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警之索马里-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氖虑槎季鼋馔瓯现螅倮创碚隆�
  听完所有的报告后,李岚这才开口道:“博萨索建设工作还需要加快,这样的速度,完全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现在每天从博萨索港口运来的水泥已经足够我们继续扩大建造能力,三个月的时间太长了,我们不能再让我们的居民住在帐篷里。所以,建筑部门一定要想办法提高效率。需要设备,需要人,直接向我提交报告,我会以最快的时间解决。
  至于港口的贸易,我们在欢迎他们的同时也要注意,绝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大意,每一艘进港的货轮,都需要熟知上面的货物和货主。凡是我们采购的东西,也要尽快运送到相关部门。任何人都不能有麻痹懈怠的思想,偶尔的得过且过很有可能酿成极其不良的后果。
  同时,特别是要注意机械设备的运输工作,该保密的事情,我希望有外人知晓。不管是你们这些直接负责人,还是你们手底下的人,我希望都能记住,我们的保密条令,我可不希望有一天看着你们被请到保密局。”
  这些话,并不是李岚无的放矢,而是为了避免任何没有必要的失误。以前博萨索港口是个什么地方?那是最大的粮食进口港口,和所有国际军火商最喜欢停靠的港口。博萨索许多税收,其实都是来至粮商和军火商,阿威尔为什么可以建立起当初那么强大的势力,就是来源于这些军火商和粮商的孝敬。
  一吨粮食在索马里可以卖到五六千美金,比国际粮价贵了好几倍,就是因为里面这层关系。
  而军火商则是把这里成为军火进入北非市场最大的登陆点,南苏丹,索马里,这两个地方的军火市场的利润,每年可以达到好几亿美金。而军火最主要就是来源于博萨索港口。
  所以,这绝非李岚小题大做,他不希望再有军火经过博萨索港口,尽管这样会让他损失很多的财源,但他是义无反顾。而那些国际粮商,李岚则是很欢迎,他也乐意去向他们购买粮食,但是价格必须按照国际粮食价格,最多也不能超过三成。
  同时李岚也是担心有些国家会利用博萨索的港口,制造事端。到时候来一艘运满军火的货船,停靠在港口,然后借此生事,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现在他已经处于风口浪尖上,该尽量避免的还是要避免。
  如果能够毫无畏惧,现在基地的黑鹰战机已经起飞展开正常的训练了。
  也正是由于有了李岚的命令,所以博萨索港口这才逐渐的萧条起来。不过,李岚会担心博萨索港口没有人回来吗?事实刚好恰恰相反。他是希望那些牛鬼蛇神少来,让正常的贸易。或者说是他定下的那些合法贸易多多往来。而且他有信心,距离博萨索真正繁荣的时期不远了。
  而且一个博萨索不够。八卦城也需要一个港口。
  不过,对于八卦城港口的建设工作,李岚并没有想要用人工来进行。除了时间缓慢之外,也是现在他还不具备建造一个能够停靠大型船舶的港口,技术有了,工程师完全可以胜任,但是设备问题就不是那么好决解的。
  以此同时,李岚还打算要建造一座军用港口,两个港口的选址工作已经完成了。就差时间了。而在此之前,李岚则要开始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把选好的地址改造一下,以期尽可能的容纳港口的建设工作。
  特别是军港方面,需要提前不少时间进行地形修改工作,毕竟军港和普通的港口不一样,需要注意的东西更多。
  还有一点,那就是公路问题,不管是军港。还是普通的港口,都需要一条平稳的公路通道,能够快捷的进行货物的流通。并且为了八卦城的经济形式,李岚还打算建造两座大型的集装箱货物港口。两座建成后,便会变成整体的一座。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特殊码头。也需要另外建设。这样以来,按照八卦城最新的港口建造计划。将会有三座港口,一座军港。而李岚为此需要建造五座功能不一的码头。
  这份港口计划的制定,是根据基地建造能力来进行的,基地可以建造许多种港口,这也足够满足李岚的各方面需要。
  而在博萨索方面,等第一辆分基地车到达后,那李岚就会首先把博萨索的港口进行扩建,虽然博萨索已经是索马里主要经济城市,港口也是索马里的两大港口之一,但在李岚眼中,现在的博萨索港口实在不怎么样。在中华,像这样的港口基本上每一个滨海城市都可以找出一到两个,每天的货物吞吐量也是极其有限。等以后家业大了,肯定是要进行扩建,此事也很快就会提上日程。
  “中华粮食方面,你们只管来多少就收多少,如果他们哪一天说需要我们支付货币,那就立即过来向我报告。不过,我相信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出现的,所以,你们大胆放心的收,给多少就收多少。又是雨季面临干旱的问题,就算来个几百万吨,你们也可以很放心的拉回来。一切有我来处理。
  至于难民的问题,大家也不要见一个收一个,我们领地目前的粮食除了肉类外,都是依靠进口。能够加纳的难民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度,我这样说,不是说我不接受难民,而是需要合理的统筹,不是本着一颗救济的心,导致领地之中两百多万的居民陷入无粮的境地。
  按照目前中华支援我们粮食的长远计划,在半年的时间内,我们还可以接收一百二十万的粮食。并且中华也会在半年内,支援我们一批农业专家和优良的种子。
  现在马上统计一下,按照半年一百二十万吨粮食的供应量,我们可以收留多少人?然后再来决定收留多少难民。”
