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梦新证-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写人物写风景,同样是无正笔无死笔,总不过是寥寥一二句便足,从来没有大段的所谓〃 描写〃 出现,例如:第一回,甄士隐梦中惊醒,但见〃 烈日炎炎,芭蕉冉冉。〃 第二十六回,宝玉来到一个院门,〃 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湘帘垂地,悄无人声。〃 第三十回,宝玉背着手,〃 到一处,一处鸦雀无闻;〃 进得园来,〃 只见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 第七十一回,鸳鸯行至园门,〃 只有该班房内,灯光掩映,微月半天。〃 他的〃 描写〃 ,只都这样。在别人,这是有成为套言滥调的危险的。而在曹雪芹笔下,读了只令人觉得如同身临其境。这种着墨无多,语外传神的技巧,却不是某种文学词语概念中的那种〃 描写〃 ,而是与中国旧诗的传统表现法息息相通:造境界,传神韵。他是绝不肯作肉麻的描写与呆鸟笨伯式的死文字而坠入自然主义的恶道中去的。第十六回的一条脂批说得好:《石头记》中多作心传神会之文,不必道明。一道明白,便入庸俗之套。曹雪芹之所以能不入庸俗之套,其原因之一也在于不作正面死笔。

谈到人物的摹写,则曹雪芹的高于他人——至少高于高鹗,更是得需要不怕费事地好好说明一下。这里,我想借重一位比我懂得多的顾羡季(随)先生的话,帮我一下忙。他在《小说家之鲁迅》一文(未刊手稿)里,有这样一段:其二,我说小说是人生的表现,而对于大自然的诗的描写与表现又妨害着小说的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动力。那么,在小说中,诗的描写与表现要得,要不得呢?于此,我更有说:在小说中,诗的描写与表现是必要的,然而却不是对于大自然。是要将那人物与动力一齐诗化了,而加以诗的描写与表现,无需乎藉了大自然的帮忙与陪衬的。上文曾举过《水浒》,但那两段,却并不能算作《水浒》艺术表现的最高的境界。鲁智深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之后,〃 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林冲在沧州听李小二说高太尉差陆虞侯前来不利于他之后,买了〃 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天明起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地寻了三日。。。。。。。。。。。。。。。。。。〃 (中略)得知何涛到郓城捉拿晁天王之后,先稳住了何涛,便去〃 槽上鞍了马,牵出后门外去,袖。了鞭子,慌忙的。。。。。。。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了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蹿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 以上三段,以及诸如此类的文笔,才是《水浒传》作者绝活。。。也就是说:这才是小说中的诗的描写与表现;因为他将人物的动力完全诗化了,而一点也不借大自然的帮忙与陪衬。

自然,曹雪芹笔底下的人物与鲁智深、林教头等一流英雄好汉是两不相涉,难找一样的例子。但他之将人物的动力诗化了而一点不借大自然的帮忙与陪衬,则正复与《水浒传》作者无异。不妨举一个小小的例证:第四十三回,凤姐过寿,府中热闹万状,宝玉却于头一日就吩咐焙茗备两匹马,在后门口等着,次日天亮了,只见宝玉徧体纯素。。。。,从角门出来,一语不发。。。。跨上马,一弯腰,顺。。。。。着街就赶下去了。。。。。。。。焙茗只得加鞭跟上,忙问往哪里去,宝玉道:这条路是往那里去的?焙茗道:这是出北门的大道。出去了,冷清清地,没有可顽的。宝玉道:好,正要个冷清地方。说着,加上两鞭。。。。;那马早已转了两个弯子,出了城门。。。。。。。。。。。。。。。

请看,这是不是正和顾先生所提出的标准相合呢?现象不同,而道理相通的例子这里就不再举。写人物,除了动作,自然还有神情。曹雪芹写人的神情,语句都简洁之至,却又无不恰到好处,如今也只举一例作为说明:第六回,宝玉遇警幻之后,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却唬的忙退出手来,问是怎么了,宝玉红涨了脸。。。。,把他的手一捻。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按此时袭人为十二岁,参看第六章),近来也渐通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不觉也羞的红涨了脸面。。。。。。。。

后来,宝玉含羞央告他勿告别人,袭人亦含羞笑问。。。。道:你梦见什么故事了?……

及至宝玉将梦中之事细说了,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

我此处所以单单举这个例子,就是因为,曹雪芹的用笔到底是否简洁,看他写这种事,便体验出究竟来了。但是却让我们欣赏一下高鹗的改笔(所谓〃 程乙本〃 )罢:袭人……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了一半,不觉把个粉脸羞的飞。。。。。。。红。……后来宝玉含羞央告,袭人也含着羞悄悄的笑。。。。。。。问道:〃 你为什么。。。。……〃 说到这里,把眼又往四下里。。。。。。。。。。。。瞧了。。瞧,才又。。。。问道……宝玉只管红着脸,不言语。。。。。。。。。,袭人却只瞅着他笑。迟了一。。。。。。。。。。会。,宝玉才。。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袭人自知贾母曾将他给了宝玉,也。无可推托的,扭捏了半日,无奈何,只得。。。。。。。。。。。。。。。。。。和宝玉温存了。。。一番……请看!高鹗把两个天真小孩子的胡闹却写成如何下流不堪的神情了?!天下还有比这个更肉麻、更恶劣、更令人恶心的文字吗?!我要大声疾呼在此提醒读者:去翻一下高鹗的程乙本罢,凡是他所添所改,汪原放先生认为〃 心折。。〃与〃 入。微。〃 的〃 细腻〃 文字,也就正是这些混账已极、笨劣无比的〃 扭捏〃 !难道我们容忍叫我们的伟大作家受这样的污蔑糟踏,还让那种拆烂污的本子照旧流传下去,散布毒素,惑乱听闻么?

