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6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不能给赵祯时间!
  必须果断出手,把朝廷的目光吸引开!
  这个案子,他们本来是不想抛出来的,或者说,不想现在抛出来,但是为了保住曹皇后,为了大局,不得不抛出来!
  “王宁安的确很强,做了那么多事,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几乎到了臣子的巅峰,不过他的弱点也在于此!”程颐笑呵呵道。
  “没错。”程颢接过来,“他这些年,做了太多的事情,做多夺错,做少少错,不做不错!他现在可谓是错误百出。接下来,我们只要发动所有舆论,把这个案子弄大了,弄得天下皆知……不但王宁安要灰头土脸,整个变法派都会跟着倒霉!龙体已经是风口之烛,这么大的风波,只怕赵祯也活不了了!”
  兄弟两个相视一笑,喝干了杯中的茶水,迅速离开,消失在茫茫人海。
  他们很清楚,王宁安的厉害,要是让他抓到一点苗头,就别想活着。
  这一场,是二程赌上了身家性命,拼了一把!
  无论如何,只许胜不许败!
  ……
  “王爷,这个案子不太好办!”
  萧观音开门见山。
  “那个老妇人查了吗?她怎么会跑到登闻鼓院,又是谁帮的忙,没有人相助,她能敲响登闻鼓吗?”
  “王爷,目前已经查明了,登闻鼓院的一个门吏,曾经是禁军出身,在西北打过仗,和老妇的儿子认识,他为了帮兄弟忙,不惜违背规矩,私自把老妇放了进去。此人眼下已经到了刑部领罪了。不过……这些貌似不是重点。”
  “那重点是什么?”王宁安虎着脸道。
  萧观音蹙了一下鼻子,“王爷,这大宋的官,实在是不像样子,你自己看吧,这是个冤案!”
  王宁安带着满腔疑惑,翻开了萧观音搜集到的卷宗。
  老妇人的儿子名叫周峰,的确是个有功的士兵,在战斗中失去了一只眼睛,回来论功行赏,他没有要西北的土地,而是拿了一笔抚恤金,加上斩首的赏赐,在老家买了50亩田。
  本来这是个安居乐业的好事,可是他买的田,下面是能烧制水泥的粘土,当地的一家水泥作坊看中了这片地,就要低价收购,周峰当然不同意。
  结果双方就闹了起来,按照刑部的案卷,周峰一口气杀了水泥厂的三个人,还宰了两个官差,五条人命,地方衙门,纵然考虑他是有功将士,也不敢赦免,唯有判处斩立决。
  可老太太死活不承认,到了各级衙门伸冤,都无人愿意受理,结果就闹到了洛阳,敲响了登闻鼓!
  萧观音低声道:“我觉得那个兵是冤枉的。”


第811章 清官也杀人
  王宁安对士兵还有很有好感的,尤其是立过功劳的。
  上面说周峰杀了七个西夏士兵,还丢了一只眼睛,如果按照规矩,他可以在西北为官,就像马涛一样。可他还是决定回家,老实种地,陪伴家人,看起来应该是个老实护家的人。
  这样一个人,若非被逼上了绝路,也不会动了杀心,而且一口气杀了五个人,足见怨气滔天。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个汉子发癫发狂了?
  “王爷,这卷宗上说争执的起因是征地,又涉及到了水泥作坊,依我看应该是利益之争,结果地方的贪官污吏就陷害周峰,后面又有官官相护,才逼得老太太不得不告御状。”萧观音深深吸口气,在朝时间久了,见了太多的争斗,人就容易犯思维上的错误。
  比如这一次,王宁安听到有人敲响登闻鼓,就猜测是有人觉得大凶之年这些说法还不够刺激,想要继续闹事。
  可是当萧观音检视过卷宗之后,却觉得不管怎么说,应该先处置冤案。
  王宁安吸口气,他赞同萧观音的建议,案子一定要清理。但是这种时候抛出来,而且又轻易进入了登闻鼓院,如果没有人指点,老妇人只怕连登闻鼓在哪都不知道,所以这背后一定有人,根本不用怀疑。
  唯一想不通的就是抛这个案子有什么用?替士兵鸣不平?向自己示好?或者是转移视线?
