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王子不封王而只有一人继承公爵,因而在北宋中期一度出现了“宗姓几一王”的局面。
后来只出现过嗣王的爵位,加上宋代重文轻武的制度,大幅度的压制勋贵武将,以至于宋代王爵没有那种可以积蓄几代之后造反的能力。
八王爷赵德芳本来是有机会的,但因为兵权分散,厢军垃圾,战力过低,禁军又不是王爷搞得定的。
再说宋朝皇子又不多,没有数字军团去拼氛围,朝堂上腐儒特多,就是皇帝也被这群读书人搞得日夜内伤。
何况皇子?
还有一个,宋朝经济发达,王爷活得滋润得很,比如赵惇到了常德府,如果没有李凤娘,恐怕就要夜夜笙箫忘了江山,调戏良家妇女还来不及,哪里会造反?
加上大多封王的皇子造反时候手上没兵。
再有一点宗室之心的皇子王爷,知晓外族虎视眈眈,本来就一烂摊子,更不会给大宋的统治雪上加霜。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防备军权,加强中央集权。
这导致了王爷兵可以造反。
像赵惇这种,一者是刚到地方封王,一者有李道、林宗棠的支持。
所以才会出现。
若是再等个一二十年,赵惇根本没有造反的机会。
然而现在有了……
听到赵珲的话,赵昚心一直往下沉,虽然是仲夏,却感到了遍体寒冷,如置冰窖之中,在自己的任期内,竟然出现了皇子造反!
这是何等的宗室耻辱!
这逆子疯了么!
怒拍书桌,“这逆子以何反?”
赵珲有些讷讷的道:“清君侧。”
赵昚怒极反笑,“哈哈哈哈哈……”
忽然脸一沉,“好一个清君侧,朕身边难道有奸臣祸国不成,如果有,那也是朕瞎了眼,养出了这么一个逆子。”
赵珲犹豫了下,还是说道:“恭安郡王——”
“逆子也配为王?!”
赵昚怒极。
赵珲立即改口,“赵惇扬言天下,当今相公汤思退,是奸相秦桧之党羽,惑乱朝纲陷害忠良,当今临安太中大夫李凤梧玩弄权势,仗着天子宠爱,胆大包天的谋害了庄文太子,官家您是非不分信奸伶,他还说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说这话的时候,赵珲很惊恐。
深恐被官家迁怒。
赵昚确实愤怒以抑制,但那是对赵惇的愤怒,赵珲只是转述他得到的消息和那个逆子的话,闻言大笑,连说了三声好。
好一个奸相秦桧之党羽。
当初为了争夺储君,难道和汤思退勾结的人不是你?
好一个玩弄权势的李凤梧谋害了庄文太子。
难道庄文太子不是死在你手上的?
为了江山,逆子竟然已经如此是非不分颠倒黑白了。
倒叫你知晓,这大宋天下,不是你一个逆子说了算……
赵昚怒,却不慌。
毕竟大宋数百年,还没有任何造反成功了的……唯一成功的都是外族入侵,当年声势浩大的宋江方腊起义,不一样被扑灭?
强抑制内心的愤怒,问道:“哪些人造反了,有多少兵力?”
都怪自己。
当初赵惇被贬,恺儿即将入主东宫,自己还为了他的安生着想,故意将他放到李道的地盘上,以确保他不会被赵恺谋害。
没曾想到,他竟然和李道勾结到了一起。
赵昚几乎不用想,赵惇在荆湖南路造反,必然得到了李道的支持。
赵珲有些没底气,“目前得到的消息,仅荆湖南路宣抚使李道,光化军节度使林宗棠,至于有多少兵力,还不清楚。”
赵昚点点头,“叛军如今动向如何?”
赵珲不担心,“势如破竹,已全力出击,江南西路微薄的兵力阻止不了叛军东进,即将进入江南东路境内,官家,如何应付?”
赵昚冷哼了一声,“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何惧之有。”
回首对谢盛堂道:“着朕旨意,宣相公汤思退、周必大,参知政事虞允文,枢相公蒋芾,同知枢密院事魏杞,六部尚书全数来垂拱殿见驾。”
谢盛堂脸色凝重的应喏,就要下去安排。
却有听得大官说道:“着人去东宫,将太子赵恺,太中大夫李凤梧宣来。”
谢盛堂应喏。
人还没到,赵昚先沉思起来。
这逆子被自己贬到常德府,按说也是个郡王,等将来太子登基,为准还能给他个封王,放着好好是盛世王爷不做,却要造反。
显然是有把握的事情。
赵珲说的没,江南西路确实没多少兵力。
但他仅靠一个李道,加上一个林宗棠,还不足以和大宋雄师一争雌雄罢,如此说来他只有一种途径——迅速出兵,闪电一般度过江南西路进入江南东路,然后围困临安。
李道手中的兵力,加上林宗棠手中的兵力,确实能和禁军一战。
这样的话,这个逆子确实有机会成功。
但是成功之后,他如何名正言顺的登上帝位?
