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人拿着一个,“叫你抓着洒,你就洒。叫你把此斗往下泼,你就泼。
不用张弓射箭,七日内死他干干净净。”兄弟五人,俱站在此帕上。余
德步罡斗法,用先天一气,忙将符印祭起。好风!有诗为证,诗曰:
萧萧飒飒竟无踪,拔树崩山势更凶。
莫道封夷无用处,藏妖影怪作先锋。
话说余德祭起五方云来至周营,站立空中,将此五斗毒痘四面八方泼洒,
…………………………………………………………… Page 183……………………………………………………………
至四更方回。不表。
且说周营众人俱肉体凡胎,如何经得起,三军人人发热,众将个个
不宁。子牙在中军也自发热,武王在后殿自觉身疼,六十万人马俱是如
此。三日后,一概门人、众将,浑身上下俱长出颗粒,莫能动履,营中
烟火断绝。止得哪吒乃莲花化身,不逢此厄。杨戬知道余德是左道之人,
故此夜间不在营中,各自运度,因此上不曾浸染。只见过了五六日,子
牙浑身上俱是黑的。此痘形按五方:青、黄、赤、白、黑。哪吒与杨戬
曰:“今番又是那年吕岳之故事。”杨戬曰:“吕岳伐西岐,还有城郭
可依。如今不过行营寨栅,如何抵挡?倘潼关余家父子冲杀出来,如何
济事!”二人心下甚是焦闷。且说余化龙父子六人在潼关城上来看,周
营烟火全无,空立旗幡寨栅,余达曰:“乘周营诸将有难,吾等领兵下
关,一齐杀出,只此一阵成功,却不为美!”余德曰:“长兄,不必劳
师动众,他自然尽绝,也使旁人知我等妙法无边:不动声色,令周兵六
十万余人自然灭绝。”父子五人齐曰:“妙哉!妙哉!”——看官:此
正是武王有福,不然,若依余达之言,则周营兵将死无噍类。正是:
洪福已扶仁圣主,徒令余德逞奇谋。
话说杨戬见子牙看看病势危急,心下着慌,与哪吒共议曰:“师叔
如此狼狈,呼吸俱难,如之奈何!”话犹未了,只见半空中黄龙真人跨
鹤而来,杨戬、哪吒迎接黄龙真人至中军坐下。真人曰:“杨戬,你师
父可曾来?”杨戬答曰:“不曾来。”真人曰:“他原说先来,如今该
会万仙阵了。”话未绝时,又听得玉鼎真人自空中来至。杨戬迎迓,拜
罢。玉鼎真人起身,入内营来看子牙,见子牙如此模样,真人点首叹曰:
“虽是帝王之师,好容易!正是你:
七死三灾今已满,清名留在简篇中。”
玉鼎真人叹息不已,随命杨戬:“你再往火云洞走一遭。”杨戬领命,
借着土遁往火云洞而来,如风云一样。看看来至山脚下,好山,真无限
的景致,有奇花馥馥,异草依依。怎见得,有赋为证,赋曰:
势连天界,名号火云。青青翠翠的乔松,龙鳞重垒;猗猗挺挺的秀竹,凤尾交加;
蒙蒙茸茸的碧草,龙须柔软;古古怪怪的古树,鹿角丫叉。乱石堆山,似大大小小
的伏虎;老藤挂树,似弯弯曲曲的腾蛇。丹壁上更有些分分明明的金碧影,低涧中
只见那香香馥馥的瑞莲华。洞府中锁着那氤氤氲氲的雾霭,青峦上笼着那烂烂熳熳
的烟霞。对对彩鸾鸣,浑似那咿咿哑哑的律吕;双双丹凤啸,恍疑是嘹嘹亮亮的笙
笳。碧水跳珠,点点滴滴从玉女盘中泄出;虹霓流彩,闪闪灼灼自苍龙岭上飞斜。
真个是:福地无如仙景好,火云仙府胜玄都。
话说杨戬看罢景致,不敢擅入。少时,见一水火童子出来,杨戬上前稽
首曰:“敢烦师兄借传一语,杨戬求见。”童子认得杨戬,忙回礼曰:
“师兄少待。”童子回言毕,进洞府来,“启老爷:外面有杨戬求见。”
