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自大的蛮王,方云根本没有招降的意思,直接就一路让徐晃推了过去。在工兵开路,医生在身后治疗的情况下,南中那些所谓的烟瘴之地,根本不成气候!
更别说还有黄染这支丛林山地战精英,在优秀的装备配合下,那些只穿着皮甲或者藤甲的蛮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尤其当乌戈国国主兀突骨带着他的藤甲兵参战之后,孟获大军也是节节败退。忙牙长和阿会喃投降,孟优和孟获战死,祝融被带了回来。
当时第一眼看到这个小萝莉的时候,这位年仅十二岁就一米六,武艺和身材都很不错的祝融夫人,居然令徐晃、夏侯渊和徐乐他们愣神了好一阵子。
和那些又黑皮肤又粗的蛮女不同,祝融夫人的皮肤非常细腻,小麦色的皮肤也使得她多了几分汉人女子所没有的健康美。尤其那蛮女暴露的服装,更是叫人血脉喷亢。
问题是,女人只有一个,男人却有那么多,谁来得到她才合适?
这群还没有改掉婚嫁习俗,又或者在他们看来婚姻法不适应于战利品,反正十二岁又如何,以前十二岁就嫁人生子的难道还少了?!
尤其祝融夫人她,十二岁就和一些十七八岁的少女那么高,练过武艺也使得她更加强壮,和那些十七八岁,甚至二十岁的少女们,也没什么区别。
徐晃要了的话,应该是最好的结果,只是徐晃很爱妻子不打算纳妾。但若是分给夏侯渊或者徐乐,甚至黄染的话,很容易会引起他们之间的龌蹉。
最后索性把她带了回来,献给方云,毕竟这是最有价值的战利品,理当献给主公。
至于以后她会花落谁家,方云决定!甚至收入房中当婢女什么的,别人也不好反对!
“你们的龌蹉我还不知道?告诉她,她若是愿意接受归化,那么以后就留在晋阳,学习一段时间的汉话和汉家礼仪,考试合格之后就是汉人。
到时候她就享有《婚姻法》的权力,十八岁才能结婚。这段期间内,你们谁有能耐谁去泡便是……这是在她接受归化的情况下是这样。
她也可以选择不归化,既然她愿意放弃权力的话……”方云看着那群猪哥模样的将领们,嘴角微微翘起,立刻宣布对祝融夫人的安排。
只是还没有说完,只听她用最标准的汉话说到:“奴家愿意归化!希望跟在大将军身边伺候……”
说完,甚至还娇羞的扭捏了一番,现场顿时一阵心碎的声音。
蛮人最看重强者,在深山老林里面,只有强者能够带领部落强大起来。她会和孟获订婚,很大程度就因为孟获是少有的勇士,甚至已经战胜他部落里作为老蛮王的父亲。两个部落联姻,只为了能够让部落变得更加壮大罢了。
蛮人的某些观念并不是很保守,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会主动索求。不过由于祝融夫人和孟获订婚,所以双方必须要等到十六岁那年,举办了婚礼后才能行事。
谁想孟获死得那么早,那么不堪,部落如今也被别人打下,祝融夫人不得不为部落的未来,还有自己的未来打算。显然,给方云当婢女是最好的选择!
运气好可以收入私房不说,只要方云答应,那么族人自然会有收到最好的待遇。早些时候方云一个人干翻三十个人的样子,也是让她迷醉不已,暗道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少女不懂爱情,只知道老一辈说强壮的男人才能给她幸福,她将这句话奉为真理!
只是她那么一说,场面顿时尴尬起来。尤其要知道方继他们这些小孩子还在现场,此刻听到这个蛮女不要脸的想要当他的姨娘,顿时不干了!
方继今年虚岁十二岁,比祝融小不到哪去,岂容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女子当姨娘?索性直接站了出来,破口大骂:“呔,好你个蛮女,居然如此好不知羞耻的勾引我父亲!”
“小弟弟还是回去洗洗睡吧,这里是大人的世界。”祝融得知他是方云儿子,却也没有退缩,反而出面调侃到。
两人顿时争吵了起来,只是论骂人,方继这个高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少年,如何是祝融这个蛮女的对手。最后从舌战变成了肉搏战,双方迅速扭打到了一起。
正值酣处,却不想方继猛地滑倒,居然就这样将祝融夫人扑倒在地。双方四目相对,居然顿时都变得羞涩起来。
“哈哈哈,看来我儿还真是有乃父之风啊!”方云大笑,只觉得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娶一个十二岁小姑娘什么的,的确是有点太那个了。方继若是能够和她发生什么,让自己多一个儿媳妇,那自然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祝融夫人到底还是太野了,不适合当贤内助,正妻显然不可能,不过给她一个平妻的身份估计还是可以的!
不过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到底会走到哪一步,就让他们自己去努力吧!
事情已经有了定性,那么其他将领也不好再奢求什么,只能庆贺两人,祝愿他们早成良缘。到了最后解媛等人也是出面调侃,更别说方继的弟弟妹妹,还有那些死党们了。
方继也是难得闹了个大红脸,气急败坏的溜走了……
徐晃他们三个此刻却难得有点安慰,若方继承了这个情,那么他们就是媒人了。和第二代打好关系,以后他们的地位自然会更加稳固。
看了看人群之中,被方云几个妻子包围起来的祝融夫人,四人心里顿时一片清明,只当是做了一次长线投资吧!
