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彼此都很清楚,经营的范围仅限于华约组织国家,或者南斯拉夫这种不结盟国家,或者是瑞士这样的中立国家,其他的还有诸如印度这一类国家。至于美国,就算你想和人家贸易人家也未必会答应。
不过在波兰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问题之后,这横隔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的贸易壁垒似乎出现了一丝松动。随着团结工会运动在波兰国内愈演愈烈,美国,以及西欧的很多国家开始把赌注押在了他们身上。谢廖沙就曾经代理过一笔支付给团结工会的未知来源的捐款。西方阵营态度的转变给了谢廖沙一个可乘之机,他完全可以不受加拿大政府阻挠的将小麦运送到波兰来。当然这并不是没有风险的,波兰政府可能会把这些面粉当作走私货物直接没收。可是如果有团结工会作为内应,那么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现在来自加拿大的第一船面粉现在已经在海上了,雅可夫和团结工会的谈判也渐渐的进行到了尾声。雅可夫提议的计划团结工会根本就不可能拒绝,因为波兰国内现在的短缺经济越发的严重起来,政府和工会都在争取着更多的民心,毕竟谁能够提供面包老百姓才会跟着谁。因此这批面粉比枪炮拥有更大的威力。
加拿大面粉的最终目的地是波兰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格但斯克港,格但斯克曾经是属于德国的城市,旧称但泽。在二战之前这里是有国际联盟接管的自由市,不过现在这里则是波兰工人运动最为汹涌的城市,也是团结工会的大本营,是波兰国内仅次于华沙的第二大政治风暴中心。
这批面粉名义上是由萨斯喀彻温小麦联营集团出售给罗曼诺夫商社的。而与此同时还有一批棉花会由苏联国内的乌兹别克运送到格但斯克港,这批货物则是谢廖沙的莫斯科贸易公司通过合法手续出口到波兰的。两批货物都会被存放在港口的保税区内,等待着罗曼诺夫商社的下一步安排。
罗曼诺夫商社作为一家瑞士公司,根本就不必遵守北约国家颁布的贸易禁令。两种不同的商品会不经过美元的兑换直接在波兰进行易货交易,莫斯科贸易公司会得到它需要的面粉,而罗曼诺夫商社则拿走棉花。在这过程之中,团结工会负责保护货物的安全,他们会得到一部分面粉作为回报。
这一过程完全都是谢廖沙控制的公司互相之间的一个游戏,所有相互参与这场交易的成员都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谢廖沙不需要动用苏联国内一分的外汇,也不需要拿自己在海外的存款为这场交易垫资。唯一的资金流动发生在美国和瑞士之间,不过根据瑞士的法律,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没办法追查详细的交易记录,而瑞士国内也并不禁止和苏联进行贸易。
在这一过程中,谢廖沙提供的东西可以是棉花,也可以是石油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谢廖沙那些国内需要洗钱的客户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进来,比如国民住宅银行发行的一些不记名的债券。这种东西比现金更加隐蔽,而且还有利息。
这一套周密的计划并非谢廖沙一个人想出来的,卡莉姆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段时间她游走于西欧的贵族和顶级富裕阶层之间,耳濡目染的也懂得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在加上谢廖沙旁敲侧击的从索布恰克口中套取了一些国内的外贸交易知识,最后才确定了这个复杂而庞大的计划。
莫斯科贸易公司成立的十分匆忙,谢廖沙把自己的秘书纳斯佳派过去主持公司的筹备以及后续的工作了,而他手下的另一员大将高曼着被派去了国民住宅开发公司负责工程的建设工作。现在谢廖沙的黑色生意更加隐蔽了,除非美国和苏联联手调查,并且瑞士修改自己的银行法,否则谁也别想握住谢廖沙手上的把柄。谢廖沙终于可以轻松而又放心的将工作交给手下的人了,他也终于有精力去考虑一下自己更感兴趣的事情,那就是发掘更多的苏联黑科技到西方国家去,利用这个国家庞大的科研实力去攫取更大的财富。
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
当雅可夫和哈桑从波兰回来的时候,第一批来自格但斯克港的面粉也已经装上了开往苏联的火车。从加拿大进口的这批面粉有三成出售给了波兰国内的公司,还有一部分秘密的卖给了团结工会的成员。哈桑和雅可夫不辱使命,和团结工会达成了长期的合作意向,他们保证不会以任何方式阻碍谢廖沙的商品在波兰国内的运输,就算是罢工,也会保证格但斯克港罗曼诺夫商社和莫斯科贸易公司商品的周转和运输。
从波兰进口了大批面粉的消息迅速的传遍了莫斯科的各大食品公司,纳斯佳的莫斯科贸易公司的电话几乎都要被打爆了。很多食品公司的采购人员甚至堵在了莫斯科贸易公司的大门口,这批面粉根本就不愁销路,还在火车上就被甩卖一空。由于苏联国内计划经济的体制问题,莫斯科贸易公司和国民住宅开发公司与母公司国民住宅银行的关系并非股权关系,而是作为国民住宅银行的分公司存在的。这就意味着在国家银行的企业账簿上只存在一家叫做国民住宅银行的公司账簿,卖面粉和租赁住宅的收入都会再次流入国民住宅银行,然后再由国民住宅银行划拨到两家子公司。因此三家公司虽然业务不同,但是财务系统却是共用的。在国家银行的帐簿很快就收到了回款,不得不说这种交易方式虽然死板,但是却不会出现欠账,押账之类扯皮的事情。
另一方面国民住宅银行自行发售的不记名债券也开始上市发行了,顾名思义这些债券不记录持有人的任何信息,到期之后完全是见票即付,票面利息百分之七,用工人新村的房租作为收益保证。一上市就获得广泛的认购。最喜欢这些东西的不用说,自然是那些床底下塞满了钞票的腐败官僚们,这种东西跟钱完全没有区别,到期之后只要拿着这些债券去兑付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利息,这种好东西简直就是藏匿资产的神器。本来中央经济部的雷日科夫部长是不同意国民住宅银行这样干的。不过谢廖沙把索布恰克的那一通关于利息与工人新村项目融资的关系解释了一通之后,借口莫斯科工人新村建设周期长,况且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必须尽快完成融资的工作才能够保证工程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工人新村是安总看重的面子工程,雷日科夫呵护还来不及怎么可能给谢廖沙添堵,于是稍作犹豫之后就同意了。不记名债券顺利的通过了监管层的审批。
二月初,大街上检查溜号的警察逐渐的少了起来。作为安总强化劳动纪律的举措之一,满街的警察确实能让那些经常翘班的人老老实实的回去工作。但是这项举措却遭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人们很反感这种警察到处检查人们证件的行为,因此没几天上级就取消了这项举措,不过相应的,贩售伏特加的商店则改在了大家都去上班之后才开门,以防止有人一大早就喝的醉醺醺的去上班。
安总的几项新政的效果还有待观察,不过这些都和谢廖沙没多大关系。不过有一件事情倒是帮了谢廖沙一个大忙,那就是处处和他作对的久加诺夫被打发到了远东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去了。据说久加诺夫接到命令的时候脸色铁青激动的当场掀翻了办公室的桌子,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地方让他如此愤怒,想来应该不会是什么好地方吧!
