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朝的死弯儿-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这个计划也是相当了得,它就像一张如影随形的网,农民军出现在哪里,网就罩在哪里。

崇祯看了,那叫一个相见恨晚,那叫一个心潮起伏。

但是人世间的事,有很多美好的计划之所以会搁浅,往往是因为不具备实施的条件。

那么这个围剿计划要是实施起来,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杨嗣昌向崇祯说得很明白,至少需要再增加十二万的兵,二百八十万两的银子。

兵从哪里来不成问题。大明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在里头仔细拨拉拨拉,拨拉出十几万精壮男子还是不成问题的。成问题的是银子。养活官兵们的银子。前几年打仗主要是加派辽饷,像崇祯三年就加派了辽饷六百八十万两,老百姓们已经哭爹骂娘了,随后几年之所以“流匪”遍地,可以说和那次加派有很大的关系。现如今又要加派“剿饷”,老百姓们能答应吗?

“剿饷”加派得越多,就会有越来越多交不起饷银的老百姓被逼无奈成了新的“流匪”——这他奶奶的就是恶性循环啊!

什么叫“饮鸩止渴”?这就叫“饮鸩止渴”!

但是不饮鸩止渴又能怎样呢?事实上崇祯也不想这么狠地盘剥老百姓——老百姓不容易啊,要养活庞大的国家机关,又要替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国家开支买单,所以历朝皇帝除非是火烧眉毛,一般还是爱惜民力的。

崇祯也是很想爱惜民力的。国库空空如也,他曾经召集内阁五府六部的螅倜谴肪杩睿酝寄诓肯舛侔耸蛄揭印5求{官们却只愿捐出一两个月的工资,最多的一个愿意捐出半年工资,却向崇祯提了个附加条件:做好他老婆的思想政治工作,免得后院起火。崇祯心里冷笑不已:这帮鸟人,跟我玩这把戏?!谁不知道我大明螅俑龈龆加屑赴偻蛏踔辽锨虻纳砑遥呐旅咳四酶鍪虺隼矗夤抑б簿陀卸饬耍雌唬∪巳瞬坏交坪有牟凰溃患撞牟宦淅幔竿页珈跻蝗丝钙鹫飧龉摇艺饷创螅铱傅闷鹄绰鹞遥浚【璩鲆涣礁鲈碌墓ぷ剩愕贝蚍⒁沟哪兀磕忝鞘强抗ぷ食苑沟娜寺鹞铱浚�

当然崇祯很明白这些螅俚囊匦睦恚疾皇巧底樱贾狼璧迷蕉嘣娇梢桑绻皇翘拔凼芑撸哪玫贸稣饷炊嗲薅钭什丛床幻靼。跃璩鲆涣礁鲈碌墓ぷ示统闪怂堑淖詈醚≡瘛�

这样一来,崇祯就很尴尬了,谁都知道,大明官员的工资只够喝汤的。

唉,人生就是这样,在最紧要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肯出来帮你。

因为不是所有的帮忙都是行善积德。

当某种帮忙对帮忙者来说存在巨大风险的时候,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人生往往就是这个样子。

崇祯对衮衮诸公终于不再抱有幻想,他要杨嗣昌想想看,有没有可能动用各省财政来解决军饷问题。哪怕是先借用一年也可以啊。但是杨嗣昌摇头了。杨嗣昌是曾经在户部做过官的,深知各省财政都是吃饭财政。虽然财政这东西就像奶水,用力挤还是能挤出一点来,但是前两年加派辽饷,地方财政早就被挤得干干净净的了,所以,除了加派“剿饷”,真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崇祯也终于明白什么是大势所趋。羊毛出在羊身上,好在大明这头羊还比较大,身上的毛也多,经拔,先闭着眼睛拔下去再说。哪一天拔光了再想别的法子。羊总不会咬人吧,最多委屈地哼哼两声——崇祯乐观地作如是想——有什么办法呢,谁叫你生逢大明末世而不是大唐盛世?崇祯十年闰四月,崇祯心情复杂地起草了诏书,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加征剿饷。为了体现爱惜民力的意思,崇祯特意在诏书中规定,如有多征需索者,抓住了那是要打屁股的。

第二节 一声叹息杨嗣昌

卢象升离开五省军务总理的位置之后,接棒的是一个叫王家祯的人。

王家祯喜欢过安稳日子,不喜欢弄刀弄枪。

尤其不喜欢十面张网——又不是打鱼的,张网干什么?

