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郏安ɡ既瞬皇俏颐堑亩允郑鲈履谡秸徒崾恕!�
“还有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对手呢。”施莱彻尔元帅提醒说,“他们才是真正的敌人。”
“可我们一方有苏联,另外还有一个意大利,墨索里尼早晚会站在我们一边的。”
希特勒是没有一点担心的样子,他笑道,“这样,欧洲的五大军事强国就有三个属于我方阵营。而且目前的美国民意非常反战,孤立主义盛行,根本不可能参战。在这种情况下,我甚至怀疑英国和法国会为了波兰同我们打仗,这毫无必要,而且他们根本打不赢。”
“英法一定会向我们宣战的!”赫斯曼摇摇头,缓缓地说,“领袖,您似乎还没有弄清楚德意志帝国真正的敌人是谁?”
他顿了下,然后自问自答道:“我们的敌人不是波兰人,也不是英国和法国的人民,而是控制了英国、法国和波兰还有美国的国际犹太金融财团!我们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是国际犹太金融财团统治世界最大的障碍,所以他们一定会让英国、法国和我们战斗到底,最后还会把美国拉进战争的。”
希特勒蓝灰色的眼睛看着赫斯曼,脸上的表情也严肃起来了。“路德维希,我不能说你的这些话是错的。犹太财团的确是个祸害,但是认为他们可以控制英国、法国和美国这样的国家,还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如果英法真的向我们宣战,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正好可以在击败波兰后收拾法国。至于英国……我们是可以和他们讲和的。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你们就放心吧。”
……
“总统阁下,元帅阁下,您尽管放心,法兰西绝对不会抛弃波兰朋友的。”
在华沙的贝尔韦德尔宫,来访的法国陆军总参谋长甘末林上将对波兰总统莫希奇茨基和波兰军队总检阅官雷兹—希米格维保证。
“现在一切都在我们和英国的掌握之中,德国和苏联的勾结我们完全知晓,而且已经有了万全的应对之策。”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英法两国的军方已经认为施特恩交给他们的《黑色方案》是基本可信的。而且他们也认为依靠英国、法国和波兰的力量足以粉碎苏德两国的进攻!
哪怕不能粉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英法两国都相信苏联和德国结盟的目的,只是为了收复在苏波战争中失去的土地。
在达成这个目标后,即使不和德国反目,苏联也不会和德国一起进攻英法。而且苏德反目这在英法看来是很可能的,因为两个强盗分赃总会出现不匀。
因此在甘末林看来,现在的局面是非常不错的,至少对他这样优秀的军人来说是很好的——再一次战胜德意志帝国将会让他成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人之一。
而且这一次胜利后,德国无论如何都保不住莱茵区了,那里将会被法国吞并!
“可是上将,苏联和德国联合在一起的力量比我们要强大。”雷兹—希米格维眉头微皱,显得稍稍有些担心。
虽然现在的波兰正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时候,但是仍旧比不过苏联和德国相加——如果现在准备发动进攻的只有一个苏联,雷兹—希米格维根本不会担心,毕苏斯基防线足够保卫波兰。如果准备进攻的只有德国……他甚至想联合法国、比利时一起来个先发制人。
可是现在却偏偏是苏德两国联手!
“还有我们呢!”甘末林说,“我们法国和英国已经向波兰提供了安全保证。一旦波兰遭到德国的进攻,我们就会向德国的西部发起攻击。另外,我们和意大利还有协定,他们很可能会和上一次战争时一样站在我们一边。”
第二百四十九章 准备开战 四
总动员的建议被胸有成竹的希特勒否决了!
不过成立军备总局去统一领导德国的军备生产还得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批准。
“路德维希,我想推荐赫尔曼。戈林兼任军备总局局长。”希特勒在自己的总理办公室里对赫斯曼说。“戈林是经济部长,这些年他的工作卓有成效,相信他能够让军备生产满足战争的需要。”
“赫尔曼。”赫斯曼冲着坐在旁边一把椅子上的胖子戈林点了点头,“就让我们一起为德意志帝国的未来奋斗吧!”
胖子不是最好的人选,他的能力比不上施佩尔。但是有一个军备总局局长总比各个衙门分管一摊要好。
而且胖子戈林也有足够的权威,过去的几年中,他先后制定和督办了两个四年计划,效果看起来很不错。在他的指挥下,德国在1937年生产了2660万吨钢,4。73亿吨煤,702亿度电,25万吨电解铝和52万台汽车。另外,德国的造船工业也得到了恢复,“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和“塞得利茨”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就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军备总局也不会完全交给戈林。倒不是不信任戈林的能力,实际上戈林是相当能干的,只是在历史上被权力腐蚀了。在这个时空,戈林的权力还没有大到可以把他腐蚀的地步。但是知道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可是赫斯曼最大的倚靠,因此这个部门的管辖权依旧在军方。
总参谋部和国防部有权共同决定军备总局局长、副局长以及下属各局(陆军局、空军局、海军局和储备局)局长的人选。而且,军备总局的局长只负责组织生产。至于生产什么武器,则需要由一个由赫斯曼本人担任主席的军备委员会决定——国防部、陆军(总参谋部)、海军和空军都在这个委员会中有代表,而总参谋部和国防部又掌握最后决定权。
也就是说,要生产什么,不要生产什么的权力是由赫斯曼掌握的。
当然,由军备委员会审定的军备生产计划最后还是要由总理希特勒签字确认的。赫斯曼这时就将一份最新版本的海军“优先级”造舰计划交给了希特勒。
“总理先生,这是z计划的最新案的一部分。”赫斯曼说,“这份造船计划是以1939年战胜波兰、1940年战胜法国、1941年战胜英国为目标制定的。”
1940年战胜法国?1941年战胜英国?
