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气侠虹-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问风得势急进,掌锋青光暴涨,如有形之刃般直刺擎风侯面门,口中长吟:“莺解新声蝶解舞,花不能言惟解笑!”正是“解刀”三击之第一招:“一刀解谈笑”!
  这一招速度极快,配合着陈问风奇妙的步法,似乎才一发招已递至擎风侯面前,擎风侯心头微震,刚才一记硬拼自己尚不及回息,而对方的解刀绝技已出,看来陈问风内力浑厚精深处已胜了自己一分。激斗中不及细想,软剑电掣而出,隐含风雷之声,端端撞在袭来的青光之上。
  “叮”得一声轻响,犹若美人梦中一记无息花落,几不可闻。擎风侯虽挡住“解刀”必杀一击,然而陈问风这招“一刀解谈笑”正击在“银蟾”宝剑剑脊无锋处,“银蟾”宝剑本就属于轻薄软剑,经不起陈问风集全身力道的重击,被撞断成两截。
  众人喝彩声尚不及出口,擎风侯弃去断剑,双掌齐出,一左一右分袭陈问风双肩!
  原来却是擎风侯心知纵能接下此招,亦必会落于下风,索性放手一搏,故意断剑化去这招“一刀解谈笑”的无数后着,可谓是兵出险着。
  陈问风刀气断剑即收,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反手斩向擎风侯袭来的双腕,口中再吟:“日月争辉无暝色,豪笑堪解恼人情!”“解刀”三击之第二招“二刀解情仇”已然发出。这一式却是豪情万丈,直若视天下如无物,看似信手挥来,那份激昂痛烈之态却足可气吞山河!
  擎风侯心头大骇,却非是因为陈问风这一招凌厉无比,而是这一招将起初数记“手刀”所留下的混沌之气尽数连成一体,仿佛刚才交手的数十招只不过是这一招的前奏,如今方合而为一化为整体,就好似蓄满了水的长堤突然崩口,那股强势沛莫能御!
  擎风侯一代宗师,岂能一招受制?猛喝一声,身体在空中奇异地一扭,竟从那密布的刀气中强行破萤而出,右掌抵住陈问风全力一击。“咯”地一声,擎风侯的右臂已被这无坚不摧的一击所断,但他的左掌亦趁中招时的一丝空隙按在陈问风的左胸上……
  陈问风对擎风侯这拼死一击犹如视而不见,一声长叹:“吴钩挑破天下关,铁鞍梦解生死愁!”那一刻,陈问风面露惘然之色,脸上老泪纵横,他仿佛是一位征战多年的将军,独立于古道雄关之上,迎着猎猎长风、莽莽云涛,望着满目的疮痍山河、残肢断首,慨然长呼。那份萧索凄凉之意涌入每一个观战者的心头。
  “解刀”三击之最后一击——“三刀解生死”亦同时发出!一掌击下,那茫茫刀气竟脱手而出,如一道刺破苍穹的闪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直没入擎风侯的右胸。“解刀”的精华,原来就是将刀“解”开!
  这一招出手,是否就已定生死存亡?!
