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在大唐爱-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隆基拍拍江采苹的柔荑,含情脉脉:“爱妃莫急,朕一早已遣了奉御至寿王府,前刻奉御已来作禀。杨氏并无大碍,只需静养些日子即可。”

    江采苹心中有数,于是轻声叹息道:“寿王与寿王妃成婚多年,怎便全无情分可言。患难见真情。可见小夫妻俩终归是伉俪情深。”叹息着,环目殿内,又曼声道,“陛下不是差小夏子告与嫔妾,今儿个是为广平郡王选妃,怎地反不见广平郡王在?”

    李玙适时作答道:“先时已差人去唤椒儿,这会儿想是也快到了。”

    之前小夏子去梅阁恭请江采苹时,高力士同时差了个小给使赶去百孙院传旨,较之梅阁。从百孙院赶来南熏殿脚程较远一些,李椒迟来也在情理之中。至于李玙,若非今晨早朝同来上朝。退朝后逢巧路遇薛王丛入宫来,这才折返未回东宫去。

    “太子妃近来一切可安好?”江采苹莞尔看向李玙,关问及韦氏。自开元二十六年李玙被立为太子,事隔一月韦氏在同年七月中旬册为太子妃,这两年韦氏甚少露面,纵使参赴宫宴,李玙多是带张良提出席。

    江采苹与韦氏曾有过几面之缘,与之倒也相谈投机,今下过问,其实亦只是面子上的事儿而已。权当消磨时辰,省却干等李椒无聊,徒添自扰。说话的工夫,只见小夏子引了李椒疾步入殿来,人逢喜事精神爽。李椒一身青衣。越发显得气宇轩昂。

    “椒儿参见皇阿翁。”先行朝李隆基揖过大礼,李椒又一一对江采苹、李玙、薛王丛各是行了礼。“参见江梅妃。见过父亲大人,见过薛王阿翁。”

    一圈礼行毕,李椒浑然不觉面上已红,像是羞赧似的。看着李椒如此谦卑,言行举止听似憨直,江采苹心下不禁巍巍一动,眼前依稀浮现当初在长安城街头上,采盈大大咧咧冲撞了李椒时的一幕。

    往昔不堪回首,时不我待,当时的李椒感觉也如眼前一般率性。然步入宫门这几年里,见惯太多的表里不一,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终日过活在刀尖上,不但能逼人成长,更可发人成熟,江采苹至今忘不了,当年遭人暗害狠下毒手痛失腹中皇嗣的事,这些年来每当夜深人静时一合上眼,午夜梦回,萦绕梦里梦外的都是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有时是采盈泪汪汪的一身血衣,有时是襁褓中婴童的啼哭,每一声均撕扯得其心如刀剜,遏制不住的梦一身冷汗。

    而近些日子,许是因由月前听皇甫淑仪说述过一些陈年旧事,江采苹在梦中总迷迷糊糊地梦见一缕白烟,来来回回游荡在一条悬系于梁柱的三尺白绫上,那样子,像极当日皇甫淑仪口中说提的莫才人。连日魂牵梦绕,暑热又一日比一日难消,这三五日间江采苹多少有些憔悴,且不管旁人是否蒙受了不白之冤,那些关己之事之人迟早有一日须是弄出个真相大白才是,否则,只怕终其一生也于心不安。

    现下李椒既来,李隆基遂示下高力士,传召殿外一众良家女入殿。眨眼间,早已静候在殿阶下多时的一众良家女,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姗姗步入殿内来,盈盈伏拜在下,当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江采苹抬眸望去,巧不巧地竟又与那水红裙襦的良家女对视了一眼,心头忍不住又掠过一抹异样,直觉触及于目的那双眉眼着实眼熟,先时在殿外来不及细看,此刻仔细端量那道身影,才觉就连那身形竟也与采盈有三分相像。

    那水红裙襦的良家女婷婷玉立在薛王丛一侧,随其她人一同叩拜在下,礼毕才面带矜持又不失落落大方的立正身。江采苹一时失神儿,突兀察觉有道鸷犀的目光在己身上扫过,心思电转的片刻,绞着手中的檀香龚扇收回眸光,直直地错开了薛王丛促狭的细目。

