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徐济和荀彧当然不会在乎,毕竟自己触犯了人家的利益,而他们又是自己统一天下地绊脚石,大家哪有那么多做戏的好心情?
徐济和荀彧微笑回应,直到笑容都有点僵硬,徐济才低声对荀彧道:“文若兄,看来许子将先生为我们造势相当成功啊。”荀彧苦笑道:“问题是代价有点大,主公应该知道我很烦人多的。而且这些人面带微笑,谁又知道他们满肚子装的什么鬼蜮伎俩,那里有在兖州呆着舒服。哼,今天朝会绝对没有那么简单,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为难我,又有多少人在等着看我的笑话呢。”
徐济闻言嘿嘿低笑,然后道:“文若兄,这事情很正常,今天就要看你地了。你一到长安便名声大振,不招人忌是庸才啊。我还等着文若兄今天大放异彩呢!”
荀彧哈哈一笑,说不出的潇洒自信。此时,有小黄门口称圣上驾到,于是众大臣进殿,待刘协到来时跪倒在地,口中齐声山呼万岁。
荀彧这新上任的大司徒当然受到了刘协的重点“关照”,客气地询问了几句。
实际上,两个人并非是第一次见面,刘协被带到兖州的时候,一切的饮食起居就是荀彧亲自负责,刘协对这谦谦君子自然是印象相当不错。随后,徐济以大司空的身份呈上了益州和荆州的最新发展。
待知道刘焉已经身死地时候,刘协兴奋异常,显然对刘焉十分忌惮,毕竟前一段时间刘备的军队和汉中的军队威逼过长安,令刘协几晚都睡不好觉呢。现在刘焉一死,令他长长出了一口气,反倒对益州世家大族联名举荐刘备为益州刺史不大放在心上。在他想来,一个在刘嫣手下办事的人能有什么本领?
不过的荆州事情却令刘协很恼火,毕竟刘表乃是皇亲国戚,被孙策打得狼狈逃走对他来说实在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更何况孙策本来就是袁术的手下,这一点令刘协更加不高兴。
两件事情一说完,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刘协示意众人静下来,环视群臣,沉声道:“众卿家有何看法?”
议郎吴硕出班道:“圣上,刘焉身死,益州不战而平,实在是可喜可贺,既然刘备在益州地方上这般有威望,我看倒不如顺水推舟依照地方上的要求任命刘备为益州刺史,这也是朝廷的惯例。”
大堂之上地人纷纷附和。这个提议虽然中庸,但是却符合大汉朝廷的法度,所以才赢得了众人的一致赞同。那个徐济对之大有好感地谏议大夫种邵却道:“刘备的事情倒是好说,毕竟刘焉人人得而诛之。而且刘备也是大汉皇亲,单单是大义灭亲这一件事情,就可够得上是益州刺史一职了。但是荆州得事情怎么办呢?毕竟刘表乃是皇亲国戚。被孙策打跑也就算了。可是孙策现在居然要求出任荆州刺史,朝廷地威严何在?”
以郎吴硕点头道:“种邵大人言之有理。不过问题实际不承认孙策荆州刺史的位置,难道我们还可以派其他人到荆州去吗?”刘协脸色变得很难看,虽然他很不喜欢听吴硕的说法,但却知道吴硕说的很有道理,事情本就不再他的控制之内…
但是孙策出任周刺史,喊下地真的很不舒服。
朝堂之上尽是善于察言观色之人,大家马上明白了刘协的心意,所以尽管议论纷纷,但是却没有人去碰触刘协的霉头。明目张胆的同意孙策出任锦州刺史反正这事情最后结果都是一样,自己何必去当那个出头鸟呢?
