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好,为夫不说,不说。”暂时揭过这个话题,他转而说道:“昭姬,我平时公务繁忙,也没太多的时间陪你,现在看着进儿一天天长大,要不了多久,就该到了识字的年龄,岳父早已将蒙师一职预定,我意将太行书院迁移至归化城,一来是为了方便进儿求学,而来也是想让你能够多陪陪岳父,你以为如何?”
搬迁书院之事早在建城之时已经有了计较,当时在城东划出了一块地方,专门修建了一所学院,地盘是太行书院的数倍之大,里面不仅包含了校舍,还修建了大量的宿舍,足够容纳上万学子就读,这里才是苏辰理想中大的大学之所在。
听到苏辰的话,蔡琰十分高兴,说道:“多谢郎君体谅,昭姬心里十分高兴,只是搬迁书院一事十分繁琐,夫君若是信得过妾身,就让妾身襄助父亲一臂之力吧。”
“你能有此心自然更好!”蔡琰能够操持诺大一个苏府,自然不是无能之辈,区区小事在她手里,不足挂齿。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相处了半日,他才辞别了妻儿,来到蔡邕的住处,给他说了晚上举行宴会之事,蔡邕对此事倒是十分支持,并且提议道:“星宇,如今学院之中不乏才识卓绝之辈,你如今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若是能让这些人归心于你,对你的将来自有莫大好处。”
蔡邕的提议正中他下怀,趁机说道:“岳父容禀,适才小婿和元直有所交流,发现他谈吐不俗,智谋超群,某麾下现在正缺这样的谋士,还请岳父成全,让元直辅佐小婿。”
“哈哈哈哈,好你个星宇,没想到你早就把我这个弟子盯上了。”自己的弟子能得到女婿的看重,蔡邕心中自然高兴,不过话音一转,却是说道:“你虽有此心,但元直从学于为父时日尚短,日下还未到其出山之时,若是此事离开书院,为父只恐误了他这个好苗子啊。”
蔡邕的话倒是提醒了他,后来的徐庶虽然厉害,但现在的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学子而已,经历还没有以后那么丰富,其能力是否如传言那般厉害还有待考证,若是因为他的缘故,拔苗助长,那时候他可就连后悔都没有地儿后悔去。
“岳父的意思是?”
蔡邕说道:“为父的意思是让他继续在书院待几年,待为父这一身本事尽数传给他之后,再让他到你麾下历练,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苏辰狐疑地看着蔡邕,问道:“岳父,您不会是舍不得这个衣钵传人吧?”
“咳咳!混账小子,你岳父是那样的人吗?”蔡邕尴咳嗽两声掩饰自己尴尬的表情,说道:“为父是怕你把这么个好苗子给耽误了,你这混账小子竟然敢怀疑为父,该打!”
“岳父息怒,此事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什么办法?”
于是苏辰把搬迁书院之事给他提了提,蔡邕听后,沉吟许久,说道:“你想扩建书院,这也是好事,不过你是否考虑过,本书院的学子大部分都是五原人,有的年龄尚小,故土难离,他们远赴归化城求学,只怕问题不少。”
蔡邕说的还真是个事实,这可是古代,交通不便,学子们要想回家一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一旦搬迁之后,就意味着远离家乡,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的事情,而这其中,苏家的佃户子弟没准就占了大半。
想来想去,他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问道:“那依岳父之言,此事该如何处置?”
蔡邕说道:“无它,只需要将此地的书院设为别院,由郭兄担任院长,太行书院则搬迁到归化城,年龄小的学子依旧可以在此地求学,待他们长大之后,再前往书院就读,别院可以为书院提供优质的学子,如此一来,书院的规格自然就上去了,老夫也不用再去教那些蒙学的内容。”
这不就是说教育分级吗,别院成了小学初中,书院就是大学,如此一来,虽然花费不少,却也是人尽其才。
“好,那就依岳父之言办理,此事小婿已经全权委托昭姬襄助岳父,希望借着这件事儿,也能让她暂时忘记过去的悲伤。”
“嗯,为父知道了。”
晚上的宴会自然是以诗词歌赋,文章词句为主,以如今苏辰的身份,自然不需要在这群年轻人中表现,拔得头筹的不是徐庶,反而是顾雍,不得不说,对于诗词一道,顾雍造诣不凡。
宴会之后,他将徐庶单独叫了出去,给他透露了搬迁书院之事,并询问他是否愿意在校尉府中做一个书佐,负责传达命令,纪录文字。
徐庶自然没有推辞。
得到徐庶的允诺,他十分高兴,虽然不是拜他为主,可至少说明徐庶是比较认可他的,这个时代,君择臣,臣亦择君,徐庶心怀大志,渴望明主,苏辰虽然是他最先接触到的人,但也不意味着他就绑死在苏家这一条船上了。
在九原停留了数日,期间还去拜访了太守郭文,如今他和郭文的关系颇为复杂,类似于盟友,绝不是主仆,在郭文的眼中,能够让他认主之人,至少目前的苏辰还不行。
苏辰这一路走来,郭文都是看在眼里的,他承认,苏辰很厉害,也很有潜力,但也仅此而已,郭家乃是几百年的望族,他们不会过早地下注,这是家族生存之道,苏辰能够理解,别说他现在官职没有郭文高,即便将来比郭文高了,他也不一定是对方理想的主公。
而且目前的这种合作的方式也挺好,现在天下即将大乱,大乱之后,有心人才会看出大汉已经垂垂老矣,才会开始布局,现在的有识之士们,至少还没有发现这点,郭文也不外如是。
回到归化城后,听取了闫忠的汇报,他对于张梁的挑衅真是捏了一把冷汗,好在关键时刻,鞠义挺身而出,先登死士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当着众将士的面,他重赏了鞠义:“先登守护城池用功,赏千金,绢十匹,良马十匹,望尔等今后都能如鞠司马一般,恪尽职守,本侯对于有功之人,绝不吝惜赏赐。”