希特勒和胖子戈林互相看看,都有一种听人说梦话的感觉。
赫斯曼说:“在战胜波兰之前,海军将以潜艇破交作战为主。在战胜波兰后打败法国前,海军将以潜艇破交为主和打击英国本土舰队为辅的方略进行作战。在战胜法国后,海军将以争夺北海和地中海制海权为目标进行作战。”
“怎么还有地中海?”阿道夫。希特勒插话问。
“因为总参谋部预计,在德国战胜法国后,意大利将会成为我们的盟友。”赫斯曼说,“随后战争的重点将会转向地中海。”
“难道不是立即进攻英国吗?”赫尔曼。戈林笑着问,“你们不是要在1941年战胜英国吗?”
“是的。”赫斯曼认真地点头,“我们会在1941年内让英国屈服的!不过达成这一目标的战场却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我们要用潜艇让英国窒息,同时还要夺取他们的石油并且威胁他们最宝贵的殖民地印度……而且成功实施这一战略,将会使我们的战略资源供应状况变得相当充沛,这将有利于我们整合欧洲的力量。”
和历史上希特勒并不重视地中海战场不同——希特勒可能认为墨索里尼有能力征服这个地区——赫斯曼是相当重视那里的。因为他知道中东和北非有德国维持战争并且成为欧洲领导者所需要的资源。
中东丰富的石油,土耳其和伊朗的各种金属资源,埃及的粮食和棉花,都是极其重要的物资。它们能让欧洲的工厂全速运转,还能让被德国领导的欧洲人过上还算舒服的战时生活。
“……z计划中的优先级: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1940年内完成舾装投入现役。”
希特勒这时低声念出了他最关心的大型水面舰艇建造计划。目前德国海军已经拥有了一些新式大型水面舰艇,包括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和三艘“德意志”级装甲舰。不过总的来说,德国海军的实力还是非常有限,急需要加强。
“四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1939年内全部完成舾装投入现役;两艘‘塞得利茨’级航空母舰,一艘1938年内完成舾装并且进行海试,一艘在1939年内交付海军……”希特勒抬头看了眼赫斯曼,“优先级就只有这些?”
“是的。”赫斯曼点了点头,“目前确定的只有这些。”
关于造舰计划,总参谋部和海军部的分歧很大,讨价还价还在继续当中。
……
夏尔。戴高乐非常吃力地从狭小的坦克舱门中钻了出来,波兰人的7tp轻型坦克对他这个大高个来说实在太小。不过他仍然对这款波兰人的坦克感到非常满意。
“上将,这是非常好的坦克,几乎和我们的r—35坦克一样好。”戴高乐从这辆7tp坦克上跳了下来,跑到了被一群波兰将军众星拱月般围着的法国陆军总参谋长甘末林上将面前。
甘末林军事代表团的来访,意味着法国和波兰军事同盟关系的全面加深,也给波兰人吃了一个定心丸。
“我想波兰应该加快7tp坦克的建造。”戴高乐提出建议说,“然后再将所有的7tp坦克和我们提供的r—35坦克以及英国的维克斯坦克集中使用,这样就足够组成4个到5个坦克营。如果将这些坦克营组成两个坦克旅,再和两个正在组建中的摩托化旅混编,就能组成两个轻装甲师了。”
7tp坦克是波兰自行“攒机”生产出来的坦克,装了瑞士或英国的发动机,采购了瑞典博福斯的炮塔和火炮(也有一些型号使用了自行生产的炮塔加上英国的火炮、勃朗宁的机关枪),算是一种很不错的轻型坦克。不过产量不高,历史上只生产了一百三四十台。
而在这个时空,因为波兰拿下了右岸乌克兰和立陶宛,财力和工业实力都有所增强。所以能够生产更多的7tp坦克,同时采购更多的英国维克斯轻型坦克和法国的雷诺r—35轻型坦克(历史上波兰人也有这两款坦克)。但是总数也多不到哪儿去,按照一个营49辆的编制水平,波兰人的轻型坦克最多可以组成5个营。另外,波兰还生产了八百多辆tk系列的超轻型坦克,不过这些超轻型坦克只能用于支援步兵,没有组成装甲部队的价值,所以每个波兰步兵师都拥有一个装备tk坦克的连。
……
“夏尔,把你的想法说给我们的波兰朋友听听。”
在波兰国防部内的一间作战室内,甘末林上将让戴高乐说出法国陆军总参谋部对于未来战争的设想——从20年代德国还被《凡尔赛条约》束缚的年代到现在,法国军队一直在研究如何同波兰、英国一起再次打败德国。还制定了许多个版本的计划,而且其中一些计划就是针对苏德联盟的。
夏尔。戴高乐从一位波兰军官手中接过指挥棒,然后走到了一幅巨大的军用地图前面。地图上展示出来的是波兰联邦目前面对的严峻的防御形势。波兰联邦“太大”了,需要防御的地方太多,而且还被德国本土、东普鲁士、波罗的、波希米亚、斯洛伐克和苏联的国土包围。想要采取“寸土必争”的战略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认为,波兰联邦在未来的战争中不可能在每一条边境线上都部署重兵进行防御。”夏尔。戴高乐说,“因此只能采取重点防御和机动防御相结合的战略,将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