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味?”
——只能看着她的生机日渐衰竭,只能看着她离他们远去,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绝望?
“富甲天下也好,武功冠绝天下也罢,人生总是十有八九不尽人意。”想到去世的妻子冯蘅,黄药师也是心中一哽。妻子死后他并未再娶,也曾想过一叶孤舟漂泊在海上,吹着箫,在皎月的银辉下沉入海底,如此也算是风雅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是终究因为对女儿放心不下而选择停留在尘世,若是女儿也不在了,那他当真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样的心情,大抵是相似的吧。
更何况那样的孩子,经历了这样的坎坷,依旧温柔地对待这个尘世,尘世却从未给予她哪怕是一丝半点的温柔。
茶室内一时沉寂,半晌的无言过后,叶英忽而开口道:“这些时日我们暂居于此,打扰黄兄了。”
“没什么,有个死老头白吃白喝地住了十五年,我也没说什么。”黄药师觉得这位旧识其他都好,就是太客套这点不够洒脱。
叶英也没去问黄药师口中白吃白喝十五年的臭老头是谁,只是郑重地道:“过些时日或许有一位客人登门拜访,还望黄兄能借贵地一用,也劳烦黄兄,莫要将此事告知幼妹。”
“嗯?”黄药师有些不明所以,却还是点头,奇道,“缘何不让小丫头知道?”
叶英抿了一口茶水,容色淡淡地道:“因为来者之于我,正如郭少侠之于黄兄。”
于是黄药师秒懂了。
#女控与妹控共同的死敌。#
#那个名为“女儿/妹妹心上人”的存在!#
对于即将上演的家庭惨剧木舒一无所知,更不知晓被自己鼓起勇气告知真相的两个人完全不打算束手待毙,甚至还打算私底下会面后一起搞事。此时的她因为知晓了真相的残酷,越加紧迫了自己的脚步,时刻提醒自己命运尚且未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虽然她对系统的法则并不清楚,但是功德和气运这两样东西,大抵就是那“主系统”觊觎的存在。
而她赚取这些东西的渠道,便是写书。
洗笔研墨,焚香铺纸,虽然有文字输入仪这样便利的存在,木舒也更偏好于一笔每一划落下时,那种纸张与毛笔相触交融出来的温润质感,那会让她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安宁。同样的,提笔写字会让她更加冷静且理智地去思考故事的剧情,这也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了。
为了完成第三个主线任务,她现在打算挑战的是个人传记形式的小说。
传记形式的小说,是将在纪实类传记的基础之上加上适当的虚构与情节性,来丰富以及渲染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人生经历。故事是真实的,但是人物的对话、神情、动作却是通过虚构和想象,以此给人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传记形式小说。
一般来说,传记通常是写去世之人的生平事迹,或者作者自己写自己前半生发生的故事。但是也有一种传记的形式,是通过书写成功人士的社会经验以及人生履历,来警醒后人或教导读者一些道理,比如现代里那种常见的类似《XX传》这样的书籍。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木舒首先思考的不是自己能不能写好,而是应该如何获得授权呢?
换句话说,她写了文,怎么避免别人找事呢?
第八十一章 窗外薄暖
“大哥,如果扶苏先生要写你或者西门的故事; 如何才能得到你们的首肯呢?”
木舒半趴在书桌上; 有些茫然地询问道。自从扶苏先生的马甲被自家大哥发现了之后; 木舒就彻底放飞自我了,遇到想不明白的事情也不再一个人扛着; 而是全部搬到了叶英的面前,整个人朝着咸鱼无限靠拢。
“我的故事?”叶英放下手中的书卷,拿起一边的白布轻轻擦拭手指上的墨屑。
“嗯嗯; 大哥和西门都是剑道上的先驱者; 如果把你们的故事和对剑道的感悟书写出来; 也会为习剑之人打开一条坦途。”木舒讨好的笑笑,试图让自家大哥吃自己的安利; “不会干涉他人的武道的; 只是通过书写你们的故事去诠释人生的理念与剑道; 让更多的人学会君子之礼!我以前也写过一些类似的书籍; 不过那都是虚构出来的故事,这次却要写真人真事呢。”
叶英知晓自家幼妹向来很有分寸; 既然是好事; 自然不会去阻止; 只是……
“缘何需要我等首肯呢?”
