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将军,在下是大魏国的皇宫侍卫,奉蒋大人之命,送来一封信件,请将军过目。”魏军小校说着,将怀中的信件交给了华安。
华安接过信件之后,连忙打开观看,见魏国朝廷完全答应了自己所提的三个条件,心中大为高兴,连忙说道:“你立即返回邺城,告诉蒋大人,本将麾下六万大军已经出发,不日将抵达邺城,让蒋大人放心好了。”
“是,末将告退。”魏军小校抱拳一揖,翻身上马,向邺城方向奔去。
魏军小校走后,王三看向华安,高兴的说道:“大哥,真是没想到,魏国朝廷答应的这么干脆,居然连一点价钱都不讨。”
华安笑了笑,大声道:“这是自然,如今的魏国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自然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哈哈!”
“大哥,我们先进城吧!”王三高兴的说道。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走,进城。”说完策马进入修武城。
在修武城之中,华安让麾下将士立即休整,并让伙兵立即埋锅做饭,待士兵吃饱之后,好继续行进。
华安与几名将领随意找了一处宽敞的房间,作为临时的中军大帐,刚刚坐下没多久,便有一名小校奔了进来。
“报,将军,梁州军团已经从潼关抵达野王城,并向武德城方向而来,两位陈将军向将军请示,在何处驻扎。”这名小校抱拳请示道。
华安与麾下的部将闻言,皆是大为惊喜,陈破虏和陈灭胡的两万主力和两万后备军团的抵达,可谓是极大的增强了晋军的实力,从而让晋军抵抗燕军有了更大的胜算。
“大哥,梁州军团来的可真是时候啊!这样我军就不惧燕军的主力骑兵了。”王三高兴的说道。
“将军,就让梁州军团前来汲郡,与主力大军汇合吧!”一名部将建议道。
华安看向这名小校,高兴的说道:“你立即回去,告诉陈破虏和陈灭胡两位将军,让他们立即率领麾下的全部四万人马,前来汲郡与本将的兵马汇合,快去。”
“是,将军。”小校连忙应了一声,并立即返回野王城方向,以尽快传达华安的指令。
由于梁州军团的四万兵马,还在野王城方向,距离修武城,至少还需两日的功夫,为此,华安觉得没有必要加速行军,并决定放缓行军的速度,以等候梁州军团,并让邓羌麾下的三万主力骑兵,提前进入汲郡最北端的林虑城,以与邺城的魏军兵马遥相呼应,威慑南下的燕军骑兵军团。
在襄国城外,慕容恪与麾下的七万主力骑兵已经抵达,并开始搭建攻城器械,准备强攻襄国城。
仅仅一日的功夫,燕国大军就搭建了足够的攻城器械,并已经具备了攻打襄国城的条件。
“将军,我军经过一日的准备,各种攻城器械已经齐备,随时可以攻打城池。”一名燕军将领大声说道。
“将军,攻打襄国城,就交给我军吧!末将保证,可以在一日之内,攻破襄国城。”又一名燕军将领,大声请命。
慕容恪闻言,高兴的点了点头,正色道:“难得两位将军愿意为国尽忠,本将甚为欣慰,不过襄国城不比一般的城池,此城易守难攻,仅仅准备一日,就仓促攻城,似乎有些不妥,还是多准备一日,方才万无一失。”
“是,将军。”两名将领闻言,抱拳应了一声。
“四哥,既然襄国城易守难攻,那我军还不放过襄国城,率领主力大军直逼邺城,如此,岂不可以更快的攻入魏国的都城,免得在襄国城耽误太多的功夫,让晋军捷足先登。”慕容霸轻声说道。
正文第六百九十章抵达朝歌
慕容恪何尝不想早日突袭邺城,不过眼前的襄国城就像一个钉子一样,插在了突袭邺城的道路上,若是放过襄国城,直接向邺城进发,慕容恪总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担心襄国的守军会截断所部大军的粮道,而且,襄国同样是河北的一座重要城池,攻下襄国城对于大燕国来说,同样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况且,慕容恪早有打散,准备先攻下襄国,而后以襄国为跳板,向邺城进攻。
“襄国城极为重要,况且在我军进攻邺城的道路上,必须要首先攻破襄国城,然后再向邺城进发,如此,方可万无一失。”慕容恪正色说道。
慕容霸点了点头,轻声道:“也好,再过数日,我军数万援兵便会抵达襄国,这样一来,我们便有更多的兵马进攻邺城了。”
原来,燕国南下的二十万兵马,除了慕容恪的十万精锐攻打冉闵,慕容评的五万大军进攻鲁口,另外还有五万精锐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准备策应各方。
而这五万预备队,即将增援慕容恪,以增强进攻邺城的兵力,同时,燕王慕容俊在国内积极征兵,再次组建了十万兵马,并在幽州和冀州的北部进行训练,以作为南下大军的后备力量。
“报,将军,据探子回报,近几日,邺城持续增兵,估计总兵力已经高达五万之众。”就在这时,一名小校前来汇报道。
慕容恪与麾下的将领闻言,皆是有些惊讶。按照之前的汇报,冉闵离开邺城之时,邺城的守军根本就不满万,如今,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部队,这着实让他们有些惊讶。
“四哥,邺城为何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兵马,五万大军,这可不是小数目啊!”慕容霸惊讶的说道。
慕容恪思考了片刻,轻声道:“若我所料不错。魏国已经将邺城周边郡县的兵马全部调入的邺城。如此,拼凑出五万兵马,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将军说的对,汲郡、魏郡、顿丘、阳平数郡皆有兵马驻扎。若将这些郡县的兵马全部调入邺城。的确可以拼凑出五万人马。只是这样一来,邺城以南的数郡就完全无兵防守了,晋国大军一旦北进。可轻而易举的取得邺城以南的大片土地,而且,不用损耗一兵一卒。”一名燕军将领轻声说道。
“四哥,若果真如此,那晋国朝廷岂不是占了大便宜了,我军浴血奋战而晋军可以不费吹飞之力的占领郡县,这太不公平了。”慕容霸大声说道。
慕容恪无奈的点了点头,轻声道:“不公平又能如何,魏国臣民与晋国臣民皆是同族,而我大燕国却是他们眼中的异族,冉闵自建国以来,便以驱除六夷为己任,并从不与晋国为敌啊!”