  “砰”然一声大响,两道身影乍合即分。擎风侯手抚右胸,半跪于地,眼望陈问风,喃喃吐出几个字:“陈兄神功,赵擎风拜服!”张嘴喷出一大口鲜血。
  陈问风身体摇晃数下,终于没有倒下,嘴角亦有一条血线缓缓流下。擎风侯右胸虽然受他刀气重创,但对方濒死反击,按在左胸的那一记残风掌亦令他绝不好受。
  铁湔上前扶着擎风侯退开,微一摆首示意,一名异族高手俯身从石堆下取出一本泛黄的书册,恭恭敬敬递到剑圣面前。铁湔长叹一声:“‘解刀’名不虚传,陈兄神功盖世,纵是小弟亲身上阵,怕也难避开这惊天一击!这一本达摩棍法敬请收下。”
  陈问风点点头,却不出声。他所受的伤远比表面上重得多,一张口只怕就会喷出血来,缓缓走回阵中,望着剑圣苦苦一笑:“曲兄,幸不辱使命。”喉间微动,却是强咽下了一口急涌而上的鲜血。
  中原武林一方发出震天的欢呼声,陈问风虽亦负伤,但毕竟是胜了这一场。
  剑圣将达摩棍法交给少林方丈空嗔大师,空嗔大师虽是得道高人,乍见失落多年的本门秘籍物归原主,亦不由心潮翻腾,颤抖着双手接下。
  苏探晴在俞千山耳边低语几句,俞千山点点头,大步上前,望着一直对自己虎视眈眈的勃哈台:“第二场便由小弟重会故人吧!”原来苏探晴怕铁湔再玩什么花样,知道俞千山武功足可胜过勃哈台,有意让他出场挑战,若能连胜两场,当令对方士气大泄。
  勃哈台上次在振武大会上被俞千山重创,对其恨之入骨,虽明知武功略有不敌,却无法对公然挑战视而不见,怒喝一声,正要出场。却听铁湔悠然道:“见到陈兄的‘解刀’绝技,老夫亦不由手痒难耐,想必剑圣业已等不及了,不妨下场与铁某一战。”
  苏探晴心头蓦生警兆,按理说铁湔绝不应该如此性急,若说是擎风侯败退令他心生战志,实在太不符合他一贯沉稳的作风,难道其中有诈?眼看陈问风重伤难战,若是剑圣有何闪失,敌人再按事先安排好的策略生出什么变故,中原武林群龙无首下,或就会给铁湔、擎风侯等人可趁之机!
  剑圣亦同时想到这一点,与陈问风互视一眼,心中泛起一丝疑惑。
  俞千山沉声道:“既然铁先生愿意出手,何不先赐教俞某?”
  铁湔漠然道:“老夫与俞兄素识,不便痛下杀手。”
  苏探晴心知俞千山未必是铁湔的对手,更不迟疑,上前拉住跃跃欲战的俞千山,对铁湔朗声道:“上一次惜败于铁先生之手,这一次就由晚辈再来请教吧。”
  铁湔不屑道:“败军之将,安敢言勇?”
  “初生之犊猛虎可畏。”剑圣大笑:“此一时彼一时,铁兄安知苏少侠会重蹈前车之鉴?此战便由苏少侠出场,若是铁兄不愿与之交手,可换人再战!”他隐隐猜出铁湔的用意,又对苏探晴的武功极有信心,所以方如此说。
  铁湔与苏探晴上次交手仅仅险胜半招,心知己方阵中无人能敌得过浪子杀手,目中闪过一丝狠毒:“振武大会上对苏少侠手下容情,这一回铁某绝不留手。若是剑圣痛失爱将,可休怪我!”
  苏探晴夷然不惧,长笑道:“上一次晚辈对铁先生亦未敢痛下杀手,鹿死谁手总要试过才知。”
  陈问风强压胸口烦闷,低声对剑圣道:“苏少侠只怕还不是他的敌手。”
  林纯亦轻拉剑圣的衣袖,关切之情溢于面容。
  剑圣却微微摇头:“少年人不经磨练难成大器,何况他能接下老夫的‘有所思’,武功已窥大乘之堂奥,只要再经此役,普天之下能胜他的人亦屈指可数了!”这句话说得极轻,只有身旁几人听到,众人表情不一,大多是惊喜交加,惟有段虚寸脸上妒色一闪而过。
  陈问风惊讶地望着苏探晴,只有他这样的绝顶高手才真正知道接下剑圣的绝技“有所思”意味着什么。那是攀越武道极峰的一级重要的台阶,只有经过那种生死一线的拼搏后,苏探晴的武功才可以真正踏入绝顶高手之境界,从今之后,就只有他自己独行于武学巅峰中探索,努力超越极限,直至寂寞求败!
  苏探晴飘然下场,跃入高台中。风吹起他雪白的长衫,犹若临风玉树。
  铁湔望着苏探晴,亦是有些惊疑不定,此刻的白衣少年与一月前在振武大会时见到的似已有所不同,信心的增长仅仅是一个方面,更可怕的是那份怀揽天下的气度,刹那间,他已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足以与自己公平一战的对手!铁湔的心里忽就泛起一丝难言的沮丧:自己精心设计的布局难道又会被这无畏少年所破吗?
