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9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他扶持工商集团,取代士绅地主,扶持新式文官,取代科举士人,施行军衔制,改革旧军,更有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对外扩张,推行均田,推行教育……王宁安成功地培育出最庞大的新兴利益集团。
  古往今来改革家当中,只有商鞅用耕战起家军功集团,取代了旧贵族,奠定了秦国横扫六合的基础。
  王宁安的思路和商鞅类似,可步子更大,培植出来集团更广泛,更强悍……这么强大的利益集团,不但让王宁安避免了作法自毙的凄惨下场,还有更大的野心,要把王宁安推上皇帝的宝座。
  有些时候,用力太猛了,也不是好事啊!
  要不说文彦博厉害!
  他就是看透了,知道时机成熟,才跳了出来。
  联络吕惠卿只是第一步,别忘了他儿子还是议政会议领班呢!
  老文把文及甫找来,当即部署下去,让议政会议发力,制造舆论,拥戴秦王登基。他还借着文及甫和军方的交情,去拉拢一些将领,至少要让他们保持中立。
  然后文彦博又亲自去找在京的门生故旧。
  很快,舆论就造了起来。
  铺天盖地,势不可挡。
  要说文彦博有这么大势力吗?
  当然没有!只不过老家伙善于借势,如今王宁安如日中天,他手下的各种力量,都想王爷高升一步,他们也跟着往上走,自然愿意出来摇旗呐喊,制造声势。
  在鼓动舆论的人当中,还有一伙人,那就是金融集团,他们刚刚被打得狼狈不堪,投资天竺,又惨遭失败,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命悬一线的关头。
  司马光不惜亲自出手,如今老文造起了声势,他们当然要跟进。
  把王宁安推上去,他们算是从龙功臣,姓王的总要客气一点吧!
  推不上去,赵曙翻脸,师徒君臣死斗,他们就能站在一边看热闹,不管怎么说,他们也不吃亏,甚至还能浑水摸鱼,把损失拿回来。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之下,两伙人都极力拥戴秦王。
  弄得风风雨雨,势不可挡。
  原本已经老脸丢尽的张方平,此时也什么都不顾了。
  反正都干了一次,再干几次,又能怎么样?
  他立刻上书,为王宁安讨要九锡之礼的后五样。随后,又是几次登坛讲学,盛赞秦王的功绩。所到之处,万人空巷。
  这回好玩了,原来光是金融集团捧着他,现在老文发动了,王宁安手下那么多人,有的人是核心的,有更多是外围的,他们也不清楚秦王是什么想法。
  觉得文相公是秦王的亲家,他跳出来,我们跟着起哄,绝对没错。
  大量的投机分子,也都搅合进来。
  这么一弄,张方平享受的待遇,胜过之前数倍。
  到处都是前呼后拥,风光无限!
  看起来文宽夫是对的,这人啊,就不能太要脸了!
  ……
  王宁安默默注意着,他没急着动手,因为这次出来的人当中,有太多自己的人马,对别人下手容易,对自己下手难!
  王宁安不是舍不得,而是必须看仔细了,精准出击,才能震慑宵小,又不会损害朝廷大局。
  就在王宁安酝酿的时候,有一个人却怒了!
  “荒唐,混账!文宽夫,老贼!不把你宰了,我誓不为人!”
  “咳咳!”有个书生气很浓的年轻人咳嗽道:“大哥,那可是咱家的老太公,沾着亲呢!”
  “呸!”
  狗牙儿狠狠啐了兄弟一口,他揪着小彘的胸口,怒吼道:“你给我说实话,是不是你让文宽夫闹腾的?是不是你小子想推老爹登基,然后当太子爷?呸!我告诉你,我比你大两岁呢!你这辈子都别想了,就冲文家的德行,我也不能让他们得势,成了国丈!”
  面对大哥疯狂的咆哮,小彘都无语了。
  “哥,你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咱爹什么心思,我还不知道!这事情明显是文相公自己弄出来的,跟我没关系。”
  狗牙儿看了看他,不屑道:“你少给我灌迷魂汤,我不爱听,我也不信。你说和老文没关系,拿出证据啊?要是拿不出来,就是你干的!”
  小彘哭笑不得,“哥,证据我是没有,不过办法我倒是有一个。”
  “什么办法?”
  “你忘了?咱们可是缴获了那么多的火铳火炮,还有好多的钱粮,账目,有人给天竺的叛军送军需,支持他们叛乱啊!”
  狗牙儿陷入了沉思,半晌才道:“二弟,你是说拿这事掀起大狱,把那帮拥立老爹的人都给干掉?”
  “不是都干掉,而是其中有些人居心叵测,拿他们的脑袋,震慑人心,杀鸡骇猴就是了!”
  狗牙儿立刻点头,切齿道:“没错,第一个该杀的就是文宽夫,老东西死定了!”
  一瞬间,小彘的脸黑了,哥啊,你能不能给老狐狸一条活路,不然小弟下半辈子都要跪搓衣板了!


第1150章 拿下张方平
  文彦博进京两个月的时间,积极活动,从上到下,迅速拉拢起一大堆人,他们整天聚集在文府,高谈阔论,畅所欲言。
  所有的话题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拥立王宁安登基!
  历来篡位夺权都充满了刀光剑影,血腥杀戮。熟读经史的一群人,竟然在商量着和平转移皇位,恢复上古禅让制。
  莫非是他们脑子抽了?还是书生病犯了?
  还真不是!
