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里吩咐厨房给她做了大鱼肥肉,逼着她多吃,慢慢地反而又比原先更胖了几分。史湘云是有苦说不出来,连贾宝玉见她养得白白嫩嫩的,也不肯相信她所说的王夫人苛待她的事情了。
贾母人老成精,便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拿异样的眼神看她,也能做出对黛玉慈爱万分的表情来,还半点儿看不出假来。她就是要让众人知晓,哪怕贾家和诚恪亲王府之间发生了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她和黛玉的血缘关系,却是怎么都断不了的。邢夫人和尤氏的道行就比贾母差多了,笑得正尴尬。王熙凤长袖善舞,可如今的场合,可没有她说话的份,也只能笑而不语。
姐妹当中,迎春木讷,在这样的场合下,更是低着头半句话不肯多说。她的年纪比黛玉还大些,至今尚未说亲,说到底也是受了史湘云和探春的牵累,不过这姑娘的性子倒也没产生什么愤懑之心,反倒觉得如果就这样一辈子嫁不出去,在贾府给她一个小小的角落,她也能够安生度日。
探春坐得笔直端正,脸上浮着一成不变的笑,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然而却是外强中干,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在周围那许多或讥诮、或鄙视的眼神中,她的指甲已经掐破了掌心。她恨王夫人当初出了那样一个馊主意,偏偏还实施得那般破绽百出,她也恨史湘云为了拖黛玉下水,把原本已经揭过去的事情说破,害得她成了别人眼中不安分的女子,成了别人教育子女的反面教材。只可惜她势单力孤,即便是想要报复,也只能徐徐图之。贾母带她来王府的心思,她也知道,无非是想让她凑上去和黛玉表现出亲密的样子,凭黛玉的性子不会当面给她难堪,这样也好叫在场的诸多夫人们觉得她勾引诚恪亲王世子的事情是虚传的,否则她和黛玉怎地还会那般亲热?可是探春看着黛玉身边守着的林栖和丹橘,以及周围不着痕迹隔开黛玉和贾家人的丫鬟们,却压根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她凑上去,却被丫鬟们挡回来,那丢的脸面可就更大了。贾母想得简单,黛玉确实不会当面给她难堪,但并不代表诚恪亲王妃也会愿意她们接近利用黛玉。探春眼神复杂地看着黛玉,这真的是一个无比幸运的女子,是自己拼命努力争取,也完全无法启及的。
惜春埋头坐着,表情冷漠,这原本是个不羁开朗的姑娘,如今看起来变化倒是最大的。惜春被哥嫂接回宁国府住着,却偏偏在府里隐约探得了哥哥贾珍和嫂子娘家妹子尤三姐之间的内幕,而且这尤三姐还和她的侄儿贾蓉有染,真正是乌糟糟一团。而最让惜春惊惶和迫切想要忘记的,是她无意间撞见贾珍居然抱着贾蓉的媳妇覃氏,这代表了什么,惜春宁愿拿脑袋去撞墙也不想想明白。宁国府乱,荣国府也没好到哪儿去,惜春不想待在宁国府,却也不愿意再入荣国府,便每日里无事便往李琳处去,两人窝在无人问津的偏僻院落里,一待就是一天。惜春心性越来越冷漠,有意出家,甚至和李琳探讨过这个问题。
李琳却劝惜春散了这个念头,出家并不意味着清净,这尼姑庵里,若是有了肮脏,更是不堪得很。都说寺院佛门清静之地,可这里面也并非没有害群之马。李琳虽知不该,可不想惜春落了那般难堪境地,便打发了丫鬟,偷偷告诉惜春一件李冉告诉她的事情,说是贾宝玉在外认识了个风流少年名唤秦钟的,最是喜欢勾搭庵堂里的美貌小尼姑,甚至还有个叫智能儿的小尼姑找到他家里去,被他老父亲知道,差点儿没给气死。而据说那个庵堂里的尼姑,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有时候还会接待达官贵人,比之那青楼风流地,也不遑多让。李琳说得委婉,其实李冉所言,更为露骨,李冉最不屑这世俗陈规陋习,自然也不会觉得他跟自己未出阁的姐姐说这样的话是多么过分甚至是要命的事情,而他话里话外,对秦钟、智能儿所为,竟也没什么谴责的意思,似乎平常得很,这尤其让李琳寒心失望。