正确地了解了曹雪芹的文章风格、艺术技巧、写作意旨,然后再去细读全部《红楼梦》,则理解才能正确,才能深刻。关于前二者,风格与技巧,在这样一篇绪论里,也只能粗略一提。而后者写作意旨,这更不是寥寥数语所能尽,而是需要另有专著全面分析研究了。

第四节几点理解《红楼梦》是曹雪芹长期体验生活、观察社会,在他的思想认识之下,以高超的艺术手法而写出的一首对封建统治阶级走向灭亡的挽诗。曹雪芹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他的时代和阶级,还保有某种感伤的情怀——依恋和徘徊。因此从他这部作品的世界观看,不可避免地流露着若干对垂死阶级的悲悯之情。但在创作上,无容置疑,作者是以现实主义而广阔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面貌和实质。这部不朽的著作描写了一个四大家族走向衰微的三代生活,而且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无耻和罪恶,明显地暗示了封建时代必然消亡的历史趋势。

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因此,《红楼梦》所描写的〃 贾府〃 就也不能是离开时代社会而游离存在的。要想了解和研究这部文学名著和它的作者曹雪芹,就必须从那个特定历史时代和那种特定社会关系的联系中去着眼了。

这实在不是很简单容易的工作,本书对于这一时代的社会性质上的变化,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交替的复杂关系和情况,还无力作出研究。现在初步整理归纳的几点看法,大抵限于一些政治事件的关系和影响上。

第一个使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从清代的历史来看,入关后的要政实皆出多尔衮之功;第二代的康熙皇帝以六十年的时间,平定叛乱,统一河山,全力经营,奠定基础,到雍、乾之际,正该是全盛黄金时期,该是所谓河清海晏,颂德歌功才是,怎么单单在此时却出现了一部《红楼梦》呢?

从历史说,乾隆朝不但是清代盛衰的关键,恐怕也还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由盛至衰的转捩点。这样说来,乾隆朝本就不是什么全盛,而实在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这一返照之后,再无更苏之日,剩下的只是些微的淹留残喘而已。这个巨大的总崩溃,是一个不可挽还的命运;时代推移、社会演变的征兆契机,就被伟大的时代文学巨人所感孕了,〃 贾府〃 的整个败落,也就象征着这一巨大的总崩溃,《红楼梦》之所以单单出于此时,绝不是偶然的事,曹雪芹笔下所热爱的主人公是这个势将崩溃的社会的逆子,他所悼惜的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他所基本否定是那个时代的虚伪的道德。

再说满清一朝兴亡的关键,深入地推究起来,其真正转捩点却还不在乾隆朝本身,而是在于它的上一代雍正,这当然是牵扯着多方面的复杂的内因与外缘的,我想只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具体来说明它是如何地影响了清朝的政治,同时也就如何直接严重影响了曹雪芹,这就是清史上有名的雍正夺位时间。

康熙帝为了立嗣,很伤了脑筋,他的太子因被嫉毁,立而废者再,其馀的〃皇子〃 们野心觊觎,明争暗斗,极为激烈。第十一子胤禛,人最能干,专在他皇帝老子面前讨好,而暗植实力,想夺取这个宝座。其他的胤禵、胤禩、胤禟、胤等人为一党,乃成了胤禛的眼中钉。结果,胤禛因为阴狠毒辣,实力又厚,终于用强暴手段达到目的,嗣位后即是雍正。这一来,不但他的争嫡中的正身死敌们遭了大殃;瓜蔓株连,残杀禁锢,也极尽苛酷残忍之能事。他在施政上,多反他父亲康熙帝之所为,性情刻毒猜忌,群臣觳觫,以致康熙朝后半期才缔造成功的兴盛局面一变而成为阴森恐怖、朝野揣揣的时代,雍正的〃 登极〃 对很多人来说是祸生不测,灾难临头。他在位十二年的时期,成为清朝封建统治中最为残酷的时期。直到十三年秋天乾隆即位,才又略反雍正所为,所以才又有了六十年的回光返照。

这些事是如何影响了曹雪芹呢?我想应该分两方面来看。

第一,这件政局大变动直接而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全家和至亲一党的命运。曹寅与其妻兄李煦,因和康熙帝有特殊的关系,极得亲信,两家在江南一带,掌握着财赋要务有数十年之久。曹寅卒于康熙五十一年,儿子曹颙继职,不久儿子又死,家门零落,过继侄子曹钣旨讨埃强滴跆匚聘裎ぁU庑┤俗允季筒皇粲谟赫坏常胴范T等反有来往。雍正谋得帝位,曹、李二家均告失势。后来在曹畲Σ槌隽素范K铸而未用的一对大镀金狮子,于是即遭拿问,李煦也因曾送给胤禩婢女事发而下狱。最后李煦和曹桑额(曹雪芹的一位伯叔辈)二人都被充发到打牲乌喇。李煦年已七十馀,不久即死于流所。两家在雍正时代之情形如此。这件大事在曹雪芹小说里就也不无影响可寻。第十三回秦氏既死,贾珍选棺木皆不中意,薛蟠告诉他说: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做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