  文相公经过深思熟虑,发现的确有希望兵不血刃,完成朝代更迭。
  首先,还就是王宁安的势力和威望,足够庞大。
  哪怕赵曙很努力对外作战,开疆拓土,但是在普通人心中,尤其是三十岁以上的中坚力量,更加推崇秦王。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是受益于王宁安的兴学令,从穷苦的农家子弟,一跃成为体面富足的成功人士。
  这些人存在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很多人还是手握权力,能影响舆论。
  从商人到官吏,从学者到士兵,从城市到乡村,从大宋到海外……王宁安的支持者广泛存在,势力无与伦比。
  文彦博要做的只是把这些支持秦王的力量串联起来,并且引导他们支持秦王登基,实现和平篡位。
  这条路也不是没人走过,比如大名鼎鼎的王莽!
  他先是以外戚的身份,执掌大权,辅佐幼帝登基,称为安汉公,接着给自己加宰衡的位置,列宰相之上,随后又被推为假皇帝,假的干久了就接受禅让,成了真皇帝!
  王莽用了八年时间,从安汉公变为新朝皇帝,他篡夺大汉江山,居然没有引起多大的动荡,绝对堪称奇迹,而且当时王莽的名声也极好,简直是活着的圣人。
  至于后世那么多骂王莽的话,也是在王莽登基,推行改制失败,身死国灭之后,才出现的。
  后世有人调侃,说王莽是穿越者,其实还有那么一丝道理的。
  而且越是研究,就越觉得有可能。
  比如王莽辅佐皇帝的时候,自己担任太傅,亲信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位居三公上。遇到军国大事,皆是由安汉公、四辅平决。
  怎么样,像不像王宁安在政事堂搞得那一套?
  还有,王莽登基之后,针对当时朝廷昏庸,官吏贪墨无度,土地兼并严重,老百姓流离失所,民生凋敝的状况。
  王莽果断推行新制,将天下田改名“王田”,而王田不得买卖,其后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朝廷所有……这些措施,就是王莽的改革,看着有点眼熟没?
  没错,和王宁安干的事情,几乎一般不二!
  两个穿越者,不谋而合啊!
  王莽推行王田,王宁安做的是均田,而且也不能随意买卖。几次调整币制,从铜本位,到金本位,再到信用本位。
  改革官职,设立殖民部,参谋部,审计司,皇家银行,议政会议……同时也把矿山森林,收归朝廷所有……
  稍微梳理一下,就连老文都惊讶了。
  读了一辈子书,骂了一辈子王莽,结果到头来才发现,最大的王莽就在身边!
  更要命的是这孙子居然把王莽没干成的事情给干成了!
  我的老天啊!
  老文是没法淡定了,或许是冥冥之中,真的有天命吧!
  过去几次被王宁安坑得太狠了,有怨气,有不平,老文从心里讲,是不愿意给王宁安摇旗呐喊的,更不愿给他当臣子。
  可面对这么多的“巧合”,老文也按捺不住了。
  人能和人斗,但是不能和天斗,老夫还是顺天应人吧!
  既然发现了王宁安和王莽是如此相似,那么如何篡位夺权,也就显而易见了。
  王莽当过安汉公,接着出任宰衡,执掌朝政大权。
  王宁安以军功起家,封爵西凉王,接着担任首相。
  再度出山,晋位秦王,继续担任首相。
  可以说,前两步已经迈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成为“假皇帝”。
  老文思索了一下,还是按照王莽的策略来。
  在掌握大权之后,谶纬禅让之说盛行,各种符命祥瑞纷至沓来,不断有人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符命、图书,层出不穷,如“求贤让位”、“汉历中衰,当更受命”、“天告帝符,献者封侯”等等。
  对于献符命的人,王莽都给予丰厚赏赐,有名哀章之人,更献上金匮策书至汉高祖庙,大意言莽为真命天子,经过一轮一轮的造势,终于时机成熟,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成为了新朝皇帝。
  有榜样在,照方抓药就行了。
  只不过王莽篡位,用的是谶纬迷信这一套,显然在大宋是行不通的,毕竟多年的教化下来,大宋百姓的文化程度是历代之冠,一些鬼把戏骗不了人,只能成为笑料。
  老文思索之后,决定还是主打有德者居之的旗号。
  王宁安做了这么多事情,有那么多功绩,全都是实打实,摆在那里。他的根基可比王莽深多了,宣传起来也容易。
  动员报纸,发动学者,写文章,大加赞美,把王宁安捧成活着的圣贤。
  光是这样还不够,老文觉得应该充分发动民心,制造众望所归的态势。
  而最能发动民心的就是议政会议。
  他和儿子文及甫商量之后,立刻动作起来。
  先召集一些亲近的议政卿,共同商量措施,大家伙凑在一起,互相交流之后,还真别说,他们拿出了很靠谱儿的办法。
  议政卿来自各地各行业,那就索性回去,召集各省的有志之士,一同上万言书,到街上宣扬,请求秦王顺应民意,登基称帝,要求赵宋皇室,顺天应人,把龙椅交出来。
  他们经过商讨,决定将自己的团体命名为“请愿团”。
  要在各行省组建分团,同时,商人,市民,学者,学生,报界,军界,僧人……全都要出来,共同情愿,拥戴秦王登基!
  还真别说,老文的名望太大,世上的投机分子也太多了。
  当请愿团的旗号打出去,立刻得到了响应。
  不到十天的时间,光是西京,就出现了100多个请愿团,最大的有一万多人,小的也有上百人,天天在街上,衙门口,各个酒坊茶肆,招摇呐喊,热闹非凡。
  而且请愿团就像瘟疫似的,快速蔓延。
  开封的张方平见文彦博又抢了先手,顿时暴跳如雷。
  老夫才是替秦王摇旗呐喊的第一人,以后排凌烟阁的时候,你文宽夫可不能爬到我的上头去!
  不用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