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恪抱拳道:“二哥,如今晋军的实力已经如日中天,仅仅一个北王就这么厉害,若是加上南王等势力就更不得了了,二哥可以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高句丽等国与我大燕国站在同一战线,相信高句丽等国一定不会支持晋军,并做出按兵不动的自保之策。”
慕容俊闻言,觉得很有道理,便当即同意了慕容恪的建议,并立即派遣心腹前往高句丽等国,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东部各国不要襄助晋军,以免遭到亡国的命运。
在徐州方向,坐镇广陵的殷浩,每时每刻都处在焦虑之中,连续多次的讨伐都以失败告终,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兵马,而且,大量的军用物资也全被姚襄等叛将缴获,这让他非常恼怒和害怕,好在朝廷相信他,并没有治他的罪过,但桓温军团的凯旋而归,深深的刺痛了他。
与桓温的大获全胜相比,他的屡战屡败实在有些大失颜面,而且,从建康城方向传回了桓温弹劾他的消息,这更加让他胆战心惊,毕竟,桓温的弹劾正中他的软肋,连续的战败的确全都是他的责任。
为了洗刷自己所受到的耻辱,殷浩很想立即打一场大胜仗,毕竟,除了一场大胜仗之外,没有任何措施能够让他抬得起头来,不过,经过连续多次的战败,他也有些自知之明了,并认为自己的实力,的确不是姚襄等名将的对手,并为此焦虑不已。
“报,将军,朝廷密旨。”就在殷浩焦虑不已的时候,一名心腹送来了朝廷的秘密旨意。
见是朝廷的密旨,殷浩顿时有些心惊肉跳,他不明白密旨的内容是什么,不过,此时朝廷送来密旨,应该不会有什么好事。
看完密旨的内容,殷浩顿时松了口气,原来朝廷为了为他脱罪,特意给了他一次讨伐叛逆的机会,并要求殷浩一定要打一场胜仗,以让桓温无法可说。
见朝廷如此照顾自己,殷浩感到非常的感动,但接下来的问题又来了,朝廷虽然有意再给他一次机会,并愿意提供粮草兵器等物资补给,但他的军事才华很菜,如何能够大破叛军,他实在是想不出来。
“将军,朝廷有何旨意。”一名心腹将领,抱拳问道。
殷浩也不隐瞒,正色道:“朝廷让我军立即出击,打一场大胜仗,仅此而已。”
部将闻言,抱拳道:“将军,我军屡战屡败,的确是需要一场大的胜利,以鼓舞全军的士气了。”
殷浩无奈道:“这个道理,本将岂能不懂,但姚襄之流甚是狡诈,我军若要战而胜之,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说完无奈的摇了摇头。
“将军,姚襄之流虽然极其狡诈,但我军之中也是人才济济,岂能被小小的姚襄给吓住了,末将相信,只要我军调集足够的兵马,并以数倍兵力进剿,一定可以大胜之。”部将大声说道。
殷浩想了一下,正色道:“各路叛军总兵力甚多,我军当集中所有主力,进攻最弱的一支人马,只要打败了这支最弱的兵马,便算是我军大胜了。”
显然,殷浩并不认为自己麾下的大军,可以全面击溃叛军,但若是集中全部主力击其一部,那便还是有取胜的可能的,殷浩甚至在考虑,是否应该剿灭一伙山贼,以用山贼的首级换取功劳,从而造成大胜而归的气势。
部将闻言,抱拳道:“将军,原魏国大将李贲与麾下五千大军占据了东海郡的兰陵城,并在附近招兵买马,大有割地自立的企图,我军可集中数万主力,歼灭兰陵城的李贲,只要大破李贲,并歼灭其数千人马,便算的上是大胜了。”
显然,殷浩麾下的部将,与殷浩一样,并不敢招惹拥兵数万的姚襄等人,而选择了实力相对弱小,且深入扬州军团控制边境的李贲所部,从而可以更加容易的取得胜利。
殷浩闻言,觉得很有道理,虽然他的军事才华很菜,但集中数万人马进攻只有五千大军的李贲,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立即传令下去,让驻扎彭城的王五将军领兵一万,从西路向兰陵城进攻,让驻扎下邳的王六将军领兵一万,从东部向兰陵城进攻,大营立即点齐三万大军,明日一早,便立即向兰陵城进发,此战,只许胜不许败。”殷浩正色说道。
