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样的打算,李愔准备制定相应的计划,只是这个时候两个故人找到了他,却是许久不见的袁天罡和李淳风,自从李愔在青城山给他们建立了道观,两人就潜心修道,李淳风则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天文学上,两人很久都没有在益州城出现。
说起来,李愔倒也是在刻意遗忘这两个人,毕竟那幅图对他的震撼太大了,这让他对玄学忽然产生了莫明的恐惧,因为他一直不愿意相信人命天定的事情。
“袁道长,李道长,许久不见了。”得知两人求见以后,李愔在王府的书房中接待了两人。
袁天罡和李淳风向李愔行了一礼,袁天罡道:“的确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殿下现在是越加丰神俊朗了。”
李愔轻笑道:“没想到袁道长现在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这么长时间两位道长都在忙什么呢?也不来益州坐一坐。”
两人相互对视一眼,都有些犹豫,沉默了一会儿李淳风叹了口气,道:“贫道是来向殿下请罪的。”
“请罪?”李愔有些奇怪道:“为何这么说,二位道长何罪之有?”
袁天罡道:“自从殿下把望远镜赐给了我们以后,我们才明白自己是井底之娃,这日月星辰并非我们道家想象的,想必殿下早就深知这一点,才把这天文望远镜赐给我们,揭穿这星象预测之说的吧。”
“用这望远镜观察了月亮和星辰以后,我们才明白今是而昨非,这月亮上根据就没有什么天宫嫦娥。”李淳风接过话说。
两人的面色颓然,像是经受过巨大的精神打击一样,两人各自说着,李愔算是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似乎是天文望远镜让他们搞明白了一些天上的星辰并不是他想像的那么神秘莫测。
既然他们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李愔道:“那两位道长现在有什么样的发现呢?”
李淳风在这个领域上比袁天罡要精通,他道:“我们发现我们居住的地方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日月星辰并不是围绕着我们旋转的。”
“看来李道长的确是有了不小的发现。”李愔有些讶异,这天文望远镜的作用的确不小,已经让他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既然这样,本王就给你们看一样的东西。”
说罢,李愔唤过柳烟雨,李愔现在把她要过来做了御用侍女,给他端茶倒水的活都是她的,“你去找一下荣达,让他把库房里那个圆球一样的东西拿过来。”
“是,殿下!”柳烟雨用清脆的声音回答道。
李淳风和袁天罡闻言都有些期待,这个蜀王让他们越来越琢磨不透,而他们也明白一些事情似乎也是瞒不住李愔了。
“殿下,你把天文望远镜赐给我们的时候恐怕就已经明白星象预测只是假的了吧。”待柳烟雨出去,袁天罡的一句话让李愔吃了一惊,袁天罡居然承认了星象预测是假的,那么袁守城的预测和流传千年的推背图又如何解释。
李愔面色凝重,袁天罡给他的图画是他始终挥之不去的噩梦,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么他必须得做出相应的部署,“袁道长何出此言。”李愔的语气很不善。
对视一眼,袁天罡和李淳风站了起来,在李愔的面前跪了下来,“殿下,我们今日是特意来请罪的,我们犹豫了很长时间才决定说出这个秘密。”
李愔神色稍缓,道:“二位道长请起,有话尽可以道来。”
“其实,我们并没有用星象预测预测出什么,之所以能够预测出今后之事都是因为叔父袁守城留下的这个册子。”袁天罡这时候从怀中掏出了一个本泛黄的羊皮卷制作的册子,“请殿下过目。”
对于这个画了十二幅图留给他的人,李愔心中是又敬又畏,他接过羊皮册子,随手翻了开来,只是这一看再也无法挪开眼睛,这本册子总计一百页,上面按照时间排列,居然列出了从唐朝到二十一世纪初发生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
“这是袁守城亲手所书?”李愔握着册子的手剧烈的颤抖着,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一切都可以解释的通了。
“正是,叔父临死前说,只凭这本册子就可保我千古留名,他对我们说如果无法用星象推测,就按照这个册子上写的给出预测结果。”袁天罡说道。
李淳风这时点了点头:“用殿下的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星辰以后,我们便明白这件事瞒不了殿下了。”
李愔心中此时是翻江倒海,他还是不明白,于是道:“那百花潭湖畔你的自言自语也是故意而为了?”
袁天罡露出惭愧之色,“正是,因为贫道发现了有人尾随探听,所以故意说出了那番话。”
“而我让师父来益州并非是参透了天机,也只是看了师父的图册,因为我猜测图中那人就是殿下,因为祖师爷在书中写的很多东西都和殿下制造出来的一样,那时我认为投靠殿下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就借口推演出了天机,让师父和我一道回益州,毕竟那个时候,师父还是相信祖师爷的星象预测是真的,只是这个望远镜让我们明白了真相。”李淳风娓娓道来。
一册羊皮卷被李愔翻完了,李愔的心此时却是前所未有的平静下来,对他而言,这件事情并非是不可接受的,他的经历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
“这最后几页你们看了吗?”在这最后几页上袁守城画了一些凌乱的图像,还有一些零碎的解释,和那几幅的最后几页有些像,似是很着急画下来的。
袁天罡道:“看了,这正是叔父临死前画下来的,他还说了一句什么天不亡我中华,让贫道日后能把图册交给画上的人,只是因为他说的仓促,并没有交代是谁就去了,来到益州后,淳风说起了殿下,我这才恍然大悟,于是找了机会把图给了殿下。”
李淳风这时也是配合着点了点头,“希望殿下不要见怪。”
深吸了一口气,李愔突然笑了起来,那些图画一直以来给他造成的压力瞬间烟消云散,心情仿佛拨云见日一般清朗,“不要跪着了,起来吧!”,李愔平和地说道。
“殿下难道不责怪我们吗?”袁天罡说道。
“没什么值得责怪的,不是你们本王也无法了解这么多事情不是吗?”李愔现在的心情大好,因为他所有的疑惑都被解决了,原来一切都没有这么玄乎,“那么你们既然明白了这星象预测并没有这般通天之能,那么今后还如何修道?”
