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仕妖娆-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哟卧槽,这老小子还调查了自己。

    这是事实,李凤梧只好点头,“是。”

    赵昚眉头挑了挑,“从绍兴三十二年到隆兴二年,读书两年,便能一甲及第,你说天下人会怎么评价你?”

    李凤梧不知道赵昚要干嘛,奉承道:“是官家恩泽四海,微臣才能愚昧顿开。”

    赵昚哈哈大笑,“得了,你这人做事倒是让人满意,但是这拍马屁功夫和你那手书法一般,着实让人语的很。”

    李凤梧郝然。

    “你考了个第三名。”赵昚笑眯眯的道。

    李凤梧做惊喜状,“谢陛下慧眼隆恩。”

    “你以两年学龄而夺一甲探花,或可用唐代陈子昂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来形容,此为千古惊艳事,不输那四元状元多少。”

    甚至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四元状元的辉煌。

    两年而取探花,试问此等天赋,何人可出其左右?

    四元状元孟宗献不能,千古才情苏东坡不能,遑论其他人。

    “官家谬赞了。”

    赵昚挥挥手,忽然道:“还没吃早食吧。”

    用的是肯定语气,不是疑问语气,李凤梧心里一跳,卧槽,这是要让我和他一起吃早食的意思么……赵昚这货究竟想干什么?

    果不其然,赵昚对身旁的谢盛堂道:“让御膳房多准备一人份早食。”

    又对另外一位内侍省宦官道:“让其他人退了吧,不用等李承事郎一起出大内了。”

    李凤梧如坠云雾,不知道赵昚唱的哪出戏。

    和官家一同用膳,就是中枢大臣也鲜少有此等待遇,何况自己一个区区承事郎,哪怕考个状元也不至于的事情……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下是我赵昚的,那么你呢?

    《

    跟在赵昚身旁离开集英殿,谢盛堂反而退后一步。

    君臣二人漫步而行。

    赵昚忽然咳嗽一声道:“听说前几日李凤娘入临安城时,纵容随从在官道上纵马飞驰,撞上了你那个叫朱唤儿的奴婢?”

    李凤梧闻言并不惊慌,只是不清楚眼前这位中兴之主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这些事情就发生在皇城根下。

    有皇城司和禁军掌控临安,赵昚要不知道才有鬼了。

    轻声道:“确有此事,恭王妃已赔偿了微臣三百贯汤药费。”

    赵昚哑然失笑,“你胃口才不小。”

    李凤梧正色道:“钱财有价,生命却只一次,又何况是要同床共枕的人儿。”

    在人贱钱贵的古代,能有这种思想的并不多,赵昚显然不是,作为帝王,钱财和人命在他眼里没有轻重之分。

    嗯了声,“朕那儿媳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李凤梧心中警灯大响。

    哪有当公公的在儿子才结婚没多久就说儿媳坏话的,赵昚这话里意思很值得揣摩啊,莫非一看李凤娘有些骄悍,就看出了隐患?

    转念一想,应该不是。

    若赵昚这边对李凤娘不满了,赵惇也要受到牵连,哪还有机会接替赵愭成为太子。

    那么赵昚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凤梧一时之间拿捏不准,只能顺着他的意思道:“恭王妃也是情急,并非刻意放纵随从伤人。”

    赵昚呵呵一笑,“是么?”

    李凤梧沉默不说话,那话说出来自己都不信,李凤娘哪里是情急了……

    走了几步,赵昚忽然顿足,看着花园里一朵娇艳带刺的玫瑰,看似意的说了句:“惇儿好像对此事浑不在意,朕还以为他要拿捏你呐。”

    李凤梧心中恍然大悟。

    难怪赵昚要提这事,感情他怀疑自己站到了赵惇的队伍中。

    如果自己站在赵惇一列,很明显,就算自己和李凤娘起了冲突,赵惇也不会拿捏自己,但如果自己不是和他一伙的,那么赵惇对此事装作不知晓,便值得官家玩味了。

    官家这是在试探自己呐。

    想到这笑道:“官家仁厚,教导有方,恭王殿下大气,贵为太子人选,当然不会因此事而和微臣过不去。”

    言下之意,你教儿子教的好,恭王赵惇是未来太子人选之一。

    当然,更深的意思是告诉赵昚,你那个儿子不是个省油的灯,现在忙着争夺太子培植势力,哪有闲心来管我这个承事郎,你放一万个心。

    赵昚笑了,这小子如此理事,怎能叫人不喜欢。

    “此事你也不用担心,是李凤娘有在先,朕会找个时间敲打敲打她。”

    李凤梧长揖作礼,“谢官家厚爱。”

    赵昚挥挥手,看着亭台楼榭,很是感慨的道:“朕为太子三十年,上皇归政德寿宫,一朝登基,朕终于能尽赏大内风光。”

    李凤梧苦笑,“天下都是官家的,何况区区大内。”

    赵昚哈哈大笑,“没,天下都是朕的。”

    斜乜一眼李凤梧,眼里意味多多。

    那么你李凤梧呢?

    是赵惇的,赵愭的,赵恺的,还是朕的?

    到了这个时候,李凤梧再傻也知道赵昚今日为什么要和自己一起吃早饭了。

    中了探花,自己的仕途注定有一个高,未来一帆风顺的话,要不了多少年,便很可能成为中枢重臣,作为天子,赵昚这是提前让自己明白一些事情。

    刚登大宝不到两年的赵昚,第一次科举,第一批天子门生,他心中的期翼之高,远远超过当初对自己大宋雏凤的谬赞。

    在赵昚眼里,这一科科举的所有士子,都只能成为他的门生。

    是他今后中兴的肱骨之臣。

    今后的科举士子们,再也没有这种待遇了。

    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能力。

    就如那句老话,给了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想到此处,不由得受宠若惊,斩钉截铁的道:“微臣虽有雏凤之名,是官家谬赐,微臣虽金榜中探花,却也是天子门生!”