    氛围不无微妙时分,但见李隆基轩了轩长眉,霁颜对李椒说道:“椒儿,今日既为尔选妃,尔大可上前一看,可有中意之人?”温声说着,环了目下立的一众良家女,顿了顿,才又正色道,“殿上人等,皆礼聘于世家大族、仕宦之家,无不是名门闺秀,出自香闺秀阁。乃由薛王千挑万选荐举入宫,已交由户部、礼部审度八字及琴、棋、书、画、礼,才采选在此,倘使尔有属意女子,朕即日赐婚与尔,不日大婚便是。”

    李椒目不斜视的站在一旁,略带迟疑,须臾,微躬身肃拜道:“椒儿但凭皇阿翁做主。”

    见李隆基龙目微皱,江采苹拈扇一笑:“陛下一向疼惜广平郡王,虽说自古儿女婚事,男婚女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贯由不得自个拿主意,私定终身,广平郡王既有此孝心,诚然可嘉可表,不过,事关广平郡王一辈子的幸福大事,陛下与本宫今个坐在这儿,也只做个参与而已,实非是来介耿其事。”

    李隆基与江采苹相视一笑:“梅妃所言,正合朕意。今日朕与薛王,以及太子,只为参与其事。”尽管身为李唐家的皇子皇孙,姻亲之事多是用以巩筑权势的,但李椒自幼养于百孙院,诸皇孙之中,尤为讨圣欢,今时长及舞象之年,已至谈婚论嫁之岁,自也不愿以此束缚其。

    反观李椒,面色却已涨红,慢吞吞的未动身:“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椒儿……椒儿着是……”

    眼见李椒忸怩不已,面红耳赤,尚未近观那一众良家女已经紧张兮兮,李玙坐在一侧一时也不便多言。凡事都有头一回,李椒如此忸怩不安,说来实也情有可原。

    薛王丛自顾自吃着茶,同是未急于表态,像在坐待李椒突破自身拘促,而静观其变。

    李椒死板的抡起“非礼勿视”一说,看起来迂腐愚弄却又傻的可笑,察言观色着龙颜,江采苹适中轻启朱唇:“陛下,嫔妾有一言,且不知当讲与否?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广平郡王腼腆,何不让殿上的良家女自报家门,说与广平郡王听,也便听一听其等的门第出身?”

    李隆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自知江采苹是在替李椒解围,遂一口应允了江采苹所请:“爱妃此言,不无在理。既如此,便由尔起。”

    环睇在下的一众良家女,李隆基面色凝重的随手一指,正巧指向那个身穿水红裙襦的良家女。江采苹心头禁不住一紧,眼见那水红裙襦的良家女被点到,抬首眸底流露出一丝惊慌之色,不知何故心跳竟也跟着漏跳了半拍。

    殿内静极一时,面对圣谕,其她良家女正噤若寒蝉时,只见那头个被点中的水红裙襦的良家女已是不疾不徐地步上前一步,浅提衣摆盈盈礼拜出声:“奴,沈氏,小字珍珠,今值碧玉年华,太湖吴兴人。奴家祖辈世代为官,家父沈易直,早年曾任秘书监……”

正文 第308章 横插一脚

    沈珍珠才启樱桃小口自报家门,话音尚未落地,但听南熏殿外传来一声娇笑,循声看去,竟是武贤仪、常才人不请自来。

    武贤仪手摇一把白竹羽扇,一身宫装,浓妆艳裹,肩搭五彩帔肩,显露在粉面上的那股威仪劲儿,俨然的中宫之主派头。

    今次常才人颇有分自知之明,虽说也未少傅粉施朱,不过,从头到脚却只着了身常服,亦步亦趋于武贤仪身后,未经通传就径直步入殿内来,举手投足间也极尽骄矜之色。

    都说“鱼找鱼,虾找虾,乌龟专找大王八”,这几年,常才人倒真是武贤仪身边最忠贞的狗腿子,不但臭味相投,更是沆瀣一气。

    “嫔妾参见陛下。”

    常才人异口同声的随武贤仪对李隆基礼了礼,礼毕,见薛王丛、李玙亦在左右,武贤仪又细眉高挑道:“太子殿下与薛王也在?”

