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人们念佛写经的。他认为罪恶深重,没有能超过以杀生为职业的人的。他还说:“元方没有入地狱,也没有堕入鬼的行列中,这全是靠阴间官员安排决定。原已决定让我去做石州李仁师的儿子,只是因为陇州吴山县石名远,到华岳拜祭求子,又改为去做石家的儿子。如今托生的日子逼近,所以不能久留。从二月怀胎、到十二月诞生。希望哥哥等对我慈爱的人们,到那里同我见上一面。”说完,哭泣着离去。住在滏阳的薛大远是前任吴山县令,他说认识名远。智力寺僧慧永和法真等也讲述过这件事。
袁滋
复州青溪山,秀绝无比。袁相公滋未达时,居复郢间。睛日偶过峻峰,行数里,渐幽奇险怪,人迹罕到。有儒生,以卖药为业,家焉。袁公与语,言甚相狎,因留宿。乃问曰:“此处合有灵隐者,曾从容不?”答曰:“有道者五六人,每两三日一至,不知居处。某虽与之熟,亦不肯言。”袁曰:“某来修谒,得否?”曰:“彼甚恶人,然颇好酒。足下求美酝一槪痛怂藓颍虻眉病!痹ィ镁瞥种粒运胖健N迦寺蛊す诨蛏疵保颊炔萋模O嘤胪ê笮Γ肆俳у阆放H迳米昧邢偾辏∪朊┥幔镁粕跸病T唬骸昂未Φ么耍俊奔纫迳唬骸澳撤悄茏灾拢锌托矗岗讼尚帧!蹦说荚觯莞┵汀N迦讼喙耸Вā笆А痹鳌笆印保菝鞒靖模┥一谝司疲媾迳唬骸安缓弦馊讼嗳拧!比迳唬骸白热顺现究缮停鍪堑懒鳎孕泶尤荩嗪紊艘玻 币馑旖ソ狻8炊迷酰耸庇胗镄ΑD吭唬骸白!痹侔菥拖I偾臧牒ǎ幕丁W⑹釉辔皆唬骸按巳舜笏莆鞣遄蜕小!绷季迷疲骸爸笔恰G甘眨松隼此氖吣暌印!蔽试辏氖摺O喙烁д圃唬骸懊俟僦叭ィB恢烈樱押蠹还蟆!彼旌糁魅吮穑荩懒鹘杂胛帐帧9仙蕉ィ锹尢荆腥舴赡瘢已膊患#ǔ觥兑菔贰罚�
【译文】
复州青溪山景色秀丽天下无比。丞相袁滋当初还没有功名的时候,曾居住在复州和郢城之间。有一天,天气晴好,他偶尔路过青溪山,走过几里地后,山势景物越来越幽深险峻,人迹很难达到那里。这时,他遇到一个以卖药为生的读书人。这书生的家就住在这里。袁滋同他交谈,言语非常投机,当晚就住在书生家里。袁滋问书生:“这里应该有隐居的仙人啊!你同他们见过面吗?”书生回答说:“有五六个道士,每隔二三天到这来一次,不知他们居住在什么地方。我虽然同他们很熟悉,但他们也不肯告诉我。”袁滋说:“我想来拜见他们,可以吗?”书生说:“他们非常厌恶生人,可是喜欢饮酒。你如果能够准备一坛好酒,然后住在这里等候,或许能够见到他们。”袁滋离开后,弄到了一坛好酒,回来等候仙人。几天后的一个傍晚,道士果然来了。五个道士有的人戴鹿皮帽子,有的戴纱帽,拄着藜杖,穿着草鞋。书生远远地和他们问候,这些人哈哈大笑着到了小溪边,一边洗脚一边说笑。书生立即摆上酒席。不一会,他们进到茅草房里,看见酒非常高兴。问书生:“在哪地方弄到的酒?”喝了几杯以后,书生说:“不是我弄到的酒,是位客人带来的,他想要拜见几们仙长。”于是引袁滋出来施礼相见。五个道士互相观瞧变了脸色,都后悔喝了这酒。一齐对书生发脾气说:“不应该引外人来打扰我们。”书生说:“这个人的诚心值得赏识,况且他也是信奉道教的人,结识他有什么不好呢?”这时他们的态度才缓和了一些。又看到袁滋非常恭敬地站在那里,便改变态度笑着同他谈话,并对袁滋说:“坐吧。”袁滋再三拜谢坐下。不一会儿,酒喝到一半,大家都很高兴。几位道士仔细看着袁滋,相互说:“这个人非常象西峰的坐禅和尚。”过了好一会儿,又说:“真是他,屈指一算,这个和尚已经死了四十七年了。”又问袁滋多大年岁,正好四十七岁。几位道士互相看着拍着手说:“寻求官职做官去吧,福禄全都会有的,你以后会非常富贵显赫。”然后招呼主人告别,袁滋也向他们施礼拜别。几位仙人拉着手越过山涧走向山顶。他们拉着藤萝跳跃着,象飞鸟一样迅速,转眼之间就不见了。
