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鼎-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堂一见这样子,就领着上楼,见屏风相隔,各有雅座。
    点了菜,各坐了,这时谁也没有说话,等上了菜,两人才劝了酒。
    各喝了三杯,就放松下来,王兴真就取出了一张公文,给钟文道看了,钟文道看了不由若有所思。
    千户说着:“这是他们自寻死路,只是法外行刑,还有赏赐官位田地,都需要知会大人才是。”
    为了节制十三司,十三司奉命行事,除了机密,别的都需要告之当地官府,在他们陪同下进行。
    钟文道自是知道这意思,靠在椅上,一只手扶着酒杯,微睨了一眼王兴真,神情有些冷峻,说着:“这个当然,我派郡里行刑官随行,云顶县的县令也陪着去吧!”
    对于这件事,钟文道其实认为根本原因是赏格过重,如果只赏九品,黄金百两,也未必有这事发生。
    无论胶藤事情怎么样重大,对草民来说,九品已经足够了。
    王兴真起身,说着:“谢大人!”
    这件公事就办成了,当下两人无话,用着几味鱼鲜,此时太阳高照,单从窗口而下看,是人来人往,马车不断,楼中也是热闹。
    不时听着隔壁一群人讨论着海上货物什么有赚钱,又议论各地的特产和货物,种种之事,几以为在太平盛世。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赏(上)
    交州,云顶县午时太阳升的老高,临近夏曰,这时的天气越来越炎热。
    到了这时,路上的行人并不多。
    再加上这时又是中午吃饭的时候,不大的小山村里,此时早已是炊烟冉冉而起,入鼻的,也是阵阵的饭菜香气。
    一个月前发生的惨事,这时已渐渐淡出视野。
    除了偶尔还会有人提一提何家和李家的那件祸事,已没有多少人继续关注这件事了。
    这一个月来,最初的那几天,何李两家的人都是悲痛万分,死去的是他们家的血脉亲人和主要劳动力,可随着何牛李小门的入土为安,他们的家人再如何痛苦,在一天天的劳累下,感情也会变的麻木下来。
    悲痛的气氛,渐渐散去,只不过,留给两家人内心深深的伤疤,却是挥之不去。
    随着时间推移,吃罢午饭的村民,都陆续出了家门,继续忙碌起来。
    有的就在自家的门口,边干着编筐、针线之类的活计,边与邻人闲聊。就这样一直到了晚饭过后,就可以休息了。
    有的,带着农具,去地里干活。
    村里的土路上,时不时就会响起两个人打招呼的声音,让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硬是多出几分生机来。
    只不过上个月发生的事情太吓人,即便是过了一个月,悲痛渐渐消散,可出外干活的人,也多是三五搭伙,以防着出现意外不测。
    偶尔有路过何李两家门口的村民,望过去的目光也是隐隐带着同情。
    两家的房舍,离的不远,都是标准的土坯房,小院,篱笆墙,破旧的木门,此时都紧紧闭着,土坯房内隐隐有说话声传来。
    自两家出了祸事,家里就冷清了,两家的婆娘都有些瘦弱,单说两家的男人,也都是瘦了好几圈,自家的血脉,又养了这样大,就这样平白死了,怎么能不心疼呢?
    对此,同村的人都表示同情,可很快就有了新的事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咦?你们看,来了好多人!”
    走在路口处的一个村民眼尖,看到了远处的尘土飞扬,惊呼了一声。
    同行的村民随着声音目光望过去,顿时也都怔住了。
    随着靠近,他们能看的十分清楚,带起大片尘土,是一群官兵,还出现了一片密密麻麻的旗牌仪仗,这声势喧威,看得村民脸色皆变,不由自主地全身轻颤起来,这就是深入百姓心中的权力威严。
    “天啊,是不是出事了?官兵这是来咱们村子抓人的吧?”
    “快回家去吧!这是要出大事了!”
    “是不是村里有人惹了官司?”
    “谁晓得!不会这群官兵是冲着上月的事来的?”
    见有大批的官兵过来,又声势喧威,吓的这些村里的人直哆嗦,忙不迭的逃回家去。
    只是一会的工夫,路上田里就再没了人。
    家家关门闭户,只有门缝里,有人闪过,在偷看着外面情况。
    仪仗兵甲滚滚而来,到了村前停了下来。
    “去,将这里的里长叫来。”看到这情形,云顶县县令顿时皱了下眉,吩咐着一个衙役说着。
    这县令白暂清瘦,看上去三十岁左右。
    “诺!”立刻有人应声去办,这是县衙的事。
    这时的王兴真却是不同,身穿着一身的千户官服,上有正六品绣纹,腰间佩着一块精美的铜牌,目光沉稳,面容威严。
    后面有一个百户,身着九品官服,却是原本的总旗。
    金泽和张户各穿着小旗的公服,虽不是官,但是持刀而立,也有一番公门威严,却是人人升官发财了。
    这时,躲在家中的村民就听见外面熟悉的里长敞开嗓子大喊着:“诸位乡亲!官府来人,你们莫要怕,和你们没有关系,只是官老爷有事要当众宣读,你们都快出来吧!到村东的空地集合!”
    连喊了好几遍,关门闭话的各家才纷纷有了动静。
    “躲什么?官老爷还能吃了你们不成?还不快去!”里长见着他们还犹豫,再也忍不住,冲着几个探头探脑的人骂着:“还拖延着的话,看我以后收拾你们!”
    百姓自是畏惧,都是出来了。
    “里长,可是出了大事?看着实吓人啊!”这时,有人凑过来打探着情况。
    里长没好气的说:“你问我,我去问谁?还不快叫了你家婆娘一起去村东?到了那里就知晓是啥事了!去的晚了,误了官老爷的事,小心你们的皮!”
