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出户,知天下”是针对人间而言。古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何以知道天下的事理?答案很简单,人与人相处的困难从家庭开始,家庭的人际关系是最复杂的。以前的大家庭常见三四代同堂,如何与众多亲人和谐相处,是一大挑战。因此,只要留意自己与家人相处的情况,推到天下去看也是大同小异。换句话说,天下人怎么过日子,其实你从一家人里就可以知道了,整个国家社会的缩影就是一个小家庭。老子的观念是整体的,宇宙叫做大宇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小宇宙。譬如我怎么了解别人呢?先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有什么样的欲望,自己这一生的奋斗目标,就会知道我自己这样想,别人也大同小异,所以要能够体谅和理解别人。而一个家庭里人与人的相处,推到社会上去也差不多,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尊重、肯定,希望找到合适的机会发展自己,所以可以由近观远,不必到外头,即使关在屋里,也能通过观察和内省,来通晓天下的事理。
第二句话“不窥牖,见天道”是针对自然界而言。“牖”是窗户,我不用看窗外就知道宇宙的运行规则。就好像西方哲学家史宾诺莎说的,你给我一片小小的木头,我就可以知道整个宇宙。为什么呢?因为一块木头是从一棵树来的,木头上的年轮和印迹,可以反应出这棵树的生长过程;而一棵树反映出一座山;一座山又反映出一个地球;一个地球反映的是全宇宙。换句话说,你把一片小小的木头了解透彻了,整个宇宙的情况都知道了。“一粒细沙看世界”绝不是诗人的想象,而是事实。老子在两千多年前,能有这样一种思想境界,真是让人佩服。他说的道理跟我们现代人用高科技研究出来的一样。从一个小分子里就能知道宇宙万物的结构。你把小事情研究透了,大事情的规律也就掌握了。所以,身边的任何事情,留心就是学问。
老子接着说,走出户外愈远,领悟到的愈少。我经常拿这句话当借口,很多朋友问我要不要去旅游,去参观某个景点,我就用“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来回避。为什么?一方面我的时间紧凑,总觉得有许多工作要做,很难轻松地去旅游;另一方面如果我去旅游,会先做准备,把当地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人文特色全部了解之后,再去看一看,就懂了。否则旅游的时候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回来之后问你看到了什么?不知道,留下几张照片而已。相反,我在家里查查百科全书,认真搜集资料,说不定比去当地旅游还能了解的更多。当然,很多人说“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都没意见,只不过要记得老子的提醒,不管怎么做,人的“知”一定要以自我内省为前提,从内在去把握自己看到听到的东西,了解事物深刻的部分;若是没有“自知”,其他一切实在是可有可无。
最后老子还是把圣人提出来了。他说圣人不必经历就知道,不必亲见就明白,不必去做就成功了。而我们一般人一定要自己亲自经历、看到、实践,才能了解事情是怎么一回事,事非经过不知难。圣人为什么跟我们不一样呢?因为他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事情,从微小的事物当中去推演、了解和深入观察,从而想见人间社会和自然的各种运作规律。
这就是道家跟儒家思想的差别。儒家重视德行的修养,追求从真诚到行善;道家重视智慧的觉悟,做不做善事是另一回事,先觉悟什么是善,一旦觉悟,行为自然会改变了。所以道家是把焦点从外面拉到内在,先求内在觉悟,从身边许多小事情、小地方了解透彻之后,再推扩到整个天下宇宙万物,因为在“道”的层面,一切都是相通的。
5。处下居后
在老子看来,人的社会是一个群体,人与人之间要分工合作,有人当领导,有人被领导。圣人就是悟“道”的领导者。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处,是因为它善于处于低下的位置,这样才能够让百川归往。因此,圣人想要居于人民之上,一定要言语谦下;想要居于人民之前,一定要退让于后。如此,圣人居于上位而人民不觉得有负担;站到前列而人民不觉得有妨碍。于是天下人乐于拥戴他而不会嫌弃。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他争。
老子很喜欢水的品质,“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万物需要它,水就设法去配合。在这里老子先用江海做比喻,江为什么源远流长呢?海为什么广大无边呢?因为它们的位置最低。位置低,别的支流才能够流进去。圣人要学习江海的品质,如果想居于人民之上,就要说话谦虚,愈谦虚百姓愈喜欢。《易经》里有一个“谦卦”,六爻“非吉则利”,卦象上面是地,下面是山,亦即高山深藏于大地之下。山本来非常高耸,需别人仰望,现在到地底下去了,表现出跟大地一样的特色,柔和而顺从。人也是一样,一个人越是自视卑下,别人越尊重他;一个人地位愈高,言语愈要谦和。因为你已经处在很高的位置了,何必还要那么狂妄嚣张呢?
