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晃龋菜挡磺褰酉吕椿嵩跹匾氖焙蚰忝巧踔粱岬ザ懒毂鞣ィの谰D细亍!�
    说到这里,王旭目光缓缓扫过众将之后,才眼神一凛,猛然喝道:“王飞、杨凤,我欲将荆南交托于你二人,可有异议?”
    “末将领命”虽然被点到留守,但两人却没有二话,齐齐站了起来,拱手应命。
    见状,王旭不由欣慰地点了点头。最终决定王飞和杨凤留守也是没办法,留守将领必须有一人经验丰富,而且深悉兵法,英雄善战。而王飞看似粗猛,实则心思细腻,总是能在关键时候,做出让王旭非常满意的决断。再加上他与王旭的兄弟关系,在这种时候留守,能安众人之心。至于杨凤,则是因为他武力在众将之中已是属于末流,此番北上凶险,将领勇武一些,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看着面色坚毅的两人半晌,王旭才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二哥,杨凤,这荆南可就交托给你们了,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记住,如果形势有变,务必要听奉孝与元皓之言。两人足智多谋,算无遗算,你们必须好好协作,发挥所长,才能保得荆南无事。”
    “末将明白”两人也不迟疑,坚定地拱了拱手。
    倒是郭嘉听到这话很是惊讶,奇怪地问道:“主公,此次北上,属下不去吗?”
    “不去”摇了摇头,王旭微笑着解释道:“奉孝,你在荆南有更重要的任务。此次讨董,成败难说,如果众人齐心协力,当然没什么问题。可现在的情况,恐怕很难齐心,一旦形势有变,我必然带兵返回。到时候,元皓坐镇泉陵分不开身,你可要想法接应我”
    说到接应的时候,王旭不由加重了语气,若有深意地看了郭嘉一眼。
    郭嘉何等聪明,顿时便反应过来,知道王旭话中之意是顾及荆北的刘表。一旦群雄失败,那天下势必更加混乱,刘表虽然与王家关系非凡,但作为一方豪雄,岂会为这些所拖累,说不定真的会横加阻拦。到时候荆南的反应就显得尤为重要,想到这些,郭嘉也不说话了,悠然地缄默下来。
    田丰也明白了王旭的意思,但思虑半晌之后,却是忍不住提议:“主公,不如不去如何?我们可以屯兵长江之南,以作响应,但实际却并不发兵,坐观其变,伺机而动”
    “诶元皓此言差异。”王旭还没来得及说话,郭嘉倒是抢先反驳起来。“此法虽好,既能取得民心,也免去了危险。但从长远来看,却是舍本求末,难有作为。如若群雄功成,那主公一兵未发,一步未进,有何功劳?忠勇仁义何在?纵观当今时局,即便剿灭董卓,也不过陷入新一轮的争夺而已,少不了厮杀征战、钩心斗角,到时主公将以什么慑服天下?又以什么来安定天下?不过是明哲保身,坐待时变尔,成了刘焉、刘表之徒。”
    “如若群雄失败,那将更糟。主公这番举动便是虚伪,必当受到世人责骂。与其如此,还不如安然不动,假作不知呢。”
    “其三,主公帐下人才济济,远近贤士争相归附,这是为何?只因主公能征善战,威望卓著,仁义远扬而已。如若明哲保身,淡出天下人的眼睛,不但威望下跌,仁义不再,恐怕今后也将得不到支持,止步于此,难有寸进。”
    随着郭嘉侃侃而谈,大厅众人也是纷纷点头。田丰虽然被反驳,但却丝毫不以为意,他本来就是个直性子的人,听郭嘉说得有理,反而大笑道:“哈哈奉孝此言,可安天下,实令在下汗颜啊”
    “元皓言重了”闻此赞誉,郭嘉却是谦虚地对着田丰行了一礼,以示尊敬。
    王旭听到这些,也是非常开心,当即插过了话道:“对,此次出征势在必行。大家都要下去好好准备,从今天开始,便将诸将部曲集中,进行统一演练,务必在出征之前形成足够的默契。”
