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9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按部就班,一样一样解决,只要假以时日,就能完全摆平,可现在的情况变了,这些叛乱的家伙跟开了挂似的。
  只有几百人的乌合之众,怎么也抓不到,今天还用大刀片,明天就用上了火绳枪,后天就有了火炮。
  装备更新不说,消息也灵通了,各地驻军想要进剿,往往都会扑空,根本抓不到乱军的影儿。
  这还不算,在各条航路上面,甚至出现了许许多多海盗,沿海许多州县都遭到了海盗的袭扰。
  整个海外贸易受到影响,货物出不去,货币遭到抵制,巨大的财政赤字无从解决。
  ……
  每一样事情都让人头大,现在却是一起扑来,威力更加骇人!
  “师父,眼下的情形,绝对是有人在背后兴风作浪,没有人帮忙,那些乱贼哪来的本事造反?”曾布道:“师父,弟子以为当采取铁腕,绝不留情!”
  王宁安颔首,表示知道了。
  他没有立刻说什么,眼前的局面看似纷乱,各种挑战一起上来了,但是也分主次,其实真正的核心还在天竺!
  辽东,西域,塞尔柱故地,这些地方部族的叛乱,其实无足轻重,游牧部落就没有一天不打仗的,自从大宋进入火器时代,骑兵就没有什么威胁了。
  水泥碉堡,火铳火炮,再多的骑兵,都别想祸害大宋的腹心之地,只是添点堵儿。至于高丽,倭国,交趾,大理……这些地方原本都有王室诸侯存在,被大宋掌控之后,这帮人心有不甘,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大宋通过不断移民,已经改变了人口比例,他们掀不起风浪。
  “这几处是理学经营最深的地方,当年迁居海外的世家大族也心有不甘,叛贼能耳聪目明,用兵如神,全靠着他们在背后指点。这帮吃里扒外的东西,实在是可恶!”
  王宁安狠狠一锤桌子,又轻蔑道:“他们虽然可恶,但也只能玩点不入流的手段,根本不敢直接跳出来。他们就像是孤魂野鬼,必须附体傀儡,才能伤人。王雱算是他们的傀儡,各国的残余势力,也是傀儡,连决死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岂能获胜?”
  王宁安几句话,堪称鞭辟入里,把理学,世家,金融集团的面目全都给撕开,看起来他们很厉害,阴谋算计,巧妙无双,时机把握,天下少有……但说到底,也是一群见不得人的小鬼,不值一提!
  当然了,也只有到了王宁安的地位,才敢小觑这帮人。
  信不信,换了别人,天下这么乱,早就被逼着罢相了,哪里还能稳如泰山?
  算了一圈下来,最有威胁的就是天竺。
  天竺地盘大,人口多,物产丰富,市场辽阔,是大宋所有殖民地当中,价值最大的一个,偏偏又是经营时间最短,根基最薄弱的。
  狮子会挑选最弱的猎物下手,天竺就是所有环节中最薄弱的一环,想不从这里下手都难。
  所有的事情都汇聚到了一起……“看起来必须在天竺掀起一场大战了!”
  王宁安突然很想笑,如果不是后世的经验,他也会和其他人一样,高看三哥一眼,奈何一个靠自残,靠下跪求尊严的地方,怎么也让人提不起兴趣。
  懒散马虎的阿三根本不是对手,或许最大的敌人就是瘟疫和疟疾吧!
  不过自从赵曙感染疟疾之后,大宋的医生已经把攻克疟疾当成了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已经取得了相当成绩。
  金鸡纳霜成了军中的标配,准备充足。
  “给柳羽和王宗翰下令,3个月之内,把叛军的头目米依灭了,杀不了这个女匪,就要他们的脑袋!”
  嚯!
  好严厉的军令,那可是你的儿子,就不怕万一失误,到时候不好下台吗?
