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干子弟-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好话都听不出来?咱们走,我陪您到您的房间聊天儿去,眼不见为净,省得好心当成驴肝肺,不知好歹。”

一边劝着,英子一边把婆婆连哄带拉地推走了,回头冲丈夫直眨眼。

杨元朝虽然心里不痛快,埋怨母亲不能理解自己,但看着老人坐在轮椅车里那副苍老衰竭的样子,不免感到心疼,又一时觉着挺对不起老人,干嘛要惹她生气呀?整个得不偿失!不禁叹了口气,转身回自己房间。

杨元朝坐在沙发上,一边百无聊赖地看电视,一边继续想他的辙。

“表弟,一个人看电视呢?”

这时,在饭桌上一直洗耳聆听、冷眼观察、不言不语的宝生笑嘻嘻地晃进来,大咧咧地坐在杨元朝对面的沙发上,抽着烟,翘起二郎腿,大有在此打发就寝前剩余时光的意思。

“有事儿?”杨元朝郁闷地问,知道这个投亲靠友,进城多时的表哥无事不登三宝殿。

“找你随便聊聊。”宝生无所顾忌地朝地上弹烟灰。

杨元朝最看不上不讲卫生的人,可也知道,这个乡下长大的表哥,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不文明的旧习,便没吭声,任由他作践。

宝生显然有事却又拿不定主意该怎样说,不免显得犹豫不定,一副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样子。

杨元朝是聪明人,马上猜出表哥的来意,八成准是刚才听着有多余房子的事,这穷亲戚便赶着来伸手讨便宜,于是连忙岔开话头,装做关心人家,说:“宝生,咱俩谁大?”

“我比你大半岁,不然,怎么当你表哥呢。”

“有三十三四了吧?不小了,算是快要踏入中年的门坎了。进城几年,找没找着合适的姑娘?咋老没见你带人回来相亲呀?是不是还想在老家找一个?所谓亲不亲故乡人嘛。”

宝生听了,撇撇嘴:“我才不在老家找呢,山里的女人都土得掉渣儿,档次低,哪配得上我呀?”

杨元朝一听乐了,打趣道:“瞧瞧,进城才几天呀,就已经忘本了,连家乡的女人都不爱了,整个忘恩负义。宝生,你的这种嫌贫爱富的思想,可要不得呦。”

本来,宝生的确是来找杨元朝伸手要房子的,可既然提到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便不能含糊,于是便顺杆爬:“表弟,趁我弟媳妇不在,我得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说——”

“为什么,城里有那么多漂亮姑娘,却偏偏没人看中我呢?我到底哪点儿不如她们?她们不也照样是穷人家的孩子吗?有的连我还不如,既没工作,也没经济来源,她们凭什么看不起人呀?”

杨元朝胸有成竹地答复:“很简单,因为你是农村人,城乡之间的差别,导致她们对你有偏见。”

“那我现在不已经是城里人了吗?又有一份不赖的工作,生活有保障,她们为啥还看不起我?”

杨元朝仍没犹豫:“那是因为,你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也许你自己并不觉得,但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举手投足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以往在乡下生活时的痕迹和烙印,所以即使城里的姑娘再怎么穷,就是见天捞泡菜坛子吃糠咽菜,骨子里也看不起农村人。”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那我该咋办呢?”

“凉拌呗。你呀,不要好高鹜远,应该现实点儿,即使在城里找,也得找那类老实巴交的人,最好能找附近郊区菜农家的粗笨丫头,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是正经。”

“那不行!”宝生犯拗地把脖子一梗,“我非找个漂漂亮亮的城里姑娘不可,否则,不是白当一回城里人啦?”

