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9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神养气,以安靖国家,纪纲海内。俟天地垂佑,圣躬痊复,然後举治平之业以授之,不亦美乎!古之慈母,有不孝之子,犹能以至诚恻隐,抚存爱养,使之内媿知非,革心为善,况皇帝至孝之性,禀之于天,一旦疾愈,清明复初,其所以报答盛德,岂云细哉!

前面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

怎么办呢,得给赵曙一个台阶下。改邪归正吧。

又说臣两曾上心,以陛下受仁宗之天下,没有仁宗你能当皇上吗,以孝顺皇太后,抚诸公主(指赵祯四个女儿),不能让奸邪离间,使两宫(指高曹二人)有隙。诗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生者有恩,但抚养之恩,居其大半也。陛下自幼就被太后抚养,恩亦至矣(也不全是,赵曙婴儿时,还有中途一段时间在赵允让府上,不过一大半时间是曹太后抚养的,而且没有曹太后这个泰山支持,赵曙也不可能上位,但这一条司马光不敢说的)。希望陛下亲奉甘旨,承顺颜色,无异于你未登基之前(指你不能一做皇上,说翻脸就翻脸)。

等等。

有道理,有劝说,有喻戒,而且说得十分婉约。

但赵曙继续不听,不但“卒哭”,銮驾回京后,继续逆违曹太后。

想一想,昔日郑朗几个娘娘来到京城,那时郑朗已为参知政事,有妻有妾有女儿,几个娘娘说揍就捧,郑朗还是哄着开心。但郑朗能有今天,是几个娘娘给的?

赵曙能有今天,则是垂手可得,给的还是一个皇帝之位。

曹太后失望了,在回京的路上,不但赵曙继续写那些大逆不道的诗歌,对赵祯的嫔妃与几个女儿们继续薄待,冷落,不但这些人,对她也十分冷落,况且还有这么多几乎是谩骂的诗歌。

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出来这个东西的真面目呢。

宋朝皇帝是人做的,不是牲畜做的,因此有了废立之心。这些诗歌以后没有曝光于世,但能将老实巴交的曹太后逼上这份上,可见赵曙暗中做了什么事。

废立大事离不开首相,曹太后很傻很天真,至今没有看穿韩琦的真面目,还以为他深受赵祯大恩,会对赵祯忠心,对自己忠心。回到京城后,将这些证据搜集起来,派中使持文书以及这些证据付于韩琦。

韩琦看了,也做了,但做的是一件不亚于赵曙的疯狂举动,就当着太监的面,看完后将它焚烧。要知道此时曹太后垂帘听政,文书虽懿旨也等于是圣旨。

昔日赵普那么高的地位,烧了臣下的文书都定为罪过,那么韩琦烧执政的曹太后懿旨算什么?不但烧,而且烧得如此猖狂,当时太监看傻了眼。韩琦不但一边烧,一边还从容地让太监传话,太后每次说官家心神不定,这是犯病,犯了病说疯话,有什么好奇怪的。当年先帝还犯了病,说你老人家谋反,老人家你是否真的谋反了。

中使郁闷地离开。

韩琦这才毛骨悚然起来,以赵曙如今的种种行为,曹太后想要废立,已经变得水到渠成,自己是烧掉这些证据,但曹太后手中有没有存档?肯定有的。只要在大朝会上将这些存档拿出来,说声废,群臣激愤,皇上必废无疑。况且宗室中有那么多优秀的子弟,宗谔、宗祐以及从古,都是在暗中培养观察过的,皆有贤名。

重立一个皇帝对宋朝来说,变动不大,甚至还能是一件好事,那么自己呢,则会很悲催,必然被怒气冲天的大臣们彻底清算。立即将欧阳修等人召集过来,数人迅速达成一致的看法,得迅速解决。否则曹太后懿旨变成诏书,一旦送到两制,以两制官员对皇上的愤怒,马上诏书就得以通过,就是他们是首相,也无法阻止了。

大事即将发生,可是司马光等人一个不知道。

韩琦商议过后,带着欧阳修立赴内宫,没有办法,虽有数相在即,可其他人皆没有参与,难道洗牌时还能洗到曾公亮与富弼?那时他全身在发冷,虽他是首相,若曹太后坚持,他也没有权利阻止的(这个可以见更强横的章惇,不但没有阻止成功,反而使他身败名裂)。

怎么办?