王家祯于是就看杨嗣昌不顺眼。

当然了,杨嗣昌看他就更不顺眼了——五省军务总理啊,喜欢搞些花花草草、坛坛罐罐,那是要误国的。

于是他找了个能看顺眼的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熊文灿来做五省军务总理。这样,杨嗣昌的十面张网计划便有了三个有力的执行者。熊文灿在湖广张网,洪承畴、孙传庭在陕西张网,杨嗣昌觉得,这一下,网里的鱼应该是跑不掉了,而十年不结之局,也可以了结在他杨嗣昌手中。

但是,人世间的事常常匪夷所思。

煮熟的鸭子会飞了,网住的鱼儿会跑了,越是看顺眼的人,越能干出令人看不下去的事。

能人熊文灿的所作所为让杨嗣昌感觉很崩溃——这个人,究竟是他生命中的福星还是灾星呢?

比如在抚剿问题上,熊文灿的做法简直和他父亲杨鹤当年的做法如出一辙:不计后果,一味主抚。事实上,对于“流匪”,熊文灿是完全有能力剿的,这比杨鹤当年的情况要好多了——那么,熊文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杨嗣昌搞不明白熊文灿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之所以找他来做五省军务总理,首先是看中了他在两广杀伐决断的手腕和能力,寄希望于他对农民军可以赶尽杀绝,可现如今,熊文灿不仅没有赶尽杀绝的想法和做法,竟然还极力主抚八大王张献忠。熊文灿这是怎么了?

只能归结为两点:一、求功心切;二、无知狂妄。

张献忠是什么人?他是农民军的精神领袖啊!凡是精神领袖,决不可能发生投降变节之事。当年向父亲杨鹤求抚的神一魁是这样,现在向熊文灿求抚的张献忠肯定也是这样。他们必定先抚后叛。

而承担后果的,往往是那些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最终的结局比那些抚而后叛的农民军还要悲惨:或身败名裂,或身首异处。

熊文灿为什么就看不到这一点呢?

事非亲历不能为。可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万事都亲历亲为啊。

杨嗣昌严厉警告熊文灿,张献忠绝不可抚!因为他不符合“抚”的三大定律。

“抚”的三大定律之一:必须打得他满地找牙才可以抚,否则你会被他打得满地找牙;

“抚”的三大定律之二:抚了同意分散安置才可以抚,否则你就等着被他分散安置吧;

“抚”的三大定律之三:抚了同意杀其同伙才可以抚,否则你就等着被他和他的同伙给杀了吧。

但眼下张献忠虽然被围困在湖广,却是人多势众,没有一条吻合“抚”的三大定律。所以张献忠断不可抚!

尽管是个人都明白杨嗣昌说得有道理,可熊文灿就是不听他的。

熊文灿听皇上的。这也是大明二十二条军规之头一条:将在外只听皇上的。

杨嗣昌虽然是兵部尚书,可兵部尚书也要听皇上的。

所以在抚还是剿的问题上,崇祯是最后的裁判者。

但是裁判归裁判,裁判却不承担任何后果,哪怕他吹了黑哨。所以大明二十二条军规之第二条:将在外听了皇上的话采取行动后后果自负。

这一条的结果就比较严重了。崇祯当然明白可能有一些“将”在受了委屈后心里不服,会找他理论,便在大明二十二条军规之第三条规定:裁判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在任何情况下视裁判为黑哨的想法和行为都是对裁判的大不敬。

杨嗣昌身为兵部尚书,当然明白大明二十二条军规是以潜规则的形式真实存在的,明白它的机锋与咄咄逼人,但是为了不使熊文灿的主抚祸及自身,重演父亲杨鹤的人生悲剧,他必须要找皇上理论,要尽最大可能阻止熊文灿的抚局。

