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推到任何一方身上。”
李岚一句看好你家的狗,让奥巴马脸色变得十分的难看,他何尝听不懂李岚这话中的讽刺。电话那头,那个年轻人正用这种看似轻描淡写,却一针见血的方式,打破他的主动性。
“可是不管如何,远东的问题,也轮不到非洲来插手吧,为了避免将来引发什么无法挽回的后果,我劝李岚总统,还是尽早理智的抽身。”奥巴马现在也不想扯什么,直接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果你不听劝告,继续破坏到远东的平衡,那一切的后果就全部由索马里来承担,到时候,李岚总统就是全世界的罪人。”
“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是谁先千方百计的插手远东事物,我相信全世界人民那雪亮的眼睛。如果非要给我安一个罪名,那美国也是躲不掉吧!毕竟几十年来,美国可是没有少干预到远东,用你的话说起来,远东事情和北美洲又有什么关系呢?”
李岚也丝毫不示弱,面对奥巴马给他戴上的罪名,他马上就做出坚决的反击。
第623章 分析
八卦城基地内,十分钟的电话交流无果之后,李岚和奥巴马都理智结束了电话交流。
挂掉电话的李岚,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依旧待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此刻,他也在思考这件事情要如何继续下去。
从奥巴马主动要求进行电话联系可以看出,美国现在也没有完整的一系列手段来限制他,否则也不会有这一通电话。正常情况下,出现这样的事情,正该是得意之时。
可是李岚却高兴不起来,挂掉电话后,他就开始陷入沉思。原本,他是要拉美国下水,好好在远东和他置气。但从奥巴马的态度上不难看出,奥巴马并没有百分百的决心,在远东和他长久的耗下去。以美国战略东移的国策,他也很清楚,美国不可能就这样放弃远东。
现在问题就来了,美国既然不想在未来和中索共计四艘航空母舰展开高强度对立,又不想放弃远东的利益,这就不得不考虑,下一阶段美国要采取的应对手段了。
他的招已经使出来,下一次要怎么出招,就要看对手的应对策略,否则太过于着急,反而会得不偿失或者陷入被动。
“梆梆!”
“进来。”
一身上将常服的凌梁推门进来,将手上的文件放到李岚办公桌前,说道:“指挥官,这是下次军队轮换的计划,目前布尔奥号已经进入船坞,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例行检修,要到两个月后。布尔奥号航母战斗群,才会前往远东替换卡林号。”
“时间怎么这么久。跟得上节奏吗?”李岚拿起文件,眉头轻轻一皱。
“两个月的时间。已经是最赶的,除了航母本身要进行维护和保养,舰上的人员也要进行休息。自从航母索马里战争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航母本身和舰上的官兵以及舰载机,都到了要大范围的检查和维护阶段。这两个月的时间,就是为了避免下一次出海造成机械和人员疲劳导致的无必要事故。”凌梁解释道。
“那对卡林号有影响吗?”李岚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卡林号现在也是和布尔奥号一样,从出航到现在。也没有进行过像样的彻底检修,一年多的时间,就算是新航母也到了一个必须检查一遍的程度。
“两个月的时间,问题不大,工程人员已经检查过卡林号航母的运行情况,目前各种机械运转顺畅,并没有出现机械装备的疲累现象。而人员方面,这点指挥官不需要担心,中方派遣人员上舰学习时。会替换掉一半的人员,我们已经和中方沟通过了,到时候这些轮换下来的人员,会到中方基地休息一个月。然后再替换另一拨人。”
“那这件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但是要记住,后勤工作一定要保障好。三天后。会有四艘全新的快速战斗支援舰服役,到时候这四艘军舰。就组成专门的补给队,前往远东。”李岚放下文件。从抽屉中拿出那四艘快速战斗支援舰的军舰文书,放到凌梁面前,说道:“到时候,要做好接收工作,马上安排后援海军官兵上舰,在最短的时间内,前往远东。”
“是。”
凌梁接过四本军舰证明文书,就要转身离开,这时候李岚李岚喊住了她,说道:“等下再离开,我有个疑问,你帮我参考一下……”
李岚将自己刚刚的疑惑向凌梁说了一下,后者听完后,也是一脸的沉思,良久后才说道:“这件事情,无非有几个可能性,首先是美国彻底开放对日本的限制,但美国应该不会做得很彻底。还有一个就是真正大力支援菲律宾的国防建设,但是现在美国也没有钱,最有可能的是,联合北约的力量,将一些退役的武器装备,低价卖给菲律宾。这点,我相信菲律宾是拒绝不了的。可这有一个问题,没有现代化军队基础的菲律宾,很难快速适应北约的装备。”
说到这里,凌梁心中盘算了片刻后,又继续说道:“而且我们也不能忘记,还有一个国家,我们租借南方海域岛屿,那里本来就是利益纠葛不清的地方,我们再插一手,估计没有人可以保持淡定。”
将凌梁的话都思考了一遍之后,李岚心中也有了一个完整的想法,道:“如果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你认为我们的敌人会是哪一个?”
