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沦落成为这个样子?是我不够美么?是我不够姿色才华么?为什么……”
苏林看着少妇一步步变得癫狂起来,心中也同情地泛着一丝哀伤:“这些国君的女人,也着实太过悲哀了。受宠的时候荣华富贵,失宠了便一落千丈。也难怪能写出如此哀怨的《宫闺赋》来……”
就在苏林感叹之际,突然,从亭子前的荷花湖当中,突突突地冒起了一阵阵的血红色气泡。
那少妇的哀怨思想,全部都被吸引了过去,红色的气泡,慢慢地开始凝结,最终成为了一朵血红色的彼岸花。整个湖水也从中间分成了两道,其中黑乎乎的,充满着阴寒的气息和死气,似乎通往了一个不属于生灵的世界。
“那是什么?湖里怎么突然出现了彼岸花?难道说……这就是那苏如是刚到人间的地方?那湖水之下,难道就是通往冥界的一个入口?”
苏林心中大惊,终于又想了起来,自己这是在写《宫闺赋》的时候被代入了幻境当中。
和苏林一样,那宫装少妇也被吓到了。血红色的彼岸花出现,将整个湖水都给染红了,从那彼岸花上传来了令人恐怖的笑声:“哈哈哈……你想改变这样的状况么?谢谢你用怨气打开了冥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有机会重现人间,既然如此,我就满足你的心愿吧!那个抛弃你的国君,用他的血……祭奠你吧!”
“你……你是妖怪……啊……”
宫装少妇吓得花容失色,想要逃跑却双腿发软,还没来得及大叫,彼岸花就嗖的一下射了过来,没入了她的身体当中。她整个人便僵硬着不得动弹,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才突然睁开了眼睛,好奇地看了看自己的身体,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嗯!这一具身体还是不错的,不过姿色还不够出众,年纪也太大了,并且不是处子之身了。还是要我下一番功夫……”
说完,她就摇身一变,瞬间就年轻了十岁,面容也变得更加地姣好。苏林见了大惊:“这就是苏如是?看来……她真的是夺舍了某个国家冷宫当中的一个怨妇的身体。”
紧接着,苏林又看到,那夺舍之后的苏如是,走到了亭子中间,看到了少妇写的那首《宫闺赋》,立刻露出大喜的笑容:“好一篇,充满着怨气的《宫闺赋》。好!正好成为我彼岸花香的思想载体……”
苏如是说罢,又摇身化作一朵血红的彼岸花,将那一篇《宫闺赋》卷入了其中,然后化作一道红色的光芒,飞向了宫殿深处。不一会儿,苏林便听到了皇宫当中一阵惊慌失落的声音,大内高手们纷纷出动,高喊着抓刺客,似乎是国君死于非命。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苏林刚想移步出去一探究竟,但是刚走出亭子,却突然又头晕脑转,整个人眼前一黑,待他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却是离开了幻境,眼前面对着建安知府袁天章,身边还有洪离玉和袁暮。
而他的手中,正拿着进士文宝狼骨云墨笔,已然在金页上书写出了一整首的《宫闺赋》。
“我……我这是怎么了?袁知府、离玉,我刚刚是怎么写出这一首《宫闺赋》的?”
回到了现实当中,苏林松了一口气,但是脑海当中,还是想着幻境中见到的那一幕幕画面。
“苏林,你方才就是闭着眼,运用圣力,执笔挥毫,一鼓作气将一整篇的《宫闺赋》写了出来。”
洪离玉又看了看桌上金页上的《宫闺赋》忍不住感慨了一声,“好一首深闺怨语啊!难怪那苏如是的歌声能够载着彼岸花香,感染了如此多的儒士!”
