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五章 首场战斗,首次杀人
十万人。当梁薪看见那么多人站在一个巨大无比的操场上,整个巨大操场密密麻麻全是人时,他顿时被震撼住了。
他曾经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看过演唱会,那个可以同时容纳一万八千人的地方坐满人后立刻呈现出一片人山人海的场景,当时他觉得那种场景很震撼。但是如今看到十万人,他顿时觉得当初那一万多人的场面也只是等闲而已。
梁薪站在高台上。他此刻不再相信那些古代人能靠着说几句话就引发士兵们斗志昂扬,因为面对着十万人,一个人的声音是多么的渺小。就算是十万人的呼吸声也能直接把一个人说话的声音掩盖。
于是梁薪也就没说什么废话,听到林冲报告一切准备就绪时。梁薪振臂一挥让所有人成两列纵队出发。
行军是枯燥的。弯弯曲曲延绵不断的人马犹如机械一般不停地往前走。梁薪按照西厂不断传递来的消息计算,他和叛军相遇的地方应该是西安。但是他必须先一步赶达修建防御工事做好战斗准备,不然他这十万余人必定要折损在那群山东大汉手中。
行军三日。西安总算就在前方。梁薪没有贸然进入西安城,而是让西厂暗堂的人前去查探叛军踪迹,印江林领命带人前去,谁知道回来时他竟然带了一百多个人头回来。
梁薪仔细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印江林他们出去查探时恰好和叛军的斥候队碰到,双方打了一个小小的遭遇战,西厂暗堂将对方杀得大为溃败以己方三人轻伤的代价轻松拿下对手一百多个人头。
梁薪心中微微一凛。暗道这叛军来得可比自己想象的要快啊。他考虑了一下后下令部队先行退守在西安城外的江夏县,江夏县的里百姓早已经避走逃难,唯独还有县令和一些衙役乡勇留守在此处。
整座县城空空荡荡犹如一座死城,梁薪带着军队入驻后便立刻开始修筑防御工事。同时开始召集军中指挥使以及林冲等人商议作战方案。
百余名指挥使进入这么一个小小的祠堂,梁薪看后无奈的摇摇头,最终让指挥使们先行军营候命,仅仅留下林冲、印江林、白乘风商议事情。
梁薪对两军作战全无经验,只是开口说道:“各位。眼下的情况就是我们是十万人,对方是二十万人。我们要把对方打败,你们有什么就畅所欲言吧,只要有道理我们就可以去尝试。”
对于梁薪这样说,林冲等人也没太大的意外。他们三人相互看了看,首先由林冲先行发言:“大人。我们一路都是日夜兼程,根据西厂传递的消息来计算,我们应该比叛军先一天到达西安。但是据江林探查所得,叛军居然先到城中了。如此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想……”
“叛军大部队还没到,现在城中的只是叛军的先头部队?”梁薪虽然不擅长军事,但他头脑灵活,一下就想到了林冲想要说的内容。
林冲含笑点头说了声:“大人英明。”
正所谓一通百通,梁薪嘴角露出一丝坏笑对着印江林挑挑眉道:“江林。你刚刚拿回来的那一百多个人头呢?”
