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夜行 (1-1016章)-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老掌柜说:“在城里的时候,每天打理生意、清算帐目,我是殚精竭虑啊,所以神思焦虑,脾胃不好,饮食稍差一些就没有食欲、睡的稍不舒服就无法入眠,可我到了乡下,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操心,自然吃得香、睡得着。”

梓祺静静地听着,等他说完了,把脸颊轻轻贴到他的怀里摩挲着,柔软的手掌轻轻抚摸着他的脸颊,心疼地道:“相公,你的心……很累吧?锦衣玉食、仆从如云,也未必就过得快活。如果你不喜欢,咱们辞官还乡吧,不管你到哪儿,梓祺都跟着你。人家跟着你的时候,你还没做官呢,梓祺爱的是相公的人,可不是相公的官。”

夏浔摇摇头,轻轻笑道:“偶有感慨罢了,要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人,难呐,这可不是做个农家翁就能做到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听起来田园风情,好不自在,实际上,那不过是根本不知农人辛苦的读书人一番呓语罢了。

劳心也罢、劳力也罢,干什么不辛苦?做一个村夫就悠闲自在了么,面朝黄土背朝天,难道就不辛苦?风不调雨不顺、蝗灾泛滥的时候,难道不用为地里的庄稼忧心忡忡?兵荒马乱,兵匪纵横的时候,难道不用为家人的安危而恐惧?”

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把梓祺揽紧了些:“相公有心事,不假,可是没想过退缩!人生在世,总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才不枉到世上来走一遭儿。”

说到这儿,他微微一笑,在梓祺柔滑的粉颊上吻了一下,柔声道:“若是相公当初只是一个村夫,会有你这样的美人儿青睐么?会有这样精彩的人生么?有时停下来想想,只是让心歇歇,放心吧,相公对现在的一切,很满足,也很有信心”

梓祺甜甜地笑了,拥得他更紧:“只要让人家生个小宝宝,人家也会很满足的!梓祺对相公很有信心!”

夏浔:“……”

第512章 顺水推舟

第二天的朝议中,有关浙东水师丑闻依旧是分别隶属大皇子朱高炽和二皇子朱高煦的两大阵营互相攻讦的主要话题,朱棣虽然不喜欢这件事被有心人利用,把这件令他痛心的丑闻不断地搬出来,可他也没有办法制止。

皇帝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他可以对国家大事做出最终的决定,却不能堵住大臣们的嘴巴不许他们说话,或者威逼他们只按照自己想听的话去说,他有这个能力,却不能滥用这个能力,否则对他的统治将产生更大的危害。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今天总算有些言官肯把注意力放到其它方面了,先是有人弹劾巢湖水师久不作战,战阵经验不足,难以担当剿倭重任。接着就有人弹劾福州水师指挥佥事赤忠家门不和、婆媳争吵,据说他的私生活不太检点,曾经包养过男娼,福建本是男风最盛的地方嘛,据说他还曾对远来相投的族支近亲拒不照料,使其流落街头,乞讨为生,等等等等……

这些事看似与他担任剿倭舰队的统帅毫不相干,可那个时代官员的品行、作为,本来就是衡量一个官员是否称职的最重要标准,道德品行低下,别说不能担当剿倭统帅了,连官都不配做。这些理由当然可以用来攻击他。

且不管这些御使们的弹劾是否捕风捉影,至少这种动向是让朱棣很欣慰的,所以朱棣和颜悦色地接下了奏疏,着令有司进行调查。随即,吴有道、黄真等二十多位御使又纷纷上疏,严厉指责倭寇为患,大明沿海百姓饱受侵略,做为大明皇帝御封的倭国国王,足利义满对倭寇之猖狂有纵容之嫌,就算不是,也是治国无方、剿匪不利。对这样的藩国,我大明不应迁就,应该拒绝与该国重开贸易,以予制裁。