李琳姐弟二人带着家产进的贾家,如今家产已经被贾家霸占花用了大半,如果她要从贾家出嫁,贾家估计连嫁妆都备不出来给她,因为就连李秀让李琳带回贾家的嫁妆,也被贾家拿去花用了。而贾家人的态度,更让她心惊,无论是下人的态度、还是日常供给的衣食,均克扣得厉害,上次她偶感风寒,想要请个大夫,竟也被推三阻四,若非惜春悄悄带了丸药给她,这病症说不得就拖得重了。李琳和惜春一商讨,便是得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结论:贾家有意逼死她,这样一来,就不必给她准备嫁妆,自然也就不至于暴露贾家侵吞霸占李家家产的事实了。至于李冉,从来视钱财为粪土,根本不会计较这样的事情。也可能,贾家到时候连李冉也不会放过。
李琳处境艰难,也曾经萌生了出家的念头,青灯古佛一辈子,也是一种生活,但是李冉的话却让她打了退堂鼓。如果她要出家,贾家或许不会阻拦,甚至会帮她安排个合适的去处,万一要是被安排去了水月庵那等乌糟的地方,李琳倒宁愿死了干脆。
李琳也希望李冉能够争点气,如果可以姐弟俩搬出荣国府去,找个不大的院落住下,无论是她一辈子嫁不出去做个老姑娘照顾弟弟,还是随便找个农夫、小贩嫁了,都比在荣国府任人宰割的强。可是李冉却无心于此,甚至劝她“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只叫她顺其自然,该当如何就如何。李琳气到和惜春抱头痛哭,终究是对这个弟弟彻底死了心。
被逼到了绝境,谁也不会愿意就这样束手待毙的。李琳思来想去,若说有人能够救她,大概就只有黛玉了,逼不得已,李琳只能放手一搏,决定向黛玉求救。
惜春和李琳处出了极深的感情来,便决心帮她一帮,在贾母决定不带李琳到诚恪亲王府的时候,说道:“上次在王府的庄子上,世子妃似乎极喜欢琳妹妹,万一到时候问起来琳妹妹如何没去……”说着惜春下意识地看了探春一眼,提醒贾母,连探春都带去了,万一黛玉问起李琳却不在的时候,可不是要叫别人以为他们刻意打压亲戚家的姑娘?虽然这本来就是事实没错。
惜春为了李琳,不喜得罪探春,因为这关系到李琳的性命,实实在在的。
果然,贾母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带上李琳,李琳和惜春隐晦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心底都不由得非常紧张,这次过后,大概再也找不到见黛玉的机会了,能不能成功就在此一举了。
第112章
席间;惜春不慎打翻了一盆热汤;汤水几乎全部翻在了李琳的身上,虽已不是滚烫,却也足够将女孩儿的皮肤烫红;衣服更是淋湿、脏污了一片。
黛玉忙叫林栖带着李琳去清洗上药,换一身衣服。
惜春并不擅长做这种事情,打翻汤盆的时候,有几分刻意;当黛玉命林栖带走李琳的时候;不仅没半分尴尬的神色;还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她自认为办得隐秘;可在座的人精几乎都看出了其中的猫腻。
贾母气得手发抖;她没有想到惜春和李琳居然会在这样的场合闹这么一出,她们怎么敢!可偏偏她还不能够露出叫人猜疑的表情来。
