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墙-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五军外,刘福也宣布建立直属自己的亲军,鞠义、高顺、典韦分别拥有组建三千亲军的权利。至于赵云、郝昭二人则被刘福推荐给了卢植,在卢植同意他们可以出师以后再另行任命。

凉州有七郡,张掖郡位于中央,东边是武威、西平、金城三郡,这三郡刘福不想动,至少目前不想动。因为金城发生的那起刺杀,如今的三郡正打成一锅粥,刘福暂时不想趟那锅浑水。而位于张掖郡西面的三郡,酒泉、西海、敦煌就是刘福日后的目标。

为了保证西域商路的通畅,在刘福没有到达张掖之前,张掖对三郡的态度是渗透控制,而随着刘福的到达,天高皇帝远,再加上如今的汉室在董卓这根搅屎棍的祸祸下自顾不暇,拿下三郡的时机在刘福看来已经成熟。

究竟是先西后东还是先东后西,刘福一直有些犹豫,但在与卢植等人商议过后,刘福还是决定先东后西,等有了一个稳固的后方后,再进取关中不迟。

宣布完了军事上的事情,接下来就是政事上的。与军事上的安排不同,在政事上的安排并不复杂。当然这也跟如今刘福手上掌管的地盘有限有关。刘福将法正、步鹫等与自己年岁较大或相当的人统统打包交给了贾诩,让他们提前熟悉政事,也免得将来地盘大了需要他们去治理的时候两眼一抹瞎。

众人见刘福宣布完了军政两面的事以后就以为没事了,却没想到刘福又宣布了一个决定。他决定建立一座学院,不是单纯的书院,而是囊括各门学科的综合性书院。刘福自认院长,卢植、蔡邕分任分院长。与蔡邕相比,卢植要轻松一些,他的武学院只有武科这一科,而蔡邕要负责的除了文科外,还包括农科、工科等等数十种学科。

“殿下,想建座学院并不难,场地资金都可以解决,可这负责教授学生的老师,该如何解决?”蔡邕有些为难的开口询问刘福道。

“老师的事情并不忙,咱们先把架子搭起来,只要筑好了巢,相信凤凰会来的。蔡师放心,我已经写信去青州邀请郑玄大师前来张掖,只要他来了,老师的问题不难解决。”

“……郑康成年事已高,从青州到张掖,路途如此遥远,他真的会来?”蔡邕有些不信。刘福见状轻声说道:“学生命人送信的时候顺便让人给郑大师带了一本印刷出来论语。”

“……你舍得把印刷机拿出来了?”蔡邕惊讶的问道。早些年的时候,刘福就已经让手下那些手艺精湛的工匠开始研究如何快速印制书籍。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原始的印刷机总算是被捣鼓了出来,而那些工匠又根据刘福的建议将那些印刷机进行改造,由原来的雕版印刷研制出了符合使用要求的活字印刷。由雕版到活字并不太难,唯一难点就是选材,其次就是所用油墨的比例。而在浪费了大量材料以后,活字印刷终于在两年前被定型。

只不过叫蔡邕感到失望的时候,刘福拒绝了自己两年前的建议,反而将研制成功的印刷机雪藏,直至今日才拿出来公之于众。

“先印我的藏书。”拥有藏书千卷的蔡邕盯着刘福急吼吼的说道。

“没问题,就算蔡师不提学生一会也会开口请求的。”刘福笑着点头答应道。

一想到自己家中那一堆堆书简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本,蔡邕就有点坐不住了。不过蔡邕也清楚没有刘福的手令,自己是进不去那个被刘福命名为科研院的地方的。那地方可以说是张掖把守最严密,进出最严格的所在,即便是卢植或者是张掖太守贾诩,想要进入也必须凭借刘福的手令,否则守卫大门的那两个人是不会放行的。

好不容易熬到刘福宣布会议结束,蔡邕立刻迫不及待的跳起来拉着刘福就往外走,刘福连忙拉住蔡邕说道:“蔡师不要着急,咱们用不着现在去科研院,学生已经命人开始准备印刷的场所。在这之前,还有一事想要征求蔡师的同意,学生想用蔡师所创的飞白体作为印刷所用的字模。”

“没问题。”蔡邕满口答应下来。见蔡邕答应,刘福连忙命人带蔡邕去了自己的书房,让蔡邕将至今所用的汉字尽数书写了一遍。关系到自己日后的名声,蔡邕每个字都写得很认真。

安排完了蔡邕,刘福看向卢植,开口说道:“卢师,这些年辛苦您了。”

“呵呵呵……谈不上辛苦,为师也就是帮你看着而已,这些年真正辛苦的是文和他们。”

刘福点头答道:“嗯,学生知道。卢师放心,学生不会亏待他们这些有功之臣的。”

“你既如此说,为师自然放心。不知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学生现在并不着急入关中,想要先将后方稳固,然后再考虑其他。”

“准备什么时候对东边三郡动手?”

“不着急,如今韩马激斗正酣,过早插手反而容易叫他们罢手一致对外,等他们斗得筋疲力尽了我们再出手收拾残局不迟。”

“嗯,你能这么想是最好的,为师就担心你会按耐不住,过早出手。就是不知你的第一个目标是谁?”

“学生听说早些年有个宋建自称平汉王,我想要去见见他,告诉他这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凭他的本事还不配自称平汉王。”

“那人的确是有取死之道,不过你先前说不想过早插手韩马之间,那就暂时不能动他,因为他的罕城在张掖以东。不过听说此人与羌王彻里吉交好,日后要是逼迫的甚了,难保他不会向彻里吉求救。”

“羌王?卢师,这凉州一地究竟有几个羌王?”

