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好在奏章里面还提议了国子监名字的更改,这里以后不再叫做国子监,而是改为大唐皇家书院。而书院的地址也重新变更了一番,跟皇家军事学院建在一起,在长安的东边。
这里将会有一个新的名字出现,长安东郡。皇家军事学院和皇家书院都将属于东郡,大唐的第一个试验性经济特区也确定建立在这边,不过正是挂牌开发要等两个学院开学稳定以后,预计时间要到明年春去。
李好回到长安的时间不过四月初,离七月的时间还有几个月,所以这些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弄。比如学校修建的时间,安排几千学生学习安置的地方,这些都不是问题。
而现在李好要面对的是学校的入学考试,和书院分科的事情。他需要筛选三千人出来成为第一批学生,然后由那些学生各自择选自己的学科继续深入学习。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大唐第一份官方报刊,大唐明镜报在李好的指点下正式开印。这份报纸一面试就有着南方周刊无法对比的优势,所有大唐各州县的官员必须看这份报纸,所以注定了这份报纸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报纸的主编什么都是李二筛选出来的人,李好只是指点了一番技术和排版而已。所以这份报纸更多的是代表了李二的观点,这家伙在看了一段时间南方周刊后,终于明白到报纸这个东西的巨大威力了。
对于这些东西,李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不过他倒是搭着第一份报纸的顺风车,把大唐皇家书院招生的消息发布了出去。这次招生跟以往的任何考试都不同,而且一面试就引来整个大唐的轰动。
在大唐皇家书院,你会种田,种田能力好,养猪能力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这样的人都可以来这学下应试,只要考过了就能成为这里的学生。
这里的应试也不再以经史子集为主,而是分成不同学科分别应试。而且,这里招收学生不以学生家庭背景为参考,农夫走贩的孩子只要过了考试,一样可以过来学习。
这种颠覆性的招生简章出来后,李好就成了大唐的过街老鼠。几乎所有的儒家人和世家都是一片声讨,他之前积累的好名声在这一刻全被剥落。
这大致是李二要的效果吧,让李好成了一个孤臣。只是李二想不到的是,李好的路其实一点都不孤单,他还有一大堆学生呢。所以李好根本就不怎么在意别人的评论,就算大唐明镜报上面经常有人骂他也没用。
只要不伤及他的家人,不影响他挣钱,其他事情跟他一点关系都没。如果这些人能够让李二改变主意,把李好削职发配到南方去,这还是李好最愿意的事情了。
然而那些人除了说李好,却没人敢骂李二。这些年大唐的经济飞速发展,周边国家四方来朝,足以让李二的威望笼盖海内,一般人还真没什么胆量说李二什么。
更何况因为魏王和前太子的事情,李二实际上已经清洗过一批世家的人。那些世家哪敢在这个时候去挑畔李二?所以他们只能在报纸上面骂骂李好。
就在这个时候,大唐皇家书院的招生考试正式开始,考试试卷由书院老师出题,然后由朝廷派官员安排考试,严厉程度跟科举相差无几。
李好原本因为这天下人都被那些世家挑拨起来打到自己,所以来皇家书院求学的人不会太多、所以他给了自己收养的那些学生留了不少的位置,包括岭南道那边的学生。
只是让李好意外的是,到了入学考试那天大唐皇家书院门口人山人海。站满了全国各地听到消息赶过来求学的学子,把过来视察情况的李好吓了一跳,生意这么好?幸好自己早有准备!
他连忙从开发区那边刚组成的府衙调派人手过来维护秩序,甚至还提供了开水和小食招待那些学子。这个时候这里可千万不能出任何岔子,要不然那就大麻烦了。对于李好来说,不必要的麻烦他不想惹。
这些学子的到来,间接带动了经济开发区的一些经济消费,拉动了内需。只是这个时候的经济开发区并没完全成立,算不上李好的能力。以后这边两所学院学员越来越多,这边的消费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开发区的前景已经可以预料了。
李好现在没心思关注这个,他好奇的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学子跑了过来应试。待从人群中了解一番情况后,李好发现这些从各地赶过来的学子有冲着他大唐才子的名头来的,也有各地商人的子女因为父母听说这个消息后要求过来的。
剩下的就是一些已有一方面特长的人过来求证的,反倒是那些一心求功名的人过来的不多,包括那些世家的弟子。人家也是要面子的,不可能刚骂了李好,他们的弟子又跑到这里来学习吧,这让李好听了心花怒放了,这样的学生正是他不需要的。
只是人数似乎有点多了,不过也不怕,还有一道考试的关卡要过。考试是按照学生所选的学科然后去相应的地方考试,过了的人才能真正的成为大唐皇家书院的学生。没过的也不怕,那就回去努力学习下个学期明年的七月再来考过就是了,这里以后每年的七月都会向全大唐招生。
而以后也会有些相应的学习资料传出去,但是第一次考试没有。说实在话,就算是李好,也不知道那些老师会出什么样的题目来考试,所以这样的考试作弊都没地方做。
李好也不用担心会出现这种事情出来,李二那边他还特意去解释了一番。因为这个时候主流的东西是那些经史子集,可这里考试的题目都不是那上面的,让这些人怎么作弊?
