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惭ǎ薏挥切摹S绕涫抢爰В肼砗吩谙时叭说某惭ü餐谰眨两裥挠杏嗉拢幻庥侄嗔艘徊愕P摹
马悍知其意,笑着安慰道:“此一时彼一时,这个天下,再没有哪个势力能逼着我马悍单骑亡命了。你们就安心等着我回来,嗯,左右不过十天半月,到时候,我会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离姬想说什么,欲言又止。
马悍会意道:“等我回来后,再说不迟。”
离姬尽量不去想忧虑之事,含笑道:“嗯,就当是迎接郎君归来的惊喜。”
“惊喜么?我倒是很期待呢。”马悍哈哈大笑,出门而去。
正当马悍调动兵马,准备出发时,却见襄平令田豫与别驾阳仪联袂而至,将三份刚刚送抵的军报交与马悍。
马悍接过一看,竟然分别来自三个地方:沓氏、东莱、白狼城。
先看沓氏,这是管亥发来的报告,称原辽东水军司马杜成顺应天命,臣服归心,将所有楼船、艨艟、船坞、军库及一众楼船士、棹卒、舵公、杂役,尽数交付,一切顺利。眼下正收编、存汰、合并、训练,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中。
“管生德干得不错。”马悍点头嘉许,再看东莱军报。
这是东莱郡守太史慈所奏,称已顺利接收东莱十一县防务,并前往都昌拜会了北海相孔融与下密令王修,将辽东事变据实以告。孔、王二贤盛赞太守之举,痛斥公孙度目无君父,狂悖逆行。孔融还表示愿意表奏马悍为辽东太守。
马悍看罢心头一动,他这个辽东太守是自领的,也就是说,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这对他统领辽东,号令周边属国及各郡很是不利。这也是他虽然登上太守之位,却一直未大肆邀请各属国、部族前来朝贺的原因之一。他确实需要一个身份相当,并有一定声望的名士显官为他表奏朝廷,请求正式敕书。以眼下汉室之羸弱,九成九都会同意所请,如此,便可名正言顺。
马悍抬头望向田豫,正想吩咐他给太史慈回信,却看到田豫会心的笑容。马悍微怔,随即明悟,田豫怕是也早想到了吧,这种事,田豫只会比自己更敏感……
马悍与田豫相顾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太史慈在奏报中,还提及近来两位青州刺史:袁谭与田楷,相互攻略甚急,田楷明显不支。而与幽州结盟的孔融极为不安,隐有向辽东求助之意。嗯,这大概就是这位北海相如此殷勤的缘故吧。
这一点,就需要马悍做出明确的指示了。马悍当即手书一封,指示太史慈,目下东莱军弱,暂不宜牵扯入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的纠葛中。但若袁谭敢向北海伸手,就一定要助孔融,将袁氏的爪子剁下来。
这不是单纯的投桃报李,因为从地理上看,北海国正是东莱郡的前哨,彼此之间,是典型的唇亡齿寒的关系。只要北海一日未落入袁氏之手,东莱就一日不会遭到袁氏的攻击,助人就是助己。
其实助北海拒袁氏只算是中策,上策莫过于主动出击,趁袁谭与田楷厮杀正炽之机,从背后给袁大公子来一下狠的。只要把他打残打怕,起码两、三年内,不敢东顾。可惜白狼营各级军将刚刚接手东莱防务,上下级关系还没理顺,而且东莱驻军多为辽东步卒,据太史慈所言,战力平平,在没有完成汉戈部特别轮训与白狼营常规作训之前,没有击败袁谭军的把握。再怎么不甘心,也只能先在一旁默默观看袁、田之争,只希望田楷不要败得太快。
马悍做完批示之后,接着看最后一份军报,这是他的第一战将,辽东骑都尉、白狼守将赵云的奏报,内容却是关于幽州境内的一场战争。
自从公孙续铩羽而归之后,马悍就令赵云加强玄水的布防巡逻,将警戒提到最高级,密切关注幽州的动向,看看公孙瓒会如何处理此事。马悍已经做好再与公孙瓒打一场中等规横战争的准备。但当他看完赵云的奏报之后,却长长松了口气,说了一句:“公孙伯珪无能为矣!”
