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6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雱颔首,他的身体不好,没法陪着老父游历四方,只能让二弟王旁,还有三叔王安礼陪着。
  其实王雱倒是不怎么害怕,他爹走了,可是他的靠山更大了!
  就在王安石请辞的时候,赵祯见了他,两个人也没说别的,只是把孩子的婚事敲定了。等过了正月十五,礼部就要给太子筹备大婚。
  王青就是未来的太子妃,不久之后,就是皇后。
  他王雱就是名正言顺的国舅爷一枚!
  试问天底下有谁脑子不清楚,敢得罪未来的国舅,不怕枕边风啊!
  王雱觉得妹妹成为太子妃,简直是神来之笔。
  原本老爹变法多年,得罪了太多的人,他要是离开了相位,想要回来,千难万难,光是王宁安的那一系人马就不会答应。
  但是多了国丈的身份,谁还敢阻止王安石回来?
  这些年,王安石也着实积累了不是势力,也有一伙官吏唯命是从。如果王安石灰溜溜跑了,这帮人就会树倒猢狲散。
  可有未来的皇后在,王党的大旗就不会倒,人心也不会散!
  从功利的角度看,这桩亲事太妙不可言了,只是王雱也有些心疼妹妹,就是不知道这个死丫头会不会心里有根刺儿!
  “你把我骗得好苦啊!”
  王青低垂着粉颈,声音哽咽。在她的旁边,坐着正是萧观音。
  当初就是萧观音说服王青,答应婚事的。
  萧观音给王青讲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她的亲身经历,因为家里心疼,明明订了婚,却不忍她嫁给还是太子的耶律洪基。
  缺少婚姻的羁绊,耶律洪基在战败之后,为了推脱责任,就把萧家拿出来祭旗。她萧观音落了一个家破人亡,流落大宋的下场!
  身在官宦之家,不能光想着自己。
  你爹处在是非圈子里,你的兄长满腔抱负,须知道,一失足成千古恨,稍不留神,就会身败名裂。
  当上了皇后,等于给父兄一道免死金牌。
  人生世上,难道光是情情爱爱?
  为了心上人,就什么都不顾了?那不是爱,那是脑残!
  太子虽然不算完美,但至少他喜欢你啊,找你个喜欢你的,远比找一个你喜欢的轻松多了,活着吗,有时候就要糊涂一点……
  “哼,现在我爹都不当官了,我,我嫁个赵曙,还有什么用?”
  “用处大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爹得罪了那么多人,谁不想落井下石!明枪暗箭,没有你护着行吗?再说了,你爹满腔抱负,没有你,他怎么东山再起?”
  萧观音点着王青的额头,“你啊,可快点成熟起来吧!宫里头可不是家里,要是光指着太子的宠幸,就想为所欲为,迟早要倒霉的!”
  王青嘟着小嘴,一肚子委屈,却也无可奈何。
  或许就像萧观音说的那样,是该少做点梦,好好想想,怎么把赵曙收拾得老老实实,让他听自己的!
  ……
  京城还在上演异彩纷呈的好戏,可这些都不属于王安石了。
  拗相公真的很想走走看看,他这些年,熬尽了心血,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就是为了变法大业。
  他的几项法令也推行了好些年,考成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这些法令到底如何还是听听百姓的怎么说吧!
  出了洛阳向东,不过5里就有一个繁荣的集镇,正是龙门镇,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在这里。
  王安石没有去欣赏石窟的壮丽,相反,他找到了一家正在忙绿的石器行。
  拗相公就是一惊,按照规矩,不是应该休假了吗?怎么还有工厂在忙活?难道就没人管吗?
  王安石在邻近不远,找了一家茶摊,点了一壶花茶,他特意多给了几个铜子。
  “小二哥,咱们聊聊,朝廷的告示你们可知道?”
  “知道知道,说是给放7天假,还给两倍的工钱。”
  王安礼就好奇道:“这龙门镇离着京城这么近,有人就敢违背朝廷的命令?”
  小二翻了翻眼皮,哈哈一笑,“客爷,你也太瞧得起朝廷了,出了那道城门,好多事情就变了味了!”
  王旁不服,他质问道:“难道那些石器行的工人,就不知道上告衙门?”
  “告什么告?去衙门告状,那是要花钱的。他们是挣钱养家糊口,谁也不和钱有仇。”小儿啐了一口,指着石器行,笑道:“也别说,朝廷的命令还是有点用处的,这不,过年的这几天,一天能领以往一天半的工钱,弄得我都想去干活了!”
  王旁翻了翻白眼,就凭你这副瘦猴的模样,能抡得动锤子吗?
  “爹,瞧见没有,朝廷的政令,出不了京城,刚到了龙门镇,就变了味,再往远走,还不一定怎么回事呢!我看咱们该找衙门说道说道!”
  还没等王安石开口,那个小二就连忙伸手,捂王旁的嘴。
  “你可别瞎说!”他压低了声音,“我看你们都是书生打扮,应该是四处游学的士子吧?我可告诉你们,办石器行的秦爷,是个顶有本事的人,他上面有人!”
  小二鬼兮兮的,连大声说话的勇气都没了。
  “他能有什么人,还能比得过我们?”
  小二瞥了一眼王旁,就你一身布衣,遮不住的穷酸,还装什么大个儿的!
  也就是我心眼好,害怕你们吃亏!
  “实话说了,秦爷在4年前,还是个穷混混儿呢!”
  “是吗?那他怎么弄出了这么大的石器行?”
  “实不相瞒,秦爷有本事啊,人家弄到了2000贯青苗钱!”