印江林愣了愣道:“大人。你不会说那人头恶心吗?我把那些人头扔西街那边的臭水沟里了。”
“扔臭水沟里了?谁叫你扔的?去,赶紧去弄出来。我有大用。”梁薪双眼一挤说道。
“啊?”印江林哭丧着一张脸,他嘴里说是臭水沟。实际上那就是一个大粪坑。
臭气熏天的人头被印江林带人打捞出来。梁薪那略微带着一丝卑鄙无耻的战斗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只见印江林带着一百多名西厂暗堂里的人往西安城跑去。他们在城楼下策马转圈同时大声笑骂。守在城楼上的叛军士兵看了一眼后立刻双目喷火,因为印江林他们每个人的马尾上都拖着一个人头,那些人头叛军士兵很熟悉,就是他们的人。
没过一会儿。西安城门打开,一个满脸胡须的壮汉手持开山巨斧骑着快马一马当先的冲过来。印江林大笑一声,转身扔出一杆马枪。马枪激射出去直接将一名叛军士兵带飞出去然后同时插死另外一名士兵。
胡须壮汉怒不可遏,大叫一声:“狗日的别跑,看你李达爷爷砍下你的狗头。”
印江林策马转身逃走,一边跑他一边说道:“也不知道是哪里跑出来的野蛮子,有本事你先追到你爷爷我再说。”
李达近日来接来将大宋官兵杀得大败,心中从一开始畏惧官兵到最后已经变成了深深的鄙视。如今将印江林竟然敢挑衅自己,李汉不管不顾地带着自己那三万余人马誓要将印江林碾成肉酱。
印江林胯下所骑乃大宛良马,又岂是李达他们胯下的普通马匹所能比拟的。每次印江林跑远了他还会停下来嬉笑李达几句,搞得李达火冒三丈双珠子都快瞪得从眼眶里掉出来。
突然间。一直在跑的印江林一下不跑了。李达正在奇怪之时马匹的嘶鸣声响起,梁薪拔出腰间的长剑一脸神气的指着李达他们叫道:“所有人!杀啊!”
自己这方十万人,对方才三万人。梁薪完全没有理会任何章法军阵,直接就是以人多欺负人少,带着人马就冲上去了。
十万人高马大的禁卫军如同饿狼一般扑向那群叛军,两千西厂铁骑犹如一把尖刀一般在林冲的指挥下左右冲杀。没多久叛军就被冲散分割,然后被宋兵逐步蚕食。
李达大惊,当即叫道:“撤!撤啊!赶紧回城!”
“回城?你想回就可以回吗?冲啊!”梁薪一夹马腹冲过去,途中遇到一名叛军。那叛军对着大刀朝着梁薪砍来。梁薪下意识地用剑一挑,然后一剑刺入那叛军的喉咙。
刺完这一剑。梁薪愣住了。
我杀人了?梁薪心里不断重复着这句话。作为一个讲文明爱礼貌遵纪守法的现代人,偶尔和人打打架可能你还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说到真让你动手杀一个人,那绝对是一件十分震撼的事。
就在梁薪愣神之际,另外又有两名叛军朝他冲过来。在身后不远处的印江林大吼一声:“大人小心!”
梁薪如梦惊醒,手中长剑一翻便一剑割断两个人的喉咙。
热血喷出,有那么几滴还溅在梁薪脸上。梁薪双目微红,口中喃喃自语道:“不要怪我。我不杀你们,你们就要杀我。”
三条由梁薪亲手终结的人命好像是打开了梁薪体内的潘多拉魔盒,梁薪长剑一挥,双目赤红吼道:“杀!杀过去!”
吼完这句话,梁薪骑着胯下的快马提着长剑左右劈杀。短短时间梁薪便拿下了十数条人命。梁薪策马奔到林冲身旁,林冲叫了一声:“大人。”
梁薪异常兴奋地叫道:“西厂铁骑何在?”
“属下在!”一直打得有规有矩的西厂铁骑齐声应喝。
梁薪又大吼了一声:“天武、龙卫何在?”
“属下在!”杀得兴起的天武、龙卫两军士兵一起响应。
梁薪长剑指向西安城,大声叫道:“随我一起杀进城去!”