崔四八
崔慎由,初以未有儿息,颇以为念。有僧常游崔氏之门者,崔因告之,且问其计。僧曰:“请夫人盛饰而游长安大寺,有老僧院,即诣之。彼若不顾,更之他所。若顾我厚,宜厚结之,俾感动其心,则其身后为公子矣。”如其言,初适三处,不顾。后至一院,僧年近六十矣,接待甚勤至,崔亦厚施之。自是供施不绝。僧乃曰:“身老矣,自度无所报公,愿以后身为公之子。”不数年,僧卒,而四八生焉。或云,手文有“纲僧”二字。(出《玉堂闲话》)
【译文】
崔慎由,因为没有儿子而经常叹息,心中十分焦急。有个和尚经常到崔家作客,崔慎由于是把这件事告诉给他,并且问他有什么办法。和尚说:“请夫人好好打扮修饰自己,去朝拜长安大寺。如果有老年和尚就去拜见。他若不理你们,再到其它的寺庙。假如遇到热情接待你们的,你们就要同他好好结交。如果能够打动他的心,那么他死后一定会转生为你们的儿子。”按照和尚的说法,他们起初到过三个寺院,都没有遇到愿意接待他们的和尚。后来来到一座寺庙,遇到一个老和尚已年近六十,接待他们非常周到,崔慎由也施舍了他很多钱财。从这以后,崔家不间断地供给施舍这个和尚。和尚说:“我老了,自己揣度没有什么可以报答您的,愿我死后来生做您的儿子。”不几年,和尚死了,而崔四八出生了。有人说:“他手文有‘纲僧’二字。”
马思道 洪州医博士马思道,病笃。忽自叹曰:“我平生不省为恶,何故乃为女子,今在条子坊朱氏妇所托生矣。”其子试寻之,其家妇果娠,乃作襁褓以候之。及思道卒而朱氏生,实女子也。(出《稽神录》)
【译文】
洪州医学教授官马思道,病得十分严重。一天他忽然叹息说:“我一生之中从不做坏事,为什么让我做女子?如今要到条子胡同朱氏那里托生了。”他的儿子试探着去寻找,朱家的女人果然已经怀孕,并且做了背小孩用的背带和布兜,等候孩子降生。等到马思道死去的时候,正好朱氏生产,并且确实生了个女孩。
卷第三百八十九 冢墓一
聪明花树 相思木 广川王 袁安 丁姬 浑子 王粲 孙钟 吴纲 陆东美 潘章 胡邕 戴熙 王伯阳 羊祜 闾丘南阳 古层冢 隋王 楚王冢 舒绰 李德林 郝处俊 徐勣 韦安石 源乾曜 杨知春 唐尧臣 陈思膺
聪明花树
李正字弘卿,学道。见东王父,教之。十七年后,正(“正”原作“言”,据明抄本改)身死,家人埋之于武陵,而冢上生花树,高七尺。有人遇见此花,皆聪明,文章盛。(出《武凌十仙传》)
【译文】
李正的字叫弘卿,想要学习道家学说,请东王父来教授他。十七年后,李正死去,家人把他埋葬在武凌。后来他的坟上长出一颗花树,高七尺。凡是看到过这棵花树的人,都变得很聪明,文章写得非常好。
相思木
晋战国时,卫(“卫”原作“谓”,据明抄本改)国苦秦之难,有民从征,戍秦不返。其妻思之而卒,既葬,冢上生木,枝叶皆向夫所在而倾,因谓之相思木。(出《述异记》)
【译文】
战国时代地处晋地的卫国,饱受秦国的威胁。有一平民应征入伍,戍守在与秦国接壤的边界处,一直没有回来。他的妻子因思念他而死去。把她埋葬以后,她的坟上长出一棵树,枝叶都指向丈夫所在的方向,被人们称为“相思木”。
广川王