    顿得一顿,很是认真的又道:“雏凤之名,起于官家,盛世大宋,当有巨梧,雏凤之姿,也当尽在巨梧风华之下!”

    论怎么说,这天下是赵昚的。

    自己这个大宋士子,自然也是天子的。

    读书读书,不就货与帝王家么。

    虽然自己只读了两年书,但在这个家天下的南宋,要想过上人上人的生活,福荫子孙,那就只有这么一条路。

    且自己虽然支持赵恺,扶龙于他,但首要条件:不悖当今天子。

    作为南宋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赵昚又如此赏识自己,于情于理,自己都不可能为了扶龙而辜负赵昚的厚爱。

    好在这两者并不矛盾。

    成为赵昚的臣子,和扶龙赵恺,只要赵恺不妄图谋逆,这便不会有矛盾——至于真有赵恺当上太子的那么一天,自己如何自处,那就不是现在担心的事。

    想那么多并没有什么卵用。

    赵昚闻言,别过头。

    笑了。

    欣慰的拍了拍李凤梧的肩头。

    又望一眼大好风光。

    说了两个字:“挺好。”

    挺好。

    话说得挺好。

    人也挺好。

    朕很喜欢。

    跟在后面的谢盛堂也笑了,作为一个跟在大官身边几十年的老太监,见过了太多人事,第一次看见大官如此亲和的对待一个士子。

    哪怕是当初为太子时,和帝师史浩之间,更多时候也只是礼遇和礼敬。

    那曾如今日这般。

    而且谢盛堂看的出来,李凤梧言语绝丝毫虚伪,绝对是出自内心的“告白”。

    真是个识时务的好小子。

    李家雏凤,不仅圆滑,而且聪明的紧呐。

    谢盛堂笑眯眯的看着这对君臣。

    朝阳早已升起。

    温热的阳光洒落,这对君臣的身影沐浴在光辉之中。

    却又仿佛是自身便散出一层辉光。

    一如一副晨光江山图。

    这对君臣,便指点着大宋未来几十年的江山!

    不知怎的,总有种感觉,几十年后,甚至千百年后,这对君臣都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许是大官成就了李凤梧,但也许是李凤梧成就大官。

    千古君臣,此一对么?

    谢盛堂长出了一口气,咱大宋要中兴了么……

    《

 第三百二十章 说服赵昚

    《

    北宋一朝,最为节俭勤政的仁宗赵祯。

    南宋一朝,最为节俭勤政的则有两人,一者高宗赵构,一者仁宗赵昚。

    在元初,南宋皇陵被盗,所有皇帝陵室中,赵构和赵昚的皇陵最为简单,甚至简单低调得有点失去了帝王应有的待遇。

    南宋皇陵是在元初遭盗掘的,是中国帝王陵寝被盗掘事件最悲惨的一次。

    南宋皇陵实为“攒宫”,即为攒集梓宫、暂葬地。

    这主要是考虑到以后迁回河南巩义祖陵区内,所以棺椁葬得比较浅,也正因如此,盗掘起来很容易。

    盗掘南宋皇陵的是一个叫杨辇真珈的西域和尚,也就是蕃僧,作为一个出家僧人,本该好好修行,但这人不是个善茬,只是个披着佛衣的败类。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深受忽必烈青睐的杨辇真珈被任命为江南释教总摄,这个官职,是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

    按理说就是宗教头子。

    但据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元末明初黄岩人陶宗仪所著《辍耕录》记载,杨辇真珈当上这个官后,便对南宋皇陵打起了注意。

    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辇真珈伙同僧人允泽等人,带人到陵区。

    被当时负责护陵的罗铣阻止,允泽当场一刀杀了罗铣,然后开始洗劫南宋皇陵。

    在毁陵盗物之外,还有最令人发指的事情:

    杨辇真珈将帝、后们的骨骸全部掘出,弃之荒野。理宗赵昀是大头,杨辇真珈将他的头颅从尸身上取下来带回北方,镶银涂漆,制成盛酒的器具使用,又将帝后的尸骨收集于临安皇宫中,上筑高13丈的白塔压之,名日“镇本”。

    对这段历史,《明史》有详细记载:“至元间,西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夏人杨辇真珈为江南总摄,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饮器。真珈败,其资皆籍于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

    南宋皇帝至死也一人能回到祖陵处,反而遭陵毁尸抛。

    可以说,南宋皇帝们是历史上最凄凉的皇帝。

    时人唐珏看不下去,召集乡人用兽骨置换收藏了帝后的尸骨。

    最后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一回善事,将南宋帝王的尸骨重新归葬原处,重修了皇陵,史书记载了此事。又根据《南宋诸陵图》记载,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将遗留在元宫中赵昀的头颅送回南方,并将其他五帝遗骸迁回攒宫。

    南宋皇帝们这才得以入土为安。

    这是历史闲话,且说回正文。

    李凤梧上次被赐过一次膳食,对赵昚的早食并不抱多少希望,果不其然,早食的饭菜丰盛程度,也就仅仅是民间富贾的水准。

    没有什么鱼翅羹作漱口水的奢侈。

    食不言寝不语。

    赵昚一桌,李凤梧一桌,两人默默吃着早食。

    赵昚心情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