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氲隳盐狻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刘彧亲自调兵遣将,讨伐叛军。以山阳王刘休祐督刘缅等西讨殷琰。又派巴陵王刘休若督沈怀明、张永、萧道成等诸军东讨会稽。东讨军是主力部队,将士多为东境人,父子兄弟皆已归附刘子房。刘彧为大军送行时,特意广为宣示:“朕方务德简刑,使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勿要顾虑亲戚。”刘彧也果真履行诺言,凡叛者有亲党在建康为官的,皆让其居职如故。
东讨军出师不久,路太后突然去世。传说为刘彧毒死。自刘子勋于浔阳起兵称帝以来,路太后心里暗暗祈祷孙子们得胜。一日,她请刘彧饮酒,在酒中偷放了毒药。刘彧正要举杯饮下时,旁边的侍者暗中轻拉他的衣襟,他马上明白了,恭敬地站起,举杯劝太后饮下。当日,路太后就去世了,刘彧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不久,刘彧接到捷报:东讨军大胜,生擒浔阳王刘子房,斩作主起兵的孔觊等,其余等全被原宥。
东境平定之后,刘彧调集增援大军,全力应付长江中游的军事压力。经过激烈的战斗,攻入浔阳,斩11岁的晋安王刘子勋,并传首建康。不久,又陷荆州。刘彧下令:赐临海王刘子顼、安陆王刘子绥、邵陵王刘子元死。刘子勋的将吏中有不少人才,刘彧欲揽为己用,曾下旨赦免他们,但不少人忠于旧主,不肯苟活于世,自杀以殉。对这些死节之臣,刘彧也下诏追赠。
浔阳王刘子房被活捉后送回京师,刘彧饶恕其罪,将他贬为松滋侯,养活起来。对刘骏的其他9个儿子,仍如平日一样对待。刘休祐平定寻阳后返回京师,向刘彧献计:“松滋侯兄弟尚在,将来非社稷之计,宜早日安排他们的事。”刘彧最后下令:松滋侯刘子房、永嘉王刘子仁、始安王刘子真等皆赐死。刘骏的28个儿子,到这时全部死光了。路太后的两个侄子路休之、路茂之也同时被杀害了。
泰始六年(470),刘彧将自己刚出生的第九子萧赞封为武陵王,出继给刘骏,顶起这一支门户,以表示自己的博爱之情。
三、图谋身后手足相残
刘彧生得白白胖胖,眉慈眼善,风度儒雅,爱好文辞,好读书。即帝位前,曾撰有《江左以来文章志》,又续注《论语》两卷,皆行于当世。即帝位后,引进不少才学之士在身边。又让人在华林园含芳堂讲《周易》,常亲自前去听讲。其行为最初与哥哥刘骏和侄子刘子业完全不同,是一个仁慈好学之君。
然而,只有27岁的刘彧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健康每况愈下,且并非长寿之人。他最担心太子年幼,恐自己百年之后有人会取而代之,因此对那些对皇位有威胁的人和事采取了特别严厉的镇压措施,猜忌心也越来越严重。
泰始五年(公元469年),柳欣尉等欲拥立太尉庐江王刘祎。刘祎是刘彧的八哥,因为人才庸劣,不被世人看重,几个弟弟也都轻视他。刘彧即位后,任他为中书监、太尉,而国家大事却从不与他商讨。刘祎虽然不大聪明,却也知道对此不满,后来柳欣尉等谋反,欲拥立他,他就与其相互呼应起来。刘彧接到密告后,下诏降刘韦为车骑将军、南豫州刺史,并派心腹杨运长领兵监视。后来,刘彧又令有司上奏,告刘祎对皇上不满,请求穷治其罪。接到上奏后,他先是假惺惺地不准奏,接着下令免刘祎的官爵,派人持节奉诏逼令他自杀。
泰始七年,刘彧病重,对几个弟弟越来越不放心,开始筹划除掉他们。