袁天罡道:“殿下错了,虽然在相术和预测学上贫道使用了叔父留下来的东西博得了名声,但是道学博大精深,还是有些东西值得考究的,今后,贫道还会继续研习道学,只是不会再用画册上的东西了,而至于淳风小徒,贫道还是希望殿下能够继续支持他钻研天象。”
点了点头,李愔道:“那是自然,本王这里还有一些天文书籍,过些日子我差人给你们送去,希望你们青城道观可以努力钻研。”
李淳风大喜道:“谢殿下!”
三人正说着,柳烟雨已经抱着一个地球仪走了过来,李愔接过地球仪放在了桌子上,道:“这就是我们如今居住的星球,叫做地球。”
两人见到地球仪都是走了过来仔细观察,他们虽然懂了一些皮毛,但是对自己所住的星球还是一点也不了解。
李愔去了心病,心情大好,于是准备好好给两人上一堂课,“这个世界并非是天圆地方,我们也不是住在一个乌龟的背上,而是无数星辰中的一颗上……”
两人附耳倾听,李愔吐沫横飞,也是过了一把老师的隐,望着两个如同小学生一样的传奇道人,李愔暗爽不已,因为他不仅让两个人对他十分崇敬,还了解了为什么会有了流传千古的《推背图》,为什么袁天罡能预测出武则天会当上未来的皇帝。
讲演了一个时辰,李愔也是口干舌燥,他道:“本王懂的也就是这些了,这个地球仪就送给你们师徒吧,回去以后记得要努力研习,以后本王会在大学里开辟一门新的课程天文学,那时候恐怕得请两位过来做先生了。”
李愔的话让两人都是面露喜色,谢了李愔之后,两人不再逗留,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告了辞师徒二人就离开了王府。
在他们离去以后,李愔抽出了羊皮册中夹着的一张非常光滑的硬纸,纸的上面还有几个字,看着这几个字,李愔的眉头锁了起来,“一百年前?真够扯淡的。”
第二百三十二章 舰队的远征
根据军事会议的决定,夏光义和孙东旭今日起了个大早,简单收拾了一下,和家人告了别就向南河港口去了,今日,他们将率领舰队离开益州,通过泸州的河道驶向长江,然后再抵达琉球。
“怎么样?嫂夫人没拉着你不让走吧?”路上的时候,夏光义和孙东旭相遇。
孙东旭明白夏光义这是故意打趣他的,瞪了他一眼道,“少说我,你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这一去恐怕得几个月才能回来,你是新婚,可不像我。”
夏光义苦着脸,道:“那能怎么办,谁让殿下这个时候下命令呢?不过这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么多海军学员就咱们露了脸,这个机会上哪找去。”
“这倒是实话,学院里那些人都羡慕的眼睛发红,这样的蒸汽海船他们什么时候见过呀,这回去琉球咱们可得争口气,一定把深水港拿下来。”孙东旭握了握拳头。
点了点头,夏光义突然感慨道:“我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今日能率领这么庞大的舰队,还以为这辈子就和父亲一样一辈子都只能当个船员了,不过,东旭我也要谢谢你,不是你拉着我加入了益州军事大学,我也不会有今天。”
夏光义和孙东旭都是益州人,两人的父亲都是来往于益州和扬州之间商船上的船工,在商船上他们相识,那时夏光义父亲只是一个摇橹的船工,而孙东旭的父亲却是已经负责整艘船的管事,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朋友。
后来益州军事学院招生,孙东旭的父亲因为来益州做生意,所以带回了这个消息,而孙东旭得知以后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波澜了,因为他不甘心和父亲一样只是作为商人的船工奔波于江面上,而军事学院的海军部让他看到了希望,于是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夏光义,两人一拍即合,瞒着父亲就到了益州,通过测试以后进了当时的益州军事学院。
“谢什么!我们是兄弟。”孙东旭在夏光义胸口打了一拳,他又何曾想到时至今日他们的身份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一路谈笑着,两人到了南河港口,这时候舰队已经准备就绪,炮手,海员,全部就位,同时还有一批扛着火枪的陆军。
“他们就是海军陆战队?”夏光义望着河滩上列成数个方队的火枪队说道。
孙东旭饶有兴趣地望着陆续登船的士兵,视线集中在他们扛着的火枪上面,“没错,这就是海军陆战队,使用的都是火枪。”
“据说这火枪队只在松州之战的时候出现过,传言零伤亡消灭了吐谷浑四五千人,不知道是不是吹的。”夏光义当了海军,自然是以海军为荣,对陆军也就有些看轻,“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一轮火炮齐射。”
说着,两人已经到了河滩上,他这句话正好被整训部队的曾志达听见了,曾志达笑了笑,站起用魁梧的身体挡住了两人的去路,他是秦怀玉的得意门生,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同样是个火爆脾气,“光义,这话我就不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