“何出此问?苏林,难不成方才你闭眼的时候,是陷入了幻境当中?”显然,知府袁天章看出了不对,皱着眉头向苏林问道。
“嗯!袁知府,落笔写《宫闺赋》的第一个字后。我便进入了一个幻境当中,似乎是某个国家的冷宫,看到了这一首《宫闺赋》的诞生,同时,也目睹了彼岸花妖苏如是夺舍的整个过程……”
苏林简要的将自己的幻境向三人说了一番,洪离玉便立刻紧张道:“怨气打开了冥界的入口?将那彼岸花妖放了出来?看来……苏林,那冥界的一个入口便是在你所看到的那个冷宫的湖底下……”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可惜不知道是哪国的后宫!不过,这《宫闺赋》已经确定无误是花香的载体,现在就让我们试试看,宫闺赋能不能化解这花毒吧!”
苏林说着,就拿起写好的《宫闺赋》,靠近那一缕花香,瞬间,便可以看到,花香碰到了《宫闺赋》的金色光芒,立刻就被吸入了其中,然后化作了虚无。
“太好了。苏兄,这首《宫闺赋》果然有用。如此一来,岂不是可以将这一场彼岸花毒的灾难消弭在无形当中?”
袁暮见状,大喜道,“府院当中的那些秀才举人们,不也一样中了花毒。明日上课的时候,我们便将《宫闺赋》贴出去,他们见了不就自然能将花毒消灭了?”
“嗯!府院的学生好办,但是其他被苏如是感染的儒士们呢?分散在其他的州县,可就不那么好办了啊?”
找到了解决花毒的正确办法,苏林也松了一口气,但是这个问题也不得不考虑。
“这个你倒是不用担心,苏林,你想想看,当初这些儒士是为什么染上了花毒呢?还不是因为苏如是的吸引?如今,只需要本府找人将这首《宫闺赋》的整篇内容流传出去,以那些儒士对苏如是的趋之若鹜,定然会争相来看的。只要他们看了,便能够将花毒消弭在无形当中了。”
知府袁天章笑了笑,说道。彼岸花妖出现在建安府中,本来就是他的失职,若还不能够及时弥补过失,恐怕国君就要大大的责怪于他了。现在苏林找到了正确的解决办法,帮助他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让袁天章昨夜一晚上头疼睡不着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是的!苏林,就像袁知府说的那样,只要将这首诗的内容流传出去。相信那些感染了花毒的儒士们,十有八九都会来看的。”洪离玉也点了点头说道,但是她的心中,却更惦记着那王宫当中冥界入口的事情。
“如此便好,我等也不用担心,都交给知府大人了。”
苏林也觉得有道理,点头同意道。
紧接着,又和袁知府絮叨了几句,苏林和洪离玉便立刻了袁府,各自回家去了。本来苏林还想要邀请洪离玉到苏府做客,不过被洪离玉以新屋子里太过杂乱需要收拾为由给婉拒了。
所以,苏林就只好自己一个人回到苏府,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夜幕降临,披星戴月。但是,作为苏林的管家,贾老却已经在苏林的厢房里等候多时了。
“哎呀!公子,你可回来了。林家村那边的渔民们都已经准备妥当,现在就等公子您的吩咐了!而且,老奴也打探到了一些关于百亩海田变成荒田的谣言……”
第一百一十八章 张羽煮海
贾老可以说是最尽职的管家了,今天一整天都在东海边的林家村,忙前忙后,安置和吩咐那些渔民们。而且,还打听到了一个重要的谣言消息,便立刻回来通知苏林。谁知道苏林这么晚才回来,急得他团团转。
“哦?贾老,辛苦了!不知道是什么谣言?之前苏家人难道就不知道么?”苏林隐约觉得,东海苏家这一百亩的荒田,里面涉及的事情恐怕不小。不然的话,凭借苏家这么大的势力,怎么可能任凭这一大片的海田在那里荒废呢?
“知道是知道!不过,时间未到就是……二老爷似乎也在一直等待这个机会,只是……现在二老爷将这天大的好机会给了公子,这说不定就是公子的天大造化啊!”