让李好意外的是最后的考试结果出来后,他的那些学生居然全部过关了,而外面考试的那些人考过的却不多,刚刚填满三千个人口缺陷,让李好计划招生的数目不至于太难看。
考试结束后,李好跑过去把所有的试卷重新看了一遍,难度在后世的初中程度,试卷答案没有泄露,这在大唐应该属于难度比较大的试卷了。对于李好自己的学生,这些试卷就不算难了。
考试结束后,李好特意在大唐明镜报上面要了一半版面,把皇家书院的办学宗旨以及学生以后能享受的各种待遇重新说了一番,然后把考试通过的学生名单全部公布了一遍。
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各方面的学习资料出来,方便那些没考上或者以后想来考试的学生提高基础。这些教材李好办的那些学校都有,而且那边的老师也都懂这些,只要去请教下,学好并不难。
升学考试完成后,就等着七月十五开学了。七月十五是个好日子,这一天秋高气爽,风和日丽,通过考试的所有大唐皇家书院的学子们全部聚集到学校的大操场上迎接他们学院的祭酒,大唐第一才子李好的讲话。
这是必须的过场,因为今天还是皇家书院建成的第一次开学,原本是要邀请李二还有大唐朝廷的官员过来指导工作。不过人家李二觉得没这个必要,你们自己看着办就好了。这大唐朝廷每天还有很多事要忙,到时有时间了才会去书院视察工作。
皇帝不来,太子总要来吧。只是李好觉得那小屁孩太小了,让他过来有点拉低智商。显然李二也有这个感觉,没让太子过来,直接让李好自己操办,毕竟李好的身份也不低。
李好已经不是第一次办学校了,也不是第一次跟学生们讲话。这种流程他熟溜的很,这么做多安排的很好。带着全校师生祭摆了天地,敬了三清和各位先贤,然后宣读了新国子监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校规就散会正式开学。
至于那种站在台上讲那么一两个小时的训话让他见鬼去吧,时间就是生命,与其浪费在这里废话,还不如回去多睡上一会儿。
所有的新生都会有专门的辅导员带领他们去领取自己的教材,然后找到自己的校舍安排好,接着就是第一天的大唐皇家书院一日游。
第三百零六章新生入学
“我们的书院真漂亮,这里比我见过的任何书院都漂亮!”大唐皇家书院的建设时间只有几个月,并不算长。不过因为用了水泥和钢筋,加上人手够多,以及先分批建设,这里的建设还是在学生们开学前完成。
这所书院如果论物美价廉来算,比大唐的皇宫还漂亮。而且因为这里跟皇宫距离较远,也没有什么楼高的限制,所以三层高的楼房随处可见。
这里有建的高高的教学楼,干净明亮的教室,窗子都是玻璃的,教室里面的桌椅都是新的。然后还有图书馆,里面收藏了不少李好从宫里收集过来的书籍重新刊印,当然也有李好写的《三国演义》和《封神演义》,还有他的一些诗词。
接着就是不少的试验室,这让新生们好奇不已,试验室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多?里面好象还摆着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这边的辅导员自然会一一和他们解释清楚。走过试验室就是他们刚才开会的操场,这里可以踢蹴鞠,还可以练习击剑骑射等活动,那边还有一个很大的泳池用以给学生们学习游泳的地方。
在学校里面转了一圈后,把该知道的都了解一番后,所有的学生都累的不轻,回到校舍后就想躺着睡觉了。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十分好奇,这些人的出身都不高,对于这些东西,已经完全出乎他们的想象了。
大唐皇家书院已经建好的占地两千多亩,建筑面积五十万平方米,待修建面积尚未统计。根据李好的计划是准备把靠山这一片全部划到大唐皇家书院里面去,总面积预计为一万亩。到时还将修建亭台花园供学生休息讨论学习,校内还将开通多路免费公交路线,方便学生上课出行,毕竟面积太大了。
公交线路是一个新名词,这东西早已经策划好。最先开始运营的地方就在长安东郡郡内,以及东郡到长安城之间的线路,加上大唐皇家书院校内线路。
运营单位由大唐车马行主持,每条线路有专门的四轮马车路过,每辆马车都有编号,还会贴有走过的路线。上车按里程收铜板,有专门的车夫和售票员看管。
因为四轮马车的出现,导致很多东西出现了改变,运输能力的增强,也让各种商业运输开始兴盛起来,水泥马路也成了很重要的事情。
另外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橡胶的出现,这东西的出现,让四轮马车越发变的舒服起来。所以四轮马车的重要性也变的更重要起来。
整个大唐只有两个地方能生产四轮马车,一个在长安这边,主要负责北方的交通需要。一个在南方潭州,那个负责南方的交通需要。
这东西其实难度并不大,但是有些东西却很少有能生产出来,特别是橡胶。这个技术就掌握在李好手中,一般的人哪有?
不过虽然没办法做到同李府生产的四轮马车一样舒服,一些山寨版的东西在大唐也开始冒头,不过论舒服和结实程度,这些山寨版的就赶不上李府的四轮马车了。
李好没有去阻止那些山寨货的产生,大唐的经济技术要发展,有时候还真的需要这些。高端市场李好占了下来,低端市场他就不怎么娶管了,任那些商人慢慢发展。
至于蒸汽机和内燃机这些东西,李好不是很懂,而且在商城兑换的积分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他很难换过来。只能靠自己的学生和大唐的工匠们的努力了,基础的东西李好倒是同他们讲过。
什么时候有产出结果,这个就要看这些人的努力了。李好在这方面没办法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只能在资金待遇方面给他们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