在文武大臣们纠结于浙东水师案,忙着争风内斗的时候,还有这么多官员着眼全局,其作用当真不亚于源头活水,朱棣又惊又喜。于是在朱棣的有意引导之下,文武百官不得不就这个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日的廷议未就是否制裁日本达成一致,不过这个话题已经被人提出来那就好办了,大臣们既然掺和进来了,就得把自己的主张贯彻下去,明日廷议的时候,肯定还会有人就这件事提出自己看法的,这样也就变相地转移了众人对浙东水师丑闻案的关注。

朱棣龙颜大悦,为了表示对这件事的重视和对吴有道、黄真等人识大体、重大局的赞赏,当即着解缙大学士调阅两人去年的考评簿子,然后提拔吴有道为副都御使、黄真为佥都御使。

陈瑛是都御使,都察院台长,与六部平行,合称七卿。其下就是副都御使、佥都御使,虽然吴有道这一派御使人数比较少,但是这一提拔,占了都察院的两个要害位置,吴有道一派对陈瑛也就隐隐具备了一些制衡的资本。

皇帝用这种举动,表达了他对大家过于纠缠浙东水师丑闻案的不满,一些官员便暗暗警醒起来,互相攻讦的势头有些降温的苗头了。

朝会已罢,朱棣特意留下夏浔,召他谨身殿奏对。

这段时间夏浔忙着组建自己的剿倭班底,朱棣这边也下旨令各大船厂加紧赶造海船。好在宋元两朝,海运都十分发达,造海船对各大船厂都不陌生,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员,现在各大船厂依据具备,旨意一下,马上可以投入生产。

因此这段时间以来,南直隶的龙江船厂、专门生产海船的快船厂,以及马船厂、黄船厂都在制造用于海洋的战舰和运输舰等各种舰只,福州船厂专门生产大型海洋战舰大福船,广东新会东莞船厂专门生产横江船、乌槽船等中小型海洋战舰,如今也在日夜赶工,每建造完成一艘便交付一艘。

有了皇帝的全力支持和内阁的关照,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都是紧锣密鼓,相应的海战武器也在加紧生产,并且加强了火器的配备比例。这副架势,虽非倾国之力,但是朝廷关注和支持的力度较之浙东水师剿倭时可强了十倍不止。

倭人加诸大明之耻,朱棣是一定要雪的,所以对夏浔不遗余力地支持,可相应的夏浔的责任也就更重了,这样的支持之下,如果再打了败仗,他就真的无法对天下人交待了。不需要有人弹劾,他也得主动上表承担责任。

君臣二人在谨身殿里,就各种战备情况进行了一番认真地交流,最后朱棣又嘱咐道:“朕对海洋、海船本不甚了然,这段时间,朕对这方面的事情特意进行了一番了解。如果能够消灭倭寇对我沿海之威胁的话,朕以为,以后漕粮北运,可以尽量经由海道。这样,可以减轻河道转运的层层损耗,无论是速度还是运输量,都要远超河运。同时,也可以减轻运河运输的沉重负担,让河道于工商及民运,你以为呢?”

夏浔闻言大喜,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了解有关海洋的事情,以他一个后世人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再结合他所掌握的当下的实际情况,他认为,把大明放弃海权的罪责,归咎于儒家思想培养下的文官政府因循守旧不思扩张,那是不公平的,至少它不是主要原因。

大明放弃海权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大明向海洋扩张的原动力渐渐消失了。

秦汉以来,儒家成为官方唯一遵崇的学说,天下都是由儒家弟子把持的,他们有放弃过向外扩张吗?当帝王们有扩张领土之功勋时候,儒臣们是为之欢呼鼓舞、大加赞誉呢,还是竭力反对?为什么陆地扩张他们欢迎,海洋扩张他们就不以为然了?

为什么陆地扩张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就筑起了长城,心满意足了?可有人发现建筑长城的地方内外两重天?为什么长城内侧农耕发达,而长城外侧却是碧草连天?是因为没有人去种植还是因为再往外延伸,当时的气候和农耕条件已经不适宜种植?