第642章 引宇宙灵气
一场闹剧就是这样结束了,只是作为最终赢家的方继似乎并不是很高兴。
少年不知情滋味,让他头痛去吧,什么时候悟了再说。至于如今,且当做是多了一个异性的玩伴,反正祝融夫人也喜欢舞刀弄枪,两人有共同话题。
既然祝融夫人识趣,那么她的部落自然也会受到优待。只要愿意自然可以享受更多的归化资源,但若是冥顽不灵继续死扛不愿意归化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还是雷霆之怒。
毕竟《归化令》在年终大朝会的时候已经正式通过,同时通过的还有《废奴令》和《域外私有制令》这两部新法律。
军方大佬云集晋阳,当然不可能仅仅是为了参加一次年终晚会那么简单。这次的《域外私有制令》可以说和军方有着息息相关的利益纠葛,所以他们必须要到场。顺带的参加一下年终晚会,帮助方云作秀的同时,也通过方云的势力震慑他们这些地方守将罢了。
华夏就这样,只要和平就会有些位高权重的人,开始有不好的想法。郭嘉也知道现在就那么想有点为时过早,不过结果经过震慑之后,反馈回来的信息却非常不错。
只是方云通过系统查看麾下武将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忠诚都有大幅度提升。一部分是晚会这个‘酒宴’和自己的‘酒神’称号发挥了效果,但更多还是来自那场比武。
三项法律第一次通过官方媒体,出现在所有百姓的眼中。
虽然不少人已经知道有那么三项法律,却没想到朝廷居然玩真的!只是这年头居然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那就是三州地区说要废奴,但那些仆人和丫鬟却死活不肯脱离奴籍的。
他们已经习惯了头上有一个主人的事实,反而是若是离开,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存活。又或者离开了这个利益圈后,他们没办法获得比如今更好的生活。
仆人和长工毕竟不同,后者一辈子都和自己挂钩,这样就是可信之人,有什么秘密也可以让他们放心参与,毕竟大家一荣共荣,一辱共辱。长工却不同,说穿了就是契约在自己家中打工的,后代是独立的个体不会成为所谓的‘家生子’,自己更没有权力勒令对方改换姓氏。关键是那些私密的事情,也不好再让他们来做了……
不过《废奴令》对于华夏这个国家,对于方云这个统治者来说,却有很大的好处。
不仅可以让华夏百姓懂得什么叫做尊严和自豪,也能够减少那些世家豪门的龌蹉动作。他们没有表现出来,不代表方云不知道,《废奴令》使得他们身边可信之人骤然减少,也更容易被国家监控,对于方云来说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
还有一个议题方云却是非关注不可的,那就是迁都的事情。
当初因为根据地就在并州,所以把晋阳作为首府,算来已经将近十年有余。晋阳这个地方到底还是太靠近北方,而且无险可守也不符合定都要求。
天下一统,而且雒阳也开始陆续修缮完成,钟繇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修缮完毕之后的雒阳,甚至比汉末时代的雒阳更加豪华,而且也更加的巨大。这些年,可有不少人在雒阳附近买地,显然大家都清楚,朝廷或许有天还是会回来这里的。
之前的年终大朝会上,这也成为了一个议题,那就是迁都回雒阳。
当然,也有人提议可以迁回西汉故都长安,而这个提议也有不少人附和。至于别的地方,显然皇气不足,所以并没有人提议。
此刻后世的北京是在幽州广阳郡的蓟县那里,后世的南京则是在扬州秣陵一带。两地虽然也算是发展得比较不错的,但比起后世那经过几个朝代建设和扩张的情况来,如今却显得比较寒酸。
蓟县那里也是出了名的苦寒,而且还靠近北方,这年头可没有‘天子守国门’的说法,主流的思想还是‘君子不立危墙’;南方的秣陵虽然也不坏,但南方烟瘴蛮荒之地,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居住地点,而且在秣陵地区定都的话,也不利于对西北、东北和西南的掌控。
提议是这样,结果自然由方云来做决定。不少人在晋阳也生活了一段时间,随着这里的设施越来越完善,对这里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刻,都有点不舍得离开这里了。
但为了社稷着想,迁都回雒阳确实是上上之选。不过迁都可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途,很多东西都需要从长计议。
首先,一些不是很重要的部门,会先一步迁移到雒阳。然后,是比较重要的部门,最后才是关键部门和皇室的迁移。这个过程之中,也会牵扯到不少选址和用人方面的事务,需要花费大量的财物。
方云最终的决定是迁都,不过要用一年来完成整个迁都的过程。
至于老晋阳,则打算打造成一个教育、文化和科研为主体的城市,或许以后作为文化之都来定义,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至少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地方在科研和文化氛围方面,比得上晋阳的。
这里有最负盛名的晋阳大学,有国家级的研究所,有国家级的军工科研所,有国家最大收录书籍最全的图书馆……这里就是可以说就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之都。
202年的华夏终于迎来了春节,这也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开始,汉帝刘辩宣布新的年号。新的年号叫做‘太平’,预示着华夏已经进入了一个太平时代,本土将不会再有战争!
公元202年,也自然而然被称之为‘太平元年’。
在这一年,人口开始统计,但凡隐瞒和漏报的地方,官员不仅要受到处分,而且隐瞒人口的世家门阀也会受到处分。最严厉的处罚,就是取消当地的十年缓冲期,直接改革。
缺少了十年的发展,世家必然会因为新政策的关系受到牵连,家道旁落甚至没落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再加上废奴令,这会把他们最后一点元气都会消耗掉。
故而世家应该懂得,什么事情做得,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