲兄弟俩便垮下肩膀,对林传摇头道:“我们还是不要去杭州了,万一赚不到钱还负债呢。”
  林传咬了咬牙,转身跪在林清婉面前道:“姑姑,他们不去,我一个人去,您愿意借给我多少钱?”
  林清婉问,“你想要多少钱?”
  林传挠着脑袋想了想道:“五十两?”
  “可以!”
  林传立时后悔自己借少了,不过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他问道:“那利钱怎么算?”
  林清婉语塞,她还真没想过这个,不过她想了想道:“以年限算,你要是一年后还,那我就收你一两的利钱,要是两年后还,那就收你三两,三年后还那就收五两,要是三年后你还还不了五十两,那你也不必还我了,直接到我家来做工。”
  林传听了热泪盈眶,知道林清婉借钱完全是为了支持他,立时对先前犯浑的事愧疚不已。
  他一个头磕在地上道:“姑姑您放心,我定不负您的期望。”
  林清婉就看向他们的担子,林传立即道:“我这就挑回去,翰墨斋没上架,我们一定不先卖草纸。”
  “不必了,这是我的疏忽,之前没跟你们说明白,既然做出来了,那就挑出去卖,”林清婉道:“我本想元宵那日再上架的,不过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我回家就碰到你们出门,显见是个好日子了。那就今日上架。”
  林清婉对三人眨眨眼,“我现在派人去通知书铺管事,他们再准备一番,那也得到下午才上架。”
  林传三人愣了一下才回神,这意味着他们还是可以占半天的先机的。
  林传立即去挑担,挥手和她告别,“那姑姑先回族,我们先进城逛一逛。”
  林仲兄弟俩也立即去挑担,眼巴巴的看着林清婉。
  林清婉和林玉滨忍不住笑出声,上马车进村。
  兄弟三人目视马车开动,便等不及它走远拔腿就往城门赶去。
  纸张轻便,即便他们捆得很结实,一担也轻的很,三个大小伙子健步如飞,不到两刻钟就看到了北城门。
  林仲这才有功夫和林传说话,“六弟,你真要去杭州?”
  林传狠狠地点头,“我还年轻,不拼一把我不甘心。”
  林清婉回到老宅,坐下喝了一盏茶,估摸着三人走到城门口了才派人进城通知书铺管事准备上架草纸。
  “也不必多宣传,让人写个告示摆在店门口就行,”林清婉道:“孩子们也不容易,且让他们高兴两日。”
  “姑姑,堂兄他们能争得过我们家的翰墨斋吗?”
  “纸张的质量都差不多,价钱也一样,常去书铺的自然就在书铺买了,但他们挑着担走街串巷,懒得去书铺的人自然也就近买了。”林清婉淡笑道:“以后纸张的消耗会越来越大,不用担心有人抢生意。”
  但在苏州城里想一家独大也不可能,所以林传说抢占市场什么的那还是离开苏州,不然能有什么出息?
  学了制纸这门手艺的人太多了,只怕没多少人敢和林传一样出门闯荡。大多数人聚在苏州,竞争太激烈,有野心的人在这儿根本施展不开。
  此时,林传三兄弟正挑着担走在苏州的街道上,他们的激情在看到满街的人时立时熄灭,因为他们张了张嘴,还是没喊出声来。
  三兄弟你推我,我推你,总之谁也不想第一个开口,最后林传一拍大腿道:“走,我们去府学门口。”
  府学还有学生在上课,三人挑了纸候在门口,等午时一到,里面的学生走出来,三人远远的就看到了林氏的族兄弟们,但三人只当看不见,眼睛都瞄着其他学生。
  林传见林仲兄弟扭过头去,便只能咬咬牙上前问道:“诸位学兄可要买纸?”
  被拦住的人一愣,下意识的问道:“什么纸?”
  “草纸,可练字用,与麻纸差不多。”
  几人正想摇头说不用,林传便立即补充道:“只要八文钱一刀。”
  几人立时脚步一顿,眼睛圆睁,“多少?”
  “八文钱一刀,童叟无欺。”
  几人怀疑的看着林传,“那纸真能写字?”
  林传拍着胸脯道:“我林氏子弟从不妄言。”
  几人面上的疑稍去,但还是问道:“你们是林家庄的?”
  “正是,”林传领着他们到担子前,拿起草纸给他们看,“你们要是不信可以试用一张,其质不比麻纸差的。”
  现在翰墨斋里卖的最低的纸是二十文一刀,这八文钱一刀便宜太多了,几人半信半疑的打开书篮拿出笔沾墨书写。
  墨透纸而过,但字却是成形了,虽散一些,但看着质量的确和麻纸差不多。
  几人心动起来,却还是忍不住问,“这草纸怎么这么便宜?”
  林传便骄傲道:“这是我林氏书局的工匠花费了大力气研究出来的,因成本低了些,我们便也降价卖了。我们族长伯伯和姑姑说,林氏为耕读传家,很少有能为众学子做的事,现在好容易有了个机会,自然不忍再提高价。”
  几个学子忍不住钦佩道:“林氏高义,我等感激不尽。”
  说罢掏出钱道:“那这些纸我们便都买了。”
  这纸这么便宜,先买了再说。
  一直朝这边观望的学子也纷纷涌过来问,“钱兄这是在做什么?”
