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慕尼黑,数万民众自发组织起来在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举行悼念仪式;在奥地利的布劳瑙,希特勒的出生地,汇集了无数从各地赶来的悼念者;近十万德军将士在不久前刚刚攻克的列宁格勒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在“提尔皮茨”号响彻港口的隆隆炮声中,上千辆坦克、突击炮、自行火炮和装甲车以威武雄壮的编队驶过胜利广场,滚滚钢铁洪流直接涌向了东南方,将与步兵们一道奔赴已经激战两周的莫斯科战线;在斯大林格勒外围,六天前顺利会师的德军C集群与南方战斗群官兵们用凶猛而持久的炮击回敬“苏联人射向元首的那颗罪恶子弹”。
这一天,1889架德军轰炸机以庞大的飞行编队空袭莫斯科,投下了1941吨高爆炸弹,用以悼念出生于1889年、卒于1941年的前任德国元首,饱受摧残的莫斯科城满目苍夷,几乎沦为一座巨大的废墟……
午后,聚集在博物馆岛和菩提树下大街的柏林市民渐渐散去,但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坐在明窗净几的落地窗前,罗根手捧一杯香茗,出神地望着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城市,眼前的景物让他觉得时而熟悉、时而陌生。
或许,人们缅怀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对一切都毫不畏惧的强权时代,是高高至上、唯我独尊的民族心态。
咚咚咚……
房门被人有节奏地叩响,凭借灵敏的听觉和细腻的心思,罗根能够第一时间判断出来者的身份与事态的轻重缓急。顶着一连串“创纪录”、“奇迹”、“天人”的光环,他重新以空军元帅军衔入役,并出任“国家首席安全顾问”这一新设立的职位。乍一开始,人们大都觉得这个闻所未闻的新职位只是一块过渡性质的“台阶”——主导了“令人意外”的内阁集体辞职,年轻的副总理若是继续在普拉尔的战时内阁中继续担任职务必会引来非议,重新服役可以避免许多尴尬与不便,又能够弥补民众和官兵的遗憾,只是在军队指挥体制改革结束后,陆海空军的重要职位都各有其主并且运转顺畅,为了避免临战换将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先找一个过渡性的职位进行安置也是较为理想的选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发现“国家首席安全顾问”不仅在军事外交等重大问题上为总统一人出谋划策,对内阁和国民议会的决策也产生着非同小可的影响。除此之外,直属于国家总统的新设机构“国家安全策略处”也是较为引人注目的,它目前规模虽小,却汇聚了一批大都有着丰功伟业的退役将领和退休的政客、外交家,就连前任外交部长冯。牛赖特也成为座上宾。对于这一群人以及他们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内阁和国民议会岂能无动于衷?
“请进”
咯……
门开了,透过窗户玻璃的映影,罗根看到一个身形峻拔、穿着蓝灰色空军制服的年轻军官,这便是卡尔。奥古斯特,自己初到空军参谋部时的首任副官,一个机敏、聪慧并且有独立主见的年轻人。经过自己的精心培养,这位有“意”而来的年轻军官已经成为能力出众并且值得信赖的心腹干将,目前出任“国家安全策略处”秘书长,主要负责情报的汇总和初步分析。
“长官从太平洋传来最新消息”
奥古斯特径直走到距离罗根椅背三步处,这也是他的习惯位置。
罗根的目光仍放在窗外:“喔,说吧我在听”
于是,奥古斯特字正腔圆地报告说:“根据最新情报,美日海军于当地时间下午5时许,也就是大约7小时前,在太平洋中部的威克岛附近海域遭遇并展开激烈交战。双方均投入了包括航母在内的大批主力舰,目前未有双方结束战斗以及损失情况的准确消息,但估计这将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海战,甚至将决定太平洋战争的命运”
“威克岛?”
虽然不赞成凡是过早下结论,但罗根并没有对下属们的分析判断提出异议。他朝自己办公桌方向看了一眼,奥古斯特连忙将放在办公桌旁的大地球仪端了过来,迅速找到并指认出威克岛的具体位置。
“威克岛距离夏威夷1700海里,环礁,面积仅有8平方公里,原属美国,建有机场和潜艇基地。日军于今年2月11日占领该岛,从而在太平洋中部获得了重要前哨、警戒基地,在夏威夷群岛周边海域执行作战任务的日本潜艇也多以此地为补给站”在简洁明快地介绍了情况之后,奥古斯特又补充道:“在赫斯内阁期间,我国共向日本出售潜艇46艘以及VII基本型潜艇技术,估计这些潜艇大部分都被列入日本海军一线作战部队了,相关技术至少部分应用在了新建造的日本潜艇上”
“这么说来,我们又做了一件不利于世界和平的事情?”罗根这看似自嘲的话语其实是送给赫斯内阁的,前国社党副元首在内政、军事、外交方面都远不如他一直崇拜和效忠着的德国元首,他那具有临时过渡性质的内阁也充斥着昔日的战友和党棍。这群人试图拉拢利用日本人牵制美国,待到德国解决了陆上的最强敌手,再联合意大利从海上对美国实施夹击,从而实现一个完全法西斯化的“理想世界”——妄想终究是要被现实击碎的,且不说日本的刚愎自用与意大利的腐败无能,在德国,宪政已经取代了**,并致力于彻底摆脱欧战的困扰,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开启,所谓的轴心国阵营也从早先的“貌合神离”变成了“分崩离析”
奥古斯特并没有对此妄加评论,这时候,罗根倒是想起了德国海军情报部门早先的分析和推断——“就总吨位而言,46艘潜艇在整个日本海军所占的比例非常微小,但自去年以来总有超过四十万吨的美国舰船被潜艇击沉。因此在和谈期间,美国政府才会在这个问题上显得十分介怀,直到我们允诺向他们提供更为先进的VIIC潜艇和声纳技术,他们才勉强认可了我们的诚意不过,美国海军现在得以将他们的全部力量集中到太平洋,而且在背后支持他们作战的美国造船工业又异乎寻常的强大,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美国的各大造船厂目前正全力建造军用舰艇,每天都有新的舰艇下水。若是日本海军在一年之内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那么他们将铁定输掉这场战争”
