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元-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洞内很结实,两壁居然是用石头砌成的,显然海盗很用心经营这个地方,这里,很可能就是海盗的老巢了。
  为了防潮,不时可以看到两边撒下的石灰。
  “大家小心。”张阳不是吩咐着,尤其是前面的潘元明和潘元绍两兄弟,要是有什么状况,他们俩首当其冲。
  他们俩也似乎觉察到什么,一直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向前挪。
  前面有什么?金银珠宝?还是杀机四伏?
  突然,潘元明一个趔趄。
  “小心!”后面的李伯升及时扶住了他。
  “没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潘元明说道。
  士信拿着火把向下一照,这一照,顿时魂飞魄散。
  “是具骷髅!”士信惊叫着。
  “怕什么?”张阳说道,让人害怕的,那是活人,死人有什么好怕的。
  只见这具骷髅身着一袭普通的布衣,布衣还没有腐烂,背后面,插着一把匕首。
  “应该是被人偷袭的。”吕珍说道。“从这姿势上看,匕首直入心脏,一击致命,如果是海盗,警觉性应该很高,有可能是被自己人杀的。”
  大家都点点头,分析得正确。
  “接着找找!”张阳说道。
  大家恢复刚才的队形,接着向前走。
  看到死尸,大家反而放下心来,从那死尸的样子看来,这里至少十来年没有人进来过了。
  这里既然荒废了,那还怕什么。
  “前面还有好多!”
  潘元绍突然大声说道。
  不用解释,不用说明,前面的一切,大家都看呆了。
  十几具骷髅,形态各异,各种各样的姿势,有躺着的,有侧靠着的,有压在一起的,各种兵器交织在一起。
  这里肯定发生了一场火拼。
  “这群该死的海盗,原来是内讧。”士信说道。
  吕珍举起连击弩,对准其中一个站立的骷髅,扣下了扳机。
  “嗖。”竹箭飞过,骷髅受到撞击,哗啦一下,散在了地上。
  “有趣,有趣!”士信说道。
  对这群海盗的骸骨,大家可没有多少同情心,他们为非作歹,祸害这条水路,恶名之下,死后还影响了这条水路这么多年,一听杀人港的名字,小孩都能被吓哭了。
  “走吧!”张阳说道。
  再探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没找到什么财宝,反而找到了许多骷髅。
  还是上去睡一觉,明天还得赶回盐场呢。
  “等一下!”士信举着火把,照亮了一个地上的骷髅。
  它是趴在地上的,刚才那个骷髅散开,将它的一部分骨头也砸开了,只见它的两只手骨上面,握着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
  “那是什么?”士信感了兴趣。
  “回来!”张阳喊道,死者的东西有什么看头?
  士信已经大步走上前去,一把拿了起来。
  好重!
  “一块破石头,当什么宝贝?”士信嘲笑了一下,用火把照了照。
  这石头有点奇怪,外表晶莹剔透,色泽奇特,隐约透着翠绿,这是什么石头?
  而且,上面的把手正好可以用手拿起,再一看把手,这形状怎么像是龙啊?
  侧面好像还有歪歪扭扭的急个字,不过自己不认识。
  张阳看了一眼,认出了侧面的几个大字顿时睁大了眼睛,脑子了轰然作响。
  授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东西,可比所有的珠宝还要珍贵。
  因为,这是传国玉玺!
  难怪这群海盗会发生内讧,这玉玺,可是个烫手的山芋。


第三十一章 杀人港(四)
  传国玉玺,那可是要一直追溯到公元前,秦一统六国,将和氏璧雕刻成了玉玺(一说为陕西蓝田白玉),秦皇便明号大诏天下,从此行施帝王的权力传达圣旨都要加盖上玉玺。后来历代君王把这方玉玺当成王权的象徵,是继君位传王权的神圣信物,也是篡位夺权必争把柄。
  历史上,为了争夺这块玉玺,无数英雄尽折腰,乱世之中,谁得到这玉玺,必然是一阵腥风血雨。
  得到玉玺的人将玉玺解释成自己“受命于天”的表现;而一旦失去玉玺则被视作王朝“气数已尽”的表现。如果有哪个皇帝登基的时候没有传国玉玺捧在手里,就被讥为“白版皇帝”。意思是说你这个皇帝是自己封的,根本没有办法证明。他们发出去的没有玉玺印章的诏书自然也不那么令人信服了。
  八十年前,也就是南宋祥兴三年,元代大将张弘范攻陷崖山,南宋左丞相陆秀夫带少帝和传国玉玺于崖门投江而终,南宋灭亡,从此国宝失传。
  没想到,这玉玺并没有失踪,而是流落到了这群海盗手里。
  一定是海盗在打劫某艘商船的时候,抢到了这玉玺,随即发生内讧,自相残杀,反而便宜了张阳这班人。
  “这是什么东西?”众人都是普通百姓,怎能认出这是玉玺来?要不是张阳这个穿越者看过宫廷的电视剧,也不知这就是传国玉玺。
  绝不能让大家知道这是传国玉玺!张阳暗想,否则一旦传出去,各方势力都会来找自己的麻烦,自己暂时还没有能力,确保这玉玺不被别人抢去。
  既然没有能力让这玉玺重新现世,那就让它接着暂时消失吧,等需要它的时候,再让它出现。
  首先得想个方法把大家诳出去,还不能让大家起疑心。
  看着透绿的玉玺,张阳脑中忽然有了主意。
  “别动,快放下!”张阳焦急地说道。
  “怎么了哥?这石头挺好玩的,咱拿出去玩吧!”士信说道。
  “快放下,那上面有毒!”张阳说道。
  “什么,有毒?”士信大吃一惊,哇,绿油油的,好像是被毒水浸泡过的一样。他立刻两手一松,石头随即掉到了地上。
  哇,玉玺,你可千万别被这个冒失的家伙给摔碎了!张阳暗想。
  “我会不会毒发身亡啊?”士信问道。
  “大家快带着他上去,用盐水洗手三次,再喝点浓盐水解毒,应该问题不大,这里交给我来处理。”张阳郑重地说道。
  食盐具有消毒功能,这个大家都有耳闻。
  “大哥,我帮你吧!”李伯升说道。
  “不用,你们快把士信抬上去,他不能动,一动,毒就会渗入心肺,到时候就来不及了!”张阳急促地说道。
  “我不想死!”士信都要带哭腔了,真倒霉,都怪自己手碎,非得拿那破玩意干吗?不知这双害人的手还保得住吗?