“目前有可能的国家只有两个,菲律宾是完全不用考虑,他的干爹美国不可能为了他和我们再一次进行一场战争。现在,只要不是北约之内的国家,美国都不可能真的出兵。特别是对手是我们,从上一次战争中,美国人已经知道,和我们打仗,就算美国获得最终的胜利,那也是失败。我们一无所有,败得起,而美国一旦再一次和我们进行一场没有完全准备的战争,那必然是伤筋动骨。所以,要说真的有战争,几率最大的就是日本,但是日本人都是人精。”
说到这里,凌梁并没有马上说下去,而是拿起桌上今天的报纸,翻到第二页,指着上面大大的标题——《正在借此机会加快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安倍晋三!》说道:“如果想要日本和我们战争,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日本想要借此达到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目的。就凭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借口,安倍晋三就算现在是脑洞大开,也不可能做得出来。”
凌梁的话说得很明了,这是一个正常人都知道的选择,李岚也十分明白这里面的调调。
日本是可以借索马里租借东南岛屿完成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目的,但是不管如何,解禁集体自卫权那还不是日本人真正的核心目的。这些年来,日本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日本变成一个主权国家。一个拥有和其他正常国家一样,能够主动宣战的国家。
当然,日本是可以借助战争的手段来完成,但要是对手是索马里,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如果对手是朝鲜,那绝对是天助一般。日本不但可以有把握在自身损失不大的情况下,达到成为主权国家的目的,还可以借朝鲜的核威胁,顺利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但要是面对索马里这样的国家,日本实在是没有把握。现在日本最强大的军队就是海军了,但那也是师从美国,一个能够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和美国打得不相上下的国家,日本根本没有把握能够以优势战胜对方。再者,日本也是那场战争的参与国之一,日本海上自卫队,也亲自见识了索马里海军那高超的作战素质。
结合对手的实际情况,就算日本想要借战争来达到目的,对象绝对不是索马里。因为就算日本的目的达到了,但是战争来到的后果,也不是日本可以承担的。
如果是索马里发动战争,这又是另一回事了,日本再不情愿,也只能应战。
“那另一个目标就是越南了?”李岚道。
其实,李岚也没有想过,要主动在这个时候挑起战争,他进军远东,目的也只是想要借助中俄的势力,将美国的精力牵制住,从出口两艘航母到远东,再卖一艘四万吨的两栖攻击舰给俄罗斯,就是在做这个打算。
远东就是一根杠杆,势力本来开始平衡了起来,如今因为他的崛起,美国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印度洋,原本计划用于太平洋的军事部署,开始准备投向印度洋,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所以,只有打破那里的平衡,让美国不得不加大在远东的军事投入。从而减少在印度洋对他的遏制。只不过,从如今美日那只是简单进行军事对峙,和奥巴马的态度中,他也看到未来的画面,并不会真的像他想的那般。
美国不单不会如他所愿,把更多的军事力量调往远东,反而还会让日本得逞,让日本借此强大的威胁力,拥有更多的武器装备生产许可以及核心技术。
这种结果,李岚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他还是情愿去赌一下。毕竟基地的任务放在那里,而且远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他也有心想要真的插一手。
而刚刚凌梁的话中,李岚也听出了一个变化因素,那就是越南。在西南海域中,也只有越南有足够的实力。
“不错,如果我是美国高层,那我绝对会从现在开始拉拢越南。从我们流露出要租借西南海域岛屿,建立军事基地的时候,越南方面肯定坐不住了。这时候,只要美国拿出实际一拉拢,那这些年来一直都想要靠上美国这颗大树的越南,就是王八对绿豆,结果不言而喻。”凌梁道。
“还有日本和法国,恐怕都会极力的拉拢越南来和我们对抗。”李岚顺着凌梁的话说道。并不是他主动去忽略越南,而是他一直以来,都把主要目标放在日本身上,对于越南,他也是有准备的。(未完待续。。)
第624章 安倍晋三的抉择
正如李岚和凌梁分析的那样,日本整个高层对索马里的举动尽管无比的气愤,但是作为一个政客,又想要带领日本在世界复杂格局下生存下去,安倍晋三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他身边的幕僚也能够很好的出谋划策。
冠冕堂皇一点,一切都是以日本未来为核心考虑问题,说得不客气一点,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心目中那宏伟野心和远大抱负。
在安倍晋三内心的世界中,声音只有一个,那就是摆脱美国,让日本彻底独立。
所以,在实现这个目的之前,安倍晋三是绝对不可能让自己把日本推向战争的深渊,否则一切梦想城空。数十年来,十几代日本领导人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经济和实力,就算安倍晋三再具备右倾思想,也不敢把十几代人的努力在自己手上葬送。
这并不是说,日本不能发动战争,而是机会只有一个,到了战争的层次,也要寻找好目标。索马里,那不是日本的菜,而且很有可能,让日本变成索马里的菜。
急忙回到东京的安倍晋三,在得知美日海军正在和东南岛屿和联合演习舰队进行对峙后,他马上对防卫相做出指示,要求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士兵,都要克制,不要轻易挑起战争。
而顶着一个大大绷带的安倍晋三,不顾辛劳,一回到首相府邸,就立即召开了幕僚会议,经过几个小时的经济讨论,也最终拿出了一系列的后续方案。
一、要求全军保持克制。不要过度刺激到中索海军,以温和的手段。将对方舰队中的日本海监船救出来。
二、马上向国际寻求支持,制造国内、国际舆论。特别是国内舆论,一定要大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