徐济看了一眼荀彧却见这小子眯着双目,一付心安理得地样子。
这小子还真沉得住气。
大鸿胪周奂自从被徐济在朝堂上弄得灰头土脸之后。便对徐济一直怀恨在心,但他心知徐济的厉害,也深知此人绝非一个好对付的角色因此自然是不敢招惹。但他看到徐济身旁闭目休养的荀彧之时却仍是忍不住挑衅道:“大司徒乃是兖州名士更是荀氏一族的当代扛鼎人物,前些时候我更是听闻兖州吏治清明,称得上是天下少有。想必大司徒对官吏的任命有独到的心得吧,此时怎可沉默?不妨让我们听听大司徒的高见吧。”
徐济闻言大喜,周奂终于还是忍不住出口了,这虽然未必是对方整体的意思。但只要有人做这个出头鸟便好。接下来就是荀彧的表演时间了。
一时间朝堂上众人无不将目光注视到一直沉默不语的荀彧身上,自然都是想要看看荀彧究竟是否真有什么高见。
当然,众人心里也十分清楚,这其实是王子服一方对徐济发起地挑战。
这一回周奂可是小心多了,选择地时机也是恰倒好处,因为关于益州和荆州的态度问题,大家已经应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荀彧即便发言,也不会有太大的建议性和新意。但若是荀彧说不出点新鲜的玩意来。那只能证明荀彧不过是个平庸之辈,不值得众人这般重视。对荀彧的声望极有影响。
看来王子服等人已经意识到荀彧乃是徐济从兖州找来的帮手。所以要全力打压荀彧。
徐济当然知道对方的企图,但问题是他们有这个本领吗?荀彧等的就是对方发难的这一刻,先扫了周奂一眼。儒雅的拍了拍干净的官服不温不火地微笑道:“周大人太看得起在下了,益州刺史和荆州刺史的问题的家应经说的很清楚了,不过我却在想另外一个问题:既然刘备已经成为益州刺使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汉中沈岭前线张绣大军撤回来呢?”
众人闻言一愣,尤其是王子服等人,他们当然希望张绣和贾诩两人撤回到长安来,好让己方有实力和徐济唱对台戏,但是这个建议居然是从荀彧的嘴里提出来的,那就显得有点奇怪了。一时间,他们竟然不知道作何反应。
徐济也觉得奇怪,但是他却知道荀彧自有分寸。荀彧虽然更长于治政但他军事上的才能也绝对不容小觑,徐济可没忘记后世盛传的曹操麾下四大谋主,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自己这个至交。
种邵皱眉道:“司徒大人,若是张绣大军撤回的话,那要派哪只军队和诸侯汉中呢?”这小子一向直言不讳,他也知道徐济和王子服等人不和,更看出王子服等人在拉拢张绣,若是把张绣调回来,那只有派徐济手下的军队去汉中了,可是徐济现在的军队已经各有职责,根本不可能随意的调动,而且也不会在为自己在长安树立强大的敌人,故此才有此问。
荀彧哈哈一笑道:“哪里还用派什么军队?既然刘备那么令众位大人放心,我们还派兵防备汉中和益州干什么?倒不如把军队撤回来得好。”众人又是一怔,没有想到荀彧竟然会说出这等话来。
大家都觉得荒谬,应为此乃天下大乱的时候,不在汉中防卫,那不是把脖子伸出去让别人砍嘛?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人?
但是偏又无法反驳荀彧的话,难道说刘备和张鲁十分危险,不可不防?若是这么问了,那荀彧马上就会反问:“既然明知道刘备不安全,为何还要任命他做益州刺史?”
这岂非是在揭大汉朝廷对地方无法控制的伤疤?一时间,众人全都闭上了嘴巴。
刘协的脸色虽不好看,但是出于对荀彧性情的了解,知道荀彧所言非虚,更是一定别有目的,所以脸上带着深思的表情对荀彧道:“荀卿家有什么话尽管说,寡人恕你无罪!”
荀彧闻言心中一阵大喜,知道这朝堂上的满朝文武已经被自己带着思路走了,尤其是刘协。如此,那今天自己的谋划定成为疑!
