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张狂-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考生一通过科举,就被授予不低的官位,成为天下的治理者的做法,张狂可没兴趣采用。这等在后来的历史发展当中变得“八股”无比的方法,张狂是不会考虑的。

连基层的事物都没有接触过,就想治理天下?

还是先学学怎么做事吧!

张狂可不想要一群只知道读死书的手下。

在张狂的设想中,科举分为“文”“武”两组,每一组又分两级,第一级是让士人们取得为吏员的资格;第二级则是让办事能力强的吏员,得到晋升为官员的资格。虽然当前情况下,因为参加考试的人数太少,以至于第二级考试无法有效进行,却并不妨碍张狂先将架子搭起来。

有着后世几千年历史经验的张狂,对此极为自信。

按照安排,“科举”的第一级,叫做“吏试”。“吏试”需要考察一个应考者的全方面素质,分别从儒家传统的“六艺”来出题,分为“礼乐”、“射御”、“书数”三场。“礼乐”考察儒家的基本礼仪。“射御”考察应考者的身体素质,“书数”则考察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和计算能力。

至于当前士人和儒家所看重的儒家经典,反而不是“吏试”的考察重点。或者说,在考察“礼乐”和“书数”的时候。就算是顺便考察了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

至于“礼乐”、“射御”、“书数”三场在通过考试时所占据的分量,可谓各不相同。按照张狂的规定,没有通过“礼乐”者,不得参加下一场“射御”考试。同样的,“射御”考试时身体素质表现太差的,不得参加“书数”考试。

至于“书数”考试。可以算是整个“吏试”的重点。以张狂的构思安排,“礼乐”和“书数”两项,只是删除少数实在是不通人情和身体孱弱的家伙。而“书数”考试,才是决定最终录取名单的关键。

当然,以上的是“文”科的安排。如果是“武”科,则将“书数”和“射御”的顺序颠倒一下,以“射御”的成绩为重。只不过张狂如今手下并不缺乏武将,因此在这次科举中,没有开设“武”科。

士人在通过“吏试”之后,便得到了成为掾吏的资格。可以被称为“吏士”。至于他们最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职位,就是按照“吏士”自身的才能和兴趣,进行第二步的对口选择。

这一步选择,可谓意义重大,张狂当然要重点关注。他专门成立了一个被州刺史直辖的“吏曹”来负责这件事情。“吏曹”的任务,便是组织相应的分科专业技能考试。从而确定新近的“吏士”们到底适合什么职位。

而若是在第二步的分科专业技能考试中表现不佳,就只能担任没有特别技能要求的普通基层职位,比如里长什么的。这可能会影响吏员以后的前途,不过到底还是有些上升空间的。

被录取的“吏士”,按照张狂的规定,必须在被选中的岗位上干上三年,并至少取得两年评价为“中上”,才有资格参与下一级的“科举”考试。

当然,如今的科举是一切草创,以后需要修改的地方肯定很多。而且。就以目前一百多名应考者的规模,下一级的科举似乎尚无必要。张狂也只是先将大致的构想提出来,等到时候条件成熟了,再来安排这些具体事务。

安定元年193年八月二十七日,在张狂的亲自主持下。华夏有史以来第一届科举考试,正式在巨鹿城内的“冀州刺史府”中,如期的举行了。

刺史府虽然不算太大,可是容纳一百多名考生,却是毫无问题。张狂身居高位,固然担任主考的位置,却不用亲自对应考者进行考察。他只要舒舒服服的端坐在椅子上,笑眯眯的看着考试的进行就可以了。

“科举”的第一步“礼乐”考试分两场,面试和笔试。其中,面试很简单,就是现场模拟不同的场合,让考生一个个根据场合的要求,还有个人身份的变化,完成适宜的行礼。而第二场笔试,则从儒家经典中,挑选一些有关礼仪的题目,来考核考生的礼法知识。顺便的,考生中字迹太差,也被视作“无礼”的表现,会被考官在这一关现场淘汰。

考完“礼乐”之后,应考者可以休息一天,然后来看成绩。没有被淘汰的考生,将在十月初一进行第二场“射御”试。

“射御”又可以细分为“疾走”、“臂力”、“射箭”、“骑马”、“武技”,以及最高级的可选项目“骑射”。考生按照要求,需要在“射箭”、“骑马”、“武技”和“骑射”当中,挑选出一项来展示。至于“疾走”、“臂力”两项,那是必考的。三项总数相加,只要得分不是很差,便可以通过。

“射御”的成绩,是当场就可以得知的。除了少数身体太差或者身有疾病的考生,这一关也并未黜落几个人。完成这一场以后,休息两天,在九月初四,应考者就可以参加最后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考试:“书数”。

根据张狂的安排,“书数”的测试将持续一天,从早上的辰时一直到傍晚的申时。考生要在这一天中,完成总共一百分的识记题、辨析题、计算题,还有一篇论述题。

由于考试时间过长,中间由官府统一提供一餐可以算是丰盛的午餐,作为小小的福利。

因为第一次科举参加考试的人不多,改试卷的工作量并不算大。既然是第一次科举,张狂也饶有兴趣的参加了改卷,体验了一把“老师”的威风。由于这个举动,这一批被录取的“吏士”,成为无数后辈们羡慕的对象,羡慕他们居然有幸成为“天子门生”

考试成绩出来了。高居榜首的考生,居然也是一个张狂的“熟人”。这位“熟人”,叫做杜枫。

杜枫字子霜,是常山人,数年前还是太原郡治下大县平陶县的县令。当时张狂对太原发动进攻,由杜枫坚守的平陶县,还真是给张狂的攻势造成了不少麻烦。

后来张狂攻破平陶之后,杜枫兵败被俘。由于在守城战中表现得可圈可点,张狂起初还想要招降这个平陶县的前任县令。

只是,当时的杜枫,并不怎么看好张狂军的未来发展。而且,张狂出身黄巾余孽的身份,也为杜枫暗中鄙视。所以,杜枫一方面表示自己对并州军并无敌意,另一方面也委婉但坚定的拒绝了张狂派出的招募使者郭缊。

由于杜枫在平陶县的官声尚可,本人也不过世寒门子弟出身,张狂最终还是释放了他。在被释放以后,杜枫便返回自己的家乡常山,隐居乡间,等待天时的变化,并期望再次出仕的机会。

可是,谁又能料到,数年前还不被杜枫看好的张狂势力,突然间就抓住机会,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了天下间第一流的强大诸侯了呢?

