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拢盅厦堋R淬肺鞅咭蝽韫扔惺В岢鱿忠恍┧尚福参薹粒氪鱼肺鞅呓ノ页囟美蓟岫蒉耍页从胪罗椒砍沙穑飨亩美蓟岫蒉耍嵝纳淘ァD敲粗挥醒又荩又萦械仪啵飨娜送桓胰肭帧W詈笾皇O瞒敫罚皇敲徊刈謇膑胫莶辉叮指悦徊刈遄炒笥欣脖阌诿徊囟锱右?匚飨摹6堑匦我蛩兀槐惴烙9树胙勇烦闪宋页桓霰呔持薄R猿贾潢涿挥写蟠恚墒枪髯沉椅创诽踊伧胫莩牵卜噶宋氛街恚室哉艑钭胫荩歉萑耸希晕鞅笔煜ぃ僖哉庞裎敫繁眍韵剑鲋萌П恚敫肥盗Ρ阕骋病!�
“如此,朝廷开支又会重。”贾昌朝道。
郑朗没有生气,就事论事嘛,也不能想得那么阴暗,况且贾昌朝本身就是一个极度保守的大臣。耐心说道:“此役,西夏出动三万兵马,多是骑兵。我朝仅出动一千四百名兵士,多是步卒。断道坞离麟州城几乎有百里之遥。我朝军队赶了一天一夜的路,匆匆忙忙交战,西夏养精蓄锐,此役西夏虽胜,仅击毙我朝兵士三百余人,俘获一百余人,居然让七百多名兵士安全逃回麟州城。你觉得这样的对比,西夏有何可畏?”
就差一点说出,谁怕谁啊!
赵祯默默一想,居然笑了起来,是啊,若离麟州城近,还能说得过去,这么远,这么强大的对比,西夏都没做到让一千四百名兵士全军覆没,说出来虽胜,可胜得极为耻辱。
郑朗又道:“筑堡寨是对的,河西自麟州战役后,本来是肥腴之地,遂为闲田。于是元昊始于始于洪崖坞、道光谷间插木为小寨三十余所,盗种寨旁田,侵耕十余里,不但于屈野河河西,还有府州与丰州一带,后来狄青多将其催毁,倚据地形,将府州与丰州失去的大片土地收复回来,陆续修建一些堡寨。不过屈野河以西仍没有经营完善。后来狄青调走,没藏讹庞更大肆侵耕,居然一边与契丹交战,一边侵耕数十里,距河仅二十里。当时为了换取他们与契丹作战的勇气,麟府路官员皆默视之。去年再度侵耕,眼看就要临近屈野河了。关健我朝政策苟且偷安,贪生怕死。”
八个大字说出,几个大臣皆苦笑。
“因此政策以内敛保守为主,西夏人再发起类似断道坞之类的战役,麟府路百姓会陆续因为害怕逃离二州。似乎是无关紧要。关健时没有了百姓,何人来耕种,来放牧?又,再看其后方,后方是河东路,非是关中,经营得当,便能获得大量粮草供给。河东地贫,无所产出,当地没有所出,军士后勤来源必须靠后方运输,还是必须从京城运过去,一千多里的道路,多是崎岖的山道,运输成本会有多高昂?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麟府路不要,整个河东,包括并州都暴露在西夏人攻击之下。若是要,朝廷费用更日益增加。”
不说军事,只说经济。将这笔账算出来。
“要战,但战得要有智慧,战不从麟府路开始,而是从龛谷开始,西夏新得龛谷,根基不稳,当地百姓拥护瞎毡,借机向龛谷发起进攻,若是西夏主力军队到达,我朝军队撤回来,据险以守,让吐蕃人迎敌。若撤退,我朝再度发起进攻。西夏穷兵黜武,久持之下,国必乏也。”
“如何得知敌人大军前来,似乎沙鼠浪三万西夏军队聚集,特务营都未将消息送到前线。”贾昌朝讥讽道。
“沙鼠浪空旷无限,还用得着特务营的密探,贾相公,你可知道特务营每一个密探有多珍贵?不是我军不知,郭恩早就知道,屡次要撤回倚险而守,倚城而守,黄道元偏要夺权逼得郭恩出军,用鸡蛋往石头上砸,郭恩怎么办?只有以死殉国!”