    “诺”众将顿时齐声应命。
    见状,王旭微笑着点了点头,才又回过头来,对着田丰与郭嘉道:“你们从现在开始,准备回应的缴文,等北方豪雄发起讨董之举,务必要以最快的速传遍天下。当今乱世,英雄辈出,贤臣良将、奇人异士也在纷纷择主,我们定要先一步获得民心,以图大事。”
    “诺”郭嘉与田丰相视一笑,也是齐声应诺。
    此刻定下大计,王旭心情大好,想着自己将来走后,田丰等人的事务会更加繁重,当即不由朗声笑道:“元皓,奉孝将军府掾吏一直不齐,目前只有户曹掾韩嵩,以及兵曹掾董和。我走之后,事务肯定会更加繁重。这样你们传我命令,迁升零陵太守府,五官掾庞季为决曹掾,掌荆南四郡刑法审判。迁升太守府功曹掾刘阖为金曹掾,掌四郡商业货币盐铁等事。同时,我辞去零陵太守一职,令刘先自领零陵太守。”
    一口气将命令下达,王旭这才放缓了语气,望着田丰与郭嘉笑道:“虽然还是没能补齐,但将军府的事务也有更多人分担,多把事情交托给大家那样你们就可以腾出手来了。零陵的事,以后就让刘先自己解决。不过,与桂阳武陵两郡一样,官员任命以及超过额的大举措,要提交将军府相关负责人审核。”
    “诺”
    “好,既然都没什么异议,那就都下去办”
    说完,王旭正要起身,与众将一起去军营,却是陡然想起迁治所的事儿。眼见田丰和郭嘉还未走出议事厅,当即便接道:“对了,记得通知桓阶,让他做好准备。等我出征归来,就不回零陵了,直接把将军府迁到长沙。”v!!

第二百九十一章 群雄并起
    随着王旭备战命令的下达,泉陵上下官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尽管此次所带兵马不多,事务不算繁重,可平静了这么久却突然面临战事,终归有些不适应。况且,因为王旭定下了搬迁治所的时间,所以将军府众官员为了不忙中出错,也是提前开始筹备,第一批府库物资,已经尝试着起运。
    众将领当然就更是忙碌,除了王飞和杨凤,其余大将都会跟着王旭出征。所以,不但要抓紧时间演练军阵,磨合士卒。更是忙着将手中的事务交接给两人,起早贪黑,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只不过精神倒是反而更足,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大显身手。
    而天下形势的发展也没有出乎预料,曹操辗转周折之下一路东逃,庇护在他的好友,陈留太守张邈手下。而他的父亲,前太尉曹嵩自被免职之后,见洛阳形势不妙,此时也正好在沛国谯县老家避祸。
    因为陈留距离沛国不远,所以,知道自己走投无路的曹操,不由当机立断,快马传报曹嵩,乞求散尽家财助其起事。可惜,曹嵩虽然性情敦厚,颇为忠孝,可人也是非常谨慎,不敢将全家性命寄托在曹操身上。只拿出一半家资助他,自己反倒带着妻妾,小儿子曹德以及其它家人逃到泰山郡避祸。
    曹嵩作为前当权宦官曹腾的养子,本来极度富有,可当初升任太尉,被灵帝“敲诈”了数千万钱。这些年又打点各方,也是耗费不少,所以一半家资根本不足以成事。
    好在陈留孝廉恚ё纫幌蜓瞿讲懿俨琶潘鸨偈笨犊厣⒕〖也疲魑手U忭'兹的富有,在陈留可是出了名的。而且其自身也有些许本事,所以才被张邈举荐为孝廉,只不过因为世道太乱,所以没有进京为郎官,反而在张邈手下为将。
    得此助力,曹操当然大喜过望。在张邈的协助下,迅速拉起大旗,上书“忠义”二字,招集义兵,收纳各方豪杰猛士。同时还联合张邈,邀约东郡太守桥冒,诈作京师三公发布缴文,痛陈董卓罪恶,号召诸侯起兵讨伐。
    各路豪强本来就有心起事,此刻有人带头,顿时群起响应,纷纷拉起大旗,相约讨伐。
    倒是王旭远在荆南,得到缴文与曹操的亲笔书信时,距曹操逃离洛阳已有一个多月。
