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听了,笑道:“公子言重了,公子和李将军乃是八拜之交,如今李将军又深得岳父看重,如此说来,我们都是一家人了。”
突然,他仿佛想到了些什么,又说道:“说起来,岳父能荣升中郎将,还多亏了公子父子,要不是高长史与苏司马在鲜卑之战中取得大胜,岳父也无法因公封侯,所以岳父市场叨念着令尊,说苏氏父子,一门双杰,只恨他公务繁忙,缘悭一面。”
“不敢当董公夸赞,我父亲不过是尽了本分而已。”这话苏辰听听就罢了,可不敢当真。
言罢他又进一步说道:“父亲常给我说起董公的英雄事迹,我也钦佩不已,我苏家又和匈奴部落时常有生意来往,今后还要董公多多照应才是。”
“互相扶持,互相扶持!”
李儒不是在谦虚,段颖一死,王甫又倒台了,董卓的在朝廷中一下子就没了靠山。要是原先的苏家还入不了董卓的法眼,可苏家如今成了蔡邕的亲家,苏辰又是蔡邕的女婿和弟子,成为清流一脉。
而且,再加上王越又是他的师父,如此一大股势力,却是不由得董卓不重视了,眼下他已经把苏家当成了盟友对待。所以才派李儒前来道喜。
李儒见到三大宗师齐聚后,心里又是一番滋味,此时的苏家虽然还未崛起,但潜龙之势已成,只待时机一到,便能龙啸九天,这么一想,对待苏家,又应该更上一个台阶了。
对方有意交好,苏辰也不推辞,径直谈起了马匹生意来,李儒遵照董卓的吩咐,也有意加深和苏家的来往,两人一拍即合,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谈妥了马匹生意。
李儒拍着胸脯说,每年可以和苏家交易三千匹战马,一万匹驽马,苏辰却没有接受他的提议,而是全部换成驽马,最终两人谈成交易,每年两万匹驽马,用苏酒,粮食和精铁交换。
看着对方迷惑的神情,苏辰当然不会解释,要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苏家拥有了让驽马变成战马的东西,那可就麻烦了,至少对于现在的苏家来说是个麻烦。
苏双那里他并不担心,不说两家的亲戚关系,单单只以利益而论,苏双也不会到处嚷嚷,毕竟他能成为中山大商,要是连这点信义都没了,将来还有谁愿意和他做生意呢。更何况两家还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接下来苏辰也表达了对董公的倾慕之情,他如今也已成年,又是苏家实际上的家主,面对李儒,只需同辈交往即可,对方也不敢小觑于他。
谈完事情后,李儒就辞行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更何况他也需要把这里的消息早一步传回去,让苏家引起董卓的重视。
不只是李儒,第二天,远道而来的宾客纷纷告辞,苏辰被父亲拉着挨个送行,最后轮到童渊和李彦时,苏辰略带深意地问道:“童师叔,李师叔,您二人也准备回去了吗?”
“是啊,出来一趟,喝了一杯你小子的喜酒,也该告辞了。”说话的依旧是童渊,“况且,我与二弟出来,本就是为了了却一桩心事,看看这老家伙的徒弟,如今目的达到,我与二弟是时候回去闭关了,这一次闭关,我二人不突破到那神武之境,恐怕就不会出山了。”
果然如此!
苏辰沉思半刻,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师叔,师侄略懂占卜之术,如果师叔相信师侄,此去不妨绕道常山真定一趟,那里有一户姓赵的人家,里面应该有一位师叔未来的徒弟!”
“哦?”童渊听了这话,狐疑地看着他,问道:“你该不是和那姓赵的是知己,所以才向我推荐他吧。”
“自然不是!”其实苏辰也是犹豫了好久,据记载,常山赵子龙可是童渊的关门弟子,因为他的机缘,童渊此次回去便会闭关,那么如此一来,赵子龙和他的师徒之缘不久被斩断了吗?
尽管未来他可能会多一个强大的对手,但他在后世看三国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忠义无双的常山赵子龙,如果自己亲手毁了他的机缘,他心中会深感不安的。
而且,有他现在和童渊的关系,再加上他手中的七星龙渊剑,以及他今日举荐之恩,今后赵云学成下山后,至少也会先来他这里看一看吧。
到那时,他有信心留住这个未来的天下第二猛将,所以三思之后,他还是向童渊举荐了赵云。
童渊见他丝毫没有说谎,也不再深究,点了点头,说道:“也罢,老夫前两个徒弟虽然资质上佳,却终究无法继承衣钵,王老儿收了个好徒弟,二弟也收了个好徒弟,这一次我就相信你,去那常山真定走上一遭,若你此话属实,将来自有你好处!”
苏辰并没有问着好处是什么,他也不在意,童渊能把七星龙渊剑都传给他,这本身就是天大的好处了。
临走之前,苏辰让管家送上了两大车五原仙酿,他知道两位师叔都是好酒之人,不过却不在意金银这等俗物,因此才身无长物,赠送两车美酒,倒是合了二人的心意。
送走童渊之后,苏辰在心里想着:赵子龙啊赵子龙,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如果你与童渊真的有缘,相信在长生诀的指引下,你今生的高度只怕会超越那天下第一武将。
“但愿将来我不会为今日之事后悔!”