  都有些说不通,如果单纯是个冤假错案,厘清之后,该平反平反,该补偿补偿,很快就能平息。
  假如自己和藏在暗处的敌人互换身份,要命的时候,会出无聊的垃圾招数吗?
  不可能的!
  绝对不可能!
  “查……无论如何,登闻鼓响了,必须查下去!”
  朝廷的动作很快,刑部受理了老妇人的状纸,并且派遣专员去梁县,清查当地的情况,王宁安不好亲自前往,只能把苏轼叫了过来,让他跟着去一趟。
  苏轼欣然领命,查贪官,办大案,替百姓伸张正义,洗刷冤屈,正是苏轼喜欢干的。
  只是等到半个月之后,他回到了京城,面对着王宁安,他连一丝笑容都挤不出来。苏轼很疲惫,而且还是那种从里往外的疲惫。
  他坐在了王宁安的对面,低着头不说话。
  过了好久,抬起头,“还记得包相公的住处吗?”
  王宁安点头,“当然记得,我们一起去的,包大人清廉节俭,是所有官员的楷模。”
  “姐夫,你觉得会有人比包大人更清廉吗?”
  “这个……不好说,或许有吧!”
  “有,真有,这次我就见到了!”苏轼握紧了拳头,眼睛之中,泛起了光。
  “梁县的知县吕岩就是这样的人!”
  王宁安一愣,“吕岩?他不是被老太太状告的贪官污吏吗?”
  “不,绝对不是……如果他是贪官,那大宋朝就没有清官了!”
  王宁安真的吃惊了,他还从没见过苏轼这么推崇一个人。
  偏偏这个人还是别人眼里的被告。才去了半个月,就变了一个人,别是幼稚病又犯了,被人欺骗了吧?
  苏轼连连摇头,他把此次前往梁县的经过说了一遍……他赶到的时候,直接去了知县衙门,却发现这里只剩下不到20个人,零零落落,很是散漫。
  一打听,原来知县吕岩已经提前回后衙了。
  朝廷派员,他居然敢不接待,实在是胆大包天啊!
  苏轼气冲冲,到了猴衙,直接冲进了正厅,也没有通禀。等到他进去,却发现一个人正襟危坐,一身洗的发白的袍子,上面还有两块补丁,在他的旁边,整整齐齐叠着官服,放着乌纱。
  等苏轼进来,这个中年人只是挑了挑眉头,然后挤出一丝笑容。
  “是朝廷的上差吧?”
  “本官刑部新任郎中,我叫苏轼。”
  这人听到这里,忍不住站起来。
  “原来是苏大才子驾临,下官有失远迎。”
  苏轼呵呵一笑,“怎么,你听过我的名声?”
  “三苏文采盖世,吕某少读孔孟,又岂能不知道!以往进京述职,想去登门拜谢,奈何囊中羞涩,买不起礼物,只能作罢……唉,能在死之前,见苏大才子一面,于愿足矣!”
  苏轼更加皱眉头,嘲讽道:“吕岩,事到如今,你和我装什么蒜?又是久仰,又是没钱!你是想脱罪吗?”
  “不敢……吕某治下无能,闹出了人命大案,自知罪孽深重,情愿一死,以正国法。只是恳请苏大人,能够把你看到的情况,如实上奏朝廷,让圣人,王爷,首相,他们都清楚,我大宋江山到底怎么回事?梁县不是单一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地方,生灵涂炭,黎民倒悬!朝廷要是沉醉在万寿盛典之中,只怕亡国有日!”
  苏轼勃然大怒!
  “吕岩,你太猖狂了,就凭你做下的恶事,天怒人怨,还敢侈谈亡国?大宋朝就是要亡,也只会亡在你们这些贪臣墨吏手里!”