想要逼死李琳来谋夺李家家产的事情,是贾母和王夫人商量了一同安排的,为的不过是多积攒点钱财留给贾宝玉,贾母知道自己一旦身死,贾赦必定会逼着二房分家,可她再怎么想坚持着,身子骨仍是一日差似一日,尤其这几年为二房操的心多了,更是感觉力不从心。想着总有顶不住的一天,还是应该为贾宝玉安排好一切,必然要保他衣食无忧才好。
李家虽不是顶富贵的人家,但是当年贾代善在世,贾母给庶女挑选的夫婿到底也差不到哪里去,且为了标示自己的贤德,给李秀的嫁妆也不算简薄,虽然比不得贾敏出嫁时的十里红妆,但也是好一笔的资财。若是原先,贾母自然不会盯着这点儿钱财不放,但是如今贾家大不如前,内里大房和二房隔阂日深,外面又有明侧妃的娘家明家步步紧逼,明家虽不是什么世家豪门,可家中子弟也有几个出息的,尤其是明侧妃的嫡亲兄长,去年刚进了御史台,每每盯着贾家不放,贾家如今已经被参了好几本了。贾家被逼到不行,又花了不少银子上下打点,日子越发过得是一日不如一日。所以,这李家拢共二三十万的财产进了贾府的门,再想叫他们吐出去,却是如同剜心。李琳本就不为贾母、王夫人所喜,毕竟只是庶女的孩子,而庶女本就是贾母心里的刺,所以对于谋害于她,两个女人都不觉得亏心,更何况这一切都是为了贾宝玉,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不一会儿,林栖回来,凑到黛玉耳边说了几句话,黛玉眉峰微微一皱,须臾便松开眉头,笑道:“却要跟老太太告声罪了,李妹妹烫伤有些严重,不如叫她留在王府住几日好生养一养,姑娘家若是留了疤,倒是我的罪过了。待得好了,我再叫人妥妥儿地送她回去。”
贾母心里不甘又不安,早知道拼着别人传打压亲戚家的姑娘,也不该带李琳来王府的——全怪她没有想到李琳居然会这么早就察觉到她们的险恶用心,抱着侥幸的心理。
可如今她说什么都迟了,只能不甘不愿地应了下来,暗地里却狠狠地瞪了惜春一眼,求贾母带李琳出门,再到打翻汤盆,贾母再猜不到惜春和李琳是同谋,就白活了那么多年了。没想到她养了惜春这么多年,居然是只白眼狼,贾母的心里又气又恨。
贾母的那一抹不善的眼神,被黛玉看了个正着,眼神一冷,复又勾起嘴角,道:“李妹妹年纪小,留在陌生的地方难免不安寂寞,不如让惜春妹妹留下来陪陪她,一来算是惜春妹妹给李妹妹赔罪,二来两人也好有个伴。”
贾母还未说话,尤氏已经欣喜地替惜春应了下来,贾家的姑娘都因为史湘云和探春连累得乏人问津,惜春虽比迎春、探春年纪小,可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她身为大嫂,正是烦恼的时候,如今黛玉肯留她在王府,不管理由是什么,对惜春来说,总比镇日里窝在李琳的小院落里来得强。更何况这几日,尤三姐闹着要出府嫁人,贾珍和贾蓉尽皆不舍,家里闹得有些放肆,尤氏深怕惜春发现了贾珍、贾蓉和尤三姐等人的不清楚,惜春不回去,也是好的。
长嫂如母,尤氏既已答应了,贾母这个出了五服的长辈,也没道理去反对,只能不作声。
惜春先是诧异,随即是欣喜答应,她深知回府之后,贾母恐怕饶不了她,不过她也不怕,她好歹总是宁国府的姑娘,贾母还能像对李琳那般逼死她不成?如今留在诚恪亲王府,虽说是客居,但是总比回到贾家那个肮脏的环境中去面对尤三姐等人的谄媚巴结好,就算最后必然得要回去,至少轻松几日也是好的。
在场的诸位夫人小姐们看着这事情的发展,敏感地发现其中必然有隐情,至于具体是什么,却不是她们现在可以打听的。不过看贾母连原本慈爱的表情都维持不住,大概也能猜到,这贾家也许又要出幺蛾子了?
毕竟本家姑娘得以留住亲王府,按理来说贾母该觉得高兴才是,怎地一瞬间脸色就黑了几分?虽说很快就调整了过来,但还是叫人看出了端倪。
说来,那个李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