“是!”一时间万马奔腾,人如洪流。路中凡有阻拦梁薪他们的叛军一律被无情绞杀。没过多久,梁薪他们便冲到城楼下。
已经撤退回来的李汉正在关闭城门,印江林取出腰间的匕首插入马儿后臀。马儿嘶鸣一声如离线之剑一般带着印江林冲进城门,印江林进入城门后立刻弃马,伸手便抓住一名叛军捏断脖子。然后用拿着那叛军的尸体当做棍鞭将城门周边的十几个叛军抽飞出去。
第七十六章 捷报反应,首遇贼首
如果说高俅无辜杀害八百村民谎报的“斩敌八百”就算首战告捷的话,那么梁薪此次西安城一战就可以称得上是开门红了。
西安这一战。梁薪成功将西安城拿下,斩杀敌首三千有余,并且他还将李达抓住了。李达是山东叛军里的先锋将军,同时还是“山东王”梁瑞的妻弟。将他抓住必定能大大挫煞叛军的锐气。
清晨。梁薪巡视了一下西安城的城防。西安城城高墙坚,有它作为后盾,梁薪完全可以凭借手中的十万人和山东叛军慢慢消耗。论消耗战,梁薪背后有整个大宋王朝作为支撑,粮草兵器等物资完全不需要操心。而叛军那边一直都是靠虏掠为生,一旦他们无法再靠武力获取粮食,他们一定会自我崩溃。
带兵打仗,梁薪自知不足,所以近两日来一直在向林冲讨教,同时修读各类兵书。不过梁薪这人有一点好,他知道自己硬件不足就会想着用软件去弥补。什么是软件?比如他会和士兵们一起吃饭聊天,他会在夜间关心士兵们是否站岗劳累,他会肉麻地偷偷摸入营帐之中为士兵们盖被子。
也许这些在现代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讲究上下有别尊卑有分的北宋,梁薪以忠义侯侯爵之尊,一军统帅之身份来做这些事,足以让士兵们的几欲痛哭流涕了。短短几日,梁薪就已经赢得了所有禁卫军的尊重。
当然。梁薪也没忘了将这次的战绩写着奏章发一封捷报给赵佶。与高俅不同,梁薪这捷报是用白老饲养的海东青所送,从西安到汴京连一天的时间都没有用到。
捷报送进宫到了赵佶手中,赵佶看过捷报后并没有立刻高兴,而是深深地怀疑起来。他下令召集群臣,很快朝中大臣便有数十位聚集在垂拱殿内。
赵佶命身旁的近侍将捷报念了一遍,念完后赵佶不悲不喜面容平静地问地下的朝臣:“众卿家听过忠义侯送来的这捷报后你们有何看法?”
朝臣们一开始不明白赵佶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所以他们相互看了看,并没有人抢先发言。最后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或者御前赐座,然后端坐一旁的蔡京蔡太师身上。
蔡京半张半闭的眼睛微微一抬,然后他把目光投在了御史中丞马朝云。马朝云在北宋朝堂混迹二十年余年,一直都是蔡京在照顾提拔他。所以很多时候蔡京不愿意说的话,马朝云会很自觉自愿地帮他说出来。
比如现在。马朝云向前跨出一步道:“回禀皇上,微臣认为这封捷报有蹊跷。”
“哦?”赵佶微微颔首,心中并未觉得马朝云说话唐突,反而心中有种果然是有蹊跷的感觉。因为他不敢相信一个从未接触过兵事的梁薪第一战竟然就能获取如此大的成功。
“有何蹊跷?马爱卿尽管道来吧。”赵佶说道。
马朝云一拱手道:“臣觉得蹊跷之处有三。其一,忠义侯重未接触过兵家之事,何以首战就能获取如此成功?要知道叛军阴险狡诈,连长于兵事的高太尉都被他们骗了以致兵败垂成。”
“嗯。对啊。就是就是,马中丞果然看事通透啊。”听见马朝云这么说,朝堂之中的大臣纷纷点头应和,他们很清楚,马朝云此时说的话就等同于蔡京说的话。支持马朝云此刻的话,就等于是在向蔡京表忠心。
“嗯。有道理。那还有其它两点呢?”马朝云所言恰好是赵佶心中所想,所以他继续追问。
听见皇上认可,马朝云心中顿时有了底气,他干咳两声清了清喉咙,然后挺直胸膛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说道:“其二。忠义侯捷报中所提及的李达,此人是山东叛军贼首梁瑞的妻弟。试问梁瑞又怎么会让他单独带兵离开大部队呢?
至于其三嘛。说起来很简单,但却是这封捷报里的最大疑问。我算了算。忠义侯离开到现在时间并不长。按理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