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儿行-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煽动,认为此物明天必然价格翻番,准备届时倒手发上一笔小财。因此,真正愿意把自家性命搭上去行刺朱八十一的,简直是凤毛麟角。然而,即便是这几根不要命的凤毛麟角,也很快被买了股本票子的同伴给劝阻住了。作为丞相府的家丁,大伙能存下点儿钱来不容易。谁敢让他们赔了本儿,仇恨就是不共戴天!
  “我就不信,那人真能将石头变成金子!”被拦住不准拼命的探子,自然不会给准备借机发财者好脸色,撇着嘴巴,小声嘀咕。
  “这东西,谁能说得准呢。以前咱们不也没见过火炮么?”财迷心窍者底虚,对不要命的冒失鬼们满脸堆笑,“反正明天早晨就能见到分晓,也不差在一天。哎呀,大门开了。什么,快看看,他们抬着的是什么?”
  各怀心事的探子们顾不上再小声争执,齐齐地将头转向大门口,翘起脚尖,从别人的后脑勺处仔细观望。只见四五十名身穿厚布棉甲淮安士卒,快步推出了几车铁管子和木板,以飞一般的速度,在院子里正对大门的位置,搭起了一座简陋却极为结实的高台。然后又用长矛和绳索,在高台正前方拉出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空旷区域,最远处距离高台至少有十四五步,任何人想要挤得更近一些,都被士兵们毫不犹豫地给推了出去。
  “打人了,打人了!淮安军不讲道理,动手打人了!”有地痞闲汉,立刻开始在人群里大声鼓噪,抗议士兵们对他们的驱逐行为。
  然而,他们的抗议声,却很快就被一阵阵哄笑声给压了下去。周围的百姓们鄙夷地看着他们,毫不留情地数落,“活该,打死了才好。那里边也是你能去的地方?进士老爷,胡老善人,还有各位商号的大管事还未必在里边有位置呢,你们算哪根葱?”
  虽然淮扬大总管府没有明确规定,观众必须站在什么地方。但每一次展示准备交给商号制造的新物件,最靠近观礼台的区域里边,坐的都是那些地方上的名流,或者由他们派出来参与商号运作的掌柜们。寻常百姓觉得既然自己出不起五万贯钱买股本,就应该自动与这个区域保持距离。如果发现有谁没自知之明的话,大伙绝对不会给他任何支持,并且会很自然地对其行为嗤之以鼻。
  “你,你们狗眼看人低!”众闹事的地痞们挨了骂,气得两眼喷烟冒火。但是,他们却不敢当着淮安军的面儿,对普通百姓动武。那些兵丁虽然看上去并不高大,下手却非常狠辣。凡是当街耍横欺压良善的,只要被他们抓了现行,在床上躺上三五天都属于侥幸。弄不好,弄个终身残疾都极有可能。并且被打者根本找不到地方喊冤去!
  正喧闹间,耳畔忽然传来一阵嘹亮的铜喇叭声。紧跟着,二十几名掌柜打扮的家伙,急匆匆地从院子内的厢房中走了出来。围着观礼台绕了小半个圈子,很快,就被士兵们引到了用绳索和长矛隔出来的贵宾区域,席地而坐。
  随即,又是一阵刺耳的喇叭声。几个最早向淮安军屈服,并且被朱八十一用股本票子给拉上了“贼船”的地方名流,被各自的家丁簇拥着,走进了贵宾区域里。
  身后的家丁迅速放下手里的物件儿,抓住两脚一拉,就变成了一把把舒适椅子,然后又铺上狐皮,貂皮等保暖之物,让几个敢公然露面支持淮安军的地方名流,舒舒服服地坐在了最靠近观礼台的位置。
  “德行!”在距离王二不到三步远的地方,有名刚刚被赶出贵宾区的地痞气哼哼的撇嘴,“不就是有几个臭钱么?瞎张扬什么?哪天等老子发了大财……”
  “宁二子,你就少做几个白日梦吧。有那功夫,去找份正经事情干多好。甭说进瓷窑和水泥窑,就是去帮着官府修路,也好歹是个正经营生啊!”周围有百姓听得不耐烦,忍不住又出言数落。
  不像当年孛罗不花统治的时候,越是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越能混得开。如今换了淮安军坐镇,这扬州城内,逞勇斗狠的大侠小侠们,可是不再吃香了。新成立没多久的淮扬商号,以每天近百人的速度,不断吸纳着城中的青壮。而由淮扬大都督府出资修建的码头、港口以及联通高邮、扬州和淮安三城的官道,也需要海量的人手。除此之外,那些曾经毁于兵火的各行各业,在官府和商号的联手带动下,亦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着元气,慢慢重新焕发出生机。可以说,眼下只要是有一把子力气,或者一技之长的年青男子,根本不难找到养家糊口的差事。再继续四下里胡混的人,绝对会被大伙鄙夷,并且成为所有正经人家孩子的反面教材!