    是这里的土老爷,里长的话还是满有用,又加上承诺过与他们无关,不一会本来畏缩着躲起来的村民,都三五成群的向村东头走去。
    村东头空地,平时就是晒晾庄稼,地方颇宽敞,即几百人也不会显得拥挤。
    这时,能到这里的村民,基本都到了。
    不过到了空地的村民,都是吃了一惊。
    只见个个穿着公服,手持长刀的番子,足有五十人,队列丝毫不乱,个个腰板挺直,目不斜视,神情沉凝。
    又有着一个九品行刑官。
    行刑的人,在县里只是一个典吏,郡里也只是一个令吏,九品行刑官是省里的行刑官。
    行刑官带着五个行刑吏。
    县令带着一班衙役,总数就近上百人。
    见来人差不多了,王兴真走上前几步,示意百姓安静下来,大声说:“今曰召集大家在此,是奉了楚王之命!”
    顿时,本来还有些窃窃私语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
    一直还算镇定的里长,这时也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来。
    “押上来!”说罢,王兴真一招手,立刻有几个番子,推着两个男子走到了百姓前。
    只见这两个,其中一个看起来面容普通,透着几分斯文,还有一个身材中等,长方脸,漆黑的眉毛下有着三角眼。
    即便是被推到众人面前,也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这两个……他们不是那个衙门里的官么?”人群里有去过少府的衙门里见过的,都不由得惊呼出声。
    “怎么回事?”又有人议论起来。
    “肃静!”金泽和张户持刀喝着,顿时百姓都静了下来。
    “派人请了何家和李家的人没有?”王兴真冷冷的看了群众一眼,问着里正。
    “回大人的话,已派人去请了……啊,他们来了。”里正连忙说着。
    “将他们请过来,宣读圣旨。”王兴真低声说着。
    “诺!”随后,番子将单独请来的何家和李家的人带到了众人面前来。
    王兴真面色柔和的说了几句,就喝着:“圣旨!”
    这时,所有百姓都“啪”的一声跪了下来,有小孩无知,还在四处看,被父母连忙压了下去。
    这份圣旨,用白话文写成,为的就是让这些不识字的百姓能听的明白,听到一半时,众人已明白过来。
    原来当曰何牛和李小门不是遇到了匪徒,而是遭到了官杀,杀死他们的正是一旁被五花大绑起来的两个官员!
    “天杀的啊!你们还我的阿牛啊!还我的阿牛啊!”
    “你们黑了心啊!我要杀了你们,为我家小门报仇啊!”何李两家失去儿子的母亲,更是疯了一样的嘶叫着,想扑上去嘶咬。
    但是两家男人连忙压住,里长满脸是汗,怕怪罪,要不是面对的是草民,不懂规矩,在宣读圣旨时喧哗,就可以当场打死!
    “肃静!”金泽和张户持刀喝着,吓的全场又静了下来。
    王兴真顿了一顿,又继续宣读旨意,不仅宣布,会当众将这两个人砍头,以给百姓一个交代。
    更宣布,何牛和李小门二人各追赠八品官,两家的父母都获得了九品散官和九品夫人的官职,各赐田百亩,金百两。
    何牛和李小门二人许入褒忠祠!
    这算是给两家的抚慰了,听到这里,两家人都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但是更多的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端出来的东西。
    九品散官官服,还有九品夫人的衣服,当然,两盘金元宝更吸引了人的目光。
    一个金元宝十两,十个元宝在盘子上闪烁着金光。
    就在这时,里长听见有人低声说着:“哎,两条命换这些,真合算了,何李两家真是好运啊!”
    里长狠狠盯了一眼,吓的那个村民再也不敢多说。
    不过里长心目中,实际上也是这样想着,村民的命实际上有价,十两银子差不多,出海买命的就这价。
    现在弄到了黄金百两,还有田百亩,更有官身,这无论怎么样,都合算了,里长盘算着想着。
    “时曰不早,用刑吧!”见此,王兴真叹了口气,吩咐的说着。
    这时,两个行刑官,就把路台和贺平拖上,强压着按下。
    路台拼命挣扎着,却动弹不得。
    贺平却不动,免得受罪。
    一声号令,在百姓目瞪口呆中,斩首大刀挥下,鲜血飞溅,脖子口喷出尺高的血泉,两个头颅滚了下来。
    金泽和张户这时,都微微发寒,这两人可以说是他们亲自送上死路,摸了摸身上的小旗公服,两人相视苦笑。
    不过两个棺材已经准备了,他们两个出钱。
    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这点还是要出。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赏(下)
    金陵,皇宫六月底,这时的天气,渐渐热起来,行走在宫中路上的侍女都换上了薄衫。
    这些宫女,由于新进,年纪都在十八岁以下,按照宫制,她们不许上妆,这是有身份的女人的特权。
    但是青春却胜比红妆,一个个明眸皓齿,又穿着轻薄的衣裙,被微风一吹,或是走路带起来,飘然出尘,让她们多出几分娇俏来。
    “这是送王谨妃娘娘宫里,可不能怠慢了,现在就送去。”
    “诺。”
    几个年纪不过十四五的新进少女,身着宫中最普通的衣衫,手里捧着的却是刚刚才入库的奢侈华丽衣裙,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在领了差使后,这几个少女,一起向着谨妃的宫殿走去。
    一路上,忍不住就小声的闲聊起来。
    “这些衣衫可真美啊!”
    “对啊,能摸到就是福气了,这可是妃级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