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击三国-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蹋顿大拇指向后一点:“我给你我的军队。”旋即扭头,对残余的数百乌丸精骑大喝,“尔等听真,无论谁,若能在公平决斗中取我项上人头,尔等便须跪伏其马前!”
  赵云一抖长槊,催马出阵:“那好,蹋顿,授首。”
  白马如飞,势若奔雷,清脆而急遽地蹄声,在山谷嗡嗡回响。
  蹋顿同样拍马相迎,两条异于常人的强健手臂,左右分张,将五石弓引满,掌扣三箭,咻!一点寒芒,直取赵云面门。
  银色盔沿之下,一双眸子精芒四射,紧紧锁定对手一举一动。寒芒如电,长槊如风,槊尖一点,精准无比将箭矢挑飞。
  一箭无功,在蹋顿意料之中,但对手轻描淡写就将他这力道凶猛的一箭破去,又颇出他意料之外。蹋顿咯嘣一咬牙,双臂聚力,引弓张弦,正要射出第二箭。
  此时,两骑已接近至三十步,这样的近距,以五石弓引满而射,箭势之速,威力之强,达到极致,天下谁人能躲?
  望楼上的乐进远远看了,都不由得捏一把汗,自付若手里无盾,这一箭他都难防,赵云又如何?
  赵云没有躲闪,他只做了一个动作——将掌中长槊当标枪呼地投出。
  蹋顿正凝神引弓欲射,压根想不到对手也会“射”。
  一声怒吼,空谷回荡,沉重而锋利的长槊,生生贯穿蹋顿胸膛,槊尖自背透出盈尺。
  两骑交错而过,赵云探手握住透脊而出的槊刃,借着马势,生生将长槊从蹋顿的雄壮身躯拉穿而出,长槊尽染。
  啪嗒,蹋顿的大弓与掌中所扣的两支狼牙箭,同时坠地,至死都没机会射出这惊人一箭。


第283章 北海危机
  建安元年,堪称多事之秋,尤其对实施了战略移转的辽东集团更是如此。
  因贾诩一招“无形杀”,阎柔暴毙,蹋顿败亡,这场短暂的叛乱迅速平定,顺带还拿下了柳城这个被乌丸人盘踞了近百年的辽西重镇。至此,辽西全境尽被收复。
  由于两任乌丸王横死,俱无子嗣,后继无人,乌丸王庭崩解,乌丸人的势力遭到沉重打击。此后十余年间,马悍于边地恢复前朝诸县镇,为乌丸人造册入籍,废帐居屋,数代之后,世间已无乌丸族名。
  而对鲜卑的征服与同化,则比乌丸困难许多,但对一个君王而言,有对手,才更有乐趣,否则,人生岂非太过无趣?
  以上都是后话,就眼下而言,阎柔与蹋顿的叛乱虽已平息,但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遗症——青州二刺史之战。
  青州二刺史,谁跟谁?又怎会与千里之外的辽西叛乱扯上关系?