  苏探晴感觉到自己正面临一个人生关头,只要过了此关,从此再无所惧,纵然就此败亡,亦是无怨无悔。
  这一刻,苏探晴的心情一如止水不波,浑然忘了一切。
  忘了在场的近千高手、忘了仍身陷牢笼的顾凌云、忘了心意难平的师父杯承丈、忘了一片痴情的梅红袖……甚至这一刻他的心中,深爱着的林纯亦渐渐模糊,只是望着苍莽山川,无边天地,精神至纯至静,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境地。
  苏探晴望着缓缓走来一脸凝重的铁湔,只说了一个字:“请!”


  第三十六章 破阵伏曦诛真凶
  铁湔来到高台下,猛吸一口气,身体径直跃上八尺高台,与苏探晴相隔五步而立。
  崆峒派天渡长老看到铁湔上台时膝盖不见弯曲,浑如僵尸,不由大吃一惊道:“这分明是本派的‘平步青云’身法,铁湔他从何习来?”剑圣与陈问风互视一眼,各自叹了一声。他们虽从明镜先生处得知铁湔精通许多中原各大门派的绝技,但据说这“平步青云”身法不但是崆峒派的不传之秘,而且必须身怀崆峒独门内力方能使得出来,也难怪天渡长老如此惊讶!平心而论,铁湔无疑是一位天赋极高的武学奇才,偏偏大好身手却助纣为虐,替蒙古人效力,实是令人可叹可惜。
  苏探晴玉笛斜指铁湔:“振武大会交手十招未能尽兴,晚辈今日再度领教高明!”
  铁湔负手从容而立,冷喝道:“这一次你便不会有那么好运了,出手吧。”
  苏探晴微微一笑,身形忽动,“碧海青天”步法踏出,身沉一线,脚踩七星,绕着铁湔疾速转起了圈子。铁湔大笑:“前车之鉴犹在,苏少侠真可谓是冥顽不化啊!”两人上一次在振武大会上交手时,苏探晴就因被铁湔“驳势”之功所逼,不得不以动制静,绕其疾速转圈后被迫发招,如今再度交手,竟仍是故伎重施。
  那时两人约战十招,武功各有保留,铁湔固然手下容情,苏探晴亦怕被明镜先生瞧出自己的身份,最为犀利的濯泉指一直未能出手,而铁湔亦充分利用了苏探晴的心理,在最后关头诱他以指相袭,苏探晴惊觉铁湔用意后蓦然收招,方被铁湔所趁,在胸口上虚点了一指。事隔一月后,两人皆对那一战记忆犹新,此番交手各有策略。铁湔对苏探晴的玉笛剑法已大致了然于胸,本预想苏探晴定会以玉笛剑法为辅,用濯泉指法主攻,不料看情景苏探晴浑似忘却了那次失利的教训,仍是依样而行。铁湔心头冷笑,暗暗运起“驳势”大法,身体虽站立台中不动,目光却游移于苏探晴全身,欲窥准破绽后闪电出手。
  谁知苏探晴奔行良久,对“驳势”大法的威胁视若不见,虽越奔越快,却是神完气足全无力竭之相。玉笛伸缩不定,欲攻未攻,五指暗捏口诀,似弹似挥,不但身形上全无破绽,更是隐露出强大的战志与坚定的信心。看似在全力催功急行,神情却是意态悠远,若置身局外,玉笛剑法与濯泉指仿佛仅是信手而使,并没有一招一式针对铁湔而发,既令铁湔战意稍减,却又令其不得不暗生提防,那份攻守无措的矛盾心理在心头勾留不去。
  铁湔不知苏探晴经过与剑圣一战后,领悟了“有所思”中的含敛之道,已是今非昔比。虽依样绕圈,却并不为铁湔气势所迫,而是牢牢掌握着主动权。他虽有一身惊世骇俗的诸般神功,空负诱敌深入的“驳势”大法,却丝毫感应不到对方出手目的与时机,生平对敌无数,却还是首次遇见如此不为所动的对手。心头暗凛,知道眼前少年人绝非昔日吴下阿蒙,武功已踏入超一流的境界,收起轻视之意,暗将掌力提至十成,定神细看苏探晴的身法,待机而动。
  “含敛之道”的精华便在于维持攻守的平衡,既不贪功急进,亦不抱残守缺,而是努力在均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