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仓库的问题,华安亲自在南郑城内考察了一番,最终决定在城内的西南方向,建造一座巨大的综合性仓库,这座仓库长五里、宽二里,除了容纳粮食等作物类外,还可以存放兵器铠甲、金属原料等战略资源。
这座综合性仓库存放的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建设质量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华安特意让张育亲自负责督造这座仓库,凡是不合格的地方要立即整改,这座仓库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防水、放火、防鼠、防盗,任何一项都不能马虎。
张育此人虽然年轻,但心思缜密,将建造这座巨型仓库的任务交给张育,华安很放心。
打造镰刀和建设巨型综合性仓库同时展开,经过十余天的努力,镰刀的打造已经全部完成,综合性仓库也建造了很大的面积,足以容纳此次秋收需要的容量。
与此同时,文学馆和医学馆的一期工程也已经全部完工,建好这一切之后,城外的庄稼都已经发黄了,此刻,已经到了秋收的季节。
为了抢收已经成熟的农作物,华安停止了南郑城所有的建设项目,将大批工匠放回去收割成熟的庄稼,同时,雷暴和赵武麾下的两万大军,也要轮流进入田地,收割北伐军种植的那部分,并直接将收割的作物运往新建的综合性仓库。
农忙时节,整个梁州是一片热闹,不论是军队还是百姓,都在金灿灿的田地里开始了辛勤的收割,各种运输的车辆往来穿梭于田间道路,形成了一幅特有的收获画面。
在学习手语的空闲时间,华安会带着一众属下,亲自前往南郑附近的田地里视察一番,时不时的便会亲自下地,与老百姓一同收割庄稼,以体现自己爱护百姓的形象。
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忙碌,秋收终于顺利完成了,老百姓们开始种植下一季的作物,而各级官员,却开始整理和统计此次秋收的成果。
经过一番仔细的整理,汉中郡上缴府库的作物统计出来了,收成相比前一年,大约多出了八十万旦,可是说今年是个丰收之年。
下一季的作物种上之后,华安便再次征召工匠进入南郑城,开始建造各种手工业作坊,以扩大梁州手工业的产量。
在军队方面,主力大军为了训练方便,全部驻扎在城外,只有亲兵营、辎重营,以及战力不强的守城部队驻扎在城内。
这些守城部队不属于华安的主力军,兵力大约一千多,分散驻守四座城门,其兵营就在四座城门的边上,至于亲兵营自然是驻守在刺史府的周围了,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华安的安全,同时,诸葛雄的无当飞军也驻守在城内,以策应亲兵营。
如今,城内的巨型综合性仓库建好之后,为了防盗,华安将一千无当飞军驻扎在仓库的边上,以震慑宵小之辈。
在兵器馆的侧面,华安将三千辎重营人马,驻扎在这里,以便于他们与兵器馆的铁匠切磋技艺,毕竟,北伐军的辎重兵全都是打造攻城武器的好手,他们和兵器馆的人有很多共同之处,甚至,华安都觉得应该将兵器馆的铁匠编入辎重营之中,以让他们可以跟随大军行动,沿途可以修缮受损的兵器,只是暂时并无大规模的激烈战争,暂时还不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由于铁匠馆、文学馆、医学馆的一期都已经建造完毕,因此,所有的人员都搬到新的馆舍,原有的临时馆舍全部关闭。
此时,已经是金秋十月,新建的各种手工业作坊还没有完工,数千工匠正在加紧建造,以便可以在天气转凉的时候顺利的完工,毕竟,土地一旦上冻,便不可以再施工。
在刺史府方向,华安已经基本学会了手语,只是这个秘密只有诸葛琪和李青怜知道,除此之外,任何人都不知晓。
为了验证自己手语学得如何,华安特意前往聋哑馆之中,并随意找了几个人,用手语与之对话,让华安没想到的是,对话居然进行的很顺利,华安清晰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而对方也听懂了,并用手语回应华安。
见自己好几个月的辛苦终于没有白费,华安心中大为高兴,并连忙返回刺史府,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诸葛琪和李青怜,并左搂右抱,舒舒服服的放松了一夜。
第二日正午,华安从刺史府的后院起身,并立即召集张育、谢思明等人,进入刺史府的正堂议事。
此次,华安所要商议的事情,是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卡在他心中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卡在他心头的时间越长,就越让他不舒服,就像一根鱼刺始终卡在嗓子处一般,可谓如鲠在喉。
很快,张育、谢思明等人便来到了刺史府的正堂,并施礼拜见了华安。
“将军,这么着急找我们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张育首先问道。
华安将眼前的地图展开,指着秦州南部的武都、阴平二郡,轻声道:“各位大人,你们看,这里是秦州的武都、阴平二郡,暂时被仇池公杨初控制,并建立了仇池国,虽然仇池国受大晋册封,但毕竟听调不听宣,与我军并不一心,一旦我军北伐关中,会不会趁虚侵入梁州都是个问题,本将不得不防,尤其是阴平郡这个地方更是个战略要地,从阴平小道向南,可以直接威胁益州的首府成都,向东则可以威慑南郑,也就是说,秦州南部的武都、阴平二郡,就是一把架在我军头顶的一把刀,随时可以威胁蜀中的核心区域,让本将始终如鲠在喉,不除不快。”
张育听了,点了点头,接着道:“不仅如此,我军从梁州直接北伐关中,只有子午道、骆谷道和褒歇道,三条小路,条件较好的陈仓道和祁山大道都在武都郡的境内,一旦我军北伐关中,仇池公未必肯借道,而我军仅凭这三条小路,很难将大批的物资运往关中,大军的锋芒将大大受损。”
“将军,仇池公与我大晋一向友好,而且,在我军进驻梁州之后,从而有过入侵的行为,我军若是强行进犯仇池国,只怕师出无名,要遭世人唾弃的。”谢思明闻言,蹙起了眉头。
华安点了点头,看向谢思明,轻声道:“你说的是,本将最烦心的就是这事了,仇池越是对我梁州秋毫无犯,本将就越是担心。”
张育思索了半天,抱拳道:“将军,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要将军下定决心要拿下武都、阴平二郡,下官就一定给将军想出办法。”
正文第五百零七章仇池国的故事
见张育有办法,华安心头大为高兴,连忙问道:“有什么办法,你说说看?”