兴平二年四月,当马悍逆取辽东之时,幽州渔阳,也发生了一场烈度不亚于白狼之战的大战。
已故幽州牧刘虞的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督尉鲜于银等,率代郡兵马,打着为刘虞报仇的旗号,联合乌丸汗鲁王乌延及平冈鲜卑素利部,合汉、胡兵万余,与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河之北,大败公孙瓒军,斩杀太守邹丹以下四千余人。
与此同时,乌丸峭王苏仆延也率其部落人马及辽东属国鲜卑骑兵,合七千余骑,随鲜于辅迎接刘虞之子刘和与袁绍部将高干、高览、郭援(原本的时空为麴义)。三方合兵数万攻打公孙瓒。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万余。于是,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公孙瓒所置长官,与鲜于辅、刘和兵联合。实力大损的右北平郡守公孙公子,又一次当了逃跑将军。公孙瓒屡战屡败,只得收缩兵力于易京坚守,与冀州军对峙。
经此数败,但凡有点眼力的人都看得出来,这位昔日煊赫一时的白马将军,已日薄西山,颓势难挽了。
公孙瓒趴窝了,白狼城就可以腾出手来,集中精力对付柳城及辽东属国的乌丸人。嗯,乌延与苏仆延这两个家伙,果断是投机好手啊,也不知鲜于辅、鲜于银、刘和,甚袁绍许了他们多少好处,竟恁般卖力。估计不外是钱粮与奴隶,胡人最好这一口。看来此次龙城之会,这两个挟大胜余威的乌丸王,必定不甘寂寞。
看完三份好消息,马悍心怀大畅,与田豫、阳仪道别而去。按说以阳仪的别驾司职,本应扈从太守左右,也就是说,理应随马悍出使柳城,但阳仪情况特殊,被马悍制止了。无他,阳氏与柳城乌丸有深仇大恨,阳仪之父,前辽东太守阳终,就死于乌丸王丘力居之乌丸突骑之手,故此实不宜照面。
当马悍率众骑奔向西门之时,正看到大批襄平民众围追着一排囚车。马悍匆匆一瞥,正见到首辆囚车上,那蓬头垢面,容色枯槁之人颇有点眼熟。一看其背插之标牌,“公孙模”三个鲜红大字触目惊心。
呃,原来今日便是抄斩公孙家族的日子啊!
需要说明的是,抄斩公孙家族,不是马悍的意思,而是马悍上台之后,那百余家曾被公孙度血腥屠杀、抄没的豪强家族幸存者的血泪泣求。这些幸存者什么都不要求,不要原属于自家的土地、宅第、钱财、奴仆……都家破人亡了,要这些还有什么用?他们只有一个乞求——血债血偿!公孙家,必须亡!
马悍将此事交与襄平县寺衙署理,不表态、不干预。
襄平寺衙审理结果,顺应民意,判处曾参与掠抄辽东百余世家的公孙家族首要份子三十九人斩刑,百余人流边服苦役。辽东公孙度一脉本就不算兴旺,被这么一搞,彻底玩完。
马悍什么都没做,却坐收最大利益——既灭掉了所有隐患,又获得广大辽东士人的感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
这算不算无为而治?
第204章 龙城大会:暗斗
乌丸、鲜卑做为比匈奴更为落后的民族,被匈奴征服以后,一切制度,均参照匈奴。比如正月小会祭祖灵、五月大会龙城、八月大会蹛林等等。
匈奴每年正月小会,大小首领齐聚单于王庭,杀牲祭祖。
每年五月,大小首领齐聚龙城(单于王庭),举行部长(部落首长,简称部长)级会议。并由单于统领各首领祭祀祖先、草原、鬼神。这是匈奴最重要也是最庄严的祭祀活动。
每年八月,大会蹛林,这一次属于行政大会。主要目的是计算人口和牲畜数量,并进行刑狱判决等相关行政事宜。
这三大会中,最重要的就是龙城大会。其目的不仅仅在于祭祀祖灵,更重要的部分在于:参加龙城大会则表示了该部落势力对单于的臣服。换句话说,表示分裂态度也很简单,我不来参加你的龙城大会大伙就都明白了。
八月蹛林大会,还可以缺席,但五月龙城大会,只要你这个部落还承认我这个单于,就必须前来参加!