  从大宋到天竺,坐火车,乘轮船,按照最快的速度,也要一个月,一来一回,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能对付几十万的叛军吗?更别说把女匪的脑袋送来了。
  王韶都犹豫了,“王爷,兵部的意思是宽限三个月,调动一万精锐过去,把握更大一些……”
  一项虚心听从意见的王宁安,此刻却无比固执。
  “天竺有一万多驻军,还有那么多水师,我已经给了他们这么长时间,如果不能立刻平贼,我就要追究之前贻误军机,踟蹰误国之罪!不要再废话了,就按照我的意思去传令。”
  王韶无可奈何,师弟啊,不是你老哥不照顾你,是你爹太倔了!
  就这样,一份军令,只用了27天,就送到了天竺,放在了狗牙儿的面前。
  提前一天,就多出一天备战的时间,王韶真够意思!
  倒是狗牙儿,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对人家的好意没有太多的感激,反而不停盯着柳羽的肩头,上面有两颗闪闪的金星,相比之下,自己肩头只有一颗,实在是太寒碜了。
  柳羽气哼哼的,“看什么,还不是你爹不让出兵,结果兵部追究下来,把我的三颗星变成两颗星,这事怪你爹!”
  柳羽身为驻天竺总督,原则上是上将,但是因为天竺叛乱,他处置不力,被降了一级,肚子里都是怨气。
  狗牙儿突然笑了,他拍了拍柳羽,得意道:“别埋怨了,这回保证让你官复原职,没准我也能混个上将当当!”
  “你?”
  柳羽撇着嘴道:“我说大侄子,你才30出头啊,就想当上将?我们活不活了?”
  “那有什么?”狗牙儿不服气道:“我爹这个年纪,早就是西凉王了,和他比起来,我还差好远呢!”
  柳羽翻了翻白眼,也就是你小子,动不动就拿你爹说事……我们这些人哪个不把你爹当成了神仙,别说较劲儿了,连比较的心思都没有。
  “你还真是有志气!只是光有志气没用,好些日子了,你一不练兵,二不备战,下面文恬武嬉,拿什么去平叛?我怕这一世英名,都要陪着你打水漂了!”
  狗牙儿呵呵一笑,“你那么推崇我爹,殊不知我爹打仗的本事简直惨不忍睹,他只是善于在暗中用功夫而已……不巧,他的绝招我早就学会了,你瞧着吧,十天之内,米依的脑袋就会被砍下来!哈哈哈……”狗牙儿得意地狂笑着!


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张方平
  治平13年,入夏以来,各地的粮价均出现了飙涨,户部和各省先后投放了库存粮食,平抑物价,但是依旧没有遏制住上涨的势头。
  其中两京,幽州,杭州,应天等地,至少上涨了两成,民间怨气很大,朝廷承受的压力也不小。
  衣食住行,民生所系,谁也马虎不得。
  户部搜集了各方情况,做了详细分析,目前粮价上涨,是非常多的因素杂糅在一起的结果。
  首当其冲的就是天灾!
  大约从15年前,六艺学堂,皇家书院就专门建立起气候观测研究的小组,累积十几年的数据,情况很清楚了。
  温度普遍降低,尤其是北方,寒冷,缺少降水,粮食减产明显,就算是江南,苏杭一代,也出现了大范围降雪降温,积雪持续十几天,压坏冻死的树木不计其数,更是历年少见。
  毫无疑问,气候进入了小冰河期,幸好大宋连年投入,整修水利工程,挖渠引水,修筑道理,推广肥田粉,才能勉强保住北方的粮食产量,不至于出现大面积饥荒。
  只是相比天灾,另一个问题却更加严重,那就是工业发展。
  各地投资增加,建工厂,挖矿山,修铁路,全都要占用土地,而且还是最好的土地,前面提到过,因为开矿,甚至造成整个村子被泥石流吞没的惨况。
  耕地流失,用水被工业挤占,经济作物取代粮食作物,从北到南,风潮不可抑制,大宋的粮食缺口已经达到了百分之20左右。
  今年更是会达到破天荒的百分之25,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海外普遍抵制大宋的新币,加上叛乱层出不穷,商业贸易停止,外来的粮食运不进来,本土又生产不足,累积起来,粮价只涨两成,已经算是控制得力了。
  “目前户部,还有各省的仓库,经过盘点,存粮足够所有百姓半年之用。即便没有外来粮食,靠着本土生产和存粮,我们也能维持两年以上,只要在这段时间内,扫平叛乱,重新恢复商业贸易,就能高枕无忧!”