慕容霸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若是晋军各路主力大军,全部北渡黄河,那我大燕与晋国划黄河而治的计划,就完全无法实现了。”
毕竟,他们了解晋军的兵力,在黄河的南岸,大晋的多路军团,足有三十万大军,实力在燕军之上,若是这三十余万主力兵马,全部渡河北上,并在河北占据数郡的土地,那么,燕军饮马黄河的计划就会彻底的失败,并不得不固守已经占据的土地,放弃继续南下的打算。
“报,将军,据探子回报,魏国朝廷已经向晋庭上表称臣,并乞求晋军援兵增援邺城,如今,已有一万晋军主力兵马抵达邺城以南的安阳城,一定是为了增援邺城而来的。”就在这时,又一名小校前来汇报道。
慕容恪与麾下的众将,听说这个消息,皆是大惊失色,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魏国朝廷已经向晋国称臣了,而一旦魏国依附于晋庭,魏晋两军联合在一切,当对南下的燕军主力造成巨大的威胁,后果,不堪设想。
“四哥,魏国向晋庭称臣,并求得晋军派军支援,此事至关重要,必须立即向二哥汇报。”慕容霸闻言,大声说道。
慕容恪点了点头,正色道:“这是自然,我会立即派遣心腹,将这个消息向四哥汇报的,不过,眼下我军的当务之急,是立即准备好攻城器械,尽快攻下襄国城,就算晋军北进,但我大燕国只要攻下襄国城,便可阻挡晋军进一步北进,从而稳定河北的大半土地。”
慕容恪的想法很现实,毕竟,在邺城和襄国之间,基本上全是开阔的平原地带,而在平原地带,骑兵的威力可以得到极大的发挥,燕国大军以骑兵为主,只要以襄国为基地,利用骑兵的优势,完全有能力将以步兵为主的晋军阻挡在襄国和邺城之间,从而形成拉锯的态势。
听了慕容恪的分析,燕国众将皆明白襄国的重要性,并立即加速备战,以尽快攻下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襄国城。
同时,慕容恪也将魏国向大晋朝廷称臣一事,向远在幽州蓟城的燕王慕容俊作了汇报,并请求慕容俊的下一步指示。
在汲郡方向,邓羌麾下的三万主力骑兵,已经抵达汲郡最北端的林虑城,并扎下营寨,随时准备奉命增援邺城,而在汲郡最东端的朝歌城,华安与麾下的三万人马也抵达了这里,并扎下营寨,以等候正在赶来的梁州军团兵马,准备汇合之后,再继续向邺城方向行进,以增援岌岌可危的大魏国。
在中军大帐之中,各军部将正在向华安汇报各自兵马的状况,以让华安确认麾下的兵马,是否进入了可以作战的状态。
“报,将军,张大人押运数万旦粮草,已经进入了大营。”就在这时,后方的粮草也运到了朝歌城。
华安闻言大喜,并大声道:“如今,我军兵粮齐备,阻挡燕军南下,是胜券在握,哈哈!“说完大笑了起来。
“是啊!我军已经胜券在握,此战,必能阻止燕军南下。”帐中部将也是同样的观点。
华安点了点头,下令道:“各位将军,各自回营,一定要做好将士们的训练工作。”
“是,将军。”各军将领抱拳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中军大帐。
众部将刚刚离开,负责押运粮草的张育便走进了中军大帐。并略微抱拳,轻声道:“将军。”
见张育走进中军大帐,华安微微有些惊讶,忙问道:“张育,你怎么来了。”说完才意识到,刚才小校说张大人押运粮草进入大营,原本华安还以为是一位普通的张大人,却没有想到是张育来了。
“属下在洛阳城呆的闷了,见将军向邺城进军,所以擅自做主,前来看看。”张育轻声说道。
“哦,仅仅就是看看这么简单?”华安自然不相信张育说的话,他认为张育此来,一定有重要的事情。
张育笑了笑,轻声道:“将军,属下前来,就是为了弄明白,将军增援邺城之后,下一步有何打算?”
“下一步?那也要等增援邺城之后,根据战场形势做出决定啊!”华安轻声说道。
张育闻言,忙道:“若是我军大胜,燕军大败,将军打算如何?”
“若是我军大胜燕军,我军自然是乘胜追击,收复整个河北了。”华安轻声说道。
见华安如此回答,张育心头大惊,忙道:“将军,此事万万不可啊!就算我军大破燕军,将军也万万不可乘胜追击。”
“哦,这是为何?”华安蹙眉询问原因。
张育思索了一下,正色道:“第一,魏国向我大晋臣服,与燕国上表臣服是一样的,皆非是其真心,一旦我军主力深入追击燕军,魏国大军未必不会截断我军的粮道,从而让我军主力承受两面夹击的恶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军就追悔莫及了。第二,据可靠消息,扬州军团和荆州军团的主力人马已经南下,我军已经失去两支重要的援兵,在河北一带,我军将是孤军作战,就算取得一时的胜利,并占据河北的大片土地,但在根基未稳的情况下,未必守得住,后盾不稳,孤军将身处险境。第三,将军应该听说过,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燕代二国的几十万大军,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同时,将军麾下的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