  “青苗钱?”王旁听得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
  小二只当他吓到了,自顾自说道:“这青苗钱需要十人担保,才能弄到,可人家秦爷不用啊,他拿到了钱,放贷出去,朝廷是半年算一次利息,他是两个月算一次,不到两年的功夫,人家就赚了一千多贯,后来又不知怎么弄的,借了好大一笔钱,办了石器行,专门做石像,石墩,石桌,那生意,跟着了火似的,好得没边儿……”


第821章 该处置理学了
  地方的衙门,总要挂明镜高悬四个字,只是字不小,但是镜子不大,别说照整个州县,只怕连大堂之内都没法照亮!
  王安石是个很固执的人,他当然知道自己的变法会有些出入,但是他总是安慰自己,十分的好处,能收七分,损失三分,也是无所谓的。
  总而言之,他干的事利多弊少,老百姓还是会支持的。
  正是靠着这股信念,王安石才能坚定地撑这些年。
  可是当他真正走出了京城,刚到了龙门镇,就大吃一惊。
  他所谓的便民之法,完全变了味道,居然成了一些地痞混混谋财的手段,实在是讽刺!不过略微让王安石欣慰的是王宁安的那一套也不怎么样!
  同样的,出了京城,就变了味道。
  区区龙门镇,就敢违抗朝廷法令,这要是走出几百里,几千里,天高皇帝远,真不是开玩笑!
  王安石终于醒悟了,他所谓的便民之法,经过漫长的距离传播之后,只怕不但不会便民,相反,还会成为害民之法。
  那么多人弹劾他,攻击他,固然有敌人趁机造谣抹黑,妄图破坏新法,但是也未必全是假话。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就是这个道理!
  朝堂上的拗相公,到了民间,居然学会理解别人,学会了宰相肚子能撑船,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王安石在龙门镇住了5天,他没有让王旁和王安礼把看到的消息,传回京城,而是默默观察着,他想要看看,小人物究竟是如何生存的。
  果然,就在这两天的时间里,石器行的秦老板又出新招了,他成立了一个农产运销行,组织了20驾马车,负责给京城运送蔬菜。
  光是这一项,他就得到了银行5万贯的支持,这笔钱一半用来扩大事业,一半则是拿来入股。
  秦老板参加了邻近的一处桥梁建设。
  有了这座桥梁,能沟通几十个村子,这些村子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以往需要绕几十里,等到把蔬菜运出来,就已经不新鲜了。
  桥梁修通,路途就能缩短到一刻钟不到,而且运量增加了几十倍。
  老百姓都十分欣喜,他们主动出工,大过年的不要一分钱,自带粮食和清水,协助修桥。
  王安石也第一次看到了那位传说中的秦老板。
  他满脸横肉,凶相毕露,怎么看都跟土匪头子似的,这家伙腆着肚子,不停在工地晃来晃去,大叫大骂,粗鄙俗气。
  看得王旁直摇头,心说这么个东西,怎么就能登堂入室,大发横财,简直岂有此理!
  倒是王安石看出了一些门道。
  秦老板有石器行,修桥铺路,除了水泥之外,更需要石板,栏杆等等,秦老板投资桥梁,采购自家的石器,加上百姓免费出工,修这座桥,用不了多少钱。
  可修成之外,他就能坐收5年的过桥费,保守估计,也是几万贯的收入。
  对老百姓来说呢?
  虽然他们被秦老板扒了一层皮,但是平时烂在地里也没人要的蔬菜,鸡鸭,还有山货,都能送到京城,卖上好价钱。
  算起来,他们也是得利的。
  秦老板不算个好东西,但是朝廷施行青苗法,他发了财,朝廷弄农产品基地,他又赚了钱。不管是自己,还是王宁安,谁上来都让这个貌似地痞山大王的家伙,赚得盆满钵满,事业越来越大。
  奥妙究竟在哪里呢?
  王安石带着满腔的疑问,他继续自己的行程,寻找着答案。
  在往后的日子里,王安石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大宋,他甚至坐船,扬帆出海,去倭国,去交趾,到处观察。
  渐渐的,王安石注意到,在这一场变革之中,有很多秦老板一样的人,他们出身不怎么样,手段也不怎么光彩,但是他们脑袋灵活,能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
  懂得做东西的,在他们手下做东西,懂得销售的在他们手下卖东西,懂得金融的,替他们算账……而这些草莽匹夫,就凭着一股子狠劲儿,一股子闯劲儿,不断拓展事业版图,在这场剧烈的变化之中,顺风顺水,越混越精彩!
  与传统的士绅相比,他们没有半点可取之处,一个个土得掉渣,又是张狂,跋扈,动不动就骂人,粗鲁不文。
  可就是这些家伙,每个人每年能给朝廷提供上万贯,甚至几十万贯的税收。
  王安石百思不解,一直到了江南,他亲眼目睹了几千吨的海船建造过程。
  在庞大的船体面前,人渺小的如同蝼蚁。
  几百号工人,分成不同的类别,不停忙碌,采购物料,加工零件,组装拼接,最后进行海试,载满货物,扬帆出海,一走就是几万里!
  看到了这里,王安石突然顿悟了。
  他想通了,这些粗鄙的家伙,他们拥有最关键的本事!
  就是组织协调!
  他们能驾驭复杂的工作,把原本不相关联的东西,联系到一起。
  传统的士绅呢?
  靠什么为生?
  最基本的就是兼并土地,种田收租子。
  复杂一点,种棉花,种桑树,出售给商人。
  或者是从某一个地方,采购特产,运到另一处销售,赚取差价。
  更高级的就是弄柜房,金银店,放贷,也就仅此而已。
  可新近崛起的这些草莽不同。
  他们需要发掘人的优势,把人力,原料,市场,通过管理,整合到一起,以求得最大的生产效率,获得最高的报酬!
  谁都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