不是苏辰不自信,实在是他对吕布,赵云这等千古名将的天资太忌惮了,一旦给他们优渥的土壤,他们一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要是将来赵云还是跟了刘备的话,他也无话可说,但不管怎样,他相信二人今后都不会是敌人,毕竟他可是那个忠义无双的千古赵子龙。
送走所有的宾客,苏辰就回到小院里,安安心心地陪着蔡琰耳鬓厮磨,俗话说温柔乡原是英雄冢,这话一点不假。
他一直和蔡琰厮混了一个月,才被高顺从温柔乡里拉出来,理由是洛阳的使者到了。
这使者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张让,赵忠也遣人备下了贺礼,祝贺苏辰大婚,当然,苏辰的回礼比那贺礼多了十倍不止。
他求张让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事便是五原太守的归属,他为了让高顺接替王智成为新任太守,足足花了两倍的买官钱,这其中一份当然进了张让的腰包。
好在苏家现在家大业大,拿出这点钱还不成问题,可以说眼都没眨一下。
第二件事,便是请张让帮忙向皇帝谏言,以蔡邕年老多病为由,赦免他流放朔方之罪,允许其暂居五原。
这两件事,张让都没办成,所以才令使者前来说明情况。
对方的意思是让他等等,因为现在朝廷宦官一脉正和司徒刘郃、卫尉阳球互掐,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好商议蔡邕之事,以免被对方抓住痛脚。
苏辰也没有办法,只能慢慢等待,过了几个月,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朝廷果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第53章 太行书院
光合二年,冬日!
司徒刘郃与阳球商议逮捕拷问张让、曹节,曹节等人知道后,一起诬告刘郃等人。结果阳球被逮捕,送进洛阳监狱,本人被处死,妻子儿女流放边疆。
阳球这个酷吏一死,苏家来自朝廷的压力终于消失了,很快,朝廷就传来了旨意:五原郡长史高顺,忠贞任能,擢为五原郡太守。
司马苏寔,勤于王事,升为五原郡长史,至于其下官吏,由太守任免,最终报朝廷考核。
高顺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太守,五原郡的局势彻底被苏家掌握。
上任之后,高顺就在苏辰的授意下,首先把屠刀伸向了军队,司马一职至关重大,得由亲信担任,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只有魏续适合这个职位。
五大都尉之职,分别由其余五健将郝萌,曹性,侯成,成廉,宋宪五人担任。
高顺仍然是陷阵营的统领,这个雷打不动,毕竟陷阵营只服从于他。而苏辰也决定出仕,举了孝廉之后,他就被高顺征辟为九原县县尉,统领五百狼骑。
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任免,那就是郭文被征辟为郡守府郡丞,位同长史,在边郡,同时设立长史和郡丞,长史管军,负责军队事务,统领各部都尉,郡丞管民,统率太守府治下官吏。
这就是当初苏辰给郭文许下的承诺吗?
当然不是!
区区一个郡丞,秩六百石,还不放在郭家的眼里,郭文之所以出仕,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到了出仕的时候了,尽管心中韬略不凡,可也要经历实践才能出真知。
至于另一部分原因嘛,暂时无可奉告,只能等以后再见分晓。
九原县的县令是魏煌,这也算是对魏家的报答吧,从此九原县乃自五原郡就没有所谓的四大家族了,有的只是两大家族,那就是苏家和郭家。
至于其余家族,都只能排在第二梯队。
苏辰当上县尉之后,这才真正觉得身边能用的人太少,六大健将各自都各自的一摊事儿要忙活,没人能够帮助他,好在五百狼骑中一半都是老兄弟,这些人对他惟命是从,总算是没有出什么岔子。
不过虽然武将不缺,可是文人却是缺的厉害,他的部队里到现在都没有一个主簿,什么事儿都是他一肩挑,这只能在矮子里面拔高个,先凑合着用。
不过这事儿倒是给他提了个醒,将来要管理地盘,只靠武将却是不行的,还得依靠文人。
想到这事儿,他就找到了岳父蔡邕,蔡邕被赦免后,一直在九原县闭门研究,不理俗事,苏辰不想他这尊大神就这么浪费掉了,于是拉着蔡琰登门拜访。
“昭姬和星宇来了,快进来!”
苏辰在仆人的招呼下坐下,等仆人下去后,才和蔡邕寒暄几句,逐渐引入正题,说道:“岳父,徒儿有意在九原县建立一间书院,为五原郡,为并州乃自大汉培养人才,凡是进书院学习的学子,苏家可以全程资助学费,不让学子们花一文钱,这些学子结束学业后,来去自由,苏家并不干预,不知岳父以为如何?”
“哦?”蔡邕听得十分动心,毕竟他也不想荒废了这大好的年华,不过这建议虽好,对于苏家貌似并无太多的好处,于是问道:“星宇为何想建书院呢?”
苏辰于是把心中的来龙去脉说了,蔡邕听了问道:“星宇,不知你打算每年招收多少学子?是否允许寒门子弟进学?”
“这当然是多多益善。”听到寒门学子这个话题,他也知道岳父想说什么,于是说道:“这寒门学子自然可以报名,不瞒岳父,徒儿的夙愿便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寒门学子举步维艰,更需要苏家的支持,所以书院的主要对象便是寒门子弟,毕竟那些世家子弟可看不上苏家的这点支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蔡邕咀嚼着这两句话,眼中精光一闪,心里缺水十分震撼,他没想到这个徒弟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实在是难能可贵。
不过他也担心一个问题,苏家如此重视寒门弟子,会不会引起那些世家的反对呢?
这个问题仅仅是在脑中一闪而过,蔡邕对此并不担心,毕竟这些人才都是为朝廷培养的,任用谁为官是朝廷说了算,可不是苏家说了算,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你的意思是想让为师当书院的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