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赢乾吐了吐舌头。
“开始吧。”扶苏转身对孙乾说道。
于是乎,庞大的兵马俑下葬仪式正式开始,一尊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全副武装的被放入陪葬坑内,场面蔚为壮观。
这其中一号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210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
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
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
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
(本章完)
第163章 孙乾介绍兵马俑,扶苏瞌睡遭儿坑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
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
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这些兵马俑一共分几类啊?”扶苏只是站在一号坑面前并没有看全,因此抬着头好奇的对孙乾问道,他想知道是不是布置的和活着的大秦军阵一样。
“回陛下,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车士,即战车上除驭手,驾车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
立射俑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约1。8米。作为军阵主体数量最多,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两类武士皆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静中寓动。
军吏俑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数量最少,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铠甲将军俑从外形上看,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严。军吏俑除了服饰上与将军俑不同外,精神气度上也略有差异。
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丰满魁伟,但整体上比较高大,双肩宽阔,挺胸伫立,神态肃穆。更多的表现出他们勤于思考,勇武干练的一面,有的思念家乡。
骑兵俑只埋于一、二号坑,有116件,多用于战时奇袭。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
驭手俑为驾驶战车者,身穿长襦,外穿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
兵马俑坑中的每乘战车前都驾有四匹陶马。
陶马的大小和真马相似,身长约2。10米,通高1。72米。四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缚尾,举颈仰首,张口作嘶呜状。中间的两匹服马双耳前耸,目光前视;两侧的骖马脖颈分别向外侧微微扭转,跃跃欲行,异常神骏。
它们是以真马作为原型塑造的,马的主要特征是个头较小、脖颈短、头部宽阔,属于河曲(今甘肃洮河一带)马种。
鞍马只埋于二号俑坑,通首高1。72米,至髻胛高1。33米。
陶马个头不大,头部较重,鼻骨隆突,颈厚稍短,髻甲低,脊背宽博略向下凹,****较广,四肢发育较好,属于力速兼备的挽马型,也是骑乘的良马。”
孙乾详实而又细致的介绍到,把扶苏听得昏昏欲睡直打哈切。
孙乾见状极为无语,是你让老子介绍的,现在老子在这里说的唾沫横飞、口干舌燥,你倒好,居然要睡觉!
“父皇父皇!”小赢乾萌萌地扯了扯扶苏的衣角喊道:“孙乾大人生气了!”
我去,小鬼你不要坑老子啊,听到长公子白痴地发话,孙乾吓了个半死,赶紧跪倒在地:“微臣不敢。”
“额,孙乾,不好意思哈,朕有点困没忍住不要介意哦。”扶苏醒了,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陛下羞煞微臣了,您平日里日理万机,为国为民批阅奏章处理正事劳累到极点,闲暇的时候犯困是应该的。”孙乾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其实他心里在说:特么的奏折都让内阁处理完了你累个屁,真没见过这么懒得皇帝,有空跟你老子好好学学。
(本章完)
第164章 动漫人物变陶俑,玩具变身新创意
“哈哈哈。”扶苏尴尬的笑了笑,赶紧转移话题:“朕看这些兵马俑的身上都刻了人名,是这些人物原型的将士名字吗?”
“不是的陛下,它们是负责制作的各地工匠的名字。”扶苏装逼失败,顿遭孙乾打脸。
“······”
“此乃我大秦的物勒工名制度,”孙乾认真地说道:“一般有2到10个字左右,包括编号和陶工名。
这些陶工名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在人名前带“官”字的,简称作宫字类;
二是在人名前带“右”字或“大”字的,省称作右字和大字类;
三是人名前带一地方名的;
四是只有人名的,人名多数仅有—二个字,个别的为三个字。
在上述四类陶工中,第一、二类是来自中央官府制陶作坊的陶工,第三类是来自地方制陶手工业作坊的陶工。
这些工匠们主要来自于咸阳、栎阳、临晋、安邑等地。尤数咸阳最多。带有地名的陶文均为刻文,多在陶俑上身的隐蔽处,字迹比较草率。
这些陶工中又以来自咸阳的衣、危、野、赐、午、笥、高、秸、庆、处、行、路、敬、文忌、木等19人工艺最为精湛,并且他们这些来自宫廷的陶工和来自地方的陶工在陶俑的制作上存在着陶俑体型塑造、头型、面型、五官刻划方式等技艺技法上的差异,与他们当地人的长相相类似。”
“对了公祐,朕可以见见这些工匠们吗?”扶苏饶有兴致的问道。
“当然可以陛下,臣这就派人去叫。”孙乾转身挥挥手,指派两名衙役去带人。
不一会儿,两名身穿粗布麻衣,年纪约莫五十许的老头迈着精神的步子走来,丝毫没有这个年纪的老头该有的蹒跚与苍颜白发。
“草民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二人激动地拜倒,他们从没想过高高在上、贵为天子的皇帝陛下居然有一天会召见自己,说话都有些颤抖。
“两位大匠不必多礼,请起,”扶苏还是比较敬重这些手艺人的:“你们叫什么名字?”
“草民野。”
“草民文忌。”
“这护国公和蒙指挥使的陶俑就是你二人制作的?”扶苏指着一旁的蒙恬、蒙毅兄弟将军俑说道,他在上头发现了两人的名字。
“是的陛下。”
“果真是栩栩如生啊,不知可否给朕介绍一下这陶俑的制作工艺?”扶苏打算将后世那些卡通人物全部制成陶俑,然后成立一个玩具公司交给蒙茜的皇家商业集团售卖,好好赚一笔,这些特么都是商机啊。
“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
具体一共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用泥塑成俑的大型(粗胎或初胎);
第二步是在俑大型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复泥并加以修饰和细部刻划;第三步是将单独制作的头、手和躯干组装套合在一起,完成陶俑的大型。
制成的陶俑大型必须在阴干后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