这些古代的政治家们,虽然主观上未必明确地认识到并且以此为行动准则,但是客观上他们就是以此为行动标准的,那就是:利益!

当扩张带来的好处大于战争成本和占领成本的时候,那就是开疆拓土,就是受到支持和褒扬的。反之,就是穷兵黩武,就要受到大臣们的反对。他们的态度,就是下意识地依据这一标准而改变的。当然,这也不是唯一原因,但它才是主要原因。

甚么开拓足够的生存空间、或者那些看似荒凉的地方其实有无数的矿藏,所以应该不惜一切统统占领,那是没出息的子孙做的白日梦,对时人来说,根本不存在这个理由。

现在的人口,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还没有产生生存空间的压迫感,现在的人也无从去开发勘测、去发现那些不毛之地下边埋藏着甚什么宝贝。如果继续扩张下去,是劳民伤财,是入不敷出,那它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所有人竭力反对的东西。

朱元璋早年的时候,大明水师还是比较强大的,那是因为大明当时有控制海权的需要,他们需要打击张士诚、方国珍等逃到海外的残余势力,他们需要加强东南沿海的防务,这些构成了明初海军发展的动因。

朱棣后来七下南洋,交通海外诸国,主要还是政治需要,是为了扬威异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大明水师舰队一路下去,仿佛巨轮碾蚂蚁一般,把陈祖义等大大小小的海盗团伙扫荡一空,把对大明怀有敌意的南洋小国一一慑服、又把南宋以来流落南洋的华人大量接回本土,南洋华人贸易网极剧缩水……

与此同时,大明舰队的强大,也使倭寇遭受重创,加之中日勘和贸易兴起,倭寇组织者有了合法的贸易渠道,倭寇的威胁在那段期间也减少了。以上种种,使得不管是在海防安全方面,还是在贸易垄断方面,海洋对大明都已不再存在威胁,也带不来更多的利益,因此,当政治任务完成之后,也就无人再去注意海权的重要性了。

当然,这些只是夏浔想到的,实际上还有一些其它原因。比如人口的流动不仅仅是南洋华人大量归国,由于北京的建立,中原内部的人口和经济中心也在北移,浙江、福建、广东一带人口大量向北方迁移,迁移人口最多的浙江一带,在永乐朝时当地有一半人口流动到了北方,这一系列变动,都使大明帝国对海洋的兴趣越来越小。

同时,鞑靼和瓦剌的崛起,也使得大明帝国的战略中心必然北移,渐渐形成军队建设的大陆军主义。

一支军队的建设,是需要军费的,这种时候,大明帝国的军费必然向北方倾斜,向步兵、骑兵倾斜,海军不但得不到建设,军费反而大量被削减、挪用,最终,舰队只能在海港中烂掉,航海资料被兵部销毁,远洋舰船停止建造,海外私人贸易严禁进行,海权被拱手相让了。

夏浔认识的虽不全面,却已隐隐发现了问题的本质,所以听到朱棣这个设想的时候,他大为欢喜。

朱棣是一个难得的肯重视海权的皇帝,虽然他的本来目的是政治层面上的,并不足以支撑大明海权的长久持续发展,可是如果自己能够推波助澜,加强大明在开发海洋这一过程中实际利益的获得,那么,大明的战舰还会烂在船坞里面吗?大明还会在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时,已经足足落后西方一个世纪吗?

夏浔欢喜之下,登时化身黄真第二,马屁不要钱地向朱棣倾泻过去。

朱棣这些时日因为浙水东师丑闻搞得非常抑郁,如今却被夏浔给逗笑了,他摆手笑道:“好啦好啦,再拍下去,你可就成了蛊惑君上的一个佞臣了,呵呵,日本国使节已经到京了,礼部正在东拉西扯地拖着他们,你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