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要是细究的话,卓文君在戏中,又是“新寡”,又是“夜奔”,实在有些别扭,尤其是本戏是用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的丑恶和势利,来反衬卓文君对爱情的忠贞,实在有点含沙射影之嫌。
果然,《卓文君》一开场,赵良饰演司马相如,一报出大号,有那知识渊博的人,自然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不由得暗自嘲笑元震,这铜鉴山庄果然是江湖鄙夫,历史典故用得不对,还有脸附庸风雅?
也有那嘴快的,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前后一说,顿时让所有宾客都议论纷纷。
好在贵和班京剧表演实在精彩,宾客们渐渐被台上的唱念做打所吸引,再也没有人去议论什么合适不合适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刁家三公子又说话了。
一声高喊,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元庄主,听闻贵侄女也深谙戏剧之道,何不请她出来一同欣赏,也让我们看看新娘子的美貌啊……”
元震脸色更黑,刚要拒绝,却听得宾客纷纷起哄,最后不得不一咬牙,命人在主桌之旁拉起屏风,请聂一锦同来观戏。
聂一锦不明所以,不过听到让她出去听戏,顿时就是心中一动。
等来到后院,一眼就认出了台上的赵良,不由得心花怒放,立时四下张望,却没有看到自己最想见的那一个人,不过聂一锦的心中已然安定了许多,他知道,即便暂时看不到他,他一定就在这铜鉴山庄之内。
这个时候,却听台上司马相如,已经唱到第一场的最后四句:
“长卿策马奔临邛,
车骑闲雅甚雍容。
琴剑相随自有用,
奥妙尽在不言中。”
第213章 才女卓文君,青衣聂一锦
铜鉴山庄后院中,“出将”、“入相”两幅小帘不停挑动,司马相如,县令王吉,卓王孙,卓文君等人纷纷粉墨登场,看得铜鉴山庄众多宾客如痴如醉。
尤其是卓文君刚刚出场之时,一句引子“生长富豪家,望门寡,美玉无瑕”如同黄鹂鸣翠一般,让所有人都如坠梦中,无论是粗鄙的江湖武夫,还是附庸风雅的博学之士,仿佛跨越了五百年的时间,看到云英未嫁的千古才女卓文君,就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的眼前。
这种感觉,平生未有!
所有人纷纷迷醉,根本分不清自己身在大唐,还是魂归西汉,更有那年纪轻轻的少年郎,看到田小娥饰演的卓文君,竟然把持不住自己,变得满脸羞红。
千古才女啊,如果我是司马相如的话,又该如何!?
他们可以在脑海中幻想与卓文君发生任何旖旎的事情,不过在现实中,却只得通过拼命鼓掌喝彩,来释放自己的情怀。
卓文君,一出场,掌声如雷!
不过,聂一锦却皱了皱眉头。
田小娥的出场,有些快了,此时的卓文君刚刚新寡,还没有见到司马相如,并不应该采用如此欢快的上场方式。
这种事,在宾客们看来,无伤大雅。
在田小娥看来,乃是白璧微瑕。
不过,在聂一锦看来,却是饰演卓文君的一处败笔。
看来田小娥饰演卓文君,还是脱离不了本工花旦的藩篱,娇憨有余,沉稳不足!
如果让聂一锦去饰演的话,她肯定能让所有人见识一番真正大青衣的风采!
事实上,自从听到这出新戏的名字之后,聂一锦就知道,这是她的戏,卓文君这个角色,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所以,每一句唱词,每一声道白,她都听得清清楚楚,甚至每一个做派,她都会揣摩良久,她仿佛已然化身卓文君,随着她笑,随着她哭,随着她琴瑟和鸣!
第七场,司马相如鼓琴,卓文君相和。
聂一锦突然想到,如果是自己在台上饰演卓文君,那么,杨凤楼会不会去饰演司马相如,他会不会真的如同传说一般,为自己弹上一曲《凤求凰》?
卓文君唱:
“瑶琴一曲《凤求凰》,
洋洋盈耳喜非常。
琴心挑得奴心荡,
柔情缱绻意难忘。”
司马相如唱:
方鼓一曲《凤求凰》,
依声和我情意长。
文丝彩缎频赠赏,
美人恩意不能忘。
这便是琴声定终生!
这种爱情,美丽得令人心碎!
第九场,卓文君勇敢地冲破了家庭的牢笼,独自夜会司马相如,两人不用父母之命,不用媒妁之言,决定携手生活。
卓文君唱:
“日来琴心相诱引,
红丝双系订终身。
夤夜私奔君莫怪,
家严重富更欺贫。”
司马相如唱:
“卑人倾慕才色久,
日来挑卿以琴心。
夤夜来投恰素愿,
卿须怜我我怜卿。”
两人同唱:
“二人同把天地拜,如鱼得水赋和谐。”
“披星戴月出临邛,青衫红袖喜相逢。”
听到这,聂一锦哭了,可得很伤心,眼泪汹涌澎湃,花了新妇的妆容。
既然花了,妆容就不像新妇。
所以,聂一锦决定,不嫁了!
即使虚以委蛇,最后绝命一搏,她也不愿意。
聂一锦很聪明,同时也很刚烈,她心中牵挂杨凤楼,自然不愿嫁给什么不相干的人,但是元震夫妇以刘蒲河牛夫人的性命相要挟,让聂一锦又并不能不暂时虚以委蛇。
她准备等,等杨凤楼,等贵和班,等右龙武军!
如果到了最后一刻,杨凤楼还没有出现的话,聂一锦就准备拼死一搏。
按照大唐风俗,家有女儿出嫁,从闺楼到花轿这一段路,新娘子的脚不能沾染尘埃,需要当家的哥哥亲自将她背出去,没有亲哥哥,堂哥表哥,甚至干哥哥都行,但必须是哥哥。
聂一锦乃是独女,自然没有哥哥,背她上花轿的这项重任,必然要落在元麟的身上。
聂一锦就准备在元麟被她的时候,将他劫持!