    不过,早已做好准备的他,反应可不比各路诸侯慢。堆放在将军府的数十杆忠义大旗,几乎不到半个时辰,就高高插到了泉陵各重要地点,军营、将军府、城头……
    凡是醒目的地方,比比皆是。同时,数百轻骑也从泉陵各城门疾驰而出,带着已写好多日的回应缴文,奔赴各郡。其声势之盛,比各方诸侯都要大。
    也因为天下诸侯的群起响应,这事儿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开,仅仅一个月,在公元189年十月底,已是天下皆知。
    值此烽烟四起的乱世,未来的豪杰猛士、贤臣良将们或扔掉锄头,或走出山林,或离开渔泽。纷纷收拾起行装,挥泪辞别家乡父老,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自己的价值,踏上了征程,投向各方诸侯……
    王旭虽然最为年轻,但少年时征伐黄巾便已名震天下,加上王家世代良臣,门生故吏甚多,其影响力当真非同一般。随着缴文传到,应募之士络绎不绝,如雨骈集。
    这番景象也让王旭心情大好,实在不枉这些年来受了那么多罪,终归是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而且,考虑到现在正是大肆揽才之际。所以,凡是前来投效之人,不管三教九流,只要有才能,皆是收纳录用,为的就是要博得重视人才的名声,以便更多观望的人前来投靠。至于心术不正之人,将来自会有田丰他们去解决,现在暂时顾不了那么多。
    只可惜,虽然应募之人很多,可能让王旭满意的大才却没有。最好的,也不过堪做一郡的曹掾而已,将领也只有几个能勉强达到军中校尉的要求。不过王旭倒是不急,反正诸侯之间彼此通信,约定起事的相关事宜也要时间,今年是不可能成行了。像袁绍远在河北,要与王旭通一次信,快马传报都需要十天以上。
    再说,那些诸侯可不像王旭,早在年初便动手做准备。大军的集结与发动不是说起就能做,赶制军械、收集粮草、调度物资、磨合兵士、演练战阵,事情好大一通,短时间不太可能……
    诸侯这边搞得热火朝天,朝中当然也不差。董卓刚知道崤山山脉以东的诸侯尽皆起兵,顿时大怒,当即便想出兵讨伐山东之地。好在朝中大臣们担心诸侯还没能成气候,为了争取时间,变着法的哄骗董卓,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又是大军不可妄动,又是据险以守,几轮劝诫将他这个念头给打消。
    不过,随着诸侯气势越来越盛,天下响应之人越多,董卓倒也真是有些害怕了。当即收拢军队,重兵扼守险要,在东边就设置了三道防线。最东边为原武、阳武两县,处于司隶地区边缘,紧挨着兖州,是董卓立的门户。而第二道则是荥阳、敖仓一线,此处战略位置极重,不但遏制东边,同时也截断了荆州北上的去路。其后,则是成皋、虎牢关一线,这里地势最为险要,易守难攻,乃是董卓保命之地。而北边,则是重兵屯驻五社津与孟津两个渡口,同时坚守小平津关,避免群雄从北而入……
    大清早,王旭与徐淑坐在凉亭的石桌旁,享用着丰盛的早餐,边传来的军情,边在地图上做着研究。
    这地图还是梁蕊在洛阳花了好大价钱才搞到的,包括了司隶地区,以及其周边几郡,专为这次出兵讨董而准备。所以刚送到不久,王旭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研究起来。
    缓缓嚼着甜美的糕点,王旭面色凝重地看了许久,才微笑着赞道:“老婆,其实董卓还是颇懂用兵的,他这番布局,其实没什么错只可惜手下的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