而乌丸人这一次龙城大会,更别有重大意义——左谷蠡王楼班,将正式上位,成为单于。所以,这一次各部乌丸,包括远在并州的雁门乌丸,都前来祝贺。其余分布于辽西、辽东属国、上谷、代郡及平冈等地的鲜卑部落首领,均亲自率人前来祝贺,可谓是济济一堂。
五月龙城大会,并不严格规定是哪一天,只要在五月之内,初一或三十都可以。这一次原定于五月下旬,因天降大雨,遂改期为五月最后一天,即五月三十。
而马悍一行,也正是在这最后一天赶到了柳城。
柳城,在西汉时曾是西部都尉的治所,与北面的临渝、东面的阳乐、南面的狐苏,形成一个十字形稳固支点,用以防御匈奴。不过自匈奴北窜之后,乌丸与鲜卑崛起,迅速填补了匈奴人的势力真空,对汉朝以依附为主,间或抽冷子抢一把就跑,对大汉的威胁远不如匈奴时期了。
至东汉时,四个城池就直接废掉两个,柳城为归附的乌丸人建帐之地,而阳乐则成为辽西郡治所。原本辽西太守的职责是就近监督乌丸人,以免其势大难制。结果前期做得还可以,但自东汉中晚期以后,乌丸势张,辽西难制,最终沦为看客。
马悍看到的柳城,比当初在苏仆延那里看到的狐苏城好一些,至少城墙还在,而且有新近修葺的痕迹。虽然城廓周边也是一片脏乱差,牛马羊犬粪遍地,苍蝇牛虻乱飞,但好歹也还有个城池的样子。
在所有贺客中,马悍无疑是级别最高的,加上他与楼班的私宜,结果楼班、蹋顿与一众乌丸、鲜卑豪酋,俱联袂出迎。其中还真有不少熟面孔。
乌丸单于楼班、左谷蠡王蹋顿;鲜卑犍提部大人扶罗韩,以及其子泄归泥;鲜卑轲比能之弟,中部鲜卑大人苴罗侯(轲比能已因伤重退位);辽东属国鲜卑豪酋厥机及其子沙末汗;辽西鲜卑大人素利与其弟左大都尉成律归;三郡乌丸之辽西乌丸峭王苏仆延、代郡乌丸汗鲁王乌延、上谷乌丸王难楼,以及雁门乌丸首领骨进、南匈奴左骨都侯等等。
这其中有首次见面的,如辽东属国鲜卑厥机、上谷乌丸难楼、南匈奴左骨都侯;有颇有交情的,如楼班、素利、成律归等;更多的,是有嫌隙甚至仇怨的,如蹋顿、骨进、扶罗韩、泄归泥……苴罗侯、苏仆延、乌延这三位就更不用说了,自见到马悍的那一刻起,眼睛就开始喷火。
马悍若无其事与诸胡头领一一致意寒喧,对数道仇恨的目光选择性无视。
马悍的目光,首先放在一个年约三旬,衣饰华贵,帽插白翎,个头不高,身材雄壮,手臂奇长,须发猬张,形如雄狮的乌丸贵人身上。此人的五官看上去似乎很粗犷,但一双眼睛却细得看不见,而且还不时眯起,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
乌丸人刚下台的单于——蹋顿。
三年不见,此人气势更盛,那双曾令马悍印象深刻的粗壮而长如猿的巨臂,依然充满力量感。
这是马悍与蹋顿的第二次见面。上一次见面,是在小支山下,濡水之滨,占据绝对优势的蹋顿放出一头巨罴,生生逼着马悍赤手搏兽。那是马悍自临三国以来,所遇到的少有的足以威胁到性命的事件。
远有毙罴事件,中有抢亲之怨,近有焚兵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