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易土生还不知道自己刚才已经击杀了鳌拜,只以为自己杀了一个普通的后金大将而已。
返回的路上,易土生看到到处都是明军士兵的尸体,这些人大部分不是被后金人杀死的,而是被自家的马蹄踩死的,或者争着逃跑的时候自相残杀砍死的,尸体一层盖着一层,相互枕籍,十几公里长的一条路成了血路,沟渠之旁,血流有声。
易土生一边组织人马向城内撤退,一面命令张维闲和骆思恭清点人数。
这时候,祖大寿、满桂、祁秉忠、赵率教等人从身后赶了上来,几个人都像血葫芦一样,铠甲上、大刀上脸上手上到处是血,伤痕累累。
众人见了易土生都惭愧的说不出话来。
易土生在马上拱了拱手,却不知该说什么好,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又全都咽了回去,大家心里都憋屈得慌,想痛哭一场。
半天,易土生才问道:“诸位将军,何帅到那里去了?”满桂叹道:“易公公,何帅已经被人斩了!”
易土生虎躯一震:“被谁斩了?”
满桂抬头道:“就是公公刚才手刃的那人,名叫鳌拜,是后金数一数二的年轻猛将!”
“鳌拜!”易土生惊叫道:“你没看错,我真的宰了鳌拜?”
满桂惭愧的说:“末将虽然打了败仗,但鳌拜还是认得的,绝对没错!”
易土生心里乐开了花:难怪后金军这么快就撤了,原来我杀了鳌拜!
来到城内易土生和袁崇焕相对无语,袁崇焕扼腕叹息,道:“若不是易公公出城死战,只怕宁远城现在已经被后金人拿下了!”
第二天一早,袁崇焕领着一种大将来见易土生,现在军中易土生的军阶最高了,很多事情都要由他定夺,另外袁崇焕还向他报告了伤亡统计数字。
一个让易土生目瞪口呆不敢置信的数字。
此一役明军阵亡十一万八千五百四十七人,另外失踪一万余人,估计这些人都脚底抹油溜了,从京城带回来的禁军还剩下不到七万人,剩下的六千人是袁崇焕训练多年的骑兵。”
易土生说了一句话,搞的所有将军全都跪在地上了。
“妈的,这下老子的脑袋也要跟熊廷弼一样传首九边了!”
祖大寿和祁秉忠等人还穿着染血的征袍,闻言立即带头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说:“我等若不是被公公所救,早就命丧黄泉了,昨日之战虽败,错在何可纲而不在公公,若是朝廷怪罪下来,我等自当一死以谢,决不连累公公!”
袁崇焕也说:“多亏了易公公英雄虎胆,以三千精兵击退了五万虎狼之师,公公不但无错,反而有功,本官一定会秉公上奏,恳请朝廷对公公予以嘉奖!”
易土生叹道:“朝廷若是嘉奖我,我就把所得的金银全都拿出来抚恤阵亡的将士,对了,我这里还有一百两黄金和两千两银票,袁大人,你帮我兑换成银两,给死难的将士们一点补偿,我也就安心了!”
“这!”袁崇焕颤声道:“这怎么可以……”
易土生叹道:“实话跟你说,这一百两黄金,有五十两是皇帝给的,另外五十两是魏宗贤给的,两千两银票是奉圣夫人赏赐的……像我们在宫里当差的人,只要把差事办好了,赏赐是免不了的,可是弟兄们就……袁大人你还是帮我尽一点心吧!”
话说到这里,袁崇焕也不再推辞了,拱了拱手道:“本官替死难的将士们谢过公公了!”易土生真情流露的握着他手说:“等有朝一日,我易土生跨马讨北,征服鞑掳,直捣黄龙,替兄弟们报了仇,袁大人再谢我不迟!”
祖大寿喊道:“公公,我们何不乘胜追击,把后金人赶出沈阳去!”