阻止熊文灿是容易的,因为熊文灿听皇上的;阻止皇上是不容易的,因为皇上只听自己的。杨嗣昌慷慨激昂地向崇祯说起了过去的抚局,说起李自成、神一魁是如何抚而复叛的,希望皇上能对张献忠痛下杀手,但是崇祯却投了反对票。

崇祯说此一时彼一时,当年你父亲杨鹤主抚的时候,朝廷缺兵少银,所以李自成、神一魁就抚而复叛,这个是有内在原因的。可去年以来高迎祥以及蝎子块和张妙手他们主动向孙传庭求抚,说明朝廷的力量已占了上风。我们可一定要把握时机趁势收抚啊。当抚不抚,反受其苦,你不要这么前怕狼后怕虎嘛。

崇祯说到这里时还亲切地拍了拍杨嗣昌的肩膀,好像要给他打气。杨嗣昌却感受到一股寒气,就像挨了黑哨的翻云覆雨手,人一阵晕乎乎的。

一定要把持住,关键时刻一定要把持住。杨嗣昌向崇祯提出,张献忠求抚也可以,但必须要有附加条件,那就是要他拿闯将与老回回的人头来做见面礼,否则就剿杀他。崇祯一听这话就不开心了:不拿人头来就剿杀他,那这个张献忠会不会认为我们没有受抚的诚意?杨嗣昌坚持道:这是交换条件!我们不心狠手辣一点,“流匪”就会对我们心狠手辣!

但是杨嗣昌万万没有想到,他短短的一句话,竟会深深地刺痛一颗帝王的心。

你把我说得如此狠辣,那我的仁慈之心到哪里去了?“流匪”猖獗,总是我做君父的不爱惜民力所致。杨嗣昌,你如此心狠手辣,是只针对“流匪”还是本性如此?

杨嗣昌傻了。

杨嗣昌呆了。

杨嗣昌痴了。

他知道圣心难测,但他并不知道圣心如此脆弱。如此——矫情。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是皇上钦准的,既是围剿计划,想必皇上钦准的时候应该没有什么仁慈之心。到底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皇上突然大发慈悲呢?

皇上对张献忠大发慈悲,可张献忠如果阉割了皇上的慈悲,那受惩罚的可就是主抚的熊文灿。当然还包括他杨嗣昌。因为杨嗣昌是熊文灿的直接责任人,是他推荐的他,又是他指挥的他。任何时候杨嗣昌都要承受命运的苦果,大明二十二条军规之第二条:将在外听了皇上的话采取行动后后果自负。

杨嗣昌一声叹息。一旦张献忠受抚,那就等于在大明的军队内部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什么时候引爆他杨嗣昌什么时候粉身碎骨。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谁也别逃离,杨嗣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命运的密码在他身上重新整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无他法,除了发出一声连崇祯也难以察觉的叹息声。

而崇祯则在静悄悄地等待他人生又一个春天的到来:笑看张献忠受抚。

张献忠受抚的时候,熊文灿不是没感觉出一丝杀意。

在谷城举行的受降仪式上,张献忠不怒自威,他的身后整支部队没有发出一丝的声音,连马都不敢嘶鸣。

熊文灿把这归结为张献忠的匪气。

张献忠部队的匪气。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支部队其实都是有气质的。

张献忠部队的气质就是匪气。

而匪气是说摹�

但熊文灿是不会管那么多的。张献忠部队只要受降,那么曾经的匪气就可以转化为杀气为我所用。

熊文灿的脸上也不怒自威。

他在跟张献忠叫板。

人世间有很多事是要叫板的。只有叫板才能叫出价值、尊严、情感和气质。

熊文灿觉得自己现在应该比张献忠有气质。

因为张献忠是一个归降者,是一个失败的男人。他的身后,十万男人是阳痿的;而张献忠自己也只能算是失势的英雄。一个失势的英雄能有什么气质呢?

至于他熊文灿,毫无疑问正在雄起,虽说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