“多谢主公!”鞠义单膝下跪,叩谢之后,静待一旁。
黄巾叛乱几乎是他一手导演,眼下军队的建设才是根本,关羽带着云影坐镇度辽将军府,归化城有战力的军队就剩下了徐晃的三营三万人马,先登死士一千余人,狼骑两千人以及虎卫不到两千人。
对于黄巾士卒的战斗力,他不敢小觑,尤其是那些黄巾力士,每一个的战斗力几乎有狼骑的一半,这样的战斗力可不容小觑,若是加以训练,达到狼骑的六七成也是有可能的。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军队,他也不知道太平道训练了多少,太平道信徒上千万,若是这样的军队超过十万,那直接不要打了,他敢断言,朝廷的军队绝不是对手,十万黄巾力士攻克洛阳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那些训练过的普通士兵,虽然战斗力赶不上徐晃手下的三营人马,可是胜在人数多啊,正所谓蚁多咬死象,十几万,上百万的大军,那也不是一股可以忽视的力量。
一旦黄巾叛乱,以他和黄巾的恩怨,归化城必定首当其冲,他自信能够胜过来人,并且把伤亡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可若是出去平乱,这点人马可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思来想去,度辽将军府的人马不能动用,高顺那边同样如此,黄巾一动,那两个地方都必须有足够的兵力威慑,不然会出乱子。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两个办法,一是从屯田兵中选取精锐士卒,组成平叛的军队,二则是征召鲜卑等异族军队,这些人都是天生的奇兵,稍加训练便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他以前是为了归化城的建设,节省财物开支,所以推行的是精兵之策,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在天下大势面前,这点兵力就有些不够看了,这两个办法各有优劣,一时半会儿他也有点拿不定主意。
第108章 程远志邓茂来袭
当朝廷敕封护乌桓校尉苏辰为北中郎将,协助左中郎将董卓讨伐北方黄巾的圣旨传到归化城的时候,苏辰正拿着一封密信出神。
这一封密信是五原商会传来的,上面详细记载了大汉各地黄巾肆掠的情况,并有可靠消息,黄巾贼将程远志,邓茂二人裹挟民众数十万人,正浩浩荡荡地从广阳郡北进,目的地正是在幽州乃至北方都富名远扬的归化城。
“程远志,邓茂?此二人何许人也?”对于这两人,苏辰觉得颇为陌,似乎不曾听闻。
一旁的闫忠解释道:“主公,据细作消息,程远志也是三十六神使之一,料想有些手段,从他之前的战绩来看,能在不到一月的时间内,聚集几十万大军,也着实有些本事,抛开夸的成分,这几十万大军中,至少也有三四成的可战之兵。”
听了闫忠的介绍,苏辰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转而对着台下诸位将士问道:“诸位,这程远志来者不善,几十万大军虽然有些夸,但十万人还是有的,诸位有何破敌之策?”
他的话音刚落,一直以来渴望建功的徐晃当即挺身出列:“主公,区区无名小卒何劳主公烦忧,待某点一万人马,定将那什么程远志邓茂的狗头提来。”
“公明勇烈!”苏辰稍微安抚一下他的情绪,又问道:“其余将士们有何良策?”
不出意外,不管是六健将还是鞠义,都争先恐后地请战,似乎那几十万大军弹指可灭,甚至就连年纪最小的张辽也请战道:“主公,辽也请战,希望主公允许辽带领麾下将士迎战黄巾贼子。”
张辽如今十五岁了,已经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在狼骑之中,他如今担任百夫长,手下有将士百人,因为苏辰对他的看重,所以每次商议军情,他都坐在最后一个。
听到张辽的话,众将士都忍不住发笑,不过却也没有小瞧他。
而坐在张辽对面的徐庶看到众人屡屡请战,苏辰都没有答应,心中一动,似乎想到些什么。
自从他来到归化城后,徐庶才知道自己的母亲已经被请到这里,还此给她一栋宅子居住,自那时起,徐庶就被苏辰的细心所感动,进入府中做事后,他遍览苏辰以前的行事方法,颇有所得,今日见此一遭,忍不住首次发言。
“侯爷可是想收纳几十万黄巾流民为己用,以充实归化城内的汉人数量?”
徐庶一语道破天机,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地看着苏辰,而苏辰也没有关子,直接答道:“不错,诸位,你们都只看到了那表面上的几十万大军,却没有看到另一面,这些黄巾士兵不过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而已,眼下被黄巾贼寇的谣言所惑,不得已加入了黄巾,更有的乃是被黄巾裹挟,本侯相信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还是渴望安稳的,若是有一个让他们回头的机会,或许凭空就得了几十万人口。”
没等终将发言,他接着说道:“归化城虽然建成了,可是城中异族的人数和汉人的人数相差仿佛,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不安稳的,所以本侯盯上了这几十万人口,若是能够在击败黄巾的同时,尽量减少伤亡,如此一来,可就两全其美了。”
“这”
苏辰的话音一落,场上就再也不复之前争相请战的局面了,对于他们来说,破敌不难,可是要俘虏几十万黄巾乱民,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