广川王去疾,好聚无赖少年游猎,罼弋无度,国内冢藏,一皆发掘。爰猛说,大父为广川王中尉,每谏王不听,病免归家,说王所发掘冢墓,不可胜数,其奇异者百数。为刘向说十许事,记之如左。魏襄王冢,以文石为椁,高八尺许,广狭容三十人。以手扪椁,滑易如新。中有石床石屏风,宛然周正,不见棺柩明器踪迹,但见床上玉唾盂一枚,铜剑二枚,金杂具皆如新,王自取服之。襄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日乃开。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初至户,无扇钥。石床方四尺,上有石几,左右各三石人立侍,皆武冠带剑。复入一户,石扇有关锁,扣开,见棺柩,黑光照人,刀斫不能入。烧锯截之,乃漆杂兕革为棺,厚数寸,累积十余重,力少不能开,乃止。复入一户,亦石扇,开钥,得石床,方六尺。石屏风,铜帐叶一具,或在床上,或在地下。以帱帐糜朽,而铜叶堕落。床上石枕一枚,床上尘埃朏朏甚高,似是衣服。床左右妇人各二十,悉皆立侍。或有执巾梳镜镊之象,或有执盘奉食之形。无余异物,但有铁镜数百枚。魏王子且渠冢,甚浅狭,无柩,但有石床,广六尺,长一丈。(“丈”原作“尺”,据明抄本改。)石屏风。床下悉是云母,床上两尸,一男一女,皆二十许,俱东首裸卧,无衣食,肌肤颜色如生人。鬓发齿牙爪,不异生人。王惧,不敢侵,还拥闭如旧。袁盎冢,以瓦为棺椁,器物都无,唯有铜镜一枚。晋灵公冢,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鹰犬,捧烛。石人男女四十余,皆立侍。棺器无复形兆,尸犹不坏,九窍中皆有金玉。其余器物,皆朽烂不可别。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成水书滴。幽公冢,甚高壮。羡门既开,皆是石垩。拨除丈余,乃得云母。深尺所,乃得百余尸,纵横相枕,皆不朽。唯一男子,余悉女子。或坐或卧,亦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栾书冢,棺柩明器,朽烂无余。有白狐儿,见人惊走。左右逐戟之,莫能得,伤其左脚。夕,王梦一丈夫,鬓眉尽白,来谓王曰:“何故伤吾脚?”仍以杖叩王左脚,王觉,脚肿痛生疮。至此不差。(出《西京杂记》)
【译文】
广川王刘去疾,喜好聚集一些无聊少年一起游玩打猎。做事放荡无羁,没有节制。封国内的古墓,全都被他挖掘过。爰猛说,祖父在广川王手下做中尉时,经常规劝广川王,但广川王不听,只好称病还家。据他讲述广川王挖掘的古墓多得无法统计,其中墓葬丰富奇异的不下一百多座。他给刘向列举了十多件,被刘向记录如下。魏襄王墓,是用带纹理的石料做成的外椁,高八尺,宽窄能容纳三十人,用手触摸,光滑得像新的一样,外椁中间有石床,石屏风,依然摆放周正。棺柩和陪葬的珍宝全部不见踪影,只是床上还有一个玉痰盂,两把铜剑,几件日常应用的金器象新的一样,广川王拿起来佩带在自己的身上。襄王墓,上面是用铁水灌注的,开凿了三天才打开。墓穴里冒出的又苦又辣的黄色气体浓得象雾一样,强烈地刺激人们的眼睛和鼻子,使人无法进入,只好暂时用兵把守,七天以后气才出净了。最初进到一个门里,门上没锁。里面的石床长宽四尺,上面有石几,左右各有三个石人站立侍奉,都是武士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