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源呵呵笑道:“殿下是要探知我的想法是么?倒是有趣,我本以为你对陛下的心思该更加的在意些。罢了,我告诉你我的想法便是。在我看来,但凡是陛下的儿子,大家机会均等,并无谁比谁更有优势。虽说一贯的规矩是立长,但这个规矩其实早就已经名存实亡。若论立贤,十多位皇子之中也没谁比谁更贤明,起码在我看来是如此。大家都有机会。若论偏向的话,我或许更偏向于能够积极争取,而非畏畏缩缩之人。积极争取之人,在我看来将来也会对大唐有所作为。”
王源双目亮晶晶的看着李珙,等待着这个猎物自己的咬钩。自己已经投下了饵料,李珙若是当真有意竞争太子之位,他不可能不咬钩。
李珙当然不肯错过这个机会,特别王源的意思越来越明显。机会均等便是说自己也在他的考虑之列。而自己要是再装蒜隐瞒的话,岂非被王源当做是不想积极争取的人,那便要被王源从人选之中剔除了,这可绝对不成。
李珙忽然站起身来,抱拳长鞠到地,给王源深深的行了一礼。王源故作诧异道:“王爷这是作甚?”
李珙抬眼看着王源静静道:“听元帅一席话,我方知自己不该懈怠此事。虽说我自认不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选,但我也是父皇的儿子,也有重振大唐之心。我之所以对太子之位无所谋求,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处于劣势之中,无法和其他皇子竞争,故而心灰意冷。换句话说,父皇并不属意于我,也没人支持我。但我从不认为我是没有资格的。刚才元帅一席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让我也有了为大唐报效之心。为了大唐江山,为了千万黎民百姓的福祉,我不能弃之不顾,而应该积极争取,担负大唐重责。然则我实在势单力薄。但如果能得王元帅助我,我定奋力争取,绝不懈怠。不知王元帅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王源可以百分百肯定,李珙绝对是玄宗的亲儿子。这般冠冕堂皇的说出这些话来而脸不红心不跳的人一定是玄宗亲生无疑。什么为大唐千万百姓福祉,什么为天下担责,这些话都是屁话,说白了,就是想当皇帝而已。
李珙说完,眼巴巴的看着王源,等待着王源的回答。
“原来如此,原来丰王刚才真的是口不对心之言。”王源咂嘴道。
“请王元帅原谅则个,我不是不想吐露心迹。只是这样的话说出口很不合适。处在即将册立太子的敏感时期,我若袒露有意争夺太子之位,岂非……岂非……总之是不合适的。”
王源笑道:“我懂,我懂。怕传出去引发陛下不满,怕陛下怪你痴心妄想是么?”
“正是,绝非是不信任王元帅,只是如你所言,我心存顾忌。”李珙咂嘴道。
王源点头道:“我明白了。”
“然则……王元帅能否助我一臂之力?若得王元帅相助,我李珙将感激不尽。我不敢承诺什么,总之若能的王元帅相助谋得太子之位的话,将来……”
王源皱眉摆手打断他的话道:“不必说了,以后的事情不是靠许诺,我这个人只看行动,不看口中之诺。你便是画个天大的饼,对我也是没有吸引力的。”
李珙尴尬道:“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
“丰王殿下,请恕我直言,我暂时不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不能许诺助你登上太子之位。”王源沉声道。
第813章 生机
李珙张口愕然,期盼的神情迅速被极度失望的表情所覆盖,整个人也似乎萎靡下来。万千期待化为泡影,心中失落之极。
“虽然我不能此刻许诺助你,但我也不拒绝你。我说过,目前平叛为第一要务,我还没有对立太子的事情认真的斟酌。不过鉴于殿下你的坦白,以及这几日的接触来看,我觉得殿下是个有责任心,有报负的人。所以,我愿意给你证明自己的机会。如果殿下确实达到了我心目中的标准,我将全力的支持你谋求太子之位。”王源看着李珙那张失望的脸微笑道。
李珙惊讶的看着王源,他没料到事情忽然有了转机。
“你也知道,得到我的支持,你和其他皇子之间的竞争将占据优势。但我此刻却不能给你承诺,我不是个只做承诺而不兑现的人,我若答应了一件事,那是一定要做成的,那是我的原则。”王源微笑道。
李珙脸上的失望的神情立刻被惊喜所代替,就像一阵清风吹散了乌云,露出了蓝天白云。王源的话给了他巨大的希望,给他本已萎靡的身体打了一针强心剂,将他从失望和沮丧之中拉了出来。王源并未完全的拒绝,而是要给自己机会证明自己,那么便是有可能得到他的支持的,这可是个重大的好消息。
“多谢王元帅,多谢王元帅。本王一定全部按照王元帅的要求去做,成为王元帅心目中合格的那个人,本王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这次平叛本王一定全力杀敌,让王元帅满意。”李珙大喜道。
王源呵呵笑道:“可不仅是杀敌,事实上我并不需要你杀敌。王爷想要当太子,那可不是只会勇猛杀敌便可。当年的太宗皇帝也不仅是能领军杀敌,他还具备很多的优点。譬如坚韧不屈,譬如果敢坚决,譬如举止得体,譬如不畏艰险,譬如善听人言等等。你想成为他那样的人,便要多学学他的优点,多改改自己的毛病。而且莫怪我没警告你,一旦走上争夺太子之路,你可能要经历巨大的压力以及难以想象的艰难。甚至你可能会死,你真的准备好了么?”