  “咦?纸,这是麻纸吗,但颜不太像啊……”
  林传立即又介绍了一番草纸,在学子们轮流试过后,草纸迅速取代麻纸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因为它便宜啊。
  大家立即掏出钱来要买,前头的几个学子在同窗们面前也不好说包圆的话,只能互相分分,将这三担纸分完了,每个学子走时都抱了一怀纸。
  临走前还依依不舍,“你们家中还有没卖的纸吗,近日我们练字多,所以需要不少纸。”
  林传三人很心痛,然而还是摇头道:“我们家里暂时没有了,不过你们可以去翰墨斋,那是我们林家的书铺,里面有卖的。”
  秸秆在做纸前需要浸泡一个月左右,他们出师时每人都分到了三份浸泡了不同程度的秸秆,既是给他们的奖励,也是给他们练手用。
  除了这份能立即做成纸,其他两份都得再浸泡三天左右,所以他们没材料了。
  这时他们才知道抢占市场什么的真是异想天开,他们连草纸的连续供应都供应不上。
  等人散尽,三人这才看到站在一旁的族兄族弟,他们微张着嘴,目瞪口呆的问,“林传?你,你们怎么到这儿卖纸来了?”
  林传不是很有诚意的道:“这儿是府学,学子最多,不在这儿卖在哪儿卖?”
  林佑等皱眉,“这事族长知道吗?”
  “族长不知道,但姑姑知道!”林传挑衅的看向他,“怎么,你们有意见?”
  听到林清婉知道,林佑便不再说,而是转身道:“那就好,我不过是担心你们无知闯祸。”


第127章 风靡
  买到便宜纸的学子们高兴地抱着纸回去,丢下后先抽出两张纸来练字,确定与麻纸不差多少后便拿了钱赶往翰墨斋。
  虽然林氏的信誉很好,他们不该怀疑,但万一最后他们还是忍受不住利益诱惑涨价了呢?
  要知道市场上最便宜的纸也是十八文,那种纸吃墨严重,基本写完一张字就不能看了,太透墨,字还会渲染开。
  翰墨斋的麻纸质量算不错的,所以要二十文一刀。
  他们这些寒门学子虽有朝廷补贴,但也不可能肆无忌惮的用纸,每次练字都要小心再小心,生怕把字练坏了白费一张纸。
  可他们再勤奋,字也比不上同学里的那些豪门子弟,他们不仅有名师指点,名帖参照,还有数不尽的纸张练习。
  字,是要靠练的。
  现在他们之前买一刀纸的钱能买两刀还多,这意味着他们练字量可以提升一倍多。
  所以还是趁价低时多买进一些,就算最后林氏涨价了,他们也用得起。
  赶到翰墨斋,正好碰见纸坊送草纸过来。
  林清婉是慢悠悠的吩咐,但底下的人却不敢怠慢,加上草纸积存了不少,纸坊那边的库房都快堆不下了。
  所以一收到林清婉可以上架的命令,纸坊便派了两辆车将纸运来,一东一西,正好押送往两家翰墨斋。
  至于扬州和江都那边的翰墨斋林管家则没管,四家店铺是约好十五那天一起上架草纸的,苏州这边虽提前了,但消息流传慢,没有三五天是传不到这两地的。
  还不如就不管,到十五他们自然会上架的。
  学子们走进翰墨斋,看到里面放着的草纸,再扭头看向门口还未搬进来的,他们瞬间将包圆的想法粉碎。
  这么多,包不圆啊!
  “掌柜的,这是草纸?”
  江管事笑眯眯的作揖道:“正是草纸,郎君们不如看看,这是我们林家新出的纸,其质不低于麻纸,但价钱却少很多。”
  学子们忐忑的问,“可是八文钱一刀?”
  “看来郎君们消息灵通啊,正是八文钱一刀。”
  学子们长舒一口气,立即笑道:“那先给我们每人来一小捆。”
  一小捆就是十刀,江管事抽了抽嘴角,低声劝诫道:“郎君们不如先买几刀试试看,待用得好了再来买。我们翰墨斋是不会涨价的。”
  学子们不好意思的一笑,但还是坚持道:“家中的人多,所以这纸费得多点。”
  江管事闻言也不再劝,反正这纸张要是保存得好,那是能用很久的。
  学子们也不会亏。
  学子们心满意足的买了纸回去,看着堆在书房里的纸,他们心满意足的一叹,然后便提笔写了几封信,拿了两文钱出去找巷子里玩耍的半大孩子们帮忙送信。
  每个学子都给自己认识的朋友去了一封信,中心思想只有一个,“翰墨斋有便宜的草纸卖,其价只八文,若有余钱,速买”。
  这些人有和他们一样是府学的,有的还留在县学,而有的则是在家自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家境一般。
  的成本高,不仅束脩高,书贵,纸墨笔砚也贵,能读得起书的人要么家中小有资产,要么是被全家甚至全族供养。
  大多数人都深知家中不易,所以能省钱就省钱。如今就有一个省钱的机会摆在面前,他们要是不抓住就妄为聪明的人了。
  于是,今天下午,不少人晃着晃着就晃到了翰墨斋附近,然后就惊奇的发现了好友一二三,然后在确定草纸的质量和价钱后,他们便愉快的扛了一两捆草纸回去。
  翰墨斋不限购,不管你想买多少都行。
  学子们见了倒不那么急了,本来想买上七八捆的人也安下心来,试探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