易土生摇头道:“仗打到这个地步,后金人的主力部队都还没用上呢,而我们却元气大伤了,假使明天努尔哈赤亲自带兵过来,能守住城池就是大功一件,还说什么把人家赶出沈阳去。”
袁崇焕道:“没想到昨天公公使用的红夷大炮会有这等的威力,不知这东西可能在城墙上使用!”
易土生道:“当然能用,比在平地上威力还大!”
袁崇焕道:“那就好了,宁远城内还有十门,假如公公在给我十门,本官可以保证,就算后金人倾巢而来,也不必害怕的。”
易土生心想,原来袁崇焕用大炮还是跟自己学的,当即点头道:“没问题!”
祖大寿道:“现如今我军打了败仗,下一步该怎么办,是撤回京城,还是原地待命!”易土生想了想道:“先在城内整顿十日,我会派八百里加急进京报信,听候皇上圣裁!另外趁着休整的日子派人到沈阳城去打探一下努尔哈赤的动静,看他短期内会不会再来骚扰?!”
祖大寿躬身道:“遵命!”
大明 第三十章名震京师
更新时间:2011…10…9 12:58:51 本章字数:2421
十天之后,沈阳城的探子来报,由于天命汗努尔哈赤撤回沈阳之后得了一场大病,短期内无法复原,所以暂时不会再来骚扰宁远。易土生和袁崇焕全都大喜过望,觉得努尔哈赤病的太是时候了,易土生甚至在心里祈祷让他病上三五年才好,当然最好还是病死!
半个月之后,朝廷的八百里加急文书终于到了,兵部尚书张鹤鸣命令易土生带五万人返京,剩下的人马交给袁崇焕补充损失。至于此次兵败的责任,文书中没有提及,弄的易土生心中有些不安。
临走的时候,袁崇焕和满桂在城外备酒相送,见他忧心忡忡,袁崇焕道:“我和诸将联名上书的折子这会儿肯定已经到了京城了,相信皇帝必然会明察秋毫,公公不必忧心了。”易土生苦笑道:“不知道有多少言官御史要弹劾我呢!”
袁崇焕板着脸耿直地说:“大丈夫行事只求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国家,别的用不着放在心上,我袁崇焕有生之年能结识公公这样的英雄人物,实在是三生有幸,干了这一杯,早早上路吧!”
易土生从小就崇拜袁崇焕,举了举杯子,振声道:“能认识大人也是我易土生的荣幸!”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转身上马,拱了拱手道:“大人一切珍重!”
“珍重!”
易土生怀着异常忐忑的心情回到了北京城。
一大早,太阳便把灿烂的光辉投射到宫殿群的金色琉璃瓦上,刺目而绚丽,城墙和通往城墙的御道被阳光照得发白,没有一丝风,道路两旁的树木纹丝不动。这些更加增添了易土生的烦闷和紧张情绪。
当还朝大军刚刚转过弯道,距离城门还有一里许的时候,易土生忽然听到一阵万岁之声,犹如浪涛拍案轰响着,不绝于耳。
提马快走几步来到城下,只见顺天府城墙内外便插五彩缤纷的旌旗,张灯结彩,皇帝那金光闪闪的庞大依仗,还有明黄色龙辇正停在城门口。
龙辇两侧及后边,是有八千名锦衣卫步卒组成的八个方队,闪闪发亮的铠甲刀枪,雄壮整齐的步伐,显示着号称明军精锐的锦衣卫无敌天下的气概。与以往不同的是,今日的八千锦衣卫全都是新盔新甲枣红马,漂亮异常。
承天门外,旗幡林立,人山人海,流溢着一种喜气洋洋而又庄严凝重的气氛。
在承天门前的宽阔的广场上,红毯铺地,百官云集。皇宫之外,簇拥着成千上万的民众。
易土生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等到他的大军来到城下,只听,城内“咚咚”两声炮响,有个太监高声唱诺:“百官拜迎!”