  汉末三国,青州一直无主,所以周边所有势力,都想插足,从中分一杯羹,前前后后,曾出现过四个刺史,各念各的经,各唱各的调。
  最先插足青州的,是幽州大佬公孙瓒,在初平二年,挟击破数十万青州黄巾军的东光大捷之威,进占平原,以田楷为青州刺史;接着冀州袁绍也不甘示弱,派长子袁谭出任青州刺史;再然后,刘备也来凑热闹,在自领徐州牧之后,表奏北海相孔融为青州剌史,以拉拢其为助力;最后,兖州的曹操当然也不忘往里掺沙子,以李整(李典从兄)助击吕布之功,表奏其为青州刺史。
  这下好了,青州三个方向的势力,包括本地势力,各塞了一个刺史。这还是因为青州东面是大海,没有别的势力,否则指不定会出现第五个刺史。
  东汉十三州,青州最小,只有两郡四国,四个青州刺史,都不知道怎么分。
  三个和尚没水喝,四个刺史必掐架。
  最早动手的,是袁谭。
  兴平元年,彼时公孙瓒颓势已显,一改往日咄咄逼人之势,易攻为守,被袁绍压在易京,动弹不得,英雄迟暮。
  冀州集团的青州刺史袁谭,觑准时机,向幽州势力的另一位刺史田楷,发动攻击。从兴平元年中,打到兴平二年末,历时近两年,打得田楷节节败退,势力不断北缩。
  袁谭初到青州时,只有平原一个郡,但只用了不到两年,就占领了大半个青州,最后更将田楷逐回幽州老窝。
  这个时候,摆在袁谭面前的,只有孔融这个绊脚石了。至于李整这个其空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刺史,完全可以忽略。
  孔融治北海六载,修城立学,举贤表儒,又曾数次击退黄巾贼进犯(虽然是请外援,但贼寇溃败总是事实),加之又是当世名士,声望甚隆,远不是田楷那种土军阀所能比的,袁谭要踢掉这块绊脚石,并非易事。
  按历史的进程,袁谭将会在建安元年春,进攻北海,从春至夏,历时半载,终逐孔融,一统青州。但在这个时空,由于马悍的强势插足,局势发生显著变化。
  如果没有马悍,东莱,原本是不战而弃,丝毫不足以成为袁谭的阻力。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东莱竟成为袁谭统一青州的最大障碍。
  袁谭已占领了平原、乐安、济南、齐国等一郡三国,就剩下北海与东莱了。对于东莱,袁谭已得到父亲提点,暂时不能碰,但对于北海,袁谭一直虎视眈眈。只是碍于东莱的强势,不好下手而已。
  建安元年夏季的辽西叛乱,给了袁谭一个绝好的机会。
  东莱原有驻军四千,其中有一千是渤海军分部,为水军,驻于牟平;三千步骑,二千为正卒,一千辅卒,驻屯于掖国,距离北海国治所都昌,不过百余里,但有所需,朝发夕可至,是为孔融之最大倚仗。
  东莱四千兵马,北海三千六百余兵马,合计七八千人马,这样的强力阵容,仅有不到五千人马的袁谭除了暗暗咬牙,别无他法。
  由于辽西之乱,东莱输送了一千五百步卒,兵力锐减一半(渤海军为水兵,不计入其中),实力空虚。当袁谭获悉这情报后,眼睛亮了。
  袁谭所顾忌者,无非辽东而已,至于孔融那点人马,他还不放在心上。
  袁谭有两个心腹,曾被后来的青州别驾王修指为奸佞,一个是华彦,一个是孔顺。此二人都是当地豪强,其中孔顺与孔融还有族亲关系。
  华彦察颜观色,眼见主公心动,当即进言:“眼下辽东内乱,无力他顾,东莱兵力锐减,此时正是出兵北海的天赐良机。”
  孔顺也道:“太史慈守着大小十几个粮仓,自顾不暇,未必敢来。如此,北海可下,而东莱的粮仓……既已到嘴边,何时吃下,端看大将军之心情如何而已。”
  袁谭听得两眼发光,只是还有一丝犹豫:“我军与马骠骑毕竟有粮秣协议,倘若直接与东莱发生冲突,会不会引起大将军不满。”
  华彦道:“不会,我们没有直接进攻东莱,若有冲突,那也是东莱向我们挑衅。此中道理,大将军不会不明。”
  孔顺捋着山羊胡子,眯着眼笑道:“吾有二策,可令太史慈坐困东莱,不敢西进。”
  袁谭大喜,合袖致礼:“请先生赐教。”
  孔顺慢条斯理,手挥麈尾(与孔融一个德行)道:“一、我军可再征召数千役夫入营,形成兵力优势,以慑东莱,威压北海;二、可请季礼先生对太史慈责以大义,施以威吓,令其不敢妄动。”
  袁谭击节称善:“吾得二位贤士,何愁青州不平,大业不成。”