  曾布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兵部这边信心十足,两年平叛,时间不算短,整军,推行军衔制,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年内就能全部结束。
  最迟明年,几十万大军就能开出去。
  有兵有将,还能挨饿?
  敢不接受新币,敢不卖粮食?
  信不信,直接灭了!
  王韶杀气腾腾,“那些蛮夷就是皮子紧儿,欠收拾,杀几只肥鸡,猴子们就不敢闹腾了!”
  他说得有趣,惹来一阵笑声,章惇开口道:“的确,以当下的国势,我们不用担心外人,真正要担心的是自己人!那些混账玩意,唯恐天下不乱,全都该杀!”
  章惇如此生气,其余众人也是心有戚戚。
  就在一个多月之前,有几份报纸先后披露了张方平的一份密奏。
  其中提到张相公早就预见了海外的叛乱,并且上书提醒陛下,加以防范,只是因为某些人的阻挠和忽视,这份极富先见之明的奏疏,没有得到重视,结果等到发现问题之时,海外大乱,光是天竺,就有百万造反乱贼,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按理说密奏除了政事堂和六部重臣之外,连普通的官员也不能看到,真不知道这些报纸是怎么拿到的,堪称神通广大。
  更令人讶异的是越来越多的报纸跟进,最初只是披露几个段落,后来则是长篇累牍,引用张方平的观点,还有许多学者文人,报纸主笔,跟进报道,撰写社评。
  矛头所指,越来越清晰,那就是王宁安,还有政事堂!
  而且这一轮的操作有着明确的步骤,非常巧妙,层层递进……比如张方平批评对海外过于严厉,搜刮过度,激起民变。
  当天竺等地叛乱扩大的时候,报纸就一致称赞张方平有先见之明,是真知灼见,高屋建瓴。
  随着叛乱加深,贸易受到影响,累及民生,他们又跟进报道,拿出张方平的某些观点,说政事堂盘剥无度,以霸道和权术驾驭藩国,不行仁政,害人害己,生民无辜,宰执误国。
  总而言之,在这些人的盛赞之下,张方平成了料事如神的诸葛亮。
  而站在张相公对面的政事堂,就成了蛮横无能之辈。
  自然而然,就有一股强烈的呼声,认为张相公老诚谋国,应当重归政事堂,只有张相公才能拯救危局。
  恰巧,这段时间,张方平也到了开封,几个书院请他过去讲学,开封的士绅,致仕的官员,还有许许多多人,全都去拜会张方平,老相公有什么意见,立刻就会见诸报端,变成抨击政事堂的工具。
  在众人的簇拥和报纸盛赞之下,一生谨慎的张相公也变得飘飘然了,他对朝局提出的批评越来越尖锐。
  其中他咒骂最多的就是信用币制,他认为朝廷上下,不无小人和居心叵测之徒,没有了金银约束,肆无忌惮,发行新钞,只会酿成巨患,如今粮价暴涨,物价奇高,老百姓怨声载道,都跟新钞发行有关。
  唯有废除新钞,重回金银本位,物价必然下降,和海外的贸易也会正常起来,大宋的困局才能迎刃而解。
  张方平的意见,被许多人当成了金科玉律,到处传扬,许多学堂书院,各地的年轻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