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枚俸拧ⅰ艨!钡硎救分傅暮鹤质种湟欢ㄒ枚俸牛裨蚓突嵩斐晌蠼狻@纾航衲甏焊茸羁斓氖俏鞫⑷印�
第七、八师师长来到兵团司令部。上例中的顿号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容易产生歧义,读者可能会把“西二三队”和“第七八师”理解为一个单位。六、某些情形下可以不用顿号在以下情形下,不需要用顿号:
1。当用加有括号或圈号的数词表示行文的次序时,在序数与正文之间,不需要用顿号,这是出版物中的不成文习惯。原因是加了括号和圈号的序数已可与正文分隔开来,顿号可以省掉。序数词用了括号和圈号后再用顿号,既累赘也不美观。
2。并列的词语后面用了语气助词,并列成分之间的顿号要改为逗号。因为并列词语后面跟了语气助词后,停顿的时间延长了。例如:
什么日本队啦,韩国队啦,伊朗队啦,阿联酋队啦,统统都不是咱中国队的对手。母亲老爱提她当年参加支前队的事,运粮啊,纺线啊纳鞋啊,护理伤员啊,说个不停。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中间一般空一格,不用顿号。这样处理是为了使标题显得更简洁、美观。
4。并列的内容或需选择的内容用了“和”、“或”一类的连词时,在连词的前面一般就不再用顿号;因为顿号有和连词大致相同的功能,用了连词还用顿号,不免重复累赘。以下例句中位于连词前面的顿号都应删除:实词分为名词、动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和代词。你来、或不来,都请告诉办公室。不论是死、还是活,我都不会泄露党的秘密。不过如果连词连接的是较长的并列词语,在“以及”的前面可以用逗号来表示停顿。例如:
至于分不分区、按什么标准分区,以及怎样才能把小区划分得既合理又有利于管理,都需要在对调查研究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后再作决定。
5。当并列的词语联系相当密切并为人们所熟知时,它们之间不需要用顿号。这类词语很多,俩,“工农兵”、“党政军”、如“牛马”、“官兵”、“母女“马列主义”、“贫下中农”、“青红皂白”、“男女老少”、“少男少女”。
6。词语多重并列,为了区分层次等。有时只在大的并词语之间用顿号,而小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例如:
所以我们说,中国是一个经过了一次革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第一个特点。本书存在着编辑校对不精、排版印刷粗糙的问题。上述第一例在“政治”和“校对”、“排版”和“印刷次而省掉了。“经济”之间,第二例在“编辑”和”之间,本来应有顿号,为了区分层。
六、年月日简写不能用顿号
在日常书写中有人为了简便,常把“年月日”用数字加顿号来表示,如1999年3月30日简写为〃1999、3、30〃,这种写法在出版物中被视为不规范。按照GB28088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栓数字式日期表示嘟,上述日期的简写只能以下列形式之一来表示:19990330或1999…03…30或19990330A,在中西文混排的出版物(比如科技书刊)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在现代汉语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顿号或逗号来表示。至于什么情形下用顿号,什么情形下用逗号,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中西文混排的书刊由于受西文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的影响(西文中没有顿号),在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很难做得到完全遵从汉语标点符号的规则。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尚在探讨中,未有定规。目前关于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以及大专教材、科技书刊均用逗号表示非汉字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而中小学教材用顿号,其他书刊则大多逗号、顿号混用,很不统一。
在中西文混排的出版物中表示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目前大约有两派处理方法:
(1)集合论中的诸集、诸元素、有序元组、有序偶等;
(2)一个函数的各自变量;
(3)矢量和张量的坐标、指标和分量。
但在中西文混排的情况下,在并列成分之间一律用逗号有时会产生误解。例如:如果在的左侧,则取靠近它的,X1作为插值点。
对该模型的计算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参数是,则影响不显著。上述第一例在。与,之间用了逗号,很容易被误解为由条件引出两个意思:一个是“取靠近它的”,一个是“作为插值点”;第二例看不出来“对该模型的计算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参数究竟有一个、两个还是三个。
还有一种情形,用逗号与用顿号意思大不相同:先看下列英文:A radiowave be longs to the same family as lightwaves, rays and gammarays。这段话如译成中文,若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是这个样子:无线电与光波,射线和伽马射线属于同一族系。若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则是这个样子:无线电与光波、射线和伽马射线属于同一族系。但以上两句中文,意思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句的意思是有两个族系,第二句的意思是只有一个族系。
这类问题,导致了另一派处理方法的产生,这就是不是机械地采用一种方法来处理并列词语的标点符号问题,而是根据语境,或遵从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或遵从西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按照某些科技刊物编辑的经验,首先是遵照关于“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的规定和通用符号的表达方式,其次再考虑中文的表达习惯,二者结合,酌情处理,避免歧义的产生。具体来说,有三种情形:
有一些作者或编校人员在写作或修改文稿时,经常不假思索地使用顿号,导致误用。在这方面常见的毛病有:
1。在非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顿号是专用的句内点号,只用于表示句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在没有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是不正确的。如下例:入冬以来,丰台公安局先后共查获非法制造、贩运、禁放烟花爆竹的治安案件八起。
定子绕组短路时,电弧有可能使绕组绝缘损坏、导线熔化、甚至烧坏铁芯。
上面第一例,“制造”与“贩运”是并列词语,“禁放烟花爆竹”是它们的宾语而不是它们的并列词语,因此“禁放”前面的顿号应该删掉;第二例最后一个短语和前面的短语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因此,“甚至”前面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
2。在没有停顿或停顿极少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顿号作为句内点号,只能用在有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有一类合并式的简称,它们之间虽有并列关系,但没有停顿,因此不应用顿号。以下的例句,犯的就是这方面的毛病,句中的顿号都应该删除:我们一定要团结广大工、农群众。搞好干、群关系,对我们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我们打算请一些老军、烈属对战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的并列词语虽然有极少的停顿,但它们是被人们熟知的词语,语气十分紧凑,也不需要用顿号。例如:这是一个在全市全省全国都相当罕见的事例。
3。在同一层次的停顿中混用顿号与逗号。并列词语如果包含了三项或三项以上,而且它们都属于同一层次,那么它们之间只能要么全用顿号,要么全用逗号,而不能有的用顿号,有的用逗号。以下是三个失当的例子: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
广交会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出口成交额最多的外贸交易会。
4。在不同层次的停顿中都用顿号。多重并列关系需用多种句内点号来区分层次。如果全用顿号,就会使句子的层次结构发生混乱。例如:
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禁毒决定,对制造、贩卖、运偷、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婴粱、大麻等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严厉的处罚规定。这个例句的意思是要对三个方面的犯罪活动进行严厉处罚,它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并列关系,在“持有毒品”和“原植物”的后面,都应用逗号而不能用顿号。又如:
教育部副部长、省高教厅厅长、副厅长、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参加了学校的这次庆祝活动。由于全部用顿号,这个例句实际上就把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士都等位排列在一起了,而这是不妥当的,因为五位参加活动的人员分属“教育部”、“省高教厅”和“我校”三个不同的机构,在机构的变换处,应用比顿号高一层次的逗号来加以区分。即:
在应该用顿号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例如:雍和宫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雍和门,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绥伐殿六进雄伟大殿组成。本书存在把握历史线索不准,党政不分的问题。
5。在应该用逗号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有的句子成分虽然是并列关系的,但并列的不是词语,而是句子,这时并列成分之间不能用顿号而应用逗号。例如:她的美丽让男人动心、让女人妒忌。该机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性能稳定、操作方便。
上面两例用顿号隔开的部分都是并列的单句,第一例的后半部分承前省略了主语“她的美丽”,第二例的后三个部分承前省略了主语“该机器”。
第六章 分号
分号是句内点号的一种,它的书写形式为“;”。分号主要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它是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一种点号,停顿的时间比逗号大,比句号小。分号的主要作用是分清层次较多的复句内部的层次。有的复句,内部用逗号显示不出各分句的相对独立性;用句号又会使分句变成单句,造成完整意思的割裂。遇到这样的情形,就需要用分号。因此,正确地使用分号,可使句子层次明白,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文意畅晓。分号的用途有:
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上是指复句里划分出来的相当于单句的部分所谓分句,在语法分号可以用在并列关系的单重复句中。例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硬件,指组成电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和实体,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外部设备以及各种机械、电气装置;软件,指那些具有特定功能的专用程序和同计算机有关的各种资料。
除了您的照片,请什么也别拿走;除了您的脚印,请什么也别留下。春智使他进得去,出得来,提得起,放得下;渊博使他站得高,望得远,看得透,撒得开。也可以用在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例如:
我们的军队一向就有两条方针:第一对敌人要狠,要压倒它,要消灭它;第二对自己人、对人民、对同志、对官长、对部下要和,要团结。
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发展,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然有惆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2。用在非并列关系(主要是指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多重复句中,表示第一层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停顿。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