赵昚不知道。
此刻也不想知道,别看他此刻镇定,其实内心已乱成了一团麻,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造反啊,一旦他成事,自己很可能被迫禅位。
而他的兄长赵恺,极有可能被幽禁甚至被杀。
父子反目,骨肉相残。
这是至孝重情的赵昚法接受的局面。
却不得不接受。
适时,枢密使蒋芾和魏杞一同急乱的来到垂拱殿,显然不是听到宣召才来,事实上也是如此,蒋芾走进垂拱殿,来不及行礼,急声道:“官家,不好了,恭安郡王殿下造反了。”
ps:按说大宋的局势,中央集权制前所未有的强大,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地方藩王造反的状况,本书本是扑街书,现在进入收官阶段,所以忽略了诸多细节,为了剧情发展,希望大家谅解这个不严谨的地方。
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子亲征
p:新已存稿十万字,三月一号发参加历史征文,到时候还请大家多多支持一下。Ωヤノ仯讥帷。!!#
……
……
赵昚点点头,了赵珲,“朕知晓。”
枢密院的反应虽然不慢,但竟然不如禁军,着实让人有些语。
赵昚却哪里知晓,枢密院得到消息更在赵珲之前,只不过蒋芾已经安排了一些事务,才找着魏杞一同来到垂拱殿。
东宫之中,李凤梧和赵恺都有些微醺,渐入佳境。
盛世之下,喝点酒,确实是人生享受。
只不过恰好此时,有太监匆忙跑进来,一路跑一路大喊,“官家有旨,宣召太子,太中大夫、兵部主事李凤梧垂拱殿觐见!”
赵恺愣了下,父皇这个时候宣召自己干什么?
起身对那太监说道:“知悉了,这就去。”
那太监满身大汗,“殿下,请快一点,出大事了!”
赵恺向李凤梧,“快一点罢,怕是出什么事了。”
宣召自己还可以理解,但这个时候宣召李凤梧,显然是朝事……
李凤梧向那太监,“可知晓是什么事?”
那太监欲言又止。
赵恺喝道:“说!”
太子之威彰显遗,李凤梧暗暗点头,赵恺的成长自己在眼里,确实让人欣慰……
那太监吓了一跳,哆哆嗦嗦的道:“好像是有人造反了。”
造反?
造反!
赵恺吓了一大跳,“造反?!”
李凤梧心中也震惊的以复加,心中却如闪电一般掠过数念头,盛世之下,百姓安康,中兴之主赵昚借助青云刊的塑造了盛世名君的形象,如今在大宋天下,就如尧舜再世。
百姓断然不可能造反。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赵惇反了!
或者说,李凤娘反了!
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自己当初的担心并非全道理。
如果猜的没,赵惇造反的理由只有一个:清君侧。
而且这个君侧的奸臣,很可能有自己,当然,如果赵惇和李道等人够聪明,大概还的加上汤思退来助势——毕竟将自己这个大宋雏凤强行说成奸臣还缺少点说服力。
但有汤思退这个秦桧旧人那就不一样了。
如今的大宋虽然是盛世,但万千百姓却对秦桧专权的事情记忆犹新。
有了汤思退这个奸臣,赵惇造反的清君侧理由,便强大了数倍不止,对于赵惇而言,——真是败也汤思退,成也汤思退啊。
起身,对赵恺说道:“来你这个刚入主东宫的太子,得披甲挂帅亲征叛军了。”
赵恺苦笑。
心情和赵昚一般,如坠深渊。
这个时节,盛世之下谁能造反?
只有一人。
自己那个亲生弟弟,恭安郡王赵惇啊!
来到垂拱殿,已是宠臣齐聚。
大宋左相,同中门下平章事、尚左仆射汤思退站在众臣之首,其后是同中门下平章事、尚右仆射周必大,再其后则是因张杓罢相,周必大补缺,之后补了周必大缺的参知政事虞允文。
这是东府三位中流砥柱人物。
右边,则是枢密使蒋芾,同知枢密院事、太尉、特进魏杞。
再后面一点,则是六部尚,兵部尚汤硕、刑部尚江君烈,户部尚王佐,工部尚王望北,礼部尚洪遵,吏部尚史浩。
殿前都指挥使赵珲还在。
赵珲的殿前司,这是负责皇城安全的,不可和西府的三衙相提并论。
今日所谈的事情,是指定大的方针策略,细化行动时候,才会将西府三衙的都指挥使宣召过来……不过以自己之前的分析,恐怕此次平定叛乱,禁军才是主力。
可以说,大宋朝堂说得上话的最重量级的人物,皆已到齐。
当然,同样是从二品的御史大夫赵作仁没有在场。
这种时候,御史台几乎派不上任何用场。
赵昚沉着脸没有说话。
等太子赵恺到后,赵昚才点点头,“蒋枢相,太子来了,你给太子说明下情况。”
却着李凤梧。
显然是让蒋芾将情况告诉李凤梧。
蒋芾领命上前,压低声音,给赵恺和李凤梧说明了当前情况,其余重臣继续讨论……
李凤梧听完,顿时一身冷汗。
赵恺也差不到哪里去,满脸都是细的汗珠子。
情况竟然严重若斯。
李凤梧是真没想到,赵惇这货——哦不对,应该是李道这厮,竟然有如此卓越的军事才能,这完全是要吊打当今大宋名将的节奏啊。
想到这了一眼虞允文,这位老将军如今成了参知政事,还有多少年轻时候的勇猛?
又了一眼身旁的赵恺。
来这一次必须得赵恺亲征了。
情况确实很严重了。
严重得就是赵昚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到就是李凤梧,都开始在思忖,甚至有点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提醒官家。
起兵造反的人,不止赵惇。
当然,严格来说,是不止李道。
赵惇和李道属于一路。
还有光化军节度使林宗棠——林宗棠起兵之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南下兵不刃血的占据了襄阳府,扼守住了东西要害的咽喉之处。
如此,便守住了四川那边兵马回援进攻李道后背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