晋平王刘休祐在兄弟中排行十三,性情刚戾,素无才能,又常常违忤刘彧的旨意,兄弟之间关系不洽。刘休祐任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期间,贪淫财色,残酷剥削。荆州百姓不堪重剥,怨声载道。因此,刘彧调其另任南徐州刺史,但只让其长史、司马等行府州事,让他留在京师。
泰始七年二月的一天,刘彧率臣僚出外射雉。傍晚将返时,见有一雉不肯入场,便令刘休祐射这只雉,并对他说:“若不得雉,就不要回来。”刘休祐得令,单人驰马而去,而他的随从都在部伍后面,没有随他前往。看着刘休祐远去的背影,刘彧微微一笑,向寿寂之等使了个眼色,寿寂之会意,带几个身强力壮的武士尾随赶去。刘休祐正东张西望寻找跑掉的雉时,忽然见寿寂之等要他即刻下马受死。刘休祐听了,火气直冲,凭借着勇壮有力,挥拳左右排击,众人皆不得靠近。后有一人偷着从后面袭击,才使他掉下马来,众人冲上去七手八脚将他打死。随后,寿寂之派人飞快骑马向刘彧报告:“骠骑落马。”刘彧听了,心中明白事已办妥,表面上却假作吃惊答道:“骠骑体大,落马可不容易啊。”说完,忙令御医前去看视。这时,刘休祐的左右随从也闻讯赶来,见刘休祐已死去多时了。刘休祐死时年仅28岁。
刘休祐死后,始安王刘休仁知道,接下来要遭杀身之祸的,将是他们亲兄弟了。刘休仁在众兄弟中排行仅次于刘彧,二人都爱好文辞,从小关系极好,后又共度艰难时日,在前废帝刘子业的暴政时期同遭迫害,刘休仁用自己的机智和诙谐,多次救过刘彧。刘子业被杀后,是刘休仁第一个向刘彧称臣,把他推上了皇位。泰始初年,当四方反叛时,刘休仁亲督大军与江州方面对阵,为平定浔阳立下大功。他是刘彧的得力臂膀,任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等要职,为刘彧所倚重,内外大臣也纷纷投靠巴结他,一时成为众望所归。刘彧见刘休仁权重望高,渐渐不高兴起来。刘休仁是个聪明人,忙上表请求解除扬州刺史一职,刘彧也就顺水推舟准其奏。泰始六年,刘彧又命刘休仁进位太尉,领司徒,刘休仁再三辞让,不肯接受。
一日,刘彧召心腹杨运长密商身后之计。杨运长惯会察言观色,深知刘彧有除掉刘休仁以保幼子之意,加上他素有野心,欲刘彧死后他好居中秉权,正怕刘休仁使他的阴谋落空,于是他极力支持刘彧的主张,要刘彧务必除掉刘休仁,以免后患。刘彧见杨运长也主张杀掉刘休仁,便暗暗打定了主意。
忽有一日,刘彧病情恶化,多次昏厥,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大家都认定刘彧死后刘休仁必能执掌朝政,因此大小官吏纷纷到东府造访刘休仁的亲信。而那些正在宫内值日不能外出的官员们,则惶恐不安。刘彧病情和缓后听说此事,更加厌恶刘休仁。五月的一天,刘彧召刘休仁入宫,对刘休仁说:“今晚先在尚书下省住一宿,明日一早再来见我。”当天夜里,派人带药去赐刘休仁死。刘休仁气得大骂:“主上得天下,是靠谁之力!孝武帝谋杀兄弟而子孙灭绝,今日又重蹈覆辙,宋祚怎能长久!”骂完,气咻咻地将药喝下。刘彧派人走后,惟恐有变,乃硬撑病体乘车舆出端门,听说刘休仁已死,进去看视后才放心。随后下诏称刘休仁预谋反叛,谋泄畏罪自杀。他怕众臣不服,又下诏牵强附会历数刘休仁的罪状,以安人心。
巴陵王刘休若在弟兄中年龄最小,是文帝第十九子。刘休祐死后,建康民间流传一谣言,称刘休若有至贵之相。当时,刘休若正任荆州刺史,刘彧特意将谣言报知给他,看他有什么反应,刘休若果然忧惧交加。接着,刘彧调刘休若任南徐州刺史。刘休若的心腹将佐皆认为他若进京,肯定大祸难免。中兵参军王敬先劝刘休若拥兵据州不受调遣,好处是上可以匡天子、除奸臣,下可以保境土、全一身。刘休若平时谨慎怕事,表面上答应王敬先,待他出门,派人将他抓获,报告刘彧后把他杀死了。