第三百九十三章:大放异彩(下)
荀彧看向刘协,朗声道:“圣上,荀彧刚才说的话在众位大臣听来乃是荒诞不经之言,但是我这番话确是沿着吴硕大人的议论发出来的。”
言罢转过头来看向吴硕,微微一笑道:“吴硕大人莫要误会,后生小子不是出言针对吴大人,而是就事论事。”
吴硕本来就不是王子服一党,听了荀彧的话自然不会多心,当下点头不语。荀彧随即环视群臣,沉声道:“各位按照大家的意见,就是说要答应由刘备来当益州刺史了?那么有一件事情还请大家想明白,刘备这益州刺史到底是不是我朝廷任命的?”
众人沉默,这个答案显而易见,刘备当不当益州刺说到底史中央说了不算。荀彧冷然道:“按照我大汉的举荐制度,凡是地方官员的任命,必须推举到中央,由中央审核,知道名副其实之后,才可以出任,可是自我大汉迁都长安以来,举荐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就拿眼前的刘备和孙策来说,表面上看,孙策乃是袁术的旧部,而且还把玉玺抵押给了袁术,最后还未了私仇攻击荆州,赶走了刘表大人,这种人不应该当荆州刺史。但是刘备又好到哪里去了?刘备手下的士兵是谁提供的?众所周知是张任,张任是什么人?曾经是刘焉的心腹,在长安城外截杀过圣上,前不久还出兵威胁长安,刘备和张任联手,难道这样的人就可以当益州刺史吗?若是说地方上糊涂,联名举荐两人为刺史。那么既然朝廷直到这两个人的真面目,按照我大汉的惯例是否应该驳回,地方上地请求。另外派人做这两地的刺史呢?”荀彧这番话立论极稳,更有一种不屑于群臣花言巧语、实话实说的架势,虽然很不给人留余地。但是却可令人清醒,所以众人无不侧耳倾听。
荀彧声音中带了一丝无奈地讥笑道:“这两地的公文表面上有着对圣上的恭谨,但其中却根本未把圣上放在眼里。因为他们知道,现在联名举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形式。根本不怕我们不答应。”顿了一顿。荀彧又道:“所以说,刘备和孙策根本没有任何的区别。我劝大家莫要当着圣上的面说什么刘备是被我们任命的益州刺史,那不过是自欺欺人,还是那句话,若是刘备是我们任命的,那我们在汉中的军队早就可以撤回了。”
大臣们自然大感没有面子,因为荀彧这番言语直刺他们的内心,把他们为了掩盖无能而找堂而皇之理由的想法完全揭露出来。令众人无地自容。荀彧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对一脸阴沉地刘协道:“请恕臣下直言:圣上亲政,朝堂面貌一新,这都是事实。而且天下的百姓也都看着圣上呢,大臣们对圣上的歌功颂德其实是对圣上的英明神武的期望,但是圣上却不可当真,须知圣上亲政才不过一个月,百废俱兴,很多事情都未弄出条理来呢。难道就会天下大治吗?那岂非是欺君之言?”又对在朝堂上伫立的大臣们语重心长道:“不荀各位大人怎么想,我劝各位以后再讨论问题的时候多一些就是论事,少一些浮夸之言。那种话一说多了,而且又在短时间内不能实现,便成为误圣上之言了。”这番话说得恳切之至。就是王子服等人也在暗自点头,引以为戒。徐济则在心中叹服荀彧地手段,单凭这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荀彧就已经比当年的曹操高明了。面对群臣,荀彧并没有像曹操那般威气凌人的打压,而是以诚相待,用铁一般的事实来说服别人,须知长安不比其他地方,比如兖州。那完全是自己的地盘,地方官吏都是自己亲手任命的。而在其他的州郡,因为建设都是在战乱之后。世家大族被削弱得很厉害,故此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实施自己的那一套,但是在长安却不可以这么做,那并非是说这里地世家大族强横到了自己全无办法的地步,而是因为能够在中央出任官职的人无一不是名满天下之人。所以,若是自己强压他们,那结果只可能像曹操那样,日夜担心被人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