  众人赶快抬起士信,向外面走去。
  看众人抬着士信走远了,张阳拿起火把,仔细地看了看放在地上的传国玉玺,昏黄的火把下面,映照出青翠诱人的色泽,那上面雕刻的龙鱼凤鸟钮,那么精致,这可是权力的象征。
  士信啊,哥骗了你一次,不过这事关重大,绝对不能泄露出去啊。
  这玉玺,暂时还是放在这里安全。
  张阳拿起玉玺,找了块空地,拿腰刀开始挖坑。
  很快,一个小坑就挖好了,他小心地将玉玺放在里面,再掩埋好。
  应该找个东西做标记,这黑灯瞎火的,搞不清楚在什么位置。
  他扫视了一眼,计上心来。从前面拿来一个人的骷髅,放在了上面。
  “兄弟,你临死都抱着这个不放,看来你一定很喜欢了,那你就给我好好看着,别弄丢了。”张阳说道。
  死人,张阳从来都不怕的,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自然是个无神论者了。
  张阳爬出洞口,向两边望了一眼,看大家都围在士信身边,正在关心地喂他喝浓盐水!
  他每喝一口,就皱紧了眉头,浓盐水,喝多了会咸死人的。
  “好了,让士信躺一会儿休息吧!睡一觉,应该就没问题了。”张阳说道。
  “四弟怎么会中毒的?大哥?”士义问道。
  “唉,都怪我没看好他,里面有一块浸泡过毒药的石头,士信贪玩,拿起来看了看,就中毒了,不过还好,那石头经过这么多时间,毒性已经变弱了,否则,士信的手可就保不住了。”张阳说道。
  “时辰不早了,我们休息一晚上吧!”张阳说道。
  这一觉睡得很不踏实,张阳躺在铺着杂草的地上,眼前总是回现出刚才的那块玉玺。
  有玉玺在手,可以号令天下,但那也是以后的事了,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赚钱。
  回去了,得赶紧往岛上运劳力了,不知若寒的大伯找到肯干的人没有?仅凭那几个俘虏的船夫,肯定是不行的,还得加紧收盐,多扩展销售渠道,基地一旦建成了,精盐提炼能力将大大提高,这一切都还得统筹规划。
  士信这小子,除了有点贪心之外,还真是个难得的经商人才,不过话说回来,哪个商人不贪心啊。开拓市场的事情,就交给他处理了,高邮府这边,兴化,宝应,可以消化一部分,南边的扬州路,北边的淮安路,都是两淮流域比较富庶的地方,有地有钱的大户比较多,像扬州,江都,通州,滁州这些大城市,更是富贾云集,自己的精盐,应该非常畅销。
  借着运官盐的幌子,自己的脚步应该迈得更大点,将官盐运到这些大城市中,贩私盐,赚大钱。
  在任何一个社会,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却万万不能。
  除了私盐,另一个途径,那就是炼铁了。
  铁矿石已经找到了,只要加上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它们转化为上好的精铁,就能制造出武器来,有钱,才能持续发展,有武器,才能在乱世中自保。
  有了铁,还得有先进的制造工艺才行,不知这个时代的铁匠是什么水平。泰州城里,那个铁匠给自己打的铁管打好了没有?自己要做出一把现代的枪,看来要走的道路还有很远。
  但是基地的建设,一定要快,等到被官府发现,已经壮大到能和官府抗衡,那时候,估计聪明的官吏都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要是官兵敢来,那就和他死磕到底,凭着自己领先这个时代的武器,不信自己能吃亏。
  困意上来,张阳打了几个呵欠,进入了梦乡。


第三十二章 红巾军干的?
  兴化县尹李正的日子,最近有点不好过。
  兴化县在高邮府东边,是有着一万多户的中县。紧邻大海,几个大盐场就坐落在海边的沙滩上,虽然盐场是高邮府直接管理的,但是在自己境内,这油水还是不少的,自己也是跟高邮知府李齐,攀上了本家,才捞了这么个肥缺。
  自己也算是正七品的官了,当了这个官,李正感觉自己整个腰杆都挺起来了,祖辈一直都是这里的大户,元兵南下时,家族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接受蒙古人的统治,才在官场中混出了个职位。
  在兴化县,除了达鲁花赤不敢惹之外,其余的,还是不放在眼里的。
  达鲁花赤是一个官职,这个官职,只有蒙古人才能担任,达鲁花赤虽然是副职,担却有更大的权利,向来都是县尹得听他的。
  而在这里担任达鲁花赤的,叫哈丹巴特尔,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自己得小心伺候着,什么好处,都得分他一半,而有什么过失,都得自己担着。
  一切,都得从半个月前说起。
  当自己还在小妾的肚皮上卖力地抽动,看着小妾那俊俏的小脸,听着她那风骚的叫声,李正就感觉自己雄风依旧。
  “老爷,大事不好了!”丁管家慌慌张张地跑到门外,大声喊道。
  李正感觉胯下突然一股热浪喷涌而出,一泄千里。
  妈的,老子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