念及此事,杜枫心中颇为懊悔。他当年若是接受了张狂的招募,加入并州集团,有郭缊这个已经做到二千石的榜样在,他杜枫此时未必不能成为千石大吏。

只是,机会既然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杜枫懊恼之余,对并州军的一举一动自然格外的在意。

当杜枫在五月间,听说张狂有意在巨鹿城举行新鲜的“科举”取士时,猛然间大喜过望。根据自身的经历,对张狂的前景颇为看好的杜枫,立刻开始准备参加“科举”的事项。

除此之外,杜枫还劝说几名寒门出身的同乡好友,也去巨鹿碰一碰运气。在杜枫的鼓动和带领下,常山在这一次“科举”当中,一下子来了三十多号人,堪称所有郡国中,参加人数最多的。

——这个杜枫,倒是有意思。

张狂这样想着,在杜枫的名字上打了一个勾。如今张狂手中,还缺少了好几个县令。杜枫的能力没有问题,当然要给他一个证明自己忠诚的机会。如果此人合用的话,就算是州郡的长官,张狂也不会吝惜的。

接下来张狂的眼神一路向下,找到了郭嘉。这位“三国鬼才”此次应试的名次不算太好,只是第十一名罢了。不过,有着后世史书的记载,张狂对郭嘉的兴趣可不是一点点。

事实上,在之前的考试中,张狂已经见过郭嘉了。若非张狂这些年经历的大风大浪多了,第一次见到郭嘉,他只怕会忍不住大骂一句“见鬼”!

为什么呢?

很简单,这位郭嘉的相貌,实在是与张狂预料中的相差太大了。

第33节郭嘉说局势【上】

一个油亮亮的脑门,上面的发丝稀疏;两撇老鼠须,一个蒜头鼻。这位郭嘉的相貌,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什么的完全搭不上边,倒是能够用另外两个词来形容,那就是:

其貌不扬,还要加上一丝猥琐。

不过,当张狂无意间与郭嘉的眼神对视了一眼以后,就觉得一切正常了。郭嘉的眼神,灵动且精光内敛,透露出此人必定有所不凡。

以郭嘉在科举考试中的名次,可以安排一个二百石的掾吏职位。但是,对历史有所了解的张狂,可不会就这样放过郭嘉。至少,张狂要与郭嘉见上一面,了解一下他的本事到底如何。

“去问问,郭嘉现在在哪儿?”

张狂招过一名近卫,问了一句。他上次上门寻找郭嘉不遂,后来便让一名近卫专门盯着郭嘉,定时发回关于郭嘉行踪的报告。

近卫出去以后,过了片刻回来,恭谨的回报:

“主公,郭嘉这几日都在落脚点呆着,不曾出门。”

听了这话,张狂停下手头的公务,想了一想,吩咐道:

“去请他来刺史府一见。”

作为占据了接近两个州地盘的一方霸主,张狂的意志,便是手下的行动。不多时,近卫便再次回报:

“主公,郭先生已经到了。”

张狂听了,点点头,处理完手头的那件公务,便起身前往小会客室。

小会客室里,一个形容猥琐的士人正在悠闲的喝着待客的甜汤。虽然此人是很端正的坐着。可张狂就是觉得此人若是有可能,肯定就会将身体倒在草席上,很不雅观的躺着。

“郭嘉见过方伯!”

“方伯”,是古代诸侯中的领袖之称。谓一方之长。《礼记。王制》载:“千里之外设方伯。”在汉朝,则是对刺史一级地方长官的尊称。

张狂此前由于身份问题,手下更倾向于称他为“天师”、“大帅”、“主公”之类。只有少数士人出身的客人,会客气的称呼张狂为“方伯”。所以张狂对这个称呼,还是有几分新奇感的。

与郭嘉见了礼,张狂随口问道:

“郭先生似乎料到。我会来找你?”

郭嘉“嘿嘿”一笑,很有些奸诈的感觉。

“方伯不是已经找过嘉了么?既然方伯有兴召见,嘉自当恭敬以待。”

听到郭嘉的回答,张狂有些意外,问道:

“奉孝是如何得知,我去找过你的?”

对于这个问题,郭嘉的表情倒是挺严肃的,正色回答道:

“不是嘉认出方伯来,而是嘉借宿的主人认出方伯了。”

张狂再次有些意外。他上次前往拜访郭嘉,可是轻车简从。微服私访。而且,当时叫门的也不是张狂本人,而是一名机灵的近卫。那家人家的主人根本就没有与张狂接上话,怎么可能认得出自己来?

见到张狂的表情,郭嘉赶紧解释道:

“借宿的主人当然不认得方伯了。不过,方伯叫门的贵属。却是经常在城中走动。那主人是城中商贾,眼皮子活络,自然认得贵属的身份。再看到贵属那时的行迹,能够让贵属如此恭谨的,数遍天下,怕也只有方伯一人了!”

听了郭嘉的解释,张狂这才消去了疑问。想来那家主人也该是事后回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