张育抱拳道:“将军,我们只需在边境制造一些摩擦,逼仇池国动手,而后,便可以逐步扩大冲突,最终兵戎相见,率主力大军拿下仇池国。”说完看向华安。
华安闻言,微微笑了笑,张育提出的这个办法,按道理是的确可行的,这种在边境制造摩擦的办法,是标准的欲加之罪,在历朝历代,几乎都被用惯了。
凡是强国欲吞并弱国,必然会先在边境制造冲突,而后便有了大规模入侵的借口,入侵行动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不过,华安总觉得这么做太明显了,毕竟,若是自己真的利用边境挑起冲突,并最终灭亡仇池,全天下有头脑的人,都能发现华安的企图,大晋朝廷更会因为这件事,看出华安包藏的野心,这对华安现阶段的发展极为不利。
而且,仇池国兵力足有两万,若是仇池举全国兵力与华安所部大军,在边境展开作战,必然会让华安所部兵马,受到很大的损失,各种战略物资的消耗也一定不会小,另外,还将大失秦州的民心,这对华安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最好的解决仇池国的办法,是让其内部的多股势力互相残杀,并最终两败俱伤,这样华安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见华安的表情并未认同自己的想法,张育抱拳问道:“将军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
华安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仇池国的内部情况,你们知道多少?”
这个问题对于走遍天下山川的张育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他很快便把自己所知的关于仇池国的资料,都告诉了华安。
原来这个仇池国,早在五十年前便建立了,第一代君主是氐人杨茂搜,其死后将君主之位传给了长子杨难敌,杨难敌死后又将君位传给了儿子杨毅。
不过,这个杨毅的命运不太好。在位仅仅两年。便被自己的族兄杨初杀害,至此,杨初控制仇池已近十年,并且向大晋称臣。被大晋朝廷任命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雍州刺史、仇池公。
听到这里。华安心头突然有了一种很敞亮的感觉。感情仇池公杨初是通过夺位登上权力的巅峰的,而通过这种方式登上君位,必然要杀戮不少人。仇家是肯定不会少的,而且,篡位的公信力不足,难免会有人不服,这位其政权的稳定埋下了祸根。
“仇池公杨初,杀族弟杨毅自立,江山一坐就是近十载啊!如今,也该下来了。”华安感叹一句,回头看向张育,正色道:“虽然已经过了十年,但仇池国一定还有人没忘记这件事,你立即派出斥候,前往仇池多方打探,一定要全面掌握仇池国内的所有情况,尤其是军队都掌握在什么人的手里,这是探查的重中之重。”
张育闻言,抱拳道:“是,将军,下官这就去办。”说完转身欲走。
“等等。”华安突然觉得,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有交代。
“将军还有何事?”张育抱拳道。
华安蹙眉思索了一下,叮嘱道:“一定要派遣最可靠的斥候,告诉他们要秘密探查,一定不能让仇池方面发现。”
“将军放心,下官会交代好的。”张育保证了一句,随即转身向帐外走去。
张育走后,谢思明看向华安,正色道:“将军,吞并仇池国是一件大事,将军可一定要三思啊!”
“谢大人不必说了,对于这件事情,本将已经思考很久了,拿下仇池才能保证梁州和益州的安全,同时,也打通了北伐关中最好的道路。”华安正色回道。
见华安坚持要对仇池国动手,谢思明犹豫了一下,觉得华安的决定确实有些道理,于是,便不再反对。
张育按照华安的要求,找了十名经验最为丰富的斥候,并告诫他们要秘密侦查,随后,这十名斥候,便离开南郑,策马向下辩城方向奔去。
其实,为了探查的隐秘性,华安本打算派遣新组建的聪士前往仇池侦查的,但考虑到聪士营刚刚组建不足一年,而且这些聪士从来就没有执行过任务,能不能顺利的探查到可靠的情报,华安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怀疑的,况且,有些事情,聪士根本无法完成。
但华安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派遣聪士进入仇池国,并让他们与经验丰富的斥候一同侦查情况,从而可以比较出他们的优劣。
想好了派遣聪士,华安便离开刺史府,前往新建成的聋哑馆方向,虽然这些聪士已经正式加入军籍,但他们仍然驻扎在聋哑馆之中,只是,单独为他们准备了一个大院子,以便让他们可以更好的训练,同时,也可以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增加聪士营的神秘性。
华安跨进聪士营的院落时,一百名聪士正在进行格斗训练,根据身材和体格的不同,他们手持的武器也大不一样,铁锤、刀剑、长矛、匕首等武器都有,整个一个大杂烩。
负责训练他们的是营主皇甫聪,副营主皇甫明则站在一旁观看,并时不时的指点一二。
“将军,您怎么来了。”见华安走进院落,皇甫明连忙走近几步,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