贾昌朝无话可说。
实际不是这么回事,消息扣在狄青哪儿。
郑朗也赞同狄青的做法,不让西夏人真面目暴露出来,恐怕连禁榷都通不过。
“若是时机得当,又可以从延州,环州,发起一系列的进攻,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只要不深入敌境,以免遭埋伏,不时骚扰敌人,然后麟府路于河西筑堡筑城。虽增三千兵士,一旦河西防御布置起来,后方无忧,百姓返回,麟府路再度有所出,至少在供给上就替朝廷节约许多。战事不会很大,主要是让没藏讹庞意识到我朝的态度,逼迫他将立威的对象转移到吐蕃身上。然后再坐观事态的走向做下一步的决定。”
赵祯沉思良久。
韩琦说道:“陛下,臣也赞成。”
若连这个温和的做法都不同意,朝廷也太过软弱了。
赵祯说道:“准吧,以龛谷为主。”
细节上如何安排,与郑朗无关,他告辞回来,京城还有两个举子,他想看一看,四川来的。不但这两个举子,连带着他们的父亲,郑朗都产生兴趣。
第七百四十六章 三苏
这两年发生很多大事,公主、六塔河、绑架宰相、皇帝病危、首相变动,郑朗贬官回归,包拯知开封府,西北和平十年之久,战事再度爆发,尽管这是一场小战役。
以至这一件科举几乎都无人关注。
但科举也闹了一些事,知贡举的是几个文坛大拿,欧阳修,王珪,梅挚,韩绛,范镇。本来是好事,这几个人皆喜新文体,也就是讲究古散文。本身也没有错的。就算是骈文言之无味,最少朗朗上口。现在普遍流行的却是那种险怪体,进士造句务必以奇僻为佳,也就是后人嘴中的太学体,弄到后面居然连郑朗看他们写的文章都感到吃力。
欧阳修五臣皆深痛恨此种怪体。
五人择新体文录士,榜一出,平时所推誉者皆不在其列,引起喧然大哗。长期以来,为了科举,务必以险怪为佳,说不用就不用了,连声通知也没有,让举子何以情堪。于是一些嚣薄之士聚集起来,等候欧阳修早朝,将欧阳修堵住,群聚斥问。就象前年老百姓将几个宰相围起来,公主哪,你们将公主逼到哪儿了?
衙役不能制止,又有人刻薄的,做祭文投到欧阳修家中,可无论他们怎么闹,欧阳修就是不听。其实此时欧阳修改革新体文基础更好了,郑朗这么多年一直用的新体文,尽管他科举时按照规矩做了许多骈文。在郑朗等人带动下,新体文发展的势头远比史上更猛。
不过梅尧臣等人心中皆是戚戚,幸好发生一个误会,指批卷子时发生的一个意外,几个考官在看卷子,看到一篇文章《刑赏宽厚之至论》,笔力雄厚,语言流畅,一篇典型的新体文。
几个考官一起围过来观看,梅尧臣便说道:“好文章。”
韩绛与范镇也没有反对。
若用古散文体来择取学子,这篇文章无疑在六七封学子文章中最佳的,不过几人盯着那句皋陶曰杀三,尧曰宥之三有些犯迷糊,因为他们皆不知出处。
不大好说出来,因为宋朝的锁试制度,他们不能出去翻察史书看,又不能出去问人。哪里能记得这么多典故,况且这么多年来险怪体也有一些影响,专门寻找冷门书籍里的典故往文章里塞。
当时只有怨自己记忆力不好。
实际几人记忆力还是可以的,顶多比变态的张方平略差一筹罢了。
于是略过此段,梅尧臣低声说道:“欧阳永叔,恐怕这是你学生写的文章。”
指的是另外一个人江西学子,欧阳修的学生曾巩。
曾巩新体文写得好不好,不用质疑了,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沉吟一下,就是他的学生又如何,卷子誊抄过的,不过怕外界有争议,将这卷子判为第二。结果榜出,不是曾巩,而是另外一个人,苏轼。曾巩也高中榜上,名次要相对落后一点。不然引起争议更大。
至于省元则一个很陌生的名字,李寔。
苏东坡拜见欧阳修与梅尧臣,欧阳修不大好意思问,梅尧臣无所谓便问那句出处,天下书籍何其之多,也许是自己没有看到的一本书。苏东坡答道:“想当然耳。”
后来此事传为美谈,当时梅尧臣略有些不悦的,榜已出,怎么办呢?此事揭过。
三月殿试,状元还是一个很陌生的人,章衡,不过他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叔叔,章惇,大奸臣,然而何谓忠何谓奸?如果向太后听从他的话,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宋朝会不会走向另一个方向?