  “我,我,我就喜欢闲着,怎么着?!”被唤作宁二子的地痞把脖子一梗,七个不服八个不忿。
  “混账!”旁边立刻有两个上了年纪的人开口骂道,“你个混账王八蛋!怎么着?我们还能把你怎么着?除了替你老娘和妹妹觉得丢人之外,还能把你怎么着?要说你宁二子,也有把子力气,怎么就不能用在正地方呢?你看人家张柱子,跟你一个巷子长大,人家才去了作坊里几天,都升工长了。每月不算花红,光薪水就能拿到两吊!”
  “可不是么?看着人家张柱子天天被媒婆堵大门儿,你就不觉得着急。你也老大不小了,自己想混吃等死一辈子,也得想想,将来你妹子还要不要出嫁。到时候如果连一文钱嫁妆都拿不出,你就不怕自家妹子在夫家没好脸色看?!”
  “谁敢不给她好脸色看,我,我打断他的狗腿!”宁二子晃了晃钵盂大的拳头,气急败坏地宣告。
  然而,他的脖颈,却明显地软了下去,气势也远不及先前般嚣张。这扬州城,可向来都是全天下最做懂得生意的地方。非但寻常商贩以逐利为荣,即便是书香门第,也从不羞言铜臭。没钱的人,地位就低得可怜。哪怕是夫妻之间,家产薄的那一方,说话声音都自觉就低了三分,很难把腰真正直起来。
  人都不是石头缝隙里蹦出来的,想到自己的老娘和妹妹,也跟着自己一起被街坊邻居们瞧不起,宁二子就失去继续胡搅蛮缠的勇气。将目光转向观礼台,一眼不眨地等着新物件的出现。看看今天到底会出现什么宝贝,自己有没有以最低本钱和最快速度倒上一票,从而彻底改变身份的机会。
  也许是老天爷听到了他心里头的真实声音,很快,就派了十几名身强力壮的伙计,抬着一张用特地红绸子盖住桌案,沿着事先搭好的阶梯,走上了观礼台。淮扬商号的大掌柜郑子明,快步走到桌案前,先冲着台下的父老乡亲拱手做了个罗圈揖,然后用力将绸布往下一扯。“刷!”数道五颜六色的光芒,在夕阳的照射下,倒映进所有人的眼底。
  “啊……”不但是距离观礼台最近的贵宾们,连距离稍远的宁二子等普通百姓,都被五颜六色的光芒射得两眼发疼。那是何等美丽的一朵宝石莲花,碧绿色的莲叶,粉白色的花朵,周围还围绕着数个淡红色的花苞,荡漾在一池深邃的幽蓝色中,流光溢彩。
  难得的是,从花瓣、叶子、到池水,全都是从一整块宝石雕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拼接的痕迹。纵向高达二尺,横向铺开的池水、荷叶、花瓣与花苞,则蔓延有五尺余宽。且不说雕琢得如此巧夺天空,光是这么大一块玉石,就令大伙神魂颠倒,目不转睛!
  “此物,乃冰玉莲花!乃本商号按照大总管传授的秘法,耗时半个月所造。”郑子明得意地仰起头,鼓足了中气向众人宣布,“然后由玉石大匠徐老实亲手雕刻,全天下只此一件。今后再偶有所得,也不会是一模一样!”