“羌王不止一个,与咱们大汉不同,只要你觉得自己有实力自称羌王,那你就可以说自己是羌王,不过之后会不会受到其他羌人部落的承认,那还是要看你自身的实力能否叫其他人信服。羌王并不难当,只是能不能坐稳的问题。”

“也就是说,羌王都是拳头最大的。”

“也可以这么理解。”

“那成了羌王以后有什么好处呢?”刘福又问道。

“成为了别人承认的羌王后,那些对羌王诚服的部落每年都要敬献一部分财物给羌王,同时在羌王发出召集令的时候那些部落也要派兵参与战斗。”

“……”

“……”

“……没了?”

“没了。”

“……卢师,能为学生详细介绍一下凉州境内的羌人吗?”刘福想了想后,轻声请求卢植道。卢植自然不会反对,为刘福详细介绍了一下生活在凉州的那些羌人的现状。

生活在凉州的羌人数量超过四百万,大大小小的部落近百个,有的部落几千人,依附着那些人口超过十万的部落生存,还有的部落就像是刚才卢植所提到的羌王彻里吉,此人拥有控弦之士数十万,是众多羌人部落中最强大的,加上他羌王的身份,一旦与其交战,彻里吉可以征集到至少三十万大军。

“卢师不赞成学生打算拿彻里吉开刀立威的想法?”刘福看着卢植问道。

卢植沉默了片刻,缓缓点头说道:“张掖虽然繁荣,但此地终究是羌人占多数,冒然与羌王开战,为师担心会引起羌汉之间的敌对。更何况你如今名声在外,为师不赞成你为了立威就自毁名声。”

“卢师的意见……”

听到刘福这话,卢植知道刘福已经被自己说动,当即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幅地图,铺在刘福的面前。这幅地图是刘福命前往西域经商的商队通过数年努力绘制的西域地形图。上面包括西域三十六国的位置,大小,兵力分布,在刚得到这幅图的时候,卢植就已经开始计划攻略西域的方案,直到刘福回到张掖,卢植这才有机会将自己制定的方案告知刘福。

西域三十六国虽然称为三十六国,但数量却远远不止三十六个,除了乌孙、龟兹、楼兰、且末等等三十六国外,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等等数十个国家。不过在西域那种万人就可称雄的地方,有这么多的国家并不稀奇。

这些国家中也不乏武力强大的国家,大宛凭借大宛马的优良品种拥有西域最强的骑兵,而乌孙、龟兹等国也同样拥有不容小觑的势力。刘福很担心一旦汉军兵锋直指西域,会促使西域组成联合军,一同对抗自己这个外来户。

对卢植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卢植笑着说道:“殿下,你太高看那些西域人了。那些人就是一盘散沙,平时各自为政,相互攻伐都是常事,又怎么会那么容易就联合。而且即便联合,殿下也不用担心他们可以对抗得了汉军。解烦军的大名早在西域威名已久,哪怕是纵横西域的马贼也不敢轻易招惹。殿下,相信你手下的将军们,他们会为你带回胜利。”

“……好吧,既然卢师为这西域谋划已久,那就按照卢师的想法来办。不知卢师准备什么时候动手?”不想要打消卢植积极性的刘福问卢植道。

攻略西域可以说是卢植这辈子最后一个要办的大事,如今得到了刘福的同意,卢植心中不由一喜。不过他终究是一员智将,不会为了尽快完成自己最后一个心愿就冒然出兵。想了想后答道:“在殿下提出的五军团成军之前,为师是不会动手的。不过殿下,你想好五军团的名字了吗?”

“……不知卢师有什么建议?”

“解烦、铁壁、游奕、汉安、乞活。”刚刚走进门的蔡邕闻言不等卢植回答就抢先说道。

“蔡师,这乞活是什么意思?”刘福皱眉问道。

“这是我跟你卢师商量的,前四军以我汉人为主,而乞活除了两万汉人外,剩下的人则以西域诸国的战俘为主。”

“……蔡师不担心那些战俘阵前反水?”

“怪我没说清楚,那些战俘并不是西域各国的百姓,而是奴隶。在西域诸国,奴隶是很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可以将那些奴隶编练成军,然后告诉他们只要立下战功,他们不仅可以重获自由,还可以得到相应的土地,而他们的家人也可以因此而受惠。这样一来,我们对西域的攻略就不需要将全部家当都压下。”

“用西域奴隶对付西域人……”

“没错,让他们自相残杀,也有利于我们日后的统治。”蔡邕点头说道。

“……蔡师,别人都说蔡师是个老实人,现在看来,蔡师也不太老实啊。”

“混账,为师还不是为了帮你。”蔡邕瞪了刘福一眼,随即露出讨好的样子对刘福说道:“殿下,现在是不是能带为师去看看那个印刷机了?”

“蔡师想看,自然没有问题。卢师,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刘福笑着说道。

卢植眼下无事,也对那个一直被刘福藏着掖着的印刷机很感兴趣,听到刘福开口相邀,自然欣然允诺。三人来到刘福命人设立的印刷作坊,亲眼看着工匠熟练的将一部论语给印制成书。蔡邕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在工匠的辅助下还亲手印刷了几页。

想要将知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书籍。只是古代缺乏良好的记载工具,一开始只能刻在石头上,后来又刻在竹简上,只是竹简不仅重,而且也可不了多少字。相传秦始皇一天需要批阅的奏章就有三百斤,可如果换成用纸,也就只有几十斤而已。而且竹简不易保存,虫吃鼠咬造成大量古文献残缺不全或者彻底消息。这对于爱书如命的蔡邕来说,简直就是不能忍受的事。

现在好了,纸张有了,印刷机也有了,自己可以说是用毕生精力收集到的千余卷古书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妥善保存的法子。那些占据了整间屋的藏书,等到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