在闺楼中刻意激怒了元夫人,收获的那一枚金钗,就是干这个用的!
聂一锦希望通过劫持元麟之后,换得父母的自由。
不过,她也知道,事情真要是到了那一步,恐怕终究不能善了。
好在,在最后的时刻,贵和班来了。
最重要的是,杨凤楼也来了!
通过《卓文君》这出戏,她看懂了杨凤楼要跟他说得话,爱情,可以追求,也可以随波逐流,同样,也可以选择依靠。
她选择了依靠,所以,她相信他。
只是不知道,杨凤楼会如何破解眼前的危局。
正在此时,铜鉴山庄的门口一阵喧闹,嵩山剑派的迎亲队伍到了。
人来的不少,有几个少年背背长剑,更多的奴仆抬着迎亲的礼物。
为首一人,身披大红,帽插宫花,笑得很是得意。
这位就是嵩山剑派大长老的二公子,名叫吴九天,却有中人之姿,在配上新郎官的装扮,倒也勉强算得上一表人才。
吴九天和他身后的几个师兄师弟来到元宅门口,却停步不前,乐呵呵地却仿佛面有难色。
原来,按照大唐迎亲风俗,新郎和傧相进入女方家中的时候,女方的女性亲友,都会手持彩棒,敲击新浪和傧相的头颅身体,取个好兆头,叫做“打斗打不跑的好女婿”。
铜鉴山庄也是一样,在大门内侧,早就有不少大姑娘小媳妇站定,一个个手持彩棍,正嘻嘻哈哈地等着男方之人进门挨揍。
门外吴九天见状,知道躲不过去这个习俗,故作豪迈地哈哈一笑。
“众位姑嫂,小弟前来迎亲,过了今天,小弟与众位姑嫂就是一家人了,还请众位高抬贵手啊……”
铜鉴山庄的姑娘中,有人娇笑。
“不说新郎官乃是嵩山剑派的少年俊彦么?怎么一个江湖少侠,还怕我们这些花拳绣腿哦?”
话音刚落,顿时引起姑娘们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吴九天听闻,又是一笑。
“如此,小弟就等罪了……”
说完之后,带着身边五六个师兄弟,冲进了元宅的大门。
他们却没有注意到,在一群莺莺燕燕之中,有人的棍子,和别人的彩棒,不太一样……
第214章不迎亲,怎么对得起我这条腿?
姑娘们的彩棒很正常,主体麻杆,两头罩以彩绸,这种棍子根本就打不疼人,用力过猛的话,还容易折断,所谓“麻杆打狼,两头害怕”,说的就是这种,毕竟大喜的日子,也不能把新郎官打个头破血流。
那条不正常的棍子,就大为不同了,取百年白蜡芯为体,阴干三年有余,在一年中阳气最重的端午日,通体刷特制桐油一遍,阴干九天,再刷,再阴干,九九八十一天之后,才算大成。
这乃杨家秘法!
手持这条棍子的,自然就是杨凤楼了。
杨凤楼按照杨家秘法制作了这条棍子之后,还按照前世演出猴戏的使用习惯,特意调整了棍子的形状,两头尖,中间粗,在两端还箍上了生铁。
这条棍子,被杨凤楼很恶俗地命名,如意金箍棒。
长约五尺,重逾十斤,坚如精铁,堪称神兵!
杨凤楼身穿女服,混迹在姑娘们中间,就是要用如意金箍棒,好好招待一下“新郎官”。
吴九天等人进入大门,立时被早就摩拳擦掌的姑娘们牢牢围住,嘻嘻哈哈地抱头,一边求饶,一边向前。
只要他们能够踏入元宅的二门,这一场“打女婿”也就结束了。
一时之间,笑声四起,求饶不止,还真有点结婚的喜庆的意思。
就在此时,杨凤楼出手。
阴阳把,一用力,棍首轻抬,幅度不大,着力不小,苦禅内力遍布棍神,顿时带起一阵恶风,直奔吴九天。
吴九天和几个师兄弟一起,正护住脑袋闷头向前,突然感觉情况不好,大喝一声,猛然跃起。
却终究躲不过杨凤楼的如意金箍棒。
只听得“啪”的一声。
吴九天顿时参加倒地。
“吴师兄!”
“吴师弟!”
众多嵩山剑派的人纷纷大惊,也不顾眼前那些姑娘,直接跑到吴九天的身边。
再看吴九天,他的右腿诡异地弯曲!
都是行走江湖的游侠好汉,对外伤一事不算精通却也明白,大家一看吴九天的情况,顿时就知道,他这条腿算是废了,出手之人很是阴狠,一棍子打碎了吴九天的膝盖骨,这种伤,在大唐,就算遍请名医,也没治,要是情况不好的话,说不定还要截掉膝盖之下的那一截腿!
嵩山剑派的人,一见就急了,有脾气急的,直接拔出了宝剑,想要找偷袭之人算账,却不想那些莺莺燕燕的大姑娘小媳妇,见着新郎官受伤,纷纷大惊,惊叫着全跑了,嵩山剑派的人,手提长剑,却一人都没找到,不由得气得哇哇大叫:
“元震!铜鉴山庄!以联姻为名,暗行伤人手段,你因为我们嵩山剑派好欺负不成!?元震!出来!今天要是不给小爷一个解释,小爷一把火点了你的铜鉴山庄!”
此时元震早得了信报。
他原本还按照习俗等待在正堂之中,与元夫人,刘蒲河,聂夫人一起,等着新女婿进得二门,向他们大礼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