  中华的粮食支援方面,其实李岚从来没有向国内提过,不过,这两个月来,已经来了两批上百万吨的粮食,并且在未来半年的时间内,还有送来一百二十万吨。听曾志华的口气,只要李岚还需要,只要开口了,那粮食国内绝对会鼎力支持。
  李岚很清楚,中华一直都是粮食进口大国,以前同样也是粮食出口大国,只不过最近这几年,限制了很多的出口。但像这样毫无言利的把粮食送过来,这让李岚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说什么。
  他需要粮食,需要很多的粮食。按照李岚原本的计划,是要向国内购买。但是事情的结果是,完全不需要他开口。刚开始,李岚都想打个卫星电话,亲自向一号首长道谢。他明白,能够做出这样决定的,也唯有一号首长一人。毕竟一出手就是两百二十万吨,折合成中华国内的粮食综合价格,这些粮食的价值,已经达到了几十亿华元。
  后来,李岚最终没有拨打了那个被助手记录下来的卫星电话信号。他认为谢谢两字太轻了,因为他今后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国内,而不是轻轻的两字。
  至于难民的问题,李岚是很想去收留这些难民,毕竟这些难民今后发展起来就是他的支持者,最有助于提高他在索马里人心目中的地位。这一年多来,李岚最明白的一个道理是,预先取之必先予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目前领地的居民已经有两百多万,占据了整个索马里近百分之25的人口,只要他再接收个两百来万,那就有近半的索马里人都聚集在领地中。只要他能够让这近半的索马里人支持他,那今后他在索马里的阻力,就会大大的减少。
  所以,不管是出于人道主义,还是为了今后而准备,李岚都会继续收留的难民,但也不是无穷无尽的收,毕竟现在领地的容纳量有限。所谓的容纳量不是土地,毕竟八万多平方公里,容纳个几百万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容纳限制是体现在粮食方面。
  不管什么时候,李岚都需要保证领地内有超过百万吨的粮食储存量,这已经是一个很接近少到极限的数字,所以,再未来的六个月中,这一百二十万粮食,则需要供应领地内的粮食消耗。当然也包括接济难民在内。
  不过,有一点,那就是李岚很显然没有详细的计算过,那就是这一百二十万吨粮食的到底有多少。接下来,法拉赫在李岚话音一落后,立即给出的回答,让李岚这才体会到这批粮食的真正价值。
  “一百二十万吨乘以每吨是一千千克,除去每人每天以0。5公斤的消耗量,这一百二十万吨粮食,可以满足五百万人,长达四百八十天的所需。”
  “没有算错吗?”李岚听到之后,愣了一下,他已经很久没有计算过这些东西了,很显然,他刚刚没有先计算清楚。这些天来,李岚一直都在重点发展军事方面,对民生方面的问题,只是思考一些大体的方针,细化的东西,并没有去深入的了解。
  “绝对没有,这些数字是我多次计算的结果。”和李岚完全相反,法拉赫对于索马里人的关心程度十分高,他每天都非常希望多拯救一个索马里人,自然对这些东西很清楚。
  “你计算中的0。5公斤粮食够吗?”李岚眉头一皱,每天吃一斤的粮食,这明显是不够,不过还没有等法拉赫回答,他便又说道:“不过,就按照此数据来办,不管怎么说,这一百二十万吨,用在五百万人的身上,怎么样也可以坚持八个月。足够了。”
  “那长官的意思是?”穆罕穆迪道。
  “我的意思很简单,有多少难民我们就接收多少。也算是尽我的一份心。”李岚直接拍板决定道。
  “我待所有的索马里人谢谢您了。”听到李岚的话,穆罕穆迪和法拉赫以及会议室中另外的那六个索马里人连忙起身,朝着李岚鞠躬道谢。
  看着他们这一个个激动的样子,李岚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作为一个爱国者,李岚也自然欣赏那些爱国者,哪怕爱不是同一个国家。因为做为一个国民,你可以对国家的政权不满,但你不能不爱国,不能不热爱自己的民族。(华丽郑重声明:此乃主角的观点,并不代表华丽的观点。惹来的一切非议,都与华丽无关。如有不同意见,请前往索马里和李岚面对面的交流。还有,提醒大家:机票自备,人身各种保险多买几份。如有任何意外,华丽概不负责。)
  或许是在这些人眼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李岚压了压双手,表示他们可以坐下,开口道:“其实我们都是同一种人。”(未完待续。。)


第179章 北极熊伸手了

  ps:435张月票加更。
  ————
  例行的会议很快就进入了尾声,在散会的时候,李岚叫住了穆罕穆迪和法拉赫。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会议室的大门再一次关上,李岚便开口道:“最近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
  “有。我正想和你汇报呢!是关于俄罗斯的。”法拉赫认真的点点头,回答得很简单。
  本来只是例行问一下的李岚,听到法拉赫的回答后,他心中一动,道:“详细说一说。”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晚上有个人住进了我们在博萨索的酒店,……。”
  博萨索国际大酒店,从港口再一次开放后,法拉赫又继续把它经营起来,并且作为领地收入的一部分。
  事情是从昨天开始,有几个俄罗斯商人运来了一批矿石,声称是要在博萨索进行燃油和淡水补给,住进了博萨索国际大酒店,休息一两天。作为一个正常开放的港口,看守港口的人员就放行了,毕竟补充淡水和燃油,以及停靠费用,也是港口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