伏羲圣人曰:“着他进来。”童子复至外面:“杨戬进见。”杨戬至蒲
…………………………………………………………… Page 184……………………………………………………………
团前,倒身下拜:“弟子杨戬愿老爷圣寿无疆!”拜罢,将书呈上。伏
羲展玩,书曰:
弟子黄龙真人、玉鼎真人薰沐顿首,谨书上启辟天开地昊皇上帝宝座下:弟子仰仗
三教,演习灵文,自宜默守蒲团,岂敢冒言渎奏。但弟子等运逢劫数,杀戒已临,
襄应运之天子,伐无道之独夫。路至潼关,突遭余德以左道之幻术,暗毒害于生灵。
兹有元戎姜尚暨门徒将士兵卒六十余万,骤染颗粒之疮,莫辨为痈为毒,恹恹待尽,
至呼吸以难通,旦夕垂亡,虽水浆而莫用。自思无奈,仰叩仁慈,恳祈大开恻隐,
怜继天立极之圣君,拯无辜之性命,早施雨露,以慰倒悬。临启不胜待命之至!
伏羲看罢书,谓神农曰:“今武王有事于天下,乃是应运之君,数当有
此厄难,吾等理宜助一臂之力。”神农曰:“皇兄之言是也。”遂取三
粒丹药付与杨戬。杨戬得了丹药,跪而启曰:“此丹将何用度?”伏羲
曰:“此丹一粒可救武王,一粒可救子牙,一粒用水化开,只在军前四
处洒过,此毒气自然消灭。”杨戬又问曰:“不知此疾何名?”伏羲曰:
“此疾名为痘疹,乃是传染之病。若少救迟,俱是死症。”杨戬又启曰:
“倘此疾后日传染人间,将何药能治?乞赐指示。”神农曰:“你随我
出洞至紫云崖来。”杨戬随了神农来至崖前,寻了一遍,神农拔一草递
与杨戬:“你往人间传与后世,此药能救痘疹之患也。”杨戬又跪恳曰:
“此草何名?”神农曰:“你听我道来:此草有诗为证,诗曰:
紫梗黄根八瓣花,痘疮发表是升麻。
常桑曾说玄中妙,传与人间莫浪夸。”
话说杨戬求了丹药,又传下升麻,以济后人,离了火云洞,径至周营,
来见玉鼎真人,备言:“求得丹药,并升麻之草,可救痘疹之厄。”黄
龙真人忙将丹药化开,先救武王。玉鼎真人来治子牙。杨戬与哪吒用水
化开此丹,用杨枝洒起四处来。霎时间,痘疹之毒一时全消。正是:
痘疹毒害从今起,后人遇着有生亡。
周营内被杨戬、哪吒在四面洒遍。只三山五岳门人,与凡夫不同,俱是
腹内有三昧真火的,又会五行之术,不觉俱先好了。人人切齿个个咬牙。
次日,子牙见众门人脸上俱有疤痕,子牙大怒,与众人共议取潼关泄恨。
众人齐厉声大叫曰:“今日不取潼关,势不回军!”不知余化龙父子性
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Page 185……………………………………………………………
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会万仙阵
诗曰:
万仙恶阵列山隈,飒飒寒风劈面催。
片片祥光笼斗柄,纷纷杀气透灵台。
鱼龙此际分真伪,玉石从今尽脱胎。
多少修持遭此劫,三尸斩去五云开。
话说余化龙与余达等俱听了余德言语,不以周兵为意,逐日饮酒,
只等周营兵将自己病死。那一日不觉就是第八日,余化龙对诸子言曰:
“今日已是八日,不见探事官来报,我们可上城一看。”五子齐曰:“上
城看看才是。”那时离了帅府,上得城来,只见周营比起初三四日光景
不同:起先营中毫无烟火,今日周营中反觉腾腾杀气,烈烈威风,人人
勇敢,个个精神,旌旗严整,金鼓分明,重重戈戟,叠叠枪刀。余化龙
忙问余德曰:“这几日周营中已有复旧光景,此事如何?”余达从旁埋