贾老的表情很激动,笑呵呵地,花白的胡子都一颤一颤的。
“天大的好机会?贾老,你是不是忙糊涂了。二叔将这么一个大麻烦给我,还能是好机会?”苏林疑惑地坐了下来,桌面上凌乱地摆放着诸子百家的经典。
面对苏林的质疑,贾老却又突然不着急了,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问苏林道:“公子,你可听过‘张羽煮海’的故事?”
“什么?张羽煮海?好像有点耳熟,不太清楚。煮海?海也能够煮的么?”
苏林一听就来劲了,站了起来,笑着对贾老道,“我说贾老,在我面前,就不要卖关子了。说说看,这张羽煮海是个什么样的典故?还有……肯定是和这一次的一百亩荒田有关吧?”
说这话的时候,苏林就想了起来,自己昨日到东海边的时候,站在清凉的海水当中,刚触碰海水的时候,似乎接触到一股奇异的力量。只是后来再仔细地去寻找的时候,却再也没能够找到任何的蛛丝马迹了。
“公子竟然没有听过张羽煮海的故事,这可是我们建州家喻户晓的典故啊!”贾老略带鄙视地看了苏林一眼,然后才缓缓说道:“张羽是一名秀才,有一日,要赶往参加州试的时候,就在东海边休息,对着大海吹响了悠扬的笛声……”
“贾老,你可不要跟我说,这张羽因为吹箫……不对!是吹笛子好听,结果被龙族公主给爱上了?然后老龙王棒打鸳鸯,将他们两个拆散了,张羽就一怒之下将东海的水都给煮沸了?”
才刚刚听到故事的开头,苏林就同样一脸鄙视地看着贾老,巴拉巴拉地将后面的剧情说了出来。
“咦?公子,您不是没有听过张羽煮海的故事么?敢情您这是在消遣老奴啊!您这不是都知道的么?”
贾老反映过来,乐呵呵地道。
“不是我之前听过,而是……这一类的爱情故事不都是这个走向吧!凡人和龙女相爱,然后遭到龙王的阻拦。可是……贾老,这也太扯了一点吧?那张羽不是才秀才么?怎么就能够煮沸海水?难道东海龙宫的龙王战斗力是0么?”
本来还觉得有新鲜故事听的苏林,顿时就没了兴趣,打了个哈欠,道,“贾老,你还是说重点吧!这个张羽煮海,和我们的一百亩海田有什么关系啊?该不会他煮的是我们那一片海吧?可那也不对啊!张羽煮海都多久以前的事情,这一百亩海田前几年不是还丰收么?”
“公子,看来你还是必须听老奴将完整的故事说完才行。您看了这件东西,应该就懂了。”贾老抖了抖袖口,从其中甩出一支残破的青笛,递给苏林道,“这便是半圣张羽当年吹响的张羽笛……”
“等等等……贾老,你怎么说话前后矛盾啊!”苏林盯着这一根残魄的青笛,打断贾老道,“刚刚不是还说那张羽只是一个秀才么?怎么现在又变成了半圣了啊?半圣是大白菜么?”
“公子,老奴并没有说错啊!张羽在海边吹笛的时候,的确才只是秀才的文位。只不过后来铭心苦读,才得证半圣文位。就好比,公子您现在是童生,难道一辈子就只是童生么?”贾老抿嘴笑道。
“得得得……贾老,我发现你不愧是我们纵横家苏家的家奴,我还是不说话,静静地听你将故事说完吧?”
苏林终于决定要闭嘴了,仔细地听贾老说故事。最后才对整个事件了解了一个大概,原来在将近一千年前,汉朝崩溃,邪儒董卓把持朝政,残害忠良,却并没有出现苏林所熟知的充满谋士猛将的三国。而是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各大诸侯国后裔,在各自支持的诸子百家传人的帮助下,揭竿而起,趁着汉室羸弱,成功的复国。
吴国也是那段时间立国,秀才张羽赶赴建州参加科举,途径东海边露宿,吹响了笛声,悠扬的笛声引来了东海龙宫三公主琼莲,二人一见钟情,琼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