  六月中,袁谭发布征募令,向治下强募征兵,一时之间,举州怨声载道。袁谭初掌青州,因其显赫身份,加之年轻有为,曾被青州民众寄予厚望,但随着时间推移,其急功近利,不擅处理内政的短处渐渐暴露,民心大失。而此次大肆征兵,使之暴政之名,举州皆闻。
  看看袁谭的军队都是怎么招募的——当时下去募兵的官员收了谁的钱就免了谁的兵役,没钱给的就抓去当兵,以致家里穷的都躲到荒郊野外。募兵的官员就带人去抓,像打猎一样(《九州春秋》载“别使两将募兵下县,有赂者见免,无者见取,贫弱者多,乃至于窜伏丘野之中,放兵捕索,如猎鸟兽”)。
  这样的士兵上了战场也不会尽力,人再多也没用。但就是这样的军队,却打得孔融闭城不出,最后抛妻弃子,仅以身免。
  袁谭与孔融不是比谁强,而是比谁弱。
  如此折腾月余,得兵三千,袁谭军力阵容暴涨至八千,足以威慑东莱,并对孔融形成压倒性优势了。
  八月中,酷暑刚过,袁谭就迫不及待纠集了刚训练两个月的新募之军及麾下兵马,除留下一千余卒守备,亲率七千大军,兵临乐安国与北海国交界——灌亭,扎下大营。与五十余里外的都昌,只隔着一条溉水。
  北海之战,即将打响。
  ……
  太史慈时任为平东将军、领东莱太守,在整个辽东集团排名第三,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职责。东莱这个地方,三面皆海,四面无敌,怎么看都像一个世外桃源。但它对辽东集团而言,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枢纽。它是辽东快速进入中原的跳板,同时也是连接辽东与雒阳之间的纽带,更是辽东兵粮南输的唯一中转站。
  正因为这地理位置如此重要,而且又没有强敌威胁,故此马悍才将辽东大量粮食屯集于东莱,以便于运输。这样一个关键地方,守将必须在能力、资历、忠诚方面,俱为佼佼,才堪重任。毫无疑问,太史慈完全合格,而且他还有一个先天优势,其本身就是东莱人。
  上任年余,太史慈整训军卒、修戈筑城、建仓造船,很快将东莱建成令袁氏都不敢轻视的坚城重镇。
  当马悍南下雒阳后,东莱的地位更凸显重要。太史慈军政一把抓,黄县、掖国两头跑,实在负担过重。为此,马悍在两个月前,表奏原平郭令吕岱为东莱郡丞,协助太史慈。
  袁谭的异动,太史慈早就注意——谁让东莱唯一的潜在对手,就是这位袁大公子,平原但有风吹草动,想不被注意都难。
  太史慈与吕岱分析,袁谭扩军,必有战事,剑锋所指,无非东、北。北边的田楷,早被逐回幽州了,而近期冀州方面并无对幽州用兵的迹象,如此一来,袁谭磨刀霍霍,锋刃所向,不言而喻。
  北海方面也警觉起来,下密令王修奉孔北海之令,出使东莱,双方做了一番沟通,重申攻守同盟。结果王修刚刚返回北海,袁谭便大举入侵。
  太史慈急召郡丞吕岱、主簿柳毅,以及刚刚从雒阳返回的武猛都尉管亥,紧急议事。
  议题只有一个:怎么救北海。
  袁谭与他的幕僚们怕是要咬舌头——太史慈根本不考虑救不救的问题,而是怎么救!


第284章 太史慈再救北海
  摆在太史慈、吕岱、管亥、柳毅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粮仓要守,北海要救,但兵力不足,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柳毅先道:“辽西之乱已平,能不能……”
  太史慈不待柳毅说完,便大摇其首:“恐怕不能。辽西虽定,但收拾首尾,平息余波,三两月少不了,我东莱所调之军,不可能那么快归建。退一步说,就算此时田长史闻警紧急遣返东莱军,从柳城至东莱,海上运兵,最少也需大半月。再加上休整所需时日,本月都难以出兵,救兵如救火,只怕来不及。”
  这时太史慈怕是想不到,袁大公子来势汹汹,但这场战争,却旷日持久。
  管亥性子凶暴,若是在别的什么地方,他都是一个字:打!打了再说。但偏偏在东莱,他不敢随便说这个字。东莱最要紧的东西就一样:粮食。这关系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