“那你就得注意修炼,从点滴做起,逐渐完善自己,提高档次,使自己正经变成货真价实的城里人,而不是流于表面,如在城里有工作,也有城市户口,以及穿衣戴帽等。”

“那行,那就请你教我,看我现在哪还不够格?我一定虚心接受,努力改正。”宝生的决心还真不小。

杨元朝笑模孜地接着说:“其实,主要还是文化修养和文明程度,说白了,就是气质二字。比如今后,你必须得多看书,因为书是教人做人的,起码能知道好歹。再比如,出门在外,不能在公众场合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以及接人待物要彬彬有礼等。你只要自觉地做到了这些,也就可以找个城里姑娘了,而且还是够漂亮的。兄弟,这梦省可是美女如云呐!”

宝生被说愣了:“我的妈耶,这得啥时候才能修炼成啊?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八成得需要好多年呢,等我修炼成了,还不白了头?”

杨元朝乐了。

“表弟,有没有速成的?”

“当然。但你不具备特殊的条件。”

“你说,怎样才能具备特殊的条件?”

看着穷亲戚那份着急的样子,杨元朝也够心疼,毕竟人家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绝对属于晚婚晚育的超大龄青年,不忍心过于刺激他,便道:“还是不说了吧,免得你受不了。”

“那不行,今儿你必须说!”宝生一时提高了兴致,较上了劲,不依不饶地催促。

杨元朝只好实话实说:“你听着,只要你具备了两个‘字’,别说找城里漂亮姑娘,恐怕主动上门白给你的也多了去,非得打破脑袋、踏破门坎、寻死觅活地嫁给你不可。”

“快说,快说。”宝生急不可耐地连声催。

“这两个字就是‘官’和‘财’。一是你得有钱,有房子有地,按眼下流行的说法,叫大款和老板;二是做官,手中有权,还甭管大小,只要是官儿就行。”

宝生听了,马上泄气了,偃旗息鼓,不再吭声,却把嘴巴撅得老高,一副受了委屈又不甘心的样子。

“我说什么来着?不跟你说,你非要听,这下受刺激了吧?”杨元朝呵呵笑起来。

“那我干脆不找了!”宝生气鼓鼓地赌气。

“别介,”杨元朝赶紧安慰,“人生在世,岂能孤家寡人一个?你以为和尚是好当的?你呀,还是要现实点儿。未必农村姑娘里就没漂亮的,或者周边郊区菜农的丫头里就没有你中意的人。过日子嘛,可不能光图虚荣,得踏踏实实才行,又不是选美。”

这一说,多少缓解了宝生的压力,露出些许笑容。

“你放心,以后我会帮你留意,找一个合适的,然后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完成你的终身大事。”

见说话投机,气氛见好,宝生认为火候差不多了,往正题上扯:“表弟,你挺能耐,这些年没白混,眼瞅着蹭蹭往上蹿,正经是人才!”

杨元朝听出了穷亲戚的话外之意,不禁乐了,故意凑趣:“挺佩服我吧?”

“那是当然。瞧你现在的样子,让人佩服得不得了!出门儿有高级小轿车坐,还有当警察的杨子时刻跟着你,不离左右,跟警卫差不多少,简直太气派了!”

“你就拿过年话拍我吧,用迷魂汤给哥们儿灌迷糊了,好替你办事,我没猜错吧?”

“你就是聪明!表哥我还真有事求你,而且你肯定能办,可不许推辞,跟我玩虚的,咱可是亲戚!”

杨元朝知道麻烦来了,假装出认真的样子:“你说,但凡能办的事,只要不违反政策和原则,我一定尽力。”

宝生迟疑了一下:“刚才,吃晚饭时,你说分到一套房子,又不想去住,还想把房子让给别人住,那你能不能借给我住?反正,瞧我们单位的架势,恐怕是没希望分房子。我以后成家,总得有一套自己单门立户的房子。我是你表哥,即使住进去,别人也不会说三道四,同时,肥水还不流外人田,整个两全其美,是不是?”

杨元朝点点头,表面上装得跟真的似的,微微笑着,没有表态,可在心里却说,这主,真够敢异想天开的,居然如此伸手讨便宜!