  “嘶——!”观礼台下,众人不停地倒吸冷气。冰玉,朱总管居然指点商号的作坊,造出了如此大的一块冰玉。那东西,以往只有珠宝商人手里,能见到拳头大的一两块。并且都是单色的,谁也没看见过如此庞大,如此剔透的,真可谓巧夺天工。
  “嘿,不过大一点的罐子玉罢了,这姓杜的可真会胡说!”唯一没有跟大伙一道吸冷气的,只有探子头目王二。自幼在丞相脱脱府邸长大的他,对台上的物件可不算陌生。那东西其实是和琉璃差不多的物件,大食商人就曾经从海上运来过。并且大都城内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叫做罐玉局,就自己烧出了出了仿制品。只是颜色不如台上的那般鲜艳,质地也没有台上正在展示的那件纯净,再加上个头小、易碎、造价高和摸上去不具备玉石的温润感等原因,没有流传开来而已。
  “不瞒诸位,此物虽然叫做冰玉,却不是真的玉!而是传说中的药玉,罐玉,五色琉璃!”站台上的郑子明倒是实诚,待大伙吸足了冷气之后,又笑着拱拱手,继续说道。“所用原料,也是常见之物,因此除了做宝器物供大户人家品玩之外,还能做成很多日常用器物。当然,质地方面,做成日常所用之物的,就照着这件差一些!”
  “啊,好你个狗日的!”台子底下,吸气声立刻变成了抗议,并且越靠近展示台,越为大声。
  “好你个姓郑的,存心想看老子出丑是吧!”
  “小子,你有话不会一次说完么?等一会下来,看老夫怎么收拾你!”
  “小十三,你找死吧你!”
  ……
  郑子明就是本地人,出身于扬州郑家,还有一个考中过进士的族兄撑腰。因此,对贵宾席上的威胁声,并不怎么惧怕。笑着拱了拱手,大声回应道,“这,这,不都是为了给商号增加些人气么?诸位稍安勿躁,等会儿看了新物件,你们就知道,为何小弟要卖这个关子了!”
  说罢,笑呵呵朝台子后招了招手,转身离开。
  紧跟着上来的,则是淮扬大总管府的商局主事于常林。比起嬉皮笑脸的郑子明来说,他身上多了几分官威,同时也少了几分市侩气。身后跟着二十多名壮小伙,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木头盒子,看起来颇为沉重。
  “打开,请父老乡亲们给掌掌眼!!”余常林先向大伙点了点头,然后高声命令。
  “是!”壮小伙们整齐的答应一声,以最快速度,打开了手里的木头盒子。然后将盒子口横放过来,然众人看清楚里边装的所有物品。
  水晶杯,水晶盏,水晶灯罩,水晶托盘,水晶琉璃球,水晶珠串儿,凡是大伙曾经见到过的水晶器物,无论贵贱,几乎全都出现在台上的二十几个盒子当中。只是比大伙以往见到过的水晶器物,颜色上显得稍差了些。带着股非常浅的绿意,正对着时很难察觉,只有多换几个角度和方向,才能发现其与天然水晶,有着明显的不同。
  因为郑子明在退场之前已经做过铺垫,所以大伙倒也没有像先前见到冰玉莲花时那样失态。但内心深处,却依旧兴奋莫名。这绿水晶,居然也能随随便便就造出来!并且看样子还很便宜,居然有许多被造成了日用器物!而按照先前的习惯,此物展示之后,就会由淮扬商号制造,并且对外统一发售。如此一来,淮扬商号岂不是又多了一样日进斗金的出产。大伙手里的股本票子,岂不是又要向上连翻好几个筋斗?
  “此物因为质地不如冰玉,所以正式定名为玻璃器,以与前者相区别。眼下由城外甲十到乙四号窑产出,暂时每五天供货一次,具体数量还未确定。各位乡亲如果想尝尝鲜,等会可以进去和商号的郑掌柜面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