木舒微微哑然; 不知道如何跟自家大哥解释个人肖像权这种现代版权意识流的观念。在这个武侠世界的江湖中; 多的是百晓生万事通这样的存在,似楚留香陆小凤这样的,他们的故事不知道被编成多少话本故事供人传阅; 甚至还夸大奇谈胡编乱造,但是江湖人也多是见怪不怪了。这个世界不存在这样的版权意识,甚至他们觉得为他人扬名,是一件不需要向当事人报备的好事。
但是对于木舒来说这多少有些难以接受,虽然她是想要将这些人的事迹当做一种榜样,但是不向当事人报备,终究是显得不敬的。
“好,那就写信吧!”木舒轻轻挽起袖子,打算连着叶英的份一起写,直接寄回藏剑山庄,也避免他人怀疑。人选上,为了不让好友们产生奇怪的联想,木舒决定五国遍选,模糊概念——明国选择了西门吹雪和花满楼;唐国选择了叶英和裴元大夫;宋国选了四大名捕中的无情和金风细雨楼苏梦枕;大理王室选的是自己按照乔峰的形象虚构出来的角色;金国则选了黄药师以及昔日明教逍遥二仙中的范遥。
然而看着这份名单,木舒却微微沉默,觉得自己大概离死不远了。
#这根本就是天下男神风云录吧?#
#不不不,我不想被人当成基佬!#
木舒捂着脸欲盖弥彰地在名单上加了一个天策府宣威将军曹雪阳,安慰自己没关系这次是连载小说,名单慢慢充实不是问题。
没错,扶苏这个马甲写了这么多本小说,第一次准备尝试连载形式了。
“那么第一本就选择花满楼、裴元大夫和苏梦枕吧。金国明教护法范遥如今还潜伏在蒙古部落之中,他自毁容貌忍辱负重,以后总要将他的事迹宣之于众的,但是若是现在点明了,可就害他前功尽弃了。我现在先给三人写信,询问他们是否甘愿,若是不情愿,那我就换一个人来写。”木舒想到裴元就有些怂,弱声弱气地嗫嚅道,“……大哥,裴元大夫应该会同意的吧?”
叶英微微沉吟,半晌,才道:“你若是在书中多写一些可给平民百姓使用的伤寒药方,他或许就不会推拒了。”
木舒默默地咽下了一口血,点点头便开始研墨书信,说起来这还是扶苏先生第一次给人写信而不是给予回复呢,感觉还挺新奇的。
写信自然不是单纯的询问意见,木舒还将故事的大纲以及重点给写了进去,讲清楚自己打算写哪一段的经历与故事。因为心虚也因为第一次尝试给非读者的人写信,木舒的言语措辞十分温和有礼——几乎不匹配扶苏先生这个身份应有的清高。
然而木舒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往日里给读者写信,她也并没有这种高高在上的心态,更多的是将自己当做一个谆谆教导的长者。而如今她既然选择了这些人,也是因为他们是值得她尊敬的存在,她才会想要将他们的故事写出来。
怀着敬佩的心情写完了书信,木舒对此感觉甚是新奇,却不知晓,收到来信的几人,比她自己还要觉得震惊与诧异。
“师兄!为什么扶苏先生会给你写信啊?”红袖刀苏梦枕的同门师妹“小寒山燕”温柔此时瞪大了一双漂亮的眼眸,看着自家师兄手上独属于扶苏先生的精美纸笺。那印有银色绕花纹样的信纸,收到一封就足够她炫耀好一阵子了。但是扶苏先生向来很少回复读者的来信,更不用提并没有太大意义的闲话家常,温柔满是水分的书信就至今都没有收到过一封出自扶苏之手的回信。
此时完全陷入了无理智的羡慕嫉妒恨之中的温柔甚至壮着胆子瞪自家师兄,看着他捂嘴轻咳,认真地翻看扶苏的来信。信笺翻动时,那绕花银文也隐隐显出三分流光溢彩之色,衬得那清逸隽永的字迹越发扣人心弦,令人痴迷。
苏梦枕看完了信笺,兀自陷入了沉思,温柔见他半晌无言,不由得心痒痒地道:“扶苏先生写了什么?”