接着站在广场上的文武百官,分成两排,冲着易土生的战马拱手作揖,齐声喊道:“恭迎易公公得胜还朝!”
易土生一下子就傻了,心想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远远看着小皇帝朱由检从龙辇中走了下来,易土生赶忙下马,跪在红毯上,高声道:“奴才易土生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祁秉忠祖大寿等人就跪在他身后。
朱由检在一群太监宫女的簇拥下,快步走到易土生身边,双手把他搀扶起来,说:“易将军得胜归来,扬我国威,朕心甚慰,朕已经下旨,封你为武清伯,锦衣卫千户,司礼监副掌印太监,日后不必自称奴才了!”
易土生惊道:“奴才何德何能……”
客氏忽然从皇帝身边闪出来说:“武清伯就不要太自谦了,听说何可纲丧师辱国,后金努尔哈赤亲帅二十万大军围攻宁远,武清伯只以三千兵马扼守山隘,将后金二十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仓皇逃回沈阳,这样的大功劳,皇上升你的官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易土生心想,我靠,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啊?
易土生心里登时雪亮,但同时有些担心,他低着头寻索,终于看到了魏宗贤的影子,目光和魏宗贤一触,就感觉到了他的不满,连忙道:“其实,此次大战能够得胜,还完全靠魏公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不然奴才有什么本事,能够立此大功!”
朱由检笑道:“哦,这里当然也有厂臣的功劳,好,既然如此,那传令下去封厂臣之弟魏良卿为宁国公。”
魏宗贤的长脸这才解冻,笑着说:“多谢皇上,这都是臣应该做的!”
其实这次兵败的责任,百分之九十就在魏宗贤的身上,首先馊主意就是他出的,要不小皇帝怎么会派兵出征呢!
易土生心想,眼前这阵势,固然是客氏在皇帝面前美言的结果,但必定也和魏宗贤有关系。如今败仗变成了大胜仗,魏宗贤不但无过反而有功,就最能说明问题了。但败仗终归是败仗,总要有个替罪羊的,不用说,业已死掉的何可纲必然会担负诸如:指挥不力、贻误军机、擅离渎职以及一切有可能导致失败的罪过。
反正打败仗的原因肯定是和魏公公的英明策略是没关系的……后来易土生的胜仗就充分的证明了战略的无误、何可纲的无能、易土生的勇猛这三点嘛!
朱由检回头对易土生道:“小易子今天是你的好日子,朕为了准备了八千锦衣卫仪仗,让你在京城中跨马游街,所有百姓都要出城跪拜,焚香祷告,用以表达朕和文武百官对你的谢意!”
易土生跪在地上磕头,沉声道:“陛下,臣万死不敢!”
朱由检有些意外,心说这小子怎么出了一趟门回来就变傻了,这么好的事还万死不敢,咋回事儿呀?
易土生接着道:“奴才这次虽然侥幸击败了后金人,但却绝不是我易土生一个人的功劳,皆因总兵祁秉忠、赵率教、祖大寿等人悍不畏死为国杀敌奴才才能取胜,应该跨马游街的是他们,还有臣的爵位也愿意拿出来,请皇帝封赏这些有功的将士们!”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厂臣你说这怎么办呀?”
易土生刚刚给了魏宗贤一个大便宜,魏宗贤这会儿投桃报李,道:“就让他们一起游街,一同受万民跪拜,也就是了!”
祁秉忠和祖大寿等人本来都有些害臊,觉得打了败仗还受到这么大的礼遇心里不踏实,后来听到易土生为他们请功,一个个的心里非常感激,自此心中都把易土生当作老上级来看待了。
虽然有愧于心,但也不能丢了皇帝的脸,跨马游街的时候,众将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让顺天府的老百姓心里登时生出一种安全感来,以为有了易土生和眼前这支人马,后金人一辈子也别想杀到北京来,甚至以前拿走的那些土地,早晚有一天也要还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