刘休若来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听说刘休仁已死,更加害怕。刘彧怕他将来倾夺幼主,只有杀了他才能免除后患。可刘休若不在京师,正在南徐州刺史任上,手握重兵,不宜轻易下手。为此,刘彧颇费心思。他初欲派人去杀死刘休若,又怕刘休若不奉旨;后又打算召刘休若入京,又恐其猜疑惊骇。经反复考虑,乃定下一计:假装迁刘休若为江州刺史,征其还京拜官。刘彧多次亲笔写信给刘休若,言词和气亲热,约他回京赴七月七日宴。刘休若刚一回京,刘彧马上派人往其宅第赐死。24岁的小弟弟刘休若死后,刘彧只剩下一个弟弟桂阳王刘休范了。因他人才凡劣,不会威胁幼主,所以才免遭杀身之祸。
四、猜忌滥杀临终托孤
当了几年皇帝的刘彧,已不像即位初那样励精图治,以国事为重,而是变得贪图享乐,迷信鬼神,猜忌杀戮大臣了。
一次,刘彧令百官献物,大臣们纷纷献上珍器异宝和大量钱币以取悦他,只有始兴太守孙奉伯不识相,仅献琴书而已。刘彧大怒,封药赐其死,幸而片刻又消了气,孙奉伯才免于横死。
刘彧统治末年特别迷信鬼神,忌讳很多,说话和文书用词都极讲究,凡祸败病丧及怀疑与此相似应回避的禁语,有数百千种,若有犯者必严加惩罚。皇宫内外常虑触犯忌讳,人人担惊受怕,朝不保夕。
民间称“宣阳门”为“白门”,刘彧认为“白门”不吉利,特别忌讳。一次,尚书右丞江谧不慎说出了“白门”二字,刘彧马上变了脸色,厉声呵斥道:“白你家门!”吓得江谧跪在地上,一个劲磕头谢罪,过了好久刘彧才算稍解怒气,令他离去。
皇宫内的禁忌尤其多,移动一下床、整修一下墙壁这样的小事,刘彧都要先祭祀土神,让文士作文词祝策,像搞大型祭祀一样。
由于多年对北魏作战,国库空竭,内外百官的俸禄都成了问题,而刘彧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他所需的物品,务求精美华丽,每一件都要造正御三十副,御次三十副,副又三十副,加起来是九十副。百姓负担不起,苦不堪言。
预感到将不久于人世的刘彧加紧安排后事,清除那些有可能危害或威胁幼子的人,并安插好自己信任的人:
那个勇健凶狠的寿寂之,就是杀掉刘子业使刘彧即皇位的人,这样的人虽有功但不能信任,尤其不能留给下一代。正好,有司奏寿寂之擅杀逻尉,刘彧令将其徙往越州,在半道上将其杀掉。
吴喜骁勇善战,又能体恤民情,联络朝臣,故刘彧下诏:吴喜于宅中赐死。
一次,刘彧梦到有人告发豫章太守刘愔欲反。醒来后,刘彧不分青红皂白,马上命人到豫章郡去杀死刘愔。
皇后之兄王景文知刘彧对自己不放心,忙上表请求解除扬州刺史一职,言辞恳切,但刘彧并不批准。泰豫元年(公元472年)二月的一天,刘彧派人带毒药到王景文处,赐其死。当时,王景文正和人下棋,打开来人所带的刘彧手书敕令,只见上面有赐死之语,还有刘彧的解释:“与卿周旋,欲保全卿门户,故有此处分。”看罢敕书,王景文神色不变,继续与客人下棋。一局棋罢,又有条不紊地将棋子全敛在棋盒中,这才徐徐说出一句话:“奉敕被赐死。”并把敕书拿给客人看。因赐死只是王景文一人死,并不株连整个家族,故王景文还坐下亲自写信向刘彧致谢,然后饮鸩而亡。
不信任的全杀了,信任的是谁呢?
褚渊在刘彧即位前曾跟随刘彧,他风度温文尔雅,学识渊博,处事稳重,但又胆小怕事。刘彧很看重他,病重时,将他从吴郡太守任上急召回京。二人见面后,刘彧流泪说道:“吾已近危笃,故召卿入,欲使卿著黄罗。”所谓黄罗,即乳母之服,刘彧借