“是,将军。”部将大声抱拳领命,并立即前去传令。
随后,传令兵立即向彭城和下邳奔去,而殷浩的大营之内,三万将士已经开始收拾行装,以准备第二日一早,向兰陵城方向进发。
经过连续一夜的准备,殷浩麾下的三万大军,已经准备就绪,只需殷浩一声令下,便可立即向兰陵城进发。
“将军,我军三万人马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向兰陵城进发。”部将抱拳向殷浩汇报道。
殷浩满意的点了点头,轻声道:“这一次作战,我军以五万之众,进攻李贲麾下的五千人马,总不会再打败仗了吧!”说完微微笑了笑,显然,他认为,不可能再打败仗了。
部将连忙大声道:“将军放心,李贲麾下区区五千人马,如何能抵挡我军五万大军的进攻,此战,我军一定会大获全胜的。”说完满眼的自信。
殷浩更加满意的点了点头,并得意的说道:“此战,我军终于可以一雪前耻了,如此,我等将领,也好向朝廷有个合适的交代了,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出发,向兰陵城进发。”
“是,将军。”部将大声领命,并立即传达了向兰陵城进发的命令。
随后,在殷浩的命令下,三万扬州军团的精锐将士,浩浩荡荡的离开广陵城,向着三百里外的兰陵城快速行进。
正文第八百二十二章攻心之计
在治水南岸的晋军大营,华安与部下经过一番商议,决定采取攻心的策略,派遣少量细作混入蓟城,并在蓟城之中,大量散播不利于燕国的言论,造成蓟城燕国百姓的恐慌,以动摇燕**民的防守决心。
为了彻底动摇燕**民的防守决心,晋军细作不但极大的夸大晋军兵团的实力,贬低燕**队的实力,而且,散播了高句丽、扶余等国,即将举重兵进攻燕国东部边境的谣言。
虽然,这些未经证实的谣言,是晋军细作故意散播的,但这对于蓟城的燕**民来说,却是无法辨别真假,很多燕**民听了这些谣言之后,是深信不疑,并有了逃离蓟城的打算。
晋军细作在蓟城之中,大规模的散播谣言,这对于燕**民的士气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就连慕容恪的精锐军团之中,也出现了士兵私下里谈论谣言的事宜,而这些情况,对燕国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
在治水北岸的慕容恪军大营,主将慕容恪与慕容霸等几位将领,正在大营内视察,晋军的攻心之战对燕军的士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慕容恪等将领的心里都感到非常的焦急,而且,慕容恪最担心的并不是谣言本身,而是谣言一旦变成现实,后果就非常糟糕了,虽然,他觉得高句丽和扶余等国,多半不会襄助晋军,但凡是都有意外,万一,晋军给出的承诺超出了高句丽等国的需求,谁也不能保证高句丽等国不会进攻燕国的东部领土。
“兄弟们。听说我大燕国已经是四面受敌,治水南岸的晋军已经集结了五十万人马,随时准备发起进攻,高句丽也举全国之兵,以十万大军进攻辽东,扶余的十万大军,也在进攻我大燕的东北部土地,就连宇文部都死灰复燃,领兵数万进攻我大燕国的北部。”一名燕军士兵,轻声说道。
旁边的士兵闻言。连忙矫正道:“五十万只怕不止。我听说晋军在治水南岸的兵马已经高达百万,后续的兵马仍在持续增援,看看对岸的晋军旗帜,就知道晋军的兵马不低于百万了。”说完有些心有余悸。
“晋军有百万之众。东边的高句丽、扶余、宇文部又相继造反。我大燕国只怕是难以抵挡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呢?”一名士兵忧虑了起来。
“东部的高句丽、扶余已经进犯,若是晋军主力突破治水防线,我大燕国岂不是无路可退了。”又一名士兵。忧虑的说道。
顿时,众燕军士兵,无不低头叹息,并觉得前途堪忧。
但这些士兵不知道,此时,慕容恪与麾下的核心将领,已经站在他们身后了,并且愤怒的瞪向他们。
“将军,将军。”突然,一名燕军士兵发现了身后的慕容恪等将领,紧接着,所有的士兵都发现了慕容恪等将领。
慕容恪愤怒的瞪向众士兵,大声道:“在军中散播谣言,该当何罪?”