“要不,你不好拿主意,我去跟舅妈说,管保她同意。至于那个见天跟着你的杨子,到底是外人,咋能把房子白送给他呢?”

杨元朝依然笑着,但口气却不容置疑:“你呀,整个咸吃萝卜淡操心,这事儿,谁都做不了我的主,房子我另有安排。”

“你不是说,每天都得回家陪舅妈吗?反正,房子闲着也是闲着,你还真想把好处让给外人呀?”宝生急赤白咧地嚷起来。

杨元朝不想伤穷亲戚的心,只得托词解释:“你不明白,房子是单位分给我的,又是在厅机关大院儿里,你出来进去不方便,也害怕别人提意见告状。”

“那你为什么非要给杨子呢?他可是外人,而我是你的表哥!”

杨元朝觉着,这个穷亲戚有点儿可笑,其实不懂得自己的用意所在,自然也便不可能理解自己和杨守信之间的特殊关系。不过,他不想多做解释,说多了,反而有害无利,更让穷亲戚寒心,只好假说:“这事还挺复杂,那就先撂下,等我以后考虑周全了再说,你就别给我添乱了。时候不早了,赶紧休息吧。”

宝生见房子无希望可言,立马意气消沉,站起来悻悻地走了。

3

次日一早,杨元朝已经有了主意,不过并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英子在枕头边上帮他策划出来的,可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照老习惯,杨守信于早饭后,准时开车来接杨元朝上班。

上车后,杨元朝说:“杨子,别急着去班上,咱先去一趟省委统战部,我去看看老爷子过去的旧部,也许房子问题能解决。”

杨守信没做声,继续开车。

杨元朝接着说:“你记得不?当年,我老子的秘书,现在省委统战部的苏副部长,转业时好像房子没分够,住房面积起码少了一间,按照他的级别,副厅级应该分四居室,可当时只有三居,他也只好凑合了。一晃就是好几年,也真够亏待他的。”

对于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杨守信门清,即使当时苏秘书转业时他还不认识杨元朝,可自打跟着杨元朝以来,隔几个月,这两人总会聚聚,或是坐茶馆喝茶,或是进餐厅吃饭,一边喝酒品茗,一边闲话聊天儿,而话头则从来都围绕着杨奇兵转悠。特别是在杨奇兵死后,两人聚得更勤了一些,经常坐在一起,共同缅怀他们的前辈,当儿子的,忘不了一份哺育之恩;当随从跟班儿的,永远记着领导的谆谆教导和悉心栽培的美意;因此两人之间仿佛有一根红丝线牵着,经常联系,从没断过交往。

“老苏的住房可有点儿挤,老少三代同堂,两个闺女也都大了,的确不方便。”杨守信顺口搭腔。

听他这样说,杨元朝不禁打趣道:“你也知道挤不好受吧?那你昨儿个咋装得跟个活雷峰似的,整个不要组织照顾,生活向低标准看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假不假呀?”

杨守信憨厚地乐了:“不是害怕给你找麻烦吗?影响也不好。”

“现在明白了吧?咱为啥去找苏部长?”

杨守信点头,使劲抿嘴乐。

“那你说说,我想出来的办法是什么?说准了给你房子住,说不准,你呀接茬儿挤你的沙丁鱼去。”

“这太简单了。”杨守信毕竟是刑警出身,“你想把你的四居室换给苏部长,而我则住他的那套三居室,没错吧。”

“这仅是方法,意义呢?意义何在?也得正确领会。”

“意义当然是首先不让别人知道我有宽敞的住房,因为他们政协的宿舍和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的家属院儿都混在一起,基本上谁也不认识谁,这样也就避免了别人说三道四。至于苏部长去住你的房子,别人就不好说什么,因为他是你家老爷子的大秘书,级别也够,即使有意见,也提不到哪去,我理解的还算正确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