另一方面,圣人居于人民之前,站到最前面的位置,就要退让于后,请别人先走,有福大家先享,不与民争利,这才是高明的统治。《论语》里孔子和四个学生谈志向,子路第一个说话,他说如果让他治国,一定可以让国家在几年之内富强安乐。孔子听完,笑了一下,其实是笑他太天真了。孔子说治理国家要以“礼”,“礼”的本质是“让”。你既然要治国,自己就先要礼让;那你现在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岂不是违背了这个原则?《孟子》里提到心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就代表“礼”,你光是行礼如仪还不够,必须心中有所辞让,能够恭敬,才是“礼”的内涵。
圣人是悟道的统治者。他觉悟了什么是“道”,然后按照“道”的启示来统治老百姓,这种统治就是“无为而治”,老百姓自己就改变了,自己就走上正路了。所以老子说,圣人站在上位,人民不觉得有负担,不会觉得他一来,我们就有压力了;圣人站在最前面,人民不会觉得有妨碍,还是照样过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事。
《庄子》里讲到有一个人请教老子该怎么修养。老子说,我看你这一路上,到了旅馆,别人看到你都让座,对你很尊敬,旅馆老板还送毛巾让你擦脸,这说明你外表跟别人差别太大,一定要装出好像一个大官的样子,或者富贵人家的派头儿,这样是不对的。因为你修养到最后,应该让别人觉得你跟大家完全没有分别。这个人听了很受用,就开始修炼。后来他去住旅馆,别人和他抢位置坐,因为没有把他看成大人物,不会觉得在这个人面前,我要特别谨慎小心。老子认为,这个时候你的修养就成功了。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跟别人打成一片,大家跟你在一起好像没有什么压力,也不需要特别的警惕或戒备,这样一来,当然皆大欢喜。因为人本来就在一个宇宙里面,大家都一样,只是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一样的功能而已。
老子最后说,这样的人,天下人乐于拥戴他而不会嫌弃,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可以跟他争。《庄子》里有“让王”的故事。国君要把王位让给别人,结果很多人逃都来不及,为什么?因为他不要当王,他喜欢当老百姓。真正的领袖不会让老百姓觉得他在统治大家,真正的领袖一定让自己处在最低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够海纳百川,无所不容。所谓“宰相肚里可以撑船”,宰相尚且如此,何况是真正的领导者。其实不见得当领导才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
6。为而不争
《老子》最后一章也提到圣人: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
圣人没有任何保留,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法则,是有利万物而不加以损害;圣人的作风,是完成任务,而不与人竞争。
这段话读来很令人很感动。请问什么样的东西是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的?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的?如果是物质,假设我有十块钱,给你五块,我剩五块,怎么可能给了之后更多呢?所以一定不是物质,而是精神。譬如爱心,一个人愈关怀别人,他的爱心就愈丰富,助人的能量就愈大,这个能量不是从外面得来的,而是从内在开发出来的;相反,一个人如果从来不去关心别人,他的爱心就根本没有能力涌现出来,当他看到别人有困难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忙。西方有一句话说得好:“物质有时而穷,精神愈用愈出”。衣服穿久了,旧了;东西用久了,坏了,这叫“物质有时而穷”;精神愈用愈出,很多人读书都有这种体会,刚开始看不懂,后来越看越懂,越喜欢读书越不觉得劳累,读书也是一种精神作用。再譬如特蕾莎修女,她在印度帮助穷人时,每天付出那么多关怀,虽然身体疲惫,但是精神的力量源源不绝。愈关怀别人,愈知道怎么关怀是对的,从关怀少数人,到关怀每一个人,都觉得绰绰有余,因为这本身变成了灵性生命的展现。
由此可知,老子对“道”的理解,也是从灵性方面来考虑的。“道”等于是超越界,灵性就是人类身、心之上超越的部分。这个超越的部分并不排斥身、心,而是完全让身、心适当地运作。身、心都会有劳累和限制,但是灵可以完成它们的目的,让它们永远不觉得劳累。圣人既然领悟了“道”,就不会吝于与人分享心灵方面的资源,就会尽量关怀和给予别人,这样一来,自己反而更充足。
接下来,老子说圣人效法的是“天”,“天”代表整个自然界的法则,“天之道,利而不害”,只帮助人,不损害人。因此圣人的作风是做该做的事,完成任务而不与人竞争。《庄子·天道》说:“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平。”其含义就是不要积存,不要保留,不要停滞,一切都在活动之中。譬如现在拥有的事物,以前可能没有,将来也可能消失;有多就有少,有得就有失,有来就有去。所以,要让万物不断的运作、活动,就不必想要积存什么。类似的意思,《老子》里也有一段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七十七章》自然的法则,是减去有余的并且补上不足的。人世的作风就不是如此,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人呢?只有悟“道”的人能够如此。因此,圣人有所作为而不仗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过人之处。
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要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春夏秋冬就是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