“将军恕罪,将军恕罪。”见慕容恪发火,众士兵连忙跪着求饶。
“四哥,最近军中谣言不止,看来必须大力惩治啊!”慕容霸正色建议道。
慕容恪点了点头,看向几名士兵,正色道:“来人,拖下去,全部斩首。”说完抬步继续在大营内巡视。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见慕容恪要处死他们,众燕军士兵连忙求饶。
慕容恪皱了皱眉,没有理睬求饶的士兵,而是继续前进。
“四哥,蓟城和军中突然出现大规模的谣言,这似乎并非偶然,而似乎是晋军的阴谋啊!”慕容霸轻声说道。
慕容恪点了点头,正色道:“没错,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的确是晋军的攻心之计,只是,晋军的这条计谋运用的实在是恰到好处,几乎已经可以以假乱真了。”
“四哥,既然这是晋军的攻心之计,我军当如何破解?”慕容霸连忙问道。
显然,对于晋军的攻心之计,慕容霸觉得不能无动于衷,至少应该做出应对之策。
慕容恪想了一下,正色道:“凡是恶意散播谣言者,尤其是在军中传播谣言的,一经查实杀无赦,还有,一定要查出散播谣言的晋军细作。”
慕容霸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四哥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处理好了。”
慕容恪同意的点了点头,并继续在大营内巡视。
很快,几名谈论谣言的燕军士兵被斩首,而在斩首的时候,大营内的众多士兵全都在一旁观看。
随着一排刀斧的落下,几颗人头被砍落,在行刑之地,一名燕军将领大声向周围围观的士兵吼道:“将军有令,凡是在大营内传播谣言者,一律斩首示众。”说完大步离开。
围观的众燕军将士,闻之无不胆寒,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曾谈论过关于谣言的事情,自然非常紧张和害怕了。
慕容恪的震慑手段,还是很有效果的,自从斩杀了几名谈论谣言的燕军士兵之后,大营内的士气便提高了不少,并再也没有出现士兵聚集在一起谈论谣言的事情发生了。
与此同时,在蓟城之中,对晋军细作的挖掘也在秘密的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很快,便有几名晋军斥候被燕国士兵抓捕了。
但蓟城毕竟不是军营,蓟城的老百姓也不是军人,虽然大燕国朝廷已经下旨,禁止百姓谈论和传播谣言,否则,将抓捕起来治罪,但对众多老百姓进行监管,难度还是很大的,晋军细作散步的谣言,仍在蓟城百姓之间悄悄的传播,只是不像以前那么大胆的在街头巷尾高声谈论了,而都是熟悉的人之间的私下里传播。
尽管晋军细作散布的谣言,让蓟城的燕**民,产生了恐慌的情绪,但并没有让蓟城的军民逃离蓟城,因此,还不能算是非常成功的攻心之计,并且,有几名晋军斥候,由于经验不足,还被燕国士兵抓住了。
在治水南岸的晋军大营,华安无时无刻不再关注对岸的情况,以便根据对岸的情况,做出下一步的部署。
“王上,我军的攻心之计,似乎并没有起到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