“其实战争进程无关紧要,可以确定的是,自从迈出侵略步伐的那一刻起,日本政府和军队高层就已经将他们的国家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罗根用淡漠甚至恶毒的口吻揣测德国昔日轴心同盟国的命运,以美国的国力和科技水平,哪怕常规战争无法取胜,他们即将实施的“曼哈顿计划”也会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
听了这话,站在一旁的奥古斯特似乎有些不太理解,须臾,他委婉地说道:“呃……长官,请原谅我的无知与好奇,但我始终受到一些逻辑问题的困扰,比如:彻底打败苏联已经毫无悬念,放眼世界,只剩下日本、美国、意大利与我们实力相近,意大利与我们陆上相邻,完全抵挡不住我们陆军的冲击,且又是我们的传统盟友,真正具有竞争关系的便是日本和美国。就军队战力与国家实力而言,日本毫无疑问是处于下风的,若是任由美国取得胜利,最终恐怕会形成欧洲非洲与美洲亚洲两大阵营对抗的格局——到时候我们很难跨洋击败美国,美国也不敢渡海登陆欧洲,这将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对峙。反过来说,若是我们联合日本共同对付美国,或是暗中给予日本大力支援,从而缩小太平洋战争双方的实力差距,让这两个功利和自大的国家相互争斗、相互制约,这对德国的长远发展应该是好事吧”
“你瞧,卡尔”罗根指着地球仪上的大片蓝色,“德国、美国和日本都隔着浩瀚汪洋,即便把德国海军和意大利海军算在一块,海军实力对比也是美国大于日本、日本大于德意。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海军实力是诸强中最弱的。若是我们联合日本对抗美国,以日本军政首脑们的狂妄和愚钝,取得胜利的希望仍是微乎其微的,更致命的是,从英国舰队归属争端期间美国所采取的强硬姿态来看,若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受到威胁,华盛顿的决策者们极有可能在太平洋采取战略防守,集中全力夺取对大西洋的制海权,迫使我们率先退出这场竞赛就算我们凭借海军将领的出色指挥而侥幸取胜,残余的海军力量也不足以完成一场跨洋登陆作战,最终的结果只会是白白便宜了日本人至于说暗中支援日本人,我们并非不做,而是不能做得过于明显。比如说,我们给他们潜艇技术,但只提供最低限度的实物,而不是把整支潜艇编队都卖给他们,美国人抓不到把柄也就无话可说。反过来说,与美国保持友好的关系,我们才能够趁着这场战争顺利建立并巩固我们在东大西洋的统治,进而将我们的影响力扩张到中大西洋乃至西大西洋——在彻底击败日本之前,美国人只能坐视我们的和平扩张这样一来,我们至少能够争取到五年的和平,从而为我们的大海军计划赢得充足的时间”
奥古斯特盯着地球仪想了好一会儿,叹道:“长官,您的思维果然是超乎常人只是……我虽然非常赞同您的想法,却无法推测出不同策略下的历史走势您是怎么做到的?”
对于这样带有技巧性的恭维,罗根这几年已经听了不下一百遍,他很平静地回答说:“小伙子,求知是值得鼓励的,但凡事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来吧等你拥有足够经验和阅历的时候,自然会对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是,长官我懂了”奥古斯特弯下腰,“是否需要替您将地球仪放回去?”
罗根摇头道:“不,就放在这里吧看着它,恍惚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胸怀世界——这种感觉很奇妙,甚至有些让人上瘾”
“那好,长官我先出去了,随时听从您的差遣”说罢,如进来时一样,奥古斯特轻轻地退了出去。
罗根的视线又重新回到窗外的建筑物和街道,持续的降雨将整个柏林洗刷一新,但这却不会轻易抹去历史在这座伟大城市留下的印迹。由于眼界和思维的巨大差异,他在目前的德国军政界已经找不到一个战略眼光超越自己或是至少形成互补的人物,虽说这有利于自己不断扩大影响力,但很多时候还是会有独力支撑的疲惫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故的**者阿道夫。希特勒算是半个知己,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够比其他人更深入的领会自己勾勒的蓝图,但非常可惜的是,此人不仅大权独揽,还有些神经质。纵览历史,让罗根推崇和赞赏的唯有一手缔造了德意志帝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只可惜这位传奇人物早在1898年就已过逝,自己无缘见上一面,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华山论剑”——纵然如此,在详读了1860年至1876年的欧洲史之后,罗根对这位大师级人物感到由衷的敬佩。短短十数年,他在欧洲政治舞台上运筹帷幄,不断联合别国攻击他国,每一场战争就是一个台阶,普鲁士这个仅仅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陆军强国一步步走上了统一和崛起之路,最终迈入欧陆豪强的行列。
和阿道夫。希特勒下赌注式的战争投机所不同,俾斯麦在发动每一场战争前必然会为普鲁士营造出极其有利的国际环境,避免了普鲁士在扩张中陷入孤立境地。更难能可贵的是,德意志帝国统一后,他当即调整策略,让这个新生的帝国进入宝贵的和平发展期,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