苏梦枕却不答话,他将纸笺折起,许久,才道:“茶花,将扶苏的书各送一本过来。”
站在他身后的壮汉低声应是,温柔瞠目结舌,还想说些什么,却看到苏梦枕恹恹的垂眸,那苍白如纸的俊俏容颜因呛咳而泛起了红晕,向来沉静内敛的男子,此时一双眼眸却燃烧着两簇寒焰,明明是火,却那样冷,那样的凉。
“董红梅……?”温柔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忽而下意识地呢喃出那人的名字,回过神来后便对上了苏梦枕略带疑惑的眼眸。她心中略微慌乱,也顾不得询问扶苏信笺上到底写了什么,便匆匆告辞离去了。
温柔轻轻敲着自己的脑门,觉得自己也是傻了,怎么会觉得师兄同扶苏先生书中那冷焰般的女子相似呢?
“花七哥自幼双目失明,却心怀骄阳明月之美,剔透温柔一如春风,写他,是告知世人瑕不掩瑜,清风霁月自在于心,幸与不幸则在于人。”木舒靠在叶英的背上,一点点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裴元大夫的活人不医看似不近人情,但实际却是源于心中仁义,拒绝了达官贵人的无病呻吟,也不断却天下医者的生路。不骄不躁,自有道义,甚至能舍能择,这是坦荡随心,也是大智大德。”
“而苏梦枕,其实是最难写的人啦。”
“他位高权重,体弱多病,几乎可以说是命在旦夕。但是这样的人,却以国家兴盛为毕生己任,将驱除鞑虏,收复失地当做目标,为此坚持至今,不动不摇。而他孤高傲然,却极重情义,恩以待人,真正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然而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弊病。”木舒对苏梦枕有极高的评价,比起无暇之美,她更欣赏与钦佩这样坚毅且心有信仰的人。
“他自幼身罹重疾,体质羸弱,但是他不信命,将自己的一生过得风生水起,为国为家为江湖,何等的风骨凛凛?”
木舒说罢,笑着站起了身,伸着懒腰欢快地道:“好啦大哥,桃花岛风景极美,我去起草故事,之后拿来给大哥一观,如何?”
“可。”叶英颔首应了,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忽而开口道,“黄兄择婿,恐怕双方皆有交手,忧其伤及无辜,你便莫要去凑热闹了。桃花岛上清静,若是喜欢,便多留数日,闲时可四处走走,但莫要迷路,让知秋或煦风陪着你。”
“好的好的,我知道啦,大哥。”木舒并不想去凑这个热闹,对郭靖和黄蓉这两位故事中的主角,也在一时的新鲜之后失去深交了兴趣。比起掺和进那些混乱的江湖事里,她更情愿用珍贵的光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桃花岛上的风景很美,的确值得一观,而且在这样钟灵毓秀之地,也会让她的心情平静,更容易梳理自己的故事,这般想着,便老老实实地告辞离去。
听着幼妹渐远的脚步声,叶英才缓缓放下手中一页未翻的书籍,半晌沉默,却仍然觉得心如丝麻缠缚,既怜又叹。
——她可知晓自己笔下的人物,多少都带着点自己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