  吕岩仰起头,喉结微微动了动,他想说什么,最后却只化作一声叹息。
  苏轼一肚子怒火,当然不会把吕岩的话当回事。
  他立刻下令,进行彻查,而且还亲自去民间,看看这位吕大人的官声如何,除了周峰的案子,还有什么罪行没有!
  等搜集好了证据,一起送到刑部,直接把这个败类祸害除掉。
  苏轼的想法很不错,可是当他查下去,却惊讶发现,吕岩在当地的名声极好。
  他至少有三个优点,第一是能干勤快,别人一个月处理不了的事情,他只要三天,历年积压了那么多案子,成百上千件,只有到了他的手上,才不断削减,越来越少,许多百姓都得到了迟来的公道。
  第二,吕岩清廉,没错,就是清廉,他的家破破烂烂,也不在乎,有人给他送礼,全都拒绝,在梁县的三年间,他只收过一个西瓜,事后还给了钱。
  第三,吕岩对属下极好,他的任内,所有吏员差役的俸禄没有少过,按照吕岩的话,如果不把官吏差役喂饱了,他们就回去吃老百姓,吃得更狠!
  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积压小吏差役的俸禄。
  ……
  光看吕岩的这些优点,他简直是个人干吏的代表,应当上奏朝廷,大肆褒奖,给他连升三级都不为过!
  可问题是周峰的案子是怎么回事?
  是真是假?
  难道是诬告吗?
  苏轼一肚子疑问,他来到了监牢之中,见到了那个周峰,果然,他瞎了一只眼睛,监牢的待遇不错,是一个单人间,也很干净卫生。
  “大人很吃惊吗?这是吕大人交代的。”
  “什么?吕岩,他让人优待你?”
  “嗯!”周峰点头。
  “那,那这么说你不恨他?”
  “我,我恨不得他去死!”周峰突然发飙了,一连串的脏字从他的嘴里蹦出来,把吕岩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候了一遍。
  苏轼听得龇牙咧嘴,他真是糊涂了,这次的事情,从里往外,透着邪性!
  没有办法,苏轼只得采取姐夫的办法,去民间仔细走访询问,再去询问周峰,还有知县吕岩。
  经过了5天的努力,苏轼终于把情况弄明白了。
  “抢占周峰田地的决定是吕岩做的,只是下面人太过粗糙,弄出了人命……这一次死的不只是五个人,还有一个女人!”
  “女人?”
  “没错,是周峰的未婚妻!”
  王宁安越发惊讶了,“这,这卷宗上怎么没有啊?”
  “姐夫,这事先放在一边,我现在想请教你另一件事。”
  难得,苏轼面色严峻,十分认真。
  “讲吧。”
  “好。”苏轼深深吸口气,“姐夫,地方的财政,真的很困难吗?”
  王宁安沉吟半晌,点了点头,“或许有的地方很难,你看到了什么?”
  “是这样的……我问了梁县的百姓,原来地方运作,多用丁口钱维持。”
  王宁安道:“没错,从汉唐以来,历代都征收丁税,主要是以钱代替徭役……实际上,这些钱,多数要充作地方运行之用,各地的衙门,打着征收丁口钱的名义,横征暴敛,也时有发生!”
  “不是这个!”苏轼烦躁地摇头,“姐夫,我问你,假如人丁都到京城干活了,是不是税就收不上来了?”
  王宁安眉头紧皱,“按理说是这样的,这么多人涌入京城,不严格管理,是会出乱子的,要管理就要钱,征丁钱就是最好的办法,在京城交了,地方就不能再收了,不然岂不是同样的税,交了两次吗?”
  王宁安一边回答着,突然颜色狂变。
  “子瞻,莫非这就是地方财政困窘的原因?”
  “嗯……汝州离着京城不远,近年来,已经有3万多人,涌入了京城,地方丁税大减,甚至连田租也少了一截。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