团委书记的职责现在暂时由谢廖沙代为行使,谢廖沙其实并不关心自己的仕途,他始终惦记着挖掘苏联黑科技的事情。现在谢廖沙暂时的掌控住了整个的莫斯科团委,他希望借助团委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计划。于是一份共青团莫斯科市委申请成立莫斯科市青年科技中心的报告递交到了上级单位莫斯科市委的手上。在这份计划之中谢廖沙阐述了自国民住宅银行成立以来一系列的问题,以及这家规模不大的银行管理莫斯科市众多工人的账户以及债券这一类的金融产品管理上遇到的问题。谢廖沙将这些问题归咎为信息管理效率低下,并希望能够单独开发一套用于银行系统管理的自动化办公解决方案。文中涉及了一些美国大银行采用计算机处理银行业务的案例,而国内目前还没有类似的产品。报告递交上去之后,谢廖沙接下啦也只能等待了。市委依旧把持在老对头格里申的手上,这个老家伙是ZZ局委员,在莫斯科树大根深,谢廖沙只希望他不会特别注意到这份来自团委的报告吧。
二月的莫斯科逐渐的暖和了一些,虽然多数的时候气温依旧处于零度以下,高纬度地区的居民可并不把气温是否在冰点以上作为温暖的标志。这段时间来,工作上的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再加上生意上的事情也总是状况不断,谢廖沙甚至没有时间和自己的爱人们一起度过新年的假期。这一年谢廖沙基本没有离开过苏联,大家多数的时候只能够靠着电话维系彼此之间的感情。伊娃和卡莉姆也曾经在冬妮娅的协助下用假护照偷偷的来到苏联和谢廖沙相处过一段日子,但是对于相爱的人来说仅仅这样可是远远不够的。
冬妮娅和捷尔金娜在民航公司越来越吃得开,民航公司的领导在得知冬妮娅和捷尔金娜跟谢廖沙十分的要好之后,两人分别获得了提拔。捷尔金娜笼络住了自己的老同事们,这些年他们跟着捷尔金娜一个个都发了大财,有几个甚至还移民到了国外去生活,靠着这些灵活的手段,捷尔金娜成为了高尔基帮内部的运输大队长。至于冬妮娅则被公司选派到了民航管理学院去进修学习,毕业之后自然会被安排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去。所有的事情都在朝着有利于谢廖沙的方向发展,谢廖沙觉得自己从1980年以来内心之中还从这么放松过。
第一百六十章 雇佣
一间温馨的俄式家庭餐馆内,坐在角落里的小桌子上的伊万科夫和尤里正在享用着自己的晚餐。只见伊万科夫的面前餐盘罗列,几样俄式硬菜摆放在他的面前,在异国他乡能够吃到正宗的家乡菜着实不易,再加上还有地道的伏特加相佐,伊万科夫吃的是满头大汗连呼过瘾。而他的对面,坐在轮椅上的尤里面前仅仅摆着一份燕麦粥,一盘酸黄瓜,而尤里则意兴阑珊的把玩着手上的汤匙,有些不满的看着伊万科夫。
“吃吧,老弟!医生说你现在只能吃这个!”伊万科夫拿起餐巾擦着嘴,一边打着饱嗝,一边调侃道。尤里看着伊万科夫满脸得意的样子,只能气闷的吃着自己面前的燕麦粥。
此刻这件餐馆里除了两人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客人,而且现在也早就过了晚上的饭点,两人之所以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家餐馆内,并非只是为了吃到地道的家乡美食,其实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他们来办。
大约在两周前,伊万科夫仓皇的带着尤里从大西洋城逃离,躲进了位于纽约的俄裔社区布莱顿。这里是东海岸最大的俄语社区,很多刚刚到美国落脚的俄国人都会把这里当作踏上美国国土的第一个落脚点。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大部分定居于此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他们大多是和苏联持不同立场的人,以及一些理念不合的精英。而伊万科夫所渴求的那些善于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的‘贤才’在这里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不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