“准备好了,王元帅,我早就想好了,一旦我决意谋求太子之位,我便什么都不顾了。达成目标才是唯一要想的。”李珙沉声道。
王源微微点头道:“好,记住你这句话,千万不要忘了。这是谋求太子之位的前提。为了目标需不顾一切。没有了这个前提,便会变成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之人,那便什么也做不成。今日已晚,以后再详聊也不迟,也不急在这一刻。今晚的话莫要四处宣扬,否则你还未上路,怕是便要倒在起点上了。”
“我明白,多谢王元帅,我这便告辞了。”李珙红光满面,告辞而去。
李珙告辞离去,王源坐在大帐内沉思。他不能确定这个李珙是否是个合适的人选。别看他此时恭敬,那是因为要借自己之力。一旦自己鼎力助他当上太子,或是将来登基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德行,那便不得而知了。在没有完全了解他的脾性和为人之前,王源是绝不会给他任何承诺的。
不过,眼下倒也不妨给他些希望,因为从今晚他的言行之中可知,他对玄宗和其他皇子是有诸多不满的,这正是王源的首选条件。这样的人苦无机会,若是自己能帮他一把,十之八九对自己会言听计从,将来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偏差。怕就怕城府太深,隐藏太深,将来杀个回马枪,那便让人无语了。
眼下,王源的精神要集中在平叛上,这件事也只能暂且放下慢慢的边走边看。夺回长安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长安一日不收复,平叛之事便将越发艰难。因为长安洛阳在叛军手中越久,给天下百姓们带来的感觉便是朝廷已经到了强弩之末,难以平叛。那样一来,习惯于依附强者的百姓和官员便会逐渐的倒向安禄山,局面会逐渐的崩塌。
如今战局虽然略有好转,通州之战后叛军暂时没有攻克蜀地的可能。但天下的局势却越发的恶劣。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流民四起,粮价飞涨,又闻南方今年大旱之年,粮食歉收是肯定的了。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局势还将进一步的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能早日夺回长安,逼迫叛军不敢分兵南下攻击南方州府,保住以及岌岌可危的钱粮的来源便显得更为重要了。叛军也一定会意识到这个问题,无论是出于断绝朝廷钱粮的考虑,还是他们自己也需要的充足的钱粮的补充。这二者都会促使他们在攻蜀不利的形势下将目光投向南方。
而叛军如果转而将作战重心转移到攻击南方州府的话,以大唐东南州府薄弱的兵力防守,那将是摧枯拉朽之势,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然而自己目前却无法有效的阻止他们这么做,因为自己还无法做到横扫长安洛阳一线,将叛军压缩到北方。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快兵临长安才城下,就算攻不下长安,也要逼得他们重兵把守长安,不能让他们分身。但若果真无法阻止他们攻击东南的话,自己也无法发兵去援救,到那时,只能靠南方州府有限的兵马去对抗,考验的是他们对朝廷的忠诚以及死战的决心了。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长安之战,王源在知道,此战必须要极为慎重,决不能莽撞冲动。攻蜀失利后,叛军主力退守长安,无论兵力,和战力,叛军都并不输于自己的兵马。且长安城的城防之坚固众所周知,要拿下长安城,以数倍于敌的兵马尚且吃力,更何况自己的兵马稍逊对手。即便自己拥有神威炮这等利器,恐也很难攻破长安。这正是王源一直在考虑的大问题。
无论如何,这块骨头再硬,也要想办法啃下去。夺回长安便夺回了天下军民的士气,于平叛极为有利,这一点毋庸赘言。而至于如何夺回长安,用什么攻城之法,王源暂时也无良策,只能期待和高仙芝能商量出一个妙计了。
兵马次日清晨上路,在山路中艰难行进了六日,终于在六月中抵达金州地界。高仙芝提前派了兵马来接应,出了山口后一路坦途,再加上有兵马护送,王源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这几日丰王的表现很好,那晚的谈话有了很好的效果,丰王李珙不再抱怨路途辛劳,反而主动承担了不少事务。特别是临出山的前一天晚上,宿营山谷之中时,李珙主动要求值夜守护,带着手下的随从老老实实的守了一夜。让赵青和谭平终于能好好的安睡了一晚。赵青和谭平本对他态度不太好,那晚之后倒也有所改观,和他也有说有笑,关系融洽了起来。
王源看在眼里,心中也自然是有所感触的。他希望李珙不是一时的冲动,若是能坚持保持下去,通过这次军中之行锻炼自己,将来如果他真的当上了太子,乃至登基为帝,也必是有极大的裨益的。无论如何,从态度和行动上,李珙给了王源一些惊喜。这一点给他在王源的心中又加了一分。
傍晚时分,粮草兵马抵达金州城外,早知王源归来的高仙芝率众将领在城外列队相迎。进城之后,王源环顾左右街道,发现街道上变化颇大。原本乱七八糟的道路整理的清洁宽敞,倒塌的房舍旁也有很多人在忙碌的修缮。街道上兵马往来,井然有序,士兵们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一派井井有条的景象。王源高挑大指,赞扬高仙芝领兵有方,数日之间便已经扭转了城中破败的局面。
更让王源觉得惊讶的是,城中竟然有不少的百姓在忙碌,数量还着实不少。百姓们修缮房舍,清扫街道,主街上居然都有开张的店铺和挑起的酒帘了。有了百姓和店铺,整座城池立刻便有了生机。
问及此事,高仙芝解释说,自从大军进驻金州之后,叛军到来时逃走藏匿在山中的百姓们陆续回归,城中已经有近八千百姓。现在正忙着修缮房舍,重新安家。高仙芝在军粮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还是拨出了少部分的粮食救济他们。而百姓们也是精明的很,临逃出城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