可他很快心安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曹太后见到他后,痛哭流啼,一边哭一边言赵曙的不孝事,又道:“老身殆无所容,须相公作主。”

韩琦先是瞠目结舌,然后心中感慨,还是先帝好啊,居然将曹大将军的后代调教得如此老实。

没事了,软柿子比较容易捏破的,韩琦与欧阳修对视一眼。眼前这个太后没有本事,没本事以俩人的本事足以将她轻易地吃定。先是韩琦开口,说道:“此病故也,病好了就不会了,儿子病,母亲可不容乎?”

若曹太后是高滔滔或者刘娥之辈,马上将赵曙病历单拿过来,斥责一句,这就叫生病?但她不是,若是,也不会将这等大事托付询问韩琦,岂不是天堂有路不投,地狱无门自入?

就是这个简单的忽悠,居然让她不能回答。

欧阳修帮腔,韩琦说得太生硬,得以理服人,道:“太后事仁宗数十年,仁圣之德,着于天下,妇人之性,鲜不妬忌。昔温成骄恣,太后处之犹裕如,还有什么不能容让的,岂令母子之间不能容让也?”

又是一个伪命题,命题的论证就是张贵妃是否是骄恣。就是骄恣,也不过是妻妾相处之道,能与孝道相提并论?

但就是这个伪命题居然让曹太后色稍和。

这也是郑朗一直没有插手的原因,第一个赵顼这小子以后讲良心,而且有英气,调教不当就会坏事,调教得当反是宋朝一次最好的生机。第二赵曙没几年好活。第三就是曹太后不是做大事的人。

后者也很关健,若她有本事,赵曙未必敢做出这些事。换一句话来说,换掉赵曙,曹太后管不了后宫,是否能保证不会发生妖蛾子?那么到时候不是韩琦为难,而是郑朗自己为难头痛,又不敢象韩琦那样不要脸,那么会更悲催。

曹太后说道:“得诸君如此,善矣。”

韩琦与欧阳修又是羞愧又是安心,因此欧阳修进了一步,说道:“此事独臣等知道,中外莫不知也。”

你也放心吧,我们会替你保守秘密的,以后皇帝不会因为你有过想废立的想法对你怀恨在心。是善意还是一个威胁?更让人不解的既然保证中外不会知道,为何又见于史册?

但当时曹太后更加色和,听着帘后呼吸平稳,欧阳修再进一步劝道:“仁宗在位岁久,德泽在人,人所信服。故一旦晏驾,天下禀承遗命,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反对异同。今太后深居房帷,臣等仅是五六人,举此大事,又非是仁宗遗命,天下谁肯听从?”

还是伪命题,只要曹太后将证据抛出来,加上群臣激愤,不是五六人不敢举此事,而是你们五六人挡不住曹太后的废立之举!

就是三道伪命题,居然让曹太后默然。

主要是欧阳修学问太深了,不象韩琦那么粗野,一忽悠曹太后居然无辄。

两人成功地将天下第一字号的寡妇欺负了,走出来,长呼一口气。危险暂山压了下去,但不是不会发生。问题的源头还是在皇帝身上。可那边赵曙也接见了韩琦,在朝会上他一言不发,私下里却是与韩琦说了许多话,开口道:“太后待我无恩。”

若不是上了赵曙的贼船,韩琦也想抽他,没有曹太后,你能当上皇帝吗。还要待你有什么样的恩情!

不行,看来宫中曾传出这个世子爱书如命,知识健全是一个幌子,根本不是,乃是一个二百五。但也没有关系,贾诩能让晋惠帝做皇帝,皇上再坏些,也不会比晋惠帝差吧。于是耐心的解劝,说道:“自古圣帝明王,不为少也。为什么舜为大孝,那么其余的尽不孝也?”