    李隆基轩了轩长眉,龙颜一时难以捉摸:“爱妃怎地过来了?”

    “先时嫔妾与常才人在百花园赏花,无意中听婢子说及,今日陛下有意在南熏殿为广平郡王选妃。嫔妾与常才人左右闲着也是无事,便过来一看。”武贤仪媚眼如丝的说着,步上前来几步,入内这大半晌,却是连该有的礼节都未向江采苹施。

    常才人一步不落的跟过来,睇目端坐于李隆基身侧的江采苹,紧声嗤笑了声:“嫔妾原以为,嫔妾是头个来沾喜气的,不成想江梅妃倒更早来一步。”

    武贤仪与常才人显是在唱双簧。一个唱黑脸一个扮白脸,在御前谑浪笑敖意在当众给江采苹难堪看,当着殿上一众良家女的面,让江采苹下不了台。可惜这一招激将之法早已失灵。早年两人就未少一唱一和的煞费苦心针对江采苹下套。回回均是明枪暗箭齐发,恨不得一举即将江采苹置于死地,除之而后快。凡事不过三,一来二去之下江采苹早就对此心生免疫力,往难听里讲,放个屁还有个响儿,只当这两人是在屁话连天。

    江采苹一言不发,貌似置若罔闻常才人的讥哂。常才人自讨无趣,眸底染上一层恨意。平生尤为痛恨自恃清高的女人,偏偏江采苹长了一张傲视人眼的脸,又贯对其不屑一顾。纵使跟在武贤仪身边卖笑求荣,也不愿拿自己的热脸去贴江采苹的冷眼。

    “是朕传召梅妃来此,陪朕及太子参与其事。”对于常才人的嘲弄,江采苹未置一词不打紧,李隆基却已面色一变,斜睨常才人,龙颜微有不悦。

    武贤仪、常才人与江采苹之间的积怨,李隆基又岂会全然不知情,平日为了后。宫安宁,只不过不予追究罢了。且不究往日孰是孰非,今个是特为李椒选妃的大日子,何况新选入宫的一众良家女此刻皆站在殿上,正听候采选,姑且不提武贤仪与常才人刚才未作通禀就擅入殿来。已是有失体统。这会儿竟还当众挑事,岂不是摆明了是在教引殿上的一众良家女争风吃味。

    察觉龙颜不悦。武贤仪眼风微扫,睇眄犹不自觉的常才人,细声细气的从旁说道:“陛下素恩宠江梅妃,常才人一向心直口快,陛下莫气。倘使因由嫔妾不请自来,扰了圣兴,嫔妾岂不罪过大了?”

    江采苹心下冷哼一声,并未理睬武贤仪的惺惺作态,心口不一。今时武贤仪不请自来,显是有备而来,说白了,无非是为凉王李璿、汴哀王李幕槭露矗退愠2湃擞行拇杖饶郑湎鸵侨葱瞬黄鹫夥菹星榕怨郾鹑搜″⑵薅薅谥浴�

    李璿、李琎早及弱冠之年,若依早年李隆基颁下的敕令,“男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而言,兄弟俩已然是李唐家的大龄剩男。殊不知,天下臣民眼中高不可攀的这俩兄弟,近年断未少为了自个的婚事伤透脑筋,武贤仪身为人母,位分上贵居六仪之一,整日更少不了愁闷。时,李椒长及舞象之年,李隆基遂下旨为其选妃,却连过问一声膝下至今也未赐婚的李璿、李琎二子亦未过问,在武贤仪看来,当真不知在李隆基心里是否己身亲生的皇子连个皇孙也比不上,是以,这才不请自来。

    这些年,自李璿、李琎成人以来,武贤仪就未少为了二子的婚事受人白眼,可想而知,李璿、李琎在诸兄弟之中,至今仍是孤家寡人,憋屈在十王府中,想必也少不了遭人讥讽,即便当面不被人奚落,背地里也多的是指手画脚的小人。时至而今,连李椒这个楞头小子都要奉旨成婚,武贤仪怎不忧心如煎,越肠百折。一味坐等李隆基恩赐终不是上上策,万一一年又一年忍下去,圣心始终不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