章惇也来科考了,因为侄子高中状元,羞于同榜,不就而去,第二次再度参加省试,又高中甲科,这也是宋朝史上独树一职的两中殿试榜的进士。
三月的荣耀全部集中在章衡身上。
但这个章衡郑朗根本看不都不看一眼,因为这一榜上的进士让他看花了眼睛。
政治角度来看,有变法派的骨干吕惠卿、曾布、蒋之奇、林希等人,朔党的领袖梁焘,还有某弟兄俩就支撑起来的蜀党。文学角度来看,唐宋八大家有三大家集中一榜,包括曾巩。
经学来看,有洛学鼻祖程颢与弟子朱光庭,关学鼻祖张载与弟子吕大钧,蜀学代表那对兄弟。
后来的宰相有九人,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后来的新党有吕惠卿、曾布、章惇、邓绾、王韶、林希、张璪等;旧党中有苏轼、苏辙、朱光庭、梁焘等。若再加上几位考官,几乎集中后世数朝一半的精英!
郑朗无比关心的那个姓王的大牛来了,当然现在他还不行,郑朗继续在关注,看他是否去西北游历。
其中最有名的还是那对兄弟。最让人惊奇的是前三甲,章衡,窦卞,罗恺,谁知道,谁知道这三人是谁?
……
传奇是从一个花花公子开始的。
苏洵,与张方平与郑朗家十分相似,出身一个小主户家庭,不愁吃穿,因此青少年苏洵一直过着糊里糊涂,昏天黑地的生活,直到十七岁他看到二哥。
苏焕中考的风光,一度发恨读书,不过三年后连解试都不得中,再度松懈了。直到母亲过世,他才感到愧疚,再度发恨,那时他已二十七岁。
与郑朗一样,自学式的。
好处就是让他脱离时下不好太学体的文风,坏处就是所学乃是野路子,特别是骈对更非是他所长,例如他写的诗《有骥在野》,有骥在野,百过不呻。子不我良,岂无他人。絷我于厩,乃不我驾。遇我不终,不如在野。秃毛于霜,寄肉于狼。宁彼我伤,人不我顾?无子我忘。
古意有了,但骈呢,韵呢,对呢?
当然很悲催,因此这一考就是近二十年,每次皆名落孙山,连带着家庭情况也每况愈下。在这近二十年时间里,他除了一次次飞蛾式的科考,读书外,只做了一件大事,居然考证出来眉山苏氏一脉乃是唐朝天宰相苏味道的后人,继续往前考,又发现苏家发自于汉代的苏建和苏嘉、苏武、苏贤三兄弟,然后再考,考证出来苏家前代还有先圣,苏秦。以宋代这种条件,以及苏家的条件,是怎么考证出来的,只能说天知道了。
没有想到苏家上代有这么多圣贤大能,苏洵更加发恨,但他也没有想到,在后人眼中,所谓的苏家先人,仅是苏秦与苏武才能与他们父子相比较。
四十不惑,心灰意冷之时,他命中的贵人到了,张方平。
张方平治蜀颇有政绩,宋朝治蜀多出了名臣,张方平能名列前五,不但抓军事政务,也抓教育文化,无意中看到老苏的文章,当时看傻了眼。这就是李太白啊,不过李太白是写诗,此人是写散文,一样的纵横恣肆,雄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