敢情真将赵曙当成二百五!

当真是二百五,不但不是二百五,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这一切,才是一个开始,后面的才叫韩琦名声真正扫地。当成了二百五,就得按照二百五的方法劝,又道:“父母慈善爱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只有父母不慈爱而子不失孝,才能称道。”

想当年舜被父亲、继母与兄弟借修粮仓之际在下面放火烧,能让他下井挖泥,往井下扔大石头,曹太后待你再恶再无恩,能做到舜父亲继母这一步?传说中赵曙学富五车,而且三十几岁了,居然讲这些浅显的知识,但韩琦就讲了,还讲通了,又道:“正因为陛下事太后未至,父母岂有不慈爱者。”

赵曙大悟,自此以后,不再写那些大逆不道的诗词歌赋。

危机并没有解除,分两步入手,第一步看来皇上根本不是传说中的学富五车,不然做不出这些事,得给赵曙上课。挑了三个老师,司马光、吕公著与刘敞。三人皆与郑朗有着千连万缕的关系。

一是向群臣做一个样子,以示公正,二是韩琦隐约猜出郑朗的想法,顾全着大局,对赵曙一直默视,依然是以前那种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做派。三是三人本身的原因,吕公著乃是前名相吕夷简最优秀的儿子,随郑朗下江南,名闻全国,生性温厚,让暴戾的皇上学一学其温厚。刘敞敢言,司马光这小子虽对皇上一些做派不满,可观他所奏,这小子与他老师一样,能顾全大局。

三人进宫后,一讲论语,二讲史记。

很古怪,论语还能讲一讲,史记这时根本上不了台面,没有办法,司马迁黄老国想,讲究清静无为,还有一个孝道。适合进一步感化赵曙。

三人领命进宫。

讲着讲着,司马光对赵曙的不言不语恼火了,入对时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事仁宗先皇子,太后有居中相助之功,直接挑明了,你这个不孝子,若没有曹太后,你有什么资格做皇子,是凭借你的病痨子身体,还是凭借你的大逆不道,大逆不孝。第二件事仁宗驾崩,曹太后封锁宫门与消息,仅是通知几位相公,以防不测,让你第二天早晨平安地前来即位。第三件事太后垂帘听政,等你身体好了,好来主持国政。

孟子说一饭之恩必以回报,太后有三大恩,陛下你当如何回报?

很讲道理,凡事得有一个理儿,可司马光说完了,赵曙依然不言语。司马光气得要吐血,这个皇帝俺没法教了,我这样讲都讲不通,皇上没愧,俺有愧,让我外出吧。

赵曙清醒过来,不能让司马光外放,一旦外放,郑州那位不知道怎么想,天下大臣与百姓也不知道怎么想,于是令宰臣宣谕,卿所言事,略皆施行,且供谏职,未须求出。

司马光仍求外放,又说,臣所言二事,若不能行,虽日侍丹扆,有何所益!若奉养之礼,日增月益,访求治道,勤劳不倦,使慈母欢欣于上,百姓安乐于下,则臣虽在远方,亦犹在陛下之侧也。

还是不准。

韩琦与欧阳修则在谋划另一件事,想要让赵曙不会时不时的犯神经病,估计很难。废立之危仍然一直存在。一是教导赵曙,二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让太后还政。

这一条更难,想想刘娥。逼得赵祯在宫中放火都无辄。况且赵曙时不时的犯病,群臣气愤不服。

但面临着这道无解之题,韩琦却勇敢地去尝试,先做第一步,春天将末,请皇帝率臣祈雨。曹太后已经隐隐地有些不安,说道:“官家病刚好,外面不大适合吧。”

韩琦从容地说:“陛下认为可以。”

曹太后又想到另一条借口,说道:“官家在服丧中,仪仗素服未准备好呢。”

“那也不难,操办起来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