怨曰:“兄弟你不从吾言,致有今日,岂有人是自家会死得尽的?”余
德默然不言,暗思:“吾师传我此术,响应随时,岂有不准之理!其中
必有原故。”乃对父兄言曰:“事已至此,迟疑无益。此必有人在暗中
解了。谅他一时身弱,也不能争战,不若乘其不备,一战可以成功,迟
则有变。”余化龙听说,只得领五子杀出关来,径奔周营,欺周将身弱,
余德穿道服,仗剑在前,如风驰雨骤而来,喊声大振。姜子牙与众门人
诸将正要出营,恰逢其时,杨戬曰:“此匹夫恃强欺敌,是自取死也。”
子牙坐四不相,哪吒引道,众门人左右拥护,一齐杀出营来,大呼曰:
“余化龙!今日是汝父子死期至矣!”金、木二吒气冲牛斗,杨任腹内
生烟,雷震子声如霹雳,韦护咬碎钢牙,李靖欲平吞他父子,龙须虎足
踏水云,奋勇争先。余家父子迎上前来,周营中众门人裹住了余家父子。
未及数合,哪吒现了三首八臂,登起风火轮,先在潼关城上。军士见哪
吒三首八臂,一声喊,散了个干净。余化龙父子见哪吒上关,身子被众
人裹住,不得跳出圈子,因此上出了神,被雷震子一棍,正中余光顶上,
翻下马来。余达大呼曰:“匹夫!伤吾之弟,势不两立!”来战雷震子,
又被韦护祭起降魔杵把余达打死,倒在尘埃。杨任将扇子一扇,余先、
余兆二人化作飞灰而散。余德见弟兄已死四人,心中大怒,直奔子牙杀
来。子牙身体方才好,谅战不过,急祭打神鞭于空中,正中余德打翻在
地,早被李靖一戟刺死。雷震子见哪吒上城,也飞进城来。余化龙见五
子阵亡,潼关已归西土,在马上大呼曰:“纣王!臣不能尽忠扶帝业,
为主报深仇,臣今拚一死而报君恩也!”余化龙仗剑自刎而亡。后人单
道余化龙父子一门死节,后人有诗吊之,诗曰:
铁骑驰驱血刃红,潼关力战未成功。
一门尽节忠商主,万死丹心泣晓风。
苟禄真能惭素位,捐生今始识英雄。
清风耿耿流千载,岂在渔樵谈笑中!
…………………………………………………………… Page 186……………………………………………………………
话说余化龙自杀,子牙驱人马进关,出榜安民,清查库藏。子牙怜
余化龙父子一门忠烈,命左右收尸厚葬。凡军士未得平复的,俱放在潼
关调理。子牙方分剖已定,只见黄龙真人、玉鼎真人与子牙议曰:“前
面就是万仙阵了,可请武王也暂歇在此关。我等领人马往前面,要路上
先命人造起芦篷席殿,迎迓三教师尊。我等只此一举,以完劫数,了此
红尘之杀运也。”子牙不觉大喜,忙命杨戬、李靖去造芦篷。二人领令
去讫。周营众将自从遭痘疹之厄,人人身弱,个个狼狈,俱在关上将息。
又过了数日,只见李靖回令:“芦篷俱已完备。”黄龙真人曰:“芦篷
既完,只是众门人去得。余者俱离四十里远,扎下团营,俟破阵后,方
许起程。”众将得令,就此驻扎。不表。
且说子牙同二位真人与诸门人弟子,前至芦篷上,但见悬花结彩,
香气氤氲,迎接玉虚门下之客,今日万仙阵总会一面,满其红尘杀戒,
再去返本还元。不一时,这三山五岳众道人齐齐拍手大笑而来:广成子、
赤精子、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清虚道德真君、太乙真
人、灵宝大法师、道行天尊、惧留孙、云中子、燃灯道人。众道人见子
牙稽首,曰:“今日之会,正完其一千五百年之劫数。”正是:
元满皈依从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